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外资3.0系列:天量储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外资3.0系列:天量储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2023-01-25张峻晓、王程锦国盛证券张***
外资3.0系列:天量储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投资策略 天量储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前言:过去2年,国内居民储蓄迅速攀升,新增规模与增速均创下历史新作者高,高储蓄历来被视为重要的内需潜力来源,居民储蓄“从哪里来、到哪 证券研究报告|市场策略研究 2023年01月25日 里去”,自然成为当下市场关注的焦点。本篇报告将重点讨论天量储蓄的来源、历次储蓄释放的经验,以及本轮高储蓄释放的方向,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 1、本轮“天量”储蓄的规模与来源。 2022年以来,金融机构储蓄余额增速攀升至17.4%的历史新高水平,全 年新增储蓄近18万亿,规模新增同样刷新历史峰值。聚焦本轮居民储蓄来源,大致涵盖三点:一是防御性储蓄,场景受限叠加悲观预期,居民消费支出缩减,防御性储蓄意愿抬升;二是首付淤积,地产销售“腰斩”,购房需求暂缓,购房款向储蓄淤积;三是投资赎回,净值化时代,股债波动加大投资产品赎回压力,理财投资向银行储蓄转化。结合疫后(20-22年)和疫前(17-19年)结构对比,居民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的占比大致分别回落2.7%和2.6%,新增储蓄的比例则对应增加约5.3%,消费与投资的双重收缩均不容忽视。 2、历次居民储蓄释放有何经验? 关于居民储蓄释放的界定,我们结合存量与增量两个视角加以识别,那么2015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大致经历过�轮较为明显的阶段性释放。历史经验表明,消费、地产与金融投资是居民高储蓄的三大消化路径,而居民预期改善与投资性价比是储蓄释放与流向判断的核心线索,储蓄意愿回落决定储蓄释放,消费意愿与投资意愿改善则更多主导储蓄释放的方向。 3、本轮居民储蓄将如何演绎? 问题一:居民储蓄若释放,需要什么条件?关注两重驱动因素的验证:一是居民生活常态化,二是悲观预期扭转。当前一级驱动已启,而二级驱动仍是关键。伴随防疫优化加速推进,政策及场景制约已基本消除,标志着居民储蓄释放的一级驱动的开启。然而无论是生活、消费还是投资,居民 的心理与行为都需要时间修复,修复进程仍需持续关注;同时居民信心的修复是储蓄释放的核心驱动,目前居民就业、收入、储蓄、消费、投资预期均尚未扭转。 问题二:居民储蓄若释放,哪些方向更受益?消费、楼市与金融市场均有望受益,具体消化路径与节奏将取决于居民意愿修复和资产回报预期。从存量视角出发,防御性储蓄更多源自对未来收入的悲观预期,这将直接制 约居民的房产、耐用品购置,以及潜在消费升级可能也会阶段性转化为消费降级,因此存量储蓄的释放将更多流向消费与楼市;从增量视角出发,历史经验表明,新增储蓄与投资的关联度往往更显著,而与消费的关联实则相对较弱,反映出储蓄意愿的边际调整可能与居民投资意愿调整挂钩更为直接。投资意愿修复的具体体现则往往依赖于赚钱示范效应,本轮预计股市或率先受益。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2、国内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3、历史经验指导意义有限。 分析师张峻晓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110001邮箱:zhangjunxiao@gszq.com 分析师�程锦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2070004邮箱:wangchengjin@gszq.com 相关研究 1、《投资策略:2023年A股盈利六问六答》2023-01- 24 2、《投资策略:北上何时买消费?——外资3.0系列三》2023-01-23 3、《投资策略:A股熊牛是怎样转换的?——大底后的市场特征》2023-01-22 4、《投资策略:市场回顾(1月3周)——外资再提速,科技占鳌头》2023-01-21 5、《投资策略:四季度基金调仓�大看点?—— 2022Q4基金仓位解析》2023-01-2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一、本轮“天量”储蓄的规模与来源3 二、历次居民储蓄释放有何经验?5 三、本轮居民储蓄将如何演绎?8 风险提示10 图表目录 图表1:2022年新增储蓄规模刷新历史新高,增速刷新近10年峰值3 图表2:消费场景受限叠加消费悲观预期,社零消费同比趋势回落3 图表3:2021年下半年以来,居民储蓄意愿趋势拉升3 图表4:增速视角下,相对低收入地区储蓄增速相对更高,防御性储蓄意愿确有提升4 图表5:现房与期房销售同步放缓,购房需求普遍暂缓4 图表6:居民住房支出缩减,首付及房贷新增规模大幅缩减4 图表7:银行理财产品新发放缓,全年产品数目大幅净缩减5 图表8:净值化过后,股债波动加大,理财产品破净风险攀升5 图表9:疫情冲击阶段居民收入、消费、储蓄、投资传导关系示意图5 图表10:居民储蓄增速与新增储蓄意愿变化6 图表11:2015年二季度居民股市新增开户快速跳升6 图表12:截止2015年一季度末,股市赚钱示范效应明显占优6 图表13:2016年一季度,地产销售快速拉升,房价重启上行6 图表14:2015年底,股市、理财回报大幅降低,地产承接投资需求6 图表15: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理财产品获大幅申购,居民储蓄快速转化7 图表16:居民储蓄与投资意愿同步回落,消费意愿回暖是重要驱动7 图表17:2019年居民消费意愿修复,社零消费增速回归8%附近7 图表18:可选消费及高端消费支出增速更快7 图表19:基金与私募发行均明显提速,居民财富间接入市8 图表20:疫情阶段性好转,地产与社零消费相继修复式增长8 图表21:居民储蓄、消费、投资意愿变化对比8 图表22:百城拥堵延时指数有所修复,但仍低于疫情前同期水平9 图表23:航班执行开始修复,但距离疫前仍有一定修复空间9 图表24:居民收入与就业预期指数仍在下探9 图表25:居民储蓄意愿仍在冲高,投资与消费意愿走弱9 图表26:可支配收入去向对比:储蓄VS消费10 图表27:可支配收入去向对比:储蓄VS投资及其他10 图表28:大类资产前期投资回报对比10 前言:2022年以来,国内居民储蓄明显攀升,新增规模与增速均创下历史新高,而高储蓄又历来被视为重要的内需潜力来源,居民储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然成为当下 市场关注的焦点。