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远东资信]: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及其债券融资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及其债券融资分析

2023-01-17简尚波远东资信劫***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及其债券融资分析

作者:简尚波 邮箱:research@fecr.com.cn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及其债券融资分析 摘要 相关研究报告: 1.为乡村发展添上金融“羽翼” ——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市场初览,2022.10.12 2.县城新型城镇化企业债市场发展聚焦,2021.4.28 乡村振兴是2017年以来我国推进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拉动内需,促进宏观经济稳增长;增强农村居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深入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等丰富意义。 乡村振兴任务艰巨,需要制度支撑赋能。总体上,我国乡村振兴制度体系大致形成以十九大报告相关表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为重要纲领文件,以多部门相关政策为分支的制度体系。依据相关政策,乡村振兴包括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发展、投融资环境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 在市场和政策支持下,我国乡村振兴债券市场呈现地方债、金融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企业债等各类券种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债的“多点开花”格局。其中,乡村振兴地方债、“三农”金融专项债等发展较早、规模较大,乡村振兴公司债起步较晚但增势显著。五类乡村振兴债券发行市场总体增势良好,尤其2021年以来发行规模实现井喷并大致企稳。 展望未来,乡村振兴债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明朗,需要加强相关政策资源衔接协调,提升债券市场支持乡村振兴的精准性与普惠性,加大对乡村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等领域支持力度,促进债券市场、乡村振兴双向互动发展。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随后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 扩大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工作方案》。稍早前的2022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相关政策发布与实践表明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乡村振兴重要意义基础上,依据我国乡村振兴的政策法律环境,梳理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要点,并针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持因素——债券融资现状与前景展开分析思考,以供有关各界参阅。 一、乡村振兴基本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提出了“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启动实施。根据该法,乡村振兴的实质内容包括“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背景与形势,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少蕴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拉动内需,促进宏观经济稳增长 乡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农业农村基建、乡村产业发展等丰富内容。 基建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三大主力之一,图1显示,近年基建补短板政策等推动下,基建投资增速呈现止跌回升之势,对于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发挥积极作用。图2则显示,2021年以来受疫情等影响,国民经济增速下行,2022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较2021年同期增速(9.8%)大幅下行;自2021年一季度以来,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以下行为主,2022年第三季度呈现边际趋暖迹象。展望未来,近期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包括基建投资等内需因素有望加快经济增速修复。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制造业:累计同比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房地产业:累计同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图1:固定资产投资及其主要构成因素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远东资信整理 GDP:不变价:累计同比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资本形成总额 % 20 15 10 5 0 -5 2015-03 2015-06 2015-09 2015-12 2016-03 2016-06 2016-09 2016-12 2017-03 2017-06 2017-09 2017-12 2018-03 2018-06 2018-09 2018-12 2019-03 2019-06 2019-09 2019-12 2020-03 2020-06 2020-09 2020-12 2021-03 2021-06 2021-09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10 图2:近年“三驾马车”对GDP增长的拉动效应 资料来源:Wind资讯,远东资信整理 从农业农村基建来看,标准化农田、水利设施、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城乡冷链物流、规模化供水工程、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我国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总体上而言,农业基建是我国基建薄弱环节,但也意味着还有巨大发展潜力。图3为住建部针对2020年全国城市、县城和乡村市政公共设施水平的统计,全国乡村市政公共设施包括燃气、供水、绿化、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诸多方面状况均显著落后于全国城市以及县城水平。此外,乡村道路、电网等设备质量相对城市较差,互联网普及率显著弱于城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城镇网民达7.5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82.9%;农村网民达2.9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8.8%。 120 100 80 60 40 20 0 %,平方米 城市县城乡村 资料来源:住建部,远东资信整理 图3:全国城市、县城、乡村市政公共设施水平比较(2020年) 此外,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稳增长同样有着积极意义。我国乡村产业丰富多元,广泛涉及大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康养、特色手工、文娱、建筑等广泛内容,蕴含巨大发展潜力。其中,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26%。 (二)增强农村居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后的又一场攻坚战,对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有着重大意义,这对于我国缓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缩小城乡生活差距,促进全社会和谐公平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6万人,占全国14.12亿总人口的36.11%。从总体而言,广大农村仍然是我国居民生活状况相对薄弱环节,农民致富问题关系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局。具体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8.95%。图5显示,近年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落后于城镇居民的差距持续扩大。 总人口:乡村总人口:城镇总人口:乡村:比重总人口:城镇:比重(城镇化率)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80 万人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 图4: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Wind资讯,远东资信整理 25000 200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水平(左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水平同比 元 9% 8% 7% 6% 15000 5% 4% 10000 3% 50002% 1% 00%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图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历年前三季度) 资料来源:Wind资讯,远东资信整理 (三)深入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口规模占全国近40%、土地面积占全国90%以上的广大乡村地区发展和繁荣,乡村地区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和相对薄弱板块。结合相关战略、政策和实践来看,我国乡村振兴正在深入贯彻“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战略导向,现举例说明如下。 农业绿色发展深入推进。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从实践来看,据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包括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绿色低碳产业链条加快构建等方面。另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显示,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达到新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 创新驱动赋能乡村振兴。近年以来,科技创新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数字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光明网提供信息(彭超,数字乡村建设成效分析与关键问题,光明网,2022-08-29),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乡村数字基建持续推进,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业现代化方面,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处于转型跨越初期阶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包括电子信息、生物科技、装备技术等领域科技应用创新对农业现代化起到关键作用。 二、透过政策内容理解乡村振兴建设重点领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大致呈现以十九大报告相关表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等为重要纲领文件和顶层设计(“1”),以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人民银行等各部门出台的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为分支(“N”)的“1+N”乡村振兴支持制度体系。 “1”是指顶层设计或纲领性文件。如上所述,2017年,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次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其中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乡村振兴”正式取代“脱贫攻坚”成为农村改革新的战略方针。“N”主要是指国务院各部门近年出台的包括农业农村基建、乡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企业融资支持等诸方面乡村振兴支持政策。 本文综合关于乡村振兴的纲领性文件以及各部门政策,针对农业农村基建等乡村振兴五大重点领域述评如下。 (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农村基建是我国基建相对薄弱环节。加强农业农村基建发展,是基建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广大乡村与外部地区密切联系,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巩固扩大粮食、作物生产能力,进而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017年11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2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了“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2022年10月,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扩大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 结合有关政策内容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