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l信贷开门红:对公项目储备充足,量还可以,价格下行;零售短期偏弱,随着稳增长政策出台,有望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 按揭方面,预期5年期LPR仍有下降空间+首付比等下调,可能购房需求会带来更多刺激;消费方面,春节之后阳高峰可能会过去,我行零售团队较为前瞻,已经做好储备把握机会。 l资源摆布:风险加权资产增速10~11%,结构以零售贷款为主。 按揭短期看房贷需求弱复苏,难以大幅增长;小微稳健增长;消费贷今年有一定空间;信用卡考虑到监管对信用卡的传统重资产业务提出更高要求,今年会形成一定影响。 l对公贷款:对公客户结构转型,2015-2021年对公主要是瞄准战略客户(大客户),目前转向大型、中型、小型客户结构均衡;行业层面,房地产会继续支持,但新增占比下降。 聚焦在五大方向,如新老基建、高端制造、新动能行业、绿色金融,主要城市圈当地的优势产业。 l定价展望:①重定价:招行中长期规模1.38万亿,其中30%-35%是Q1集中重定价(调降35bp),剩下65%分散在Q2-Q4的对应贷款日;②经济增长动能仍未修复,货币政策还会比较宽松,预计贷款利率仍有下调空间。 ③负债成本,由于存款定期化趋势,成本易上难下。 今年息差目标:希望降的比同业小一些,保持同业较优水平,资产端稳住定价,负债端持续做大AUM+对公FPA,保持活期存款占比。 l营收展望:①利息收入:营收压力比较大,Q3部分银行已经出现同比负增长。 ②投资收益:去年11-12月债市波动,对于投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但我行投资收益占比不高+增幅不大,更多风险加权资产投入更多信贷,分配到债券投资1000-2000亿。 ③中收:代理基金、银行卡和结算清算手续费会有机会。 l资产质量:不良生成大头在于信用卡、房地产、按揭(目前影响较小),政府类业务(财政压力较大。 ①信用卡:去年主要受到疫情影响,预计今年边际上略好,具体还要结合信用卡量的变化,预计今年不会更差。 ②房地产:预计此轮调整至少3-5年时间,房地产不良仍会继续暴露,但不良生成边际变化会逐季下行。 l业绩快报:预计周五(1月13日)!Q&A:Q1:信贷开门红方面,招行的储备情况,最近这周整体投放如何? A:从储备情况来看:我行的贷款份额占银行业的3%左右,信贷投放结构是以零售贷款为主,因此我行信贷的情况仅供参考,并不能代表全行业的情况。 关于我行开门红的情况,我行从去年11月初已经开始。 启动时间早的原因是考虑到去年末大家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比较悲观,经济上行动能偏弱,贷款的价与量表现偏弱,因此我们想提早启动,提早锁定考核基数,为今年尤其是一季度做好准备。 从今年来一周的情况来看:从11月以来,我行总体上:对公项目储备充足。 整体需求因宏观政策调整(尤其是疫情超预期放松,扰乱生产活动),短期来看需求较弱。但是我们有所准备,所以整体来看量可以,价格下行。 零售方面:因为考虑海外疫情放开后的一个季度,对出行/消费有影响,而且国内一二线城市达峰情况超出预期。所以短期内对贷款的情况有所抑制,尤其是线下消费,房贷相关的活动。 12月继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国家在稳增长的政策层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从房地产到产业政策,再到刺激消费的政策,有望接下来有助于释放动能。 如果有更多增长动能释放,相信会对去年以来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现象有多改观,信贷需求的来源更加多元化。 房地产行业最近有新的关于利率下降的政策,加上一些地方放开限购政策以及疫情的因素,会对今年的购房需求带来新的刺激,对于按揭贷款的需求起边际改善作用。 消费信贷方面,可能春节之后这一波高峰就会过去,接下来可能对于消费的需求,包括出行/境外出行,后续还是会有新的刺激。但是这么短的时间来看,我们目前觉得还不是很明显。 我行的零售团队在上个月也做好了一些应对,如果这个市场机会来临的话,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去把握住。 Q2:信贷资源摆布计划?今年零售的投放计划?对公的投放计划、投向? A:关于贷款预算:在这个阶段其实我们还没有正式的定出来,从11月中旬到1月份,都是银行内部确定整个预算的过程,我们内部有一个“三上三下”的一个过程,就是总行到分行相互的汇报一轮,接着来回沟通协商等等,最后再到行办会、董事会。 