本篇报告将重点论述天量储蓄的来源、历次储蓄释放的经验以及本轮高储蓄释放的方向,从定性层面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本轮“天量”储蓄的规模与来源 2022年居民储蓄快速攀升,年度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速刷新近10年峰值。以央行披露的金融机构储蓄为观测口径,2022年我国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累计新增近18万亿,单年储蓄新增规模刷新历史新高,储蓄余额也首次迈上120万亿大关。绝对规模视角下, 金融机构储蓄余额增长自2018年就开始保持较快增长,除2021年有所放缓外,近5年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增长一直保持着较快的绝对规模增长,年均复合增速约13.3%,而2022年储蓄余额增速更是达到了17.4%,刷新近10年峰值。 图表1:2022年新增储蓄规模刷新历史新高,增速刷新近10年峰值 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新增(万亿元,左轴)储蓄余额增速(右轴)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 30% 25% 20% 15% 10% 5% 0%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纵观2022年,消费收缩、首付淤积、投资赎回是本轮居民储蓄高增的三大来源: 来源一:场景受限叠加悲观预期,居民消费支出缩减,防御性储蓄意愿抬升。2022年国内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叠加局地疫情的阶段性反复,居民就业、收入均面临诸多挑战, 场景化的居民消费也随之受限,居民消费预期趋势走弱,居民消费支出明显缩减。与此同时,居民储蓄意愿自2021年下半年就开始明显抬升,消费缩减导致的收入盈余向储蓄的转化也随之增加,这是本轮天量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结合各省储蓄规模增速看,相对低收入省市的储蓄增速普遍较疫前提升更多,这一意味着本轮储蓄意愿的抬升很大程度上来自防御性储蓄,即低收入群体储蓄意愿边际提升更为明显。 图表2:消费场景受限叠加消费悲观预期,社零消费同比趋势回落图表3:2021年下半年以来,居民储蓄意愿趋势拉升 居民消费意愿(左轴) 29社零消费当季同比(右轴)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40%65 30%60 20%55 10%50 0%45 -10%40 -20%35 居民储蓄意愿(左轴) 2017-012018-012019-012020-012021-012022-012012-122015-012017-022019-032021-04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4:增速视角下,相对低收入地区储蓄增速相对更高,防御性储蓄意愿确有提升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来源二:地产销售“腰斩”,购房需求暂缓,购房款向储蓄淤积。“房住不炒”基调之下,地产销售趋势回落,年中地产“断供风波”也进一步打压地产销售情绪,2022年前11个月,住宅商品房的现房销售面积基本与上年持平,期房销售面积则同比回落约30%, 刚需与改善性住房需求普遍暂缓。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居民首付款与房贷同步按下“暂停键”,2022年前11个月地产开发首付款收入同比回落约33.6%,按揭贷款收入也同比回落约26.2%,大量刚需与改善性住房款项淤积在银行储蓄端,这也是本轮储蓄高增的重要来源之一。 图表5:现房与期房销售同步放缓,购房需求普遍暂缓图表6:居民住房支出缩减,首付及房贷新增规模大幅缩减 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期房:累计同比(%,左轴) 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现房:累计同比(%,右轴)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2015-01-012017-01-012019-01-012021-01-01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100 房地产开发资金: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房地产开发资金:定金及预收款:累计同比(%) 80 60 40 20 0 -20 -40 2015-122017-022018-042019-062020-082021-10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来源三:净值化时代,股债波动加大投资产品赎回压力,理财投资向银行储蓄转化。资管新规以来,理财产品步入净值化时代,股债资产价格波动对理财产品净值的影响明显放大,而2022年前有股市大幅波动,后有利率的快速跳升,理财产品破净率快速抬升, 进而明显加大理财产品的赎回压力。2022年全年理财产品募集难度加大,新发产品数目趋势放缓,叠加常态化产品退出,全年理财产品数目大幅缩减,较2021年底累计减少约 2710只理财产品,地产、股票、债券投资回报预期普遍趋弱的大背景下,撤离理财产品的居民财富预计也多数转化为银行储蓄。 图表7:银行理财产品新发放缓,全年产品数目大幅净缩减图表8:净值化过后,股债波动加大,理财产品破净风险攀升 5500 4500 3500 2500 1500 500 -500 -1500 理财产品:净增加(只,右轴)理财产品:新募集(只,左轴)理财产品:新到期(只,左轴) 35% 30% 25% 20% 15% 10% 5% 58% 理财产品数占比:净值低于1.0(左轴) 理财产品数占比:净值低于1.02(右轴) 56% 54% 52% 50% 48% 46% 44% 42% 40% 2020-012020-072021-012021-072022-012022-072021-122022-032022-062022-092022-12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总体看,本轮居民储蓄高增源于多重因素共振:其一,疫情冲击之下,消费场景受限,居民消费支出的收入占比明显缩减;其二,资管新规落地叠加地产调控加码,居民投资 与预期回报受限,新增投资倾向减弱叠加存量理财赎回增多,投资向储蓄的转化也逐步增加;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