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锂电池专家交流纪要–20230130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锂电池专家交流纪要–20230130

2023-02-01未知机构✾***
锂电池专家交流纪要–20230130

电池因为发展了很多年了,从单纯的电池的过程,就是刚开始的消费类电池,现在做的车的动力电池,未来可能储能电池。今天重点介绍一下动力电池,就是汽车板块的电池。 从电池角度来说,从材料方面说的话,电池有三元锂电的、磷酸铁锂的、无钴的,各个厂家或者各个行业对电池的原材料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再从结构的角度来说,电池大概可以分为3类,一种是圆柱类的,就是咱平时见到大号电池,或者头号电池、5号电池圆柱类的电池。 还有一种就是刀片电池或者叫做软包电池、方壳电池,这种基本都是一样的,一个就是圆柱的,一个长条状的,从电池的角度是这样。电池的单个电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MTP的阶段,这是最原始的一个阶段,那块的话电动汽车可能整个都没有发展起来。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现在逐步被CTP技术所取代,CTP技术就是celltopack,就是电芯直接入包的电池技术,就是无模组或者少模组的思路来发展。 最近特斯拉或者是一些头牌企业,它们现在又发展CTC或者叫做CTB,CTC就是celltochassis,就是cell直接去到底盘。CTB就叫celltobody,直接去车身一体化的趋势来发展的。 Q:一些主流的电池厂或者车厂,在CTP技术的发展思路上面会不会存在一些不同,它们分别怎么做?ZZH:目前国内的龙头企业对CTP技术已经迭代了3次,从CTP1.0到CTP2.0再到CTP3.0。 CTP1.0主要就是从传统的电池的结构,是从电芯、模组、电池包、底盘直接过来的就是CTP1.0的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官方做了CTP2.0。 CTP2.0主要就是产品内部磷酸铁锂的升级,升级之后的话,目前它外供的比如蔚小理,或者一些主流的新能源汽车,都用的是CTP2.0技术。随着技术迭代,在2022年的6月份左右发布了CTP3.0的麒麟电池技术。 这个就是在无模组层面又对它内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核心就是把横纵梁、水冷板、隔热垫集成在一起了,这样它就有效节约了它的空间,提高它的热交换效率,并且空间利用率提高了15%。 而在这个里面,它的寿命、效率以及低温的效果都有所提升。 这个可能在2023年会用到未来的所有的它供的一些头牌的车上面,比如蔚来、小鹏、上汽、一汽,这些东西都已经签了协议的,都是外供的情况。 CTC技术未来趋势,虽然CTP2.0现在是现版的,就是量产的,市场每天看到的技术,包括未来1-2年CTP3.0技术可能在车上也有大规模推广。但是国外的一些成熟的企业,或者是国内某些企业,是在发展CTC技术或者CTB技术。 CTC技术很简单,它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就是把电池包底盘集成在一起,直接将电池包集成到底盘的框架中,从而替代原来汽车的底盘。另外一种就是单电池包直接集成在一块,把电池单体的壳体焊接或者铰接,连接到底盘上。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案可能稍微可靠一点,第二种方案技术难度比较大,但是这个是没有办法化解。 CTC这个主要是2个,一个就是换电池和不换电池充电,一个就是循环寿命尽量长,充电次数尽量多。比如磷酸铁锂可能循环次数就稍微多一点,三元锂电能量密度更大一点,循环次数稍微少一点。 有的企业就提出,我直接把电池包更换下来。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 CTC,像国外的头号企业特斯拉,它现在在这方面应该是很先进的一个东西,它们已经车身一体的加CTC加4680电池,这块确实对国内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它用4680再加CTC技术,原来国内的比如刀片,两者之间的技术路线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这个市场应用前景现在不明朗,就说这两种方案都是很好的方案。 