所以目前我们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 但是据招商银行过去五六年的一些信贷投放结构,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可能在今年大概率也不会改变: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速相对来说都是在10~11%左右,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切分风险加权资产的摆布,包括贷款、非标、债券投资等等。 贷款占比超过60%,接近70%。 通常我们的信贷增速是以M2+CPI预期,考虑到不同年份基数不一样,大体上在4000-5000亿左右。战略是以零售为主,所以新增的贷款投放超过60%,甚至达到2/3都是投给零售的。 去年因为疫情+房地产等因素,零售需求受到较大影响。 零售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的需求短期可能还是偏弱,住房按揭贷款需求的复苏取决于多重约束条件,如疫情、经济动能修复、房地产政策调整,居民对于未来收入预期和对房价预期的改变等等。 从短期看,房贷的需求还是处于弱复苏的情况,所以今年很难有较大的增长。小微贷款:小微贷款一直是国家鼓励,也是商业银行积极研究的方向。 去年像长三角地区很多的城农商行的小微业务也做得很有特色,定价和风控都还不错,预计小微今年会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信用卡+消费类贷款:在消费场景和消费动能正在复苏的情况下,尤其1月份通常都是消费贷款大促的时候,行业内价格战比较厉害。所以消费贷款今年可能还有一定的空间。 信用卡贷款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也是不错,但是考虑到去年监管发布了关于信用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信用卡部分传统的重资产业务,包括透支、分期、现金分期等业务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和约束条件,短期内对于信用卡贷款的增长,尤其是今年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招行信用卡贷款增长的思路是通过做大信用卡刷卡额,再借助刷卡的场景,转化为有贷款需求的客户。对公贷款:从2021年下半年到今年,主要发展思路是做对公客户结构转型。 过往从2015年到2021年,对公主要是瞄准战略客户。 战略客户有利有弊,尤其是在去年,一方面因为战略客户的体量规模比较大,信用等级比较高,所以一旦利率处于下行区间,通过直接发债的方式去置换贷款的需求就会很多,另一方面是像房地产行业的战略客户,在去年也出现了风险,所以我们要考虑客户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均衡。 在对公层面,我们要做到大型、中型、小型的客户结构更加均衡化。 加上在去年房地产行业出台这么多政策,尤其是11月份以来,“三支箭”落地,总体政策转向支持鼓励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细分客户,稳定住资产规模,对于优质客户继续支持,另外对于有项目瑕疵或风险的客户,我们做到应调尽调,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从而选择继续支持或者以退出为主。 因此总体来看,房地产贷款我行今年会继续支持,但是在新增贷款的结构里面占比不会像前些年那么高。 在其他方面,我们聚焦在五大方向,如新老基建、高端制造、新动能行业、绿色金融,主要城市圈当地的优势产业。总体来说,其实跟前些年差别不会太大,而像房地产、信用卡等方面,我们会根据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做动态调整。Q3:巴塞尔协议三实施的计划安排? 对于资产摆布有什么影响?A:关于政策落地的预期:如果巴塞尔协议三真正落地,并不会对我们总资本策略以及核心一级资本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我行的模型(包括权重法,高级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及数据的修正,总体上比较精准。 我行截止到三季报,无论是高级法还是权重法,核心资本都比较充足。 截止到9月底,我行高级法下的核心因子以及资本充足率是12.85%,权重法是11.18%,均比监管底线高出2~3%。 即使是大家讨论较多的系统性重要银行,尤其是国际系统性重要银行,其中最低的一档是农行,我行也大体接近这个数据。 