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文献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 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联系电话:010-62305887 邮箱:aii@caict.ac.cn 编写说明 “园区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不仅成为了中国经济的载体和平台,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快速增长极。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其中工业互联网提供重要的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深化应用,工业互联网园区也在加速崛起,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及各种产业集聚区正在加速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和理念进行建设、改造或升级,通过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赋能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激活转型升级引擎,不断为园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所在城市塑造新的品牌。 为有效指导工业互联网园区的建设、运营与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编写,并于2020年4月发布《工业互联网园区指南》,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园区的内涵与愿景,给出了工业互联网园区的总体框架、建设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等,为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为产业界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借鉴。随着国家和各地十四五规划的相继出台,以及围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速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等政策措施的陆续发布,工业互联网园区发展进一步提速,并呈现绿色低碳、虚实融合等新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为让业界更加充分了解园区新的发展趋势、新的建设需求和建设内容,更好的指导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产业界提供更加科学、清晰和可操作的指导,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工业和信息 化部的指导下,启动了《工业互联网园区指南(2.0版本)》的编制。指南(2.0版本)在梳理分析工业互联网园区典型案例、组织开 展与园区对接交流、广泛征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工业互联网园区指南》进行迭代更新。指南(2.0版本)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结合我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速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等相关工作部署,对指南整体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增加了园区最新相关政策,更新了工业互联网园区的总体架构,细化了标识、数据等要素的建设素等内容,相应的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并以附录形式给出了7个工业互联网园区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园区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界积极开展探索实践,后续我们将根据工业互联网园区的发展情况和业界反馈意见,进行持续研究,并适时修订或发布新版指南。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组织单位: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牵头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编写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李海花、录天凤、景浩盟、刘东坡、沈彬、黄颖、董悦、王亦澎、田慧蓉、呼彦朴、张恒升、陈洁、洪雅兰、樊森、 朱瑾瑜、马超、李琦琦、姚頔、谭敏、徐为、邹丽莎、李笑然、刘澍、 童晋、戴经纬、艾鹏、吴喆、田美园 北京航天云路有限公司:郑治、王雨晨、唐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侯勇、黄清成、龚倩、刘冰 苏州三六零智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张建新、韩涛上海方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员:任健、田鹤、高煦然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盛明哲、齐飞、王潇宁浪潮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商广勇、李程、李响 参数技术(上海)软件有限公司:高谊、郎燕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张峻瑞、叶鑫、李鹏飞北京交通大学:陶耀东 北京中科院软件中心有限公司:张杰、杨明、李云翔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郭晓军、刘淑英 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刘刚、宋玉彬、景凯、李锐瀚云科技有限公司:何渝君、石硕、雷娇 上海市智慧园区发展促进会:陆青、王新南、张左红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曹凯、唐蕾 北京双湃智安科技有限公司:黄东华 思特沃克软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屈小翔、李圣恩、李双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孙肇阳、程航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陈昕、郭惠军、李果 航天科工-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邢镔航天科工-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龙萍、成炜琳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何海生、王卓、董瑞强 联联加(营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郎岩松 北京华信瑞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雷华、宋莉华东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朱元森、杨伟华 创新企服联盟:赵露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谭杰清华大学:张林鍹 中核泽农投资有限公司:王华 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王旭琴 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夏绿林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陆沛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黄凯、王焕中船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钮丹 湖南科能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龙玉新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吕敬彩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曹哲铭珠海经济特区伟思有限公司:路文立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吕东玉、王浩 1 目录 一、工业互联网园区发展背景1 (一)工业互联网是我国重要战略部署1 (二)工业互联网园区是数字经济背景下园区发展的新举措2 二、工业互联网园区的内涵与框架5 (一)工业互联网园区内涵5 (二)工业互联网园区愿景5 (三)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价值6 (四)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原则和总体框架7 三、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内容9 (一)工业互联网园区总体规划9 (二)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要素和建设内容10 1.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基础建设10 2.工业互联网园区标识解析建设17 3.工业互联网园区平台中枢建设21 4.工业互联网园区安全保障建设24 5.工业互联网园区数据要素建设29 6.工业互联网园区载体33 7.园区管理与服务34 8.园区协同生态建设36 (三)园区政策引领38 (四)园区发展保障42 四、工业互联网园区实施路径45 (一)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步骤46 1.提出需求46 2.制定规划46 3.启动建设47 4.监测跟踪47 5.检测评估47 6.示范推广47 (二)工业互联网园区运营模式48 五、园区评价指标体系49 (一)概述49 (二)园区评价指标细则51 附录59 案例一:5G+Wi-Fi6云网融合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解决方案59 案例二: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园区综合解决方案60 案例三: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园区双碳解决方案60 案例四:工业互联网园区规划运营整体解决方案61 案例五:工业互联网园区安全防护服务解决方案62 案例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园区数据服务体系建设解决方案62 案例七: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互联网园区解决方案63 一、工业互联网园区发展背景 (一)工业互联网是我国重要战略部署 工业互联网是连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工业互联网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是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 出重要指示,提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工业互联网作出明确部署,政 府工作报告连续5年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指出构建区域协同发展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 业和信息化部汇集相关部委统筹工业互联网相关工作。先后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 加快发展的通知》、《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多个政策文件,推动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 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示范区等建设。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举措 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发布本地工业互联网发展相关政策或行动计划,结合地方产业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发 展路径。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体系化推进下,工业互联网发展及带动作用成效显著。一是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立。“5G+工业互联网”加快探索,行业专网超过2000个,标识解析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和两大 灾备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超过200个,标识注册量突破1800亿。 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6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7900万台套。全国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风险预警能力稳步增强。二是融合创新应用赋能日益强劲。工业互联网已应用到能源、电力、交通、装备制造等45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5G+工业互联网”建设 项目超过3100个,催生出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典型模式,园区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创新活跃。三是区域布局和产业生态持续优化。遴选出8个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21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涌现了成渝、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初步形成“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的创新示范体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更加紧密。 (二)工业互联网园区是数字经济背景下园区发展的新举措 园区作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对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促进绿色 低碳发展、节约社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各地已有近六百多个国家级的经开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边/跨境合作区、自创区、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等,省级各类开放区超过两千个,全国各类工业园区超两万个。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园区正在加速数字 化转型发展,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实现园区数字化、绿色化、虚实融合多维度升级改造:一是通过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园区基础设施,连接园区内企业、设施、车辆等要素,以及园区外部生态资源,实现 园区智慧化管理,促进园区产业网络化聚集、优化配置、创新发展,实现园区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二是通过对能源、碳排、三废等数据的精准采集、分析与管控,实现园区能源绿色化转型、产业低碳化发展、 资源循环化利用。工业园区的耗能约占全社会总耗能的69%,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约31%。工业互联网将助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 高效化。三是随着园区管理与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及数字孪 生、工业元宇宙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创新突破,业界围绕虚拟产业园、云园区、元宇宙园区的探索纷纷涌现,通过工业互联网采集物理世界的信息,并在网络空间形成虚拟映象,实现园区虚实融合联动。 园区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2021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措施加速园区转型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 出台系列政策引导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发展,部署编制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指南和评价体系,引导工业互联网园区发展和建设,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