特斯拉这个电池,它们也经过了很多迭代的过程,到18650,完了之后2170,现在的新款车都搭配4680加CTC技术,这样的话市场前景的价格就不太明朗了。 Q:业内同行或者下游车企对于麒麟电池的评价怎么样? 它在极氪、问界的车上面去进行了装机,业内和下游客户的反馈?ZZH:现在CTP3.0,就是麒麟电池,它要搭载上的,我知道首批可能是要搭到极氪009、极氪001,可能在今年的一季度和二季度上市。包括问界、理想的这块都是后续推的过程,还处于试验阶段,A阶段、B阶段这个过程。 整体来说应该还是不错的,麒麟电池未来前景肯定很好。 为什么麒麟电池未来可能在这几家公司里面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包括市场可能得到认可? 一个的话确实CTP成本上稍微也有一定优势的;另外一个,它的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稍微好一点,它技术的迭代过程中,也解决了原来的一些遗留的问题,我对这个方面是看好的趋势。 Q:CTC有两种集成的方案,电池包底盘的集成相对更可靠;另外一种壳体焊接在底盘上面,可能技术难度会比较大,可靠性这块的表现怎么样?这2个技术在换电这块会不会都比较有难度?ZZH:换电技术,目前好像只有一家公司在推这个技术路线,整个行业对这种还是持观望的态度,整体的市场情况或者大家公认的就是这个情况。未来不好说,但我是不特别看好换电池。 主要是从2个维度来说一下。 一个就是技术角度这块确实有难度,另外从市场推广或者应用端也不是特别好搞。 比如换电池,就像加油站一样,要建很多的加油站,你要换电,换电的基建要建设,这个里面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包括经济、配套、人员,各方面的很大的挑战在这放着。 另外从技术角度来说,去配套了,像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可能先铺一下,完了之后看看效果。 但整体来说未来的前景,我是不看好这种技术,可能直接用更好的原材料,原材料端,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更好一点。Q:所以CTC技术可能会在续航里程的提升,包括充电效率的提升方面做更大的推广或研发?ZZH:对,这方面研发的话可能力度更大。 像长城的蜂巢,国内很多公司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 可能未来再说深一点的话,就是现在我都知道比如三元锂电,或者是传统式电池,现在很多公司,像国外的一些资本进来,带进了一些技术的话,已经在发展半固态电池或者固态电池了,这个可能就是未来更好的一个方向。 Q:您说到CTC的换电,整体行业是观望的状态,现在有一家公司在推,是哪家公司?ZZH:这个我不是特别了解,应该是小鹏在做。 Q:您提到CTC加4680这块整体来说应用的前景,不是特别明朗对吗?ZZH:4680加CTC,它可以和国内的,比如一些头牌企业进行很好的竞争。 因为本身4680这个电池完全就是突破性的一个技术,就是特斯拉来搞的,这个可能对国内有一定冲击。因为现在4680这个电池,我知道好像在慕尼黑也投产了,国内的上海特斯拉二期可能会有。 但是因为外资进来的话风险性很大,不确定性也很多,具体就看它们引进和消化吸收,和国产化的过程是咋样一个过程。整体从技术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 Q:一些报道会把麒麟电池的性能或者表现去跟4680大圆柱的进行对比,请您更系统对比一下,它们在比如续航、安全性各方面的表现?ZZH:续航的话,因为不同的电池确实这个很难去比较的。 在2020年的9月份特斯拉发布了4680的电池,但是在2021年它才将4680真正应用到CTC技术上,之后进行一些跟进优化,直到2022年的2月份左右,特斯拉才实现4680的量产,把这加上CTC的技术。 从2020-22年这么长时间,大概2-3年左右的周期,它实现了研发量产的过程。 这样的话它这个技术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而在接下来它可能就是如何来量产和市场推广的方向来说。 再说麒麟电池,麒麟也通过像CTP1.0到CTP2.0到CTP3.0,这样一个迭代的过程的话,它积累的东西就更多一点。 更多一点的话,可能在国内市场它更有话语权,或者是在政策扶持或者引导的情况下,它可能市场份额现在就是最高的。 从目前市场来说,像4680即使进入国内市场,可能很多车企也不一定去采购这个东西,或者也可能买不到这个东西,这是卖方市场的情况。