另外,我行凭借多年的发展战略,已经连续10年没有做股本融资;同时依靠较高的ROE,以及留存利润,不断地提升资本充足率;同时分红率提升到33%,以上形成的循环是招商银行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核心因素,我们会继续坚持。 关于整体资本的调整:从技术层面来说,由于计量规则发生了变化,我行会根据其风险权重的变化,在风险债券资产分配的规则和结构上做动态的优化,其核心目的是促使我行的资本内生能力得到贯彻,资本集约的经营理念继续实现。 Q4:今年息差走势展望? A:关于息差的整体走势:在去年,一年期和5年期LPR经过几次调整,今年初会有部分贷款面临集中的重定价,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住房按揭贷款。 截止到去年9月底,招商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是1.38万亿元。 据测算,这1.38万亿中有30%~35%集中在1季度,下降35bp,剩下的60%则分散在2~4季度贷款发放的对应日。 我行也提前考虑到集中重定价会带来利率风险,会对息差和贷款的定价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因此我行引导客户去相对分散地调整重定价日。相比其他银行,我们行按揭贷款的比率处在市场上较优的水平。 较高的集中度会对一季度甚至全年的息差产生较大影响。 从去年几个季度来看,很多银行采取了以量补价的策略,所以息差下降非常快。 我行去年在资产负债配置方面做了调整,息差在去年二季度下降较快,但是三季度后相对收窄,三季度环比二季度下降1bp,同比下降7bp,在同业里面处于偏低水平。 从整体来看,截止今年上半年,银行业还是会面临较大的息差压力,且幅度会比去年更大一些。主要的原因是:重定价的因素:除了按揭贷款,对公贷款中部分中长期贷款也会进行重定价。 我行4个季度的分布中,1季度略高,2~4季度相对均匀一点,这会拉低生息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经济增长动能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 可能在经济真正转好之前,货币政策还是会相对宽松,贷款利率还会继续走低,直到达到需求跟供给的平衡。最近几天央行对于按揭贷款利率下限的一些指引中也存在强刺激的特点,希望通过价格工具去刺激有效需求。 展望至今年上半年,主要贷款利率还是有下降的空间,5年期的LPR有下调的空间,一年期的LPR则要取决于更多的宏观数据。 从负债成本来看,在去年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由于资本市场表现不好,加上居民的避险情绪较高,出现了存款定期化这种情况。去年9月份存款的LPR也做出一些调整,相对对冲了附加成本端的压力。 但是在今年,存款定期化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解决,因此这种现象会在一定范围内持续。 从最近两个月资本市场的表现情况看,如果资本市场表现好,居民的储蓄会从存款转移到资本市场,但这具有不确定性(因为负债成本易上难下,具有刚性)。 今年息差的目标:一方面要充分预计到市场的困难,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使得我行的息差下降幅度比同业小。 值得注意的是,息差虽是非常重要的盈利指标,但不能孤立的看,还要结合整体的风险定价、资产质量、信用成本等因素来综合考虑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 因此我行希望息差尽可能保持在同业较优的水平,然后尽可能稳住定价,对冲定价下行的压力,在负债端通过持续做大AUM,做大财富管理,做大对公FPA等,保持甚至提高活期存款占比,使得负债成本依然处在同业里面较优水平。 Q5:今年利息收入增长如何预期?A:因为具体的预算没有批,所以目前没有具体的信息可以分享。从我行角度来看,今年的营收压力甚至全行业的营收压力都比较大。去年三季度部分银行的营收已经出现同比的负增长。 今年招商银行的营收结构中,非息占比偏高,接近40%。 但很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较高,这意味着如果息差存在较大压力,这些银行在资本扩张和规模扩张的过程中,由于资本约束使得规模扩张没有那么快,近期的压力会有所显现。 Q6:前段时间债券市场波动明显,对自营投资收益的影响? A:投资收益压力影响:去年11-12月份债市波动持续的时间较长,从逻辑上的判断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