未来的3-5年,就像我刚才说的,也有可能像国内的一些企业,它已经上来比如半固态、固态,我知道有2-3家已经开始搭了好几条量产线了。 这个市场如果确实反应很好的话,那可能完全就是跨越式的发展,完全就是跨过比如4680到CTC或者CTP3.0这样一个技术,这都是未知的情况。 Q:您提到半固态和固态电池,现在大概已经有2-3家去开始搭建量产的产线,这2-3家主要是哪些参与者?是不是产品整体来说也算是性能比较稳定了? ZZH:重庆太蓝新能源。 它这个技术是美国那边的技术过来的,它这个团队就是国外的级别很高的一个技术领军人物,通过百人和千人计划引进来的话,在北京成立研发部,对电池的话,培养一批人才。 这个是在2021年左右,给重庆市政府进行了一个招商引资项目,这个已经落地了。落地了的话它们已经搭了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基本交付了。 它这个电池的话,比如它具体是给哪家车企去供电池,我知道的可能是给长安的一些高端车来做。 这块确实还挺机密的事情,因为它还没有真正对外发布,但是已经在相当于是A样和B样的测试过程中。 包括国内的新能源巨头,它们也有这个技术储备,一直在做这个东西,只是它的专利布局了,或者是它研发了,一直都在做这个东西,这个储备也是足够的。 Q:未来太蓝可能会给长安高端车做一些配套,这个算是业内大家都知道的信息,还是保密信息?ZZH:我只知道它们已经做了这个事了。 现在很多即使签了合同的,它也不一定,可能就给它供一批,后期大批量的话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比如长安汽车不仅仅是用宁德时代的、国轩的,它给比亚迪也签过,但最后都没有供,或者它同时选3-5家电池供应商去做,这就是很复杂的供应链管理。 Q:但是可能业内现在会有这样的声音存在,就是太蓝跟长安这边可能会有一些合作的机会? ZZH:对,因为长安今年投资了3个公司展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Q:2023年软包电池、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这种大类的电池结构整体需求或者需求增长情况,您有怎样的观点? ZZH:2023年肯定就是电池元年了,经过去年一年的发展,我只说国内市场,大家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插电混动,因为从电池再说到车上,车的话,目前主流的这2个路线,就EV纯电动的,就是大电池包来做,另外一个就是插电混动。 插混目前市场占有率也差不多是半壁江山,就在新能源汽车里面。 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根据人的需求不一样,比如我在一线城市,就上下班的话,那我买一个纯电动的可能跟我很匹配。但是有的人有可能上高速,或者是家稍微远一点的,续航里程有焦虑的,他可能买一个油电混合的,可油可电的也可以。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续航里程提高的话,未来可能3-5年还是以插电混动的这种,可能普通人的心理去选择的话,大众化,就是普通消费者,或者工薪阶层可能选择首款是这个。 再比如这些高端车型主要是30万左右的话,可能他们更喜欢纯电动的这个需求,这个就是从用户端来说。 但是再从车厂,就是主机厂这块来考虑的话,像国内的奇瑞、吉利,包括很多,就是国内的这几家稍微销量好一点的,它们都在研发自己的电池。比如长城有自己的蜂巢,而吉利投资了一个新能源汽车,专门做动力电池的。 像国内头牌,可能一直电池都是自己做的,也做得很好。 再就是宁德时代这样的龙头,它可能就是全产业链布局的情况。 未来除了像宁德时代或者欣旺达这样一个电池厂家给它供货来说,未来更多的车企,就是主机厂,我知道的已经有3-5家,悄悄都已经开始布局新能源电池的研发到它的中试,这块都在同步展开了,未来可能以车企打头来自己配上下游供应链的可能性会更大一点。 而像宁德时代这样的话,它可能在蔚小理了,或者是在带国字头的机会可能更多一点,只能是这样一个趋势来看。 Q:在电池厂订单这块,宁德时代的订单以后更多的会来自于一些造车新势力,它们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或者是没有布局去做自己的电池研发。 一些比较大、比较传统、比较成熟主机厂,会陆续布局电池研发,独立电池厂就只是产能或者各方面的补充? ZZH:对,整体未来2-3年都是以这个趋势为主的。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