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开后,互联网医院及ICU的信息化需求电话会纪要【专家介绍】互联网医院流程、功能、服务患者的模式:互联网医院需要审批,需要提供很多注册证书、代码等,也需要与省级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做对接,根据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需要过等保,建设要求很高。 互联网医院把线下的工作搬到线上,患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做咨询,图文、视频问诊,上传之前就诊的资料,如果需要开药,线上开药快递到家。 互联网医院大部分针对复诊患者,目前疫情严重,很多线上医院不仅限于复诊患者,也接初诊患者,开放了新冠病毒诊疗专区,不太复杂的初诊也可以看,如果需要住院走另外的渠道。 以市级为载体做互联网医院,有不同医院不同机构的医生,患者在问诊时选择相就近的医院或专科医院再进行线下检查或住院。 建设较为复杂,上述的过程要基于互联网医院,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第三方软件硬件的支持,涉及到上下级的转诊、第三方系统检验检查报告集成等,费用和技术集成度都比较复杂。 很多医院现在做互联网诊疗服务,诊前诊后诊中,诊前预约挂号缴费,诊后住院、报告、小结、处方,所有住院的流程和门诊的流程都可以归到互联网的诊疗服务内,不在互联网医院的范畴内。 存在的问题:线上交流存在问题,图文问诊交流不顺畅,视频会好些;快递药物不能及时送达也会比较麻烦。软件之间交接、信息交互也比较复杂。 全国今年两个大评测,互联互通评测是其中之一,把互联网医院的要求加入,可以看出国家对互联网医院较为重视。牌照不像原来很难拿到,鼓励医疗机构做互联网医院。 最近有些服务才开不久,每天的诊疗量就已经很大了。 软硬件国产化:虽然没有明确文件要求,但平时使用的过程中大部分还是采用国产化软硬件设备,国产化软件医疗机构主流产品HIS、PIS本身都是国产的,但数据库是Oracle的,现在还在讨论,未来3-5年有可能会被国产数据库替代。 国产和国外硬件差距不大,会采用国产设备,特别是网络设备,因为国家对网络安全的要求高,精选研报纪要杂志+V入群:ICU:主要是根据床位,每个ICU床位会配一些呼吸机等设备,按床位算,建设周期并不长,软件有专科性,主要是硬件和软件设备间的数据交互,信息还与HiS系统等交互,软件专业性相对较强,ICU对病人的监测时效性比一般病床短,频率更高。 【问答环节】1.互联网医院医保支付有没有实质性进展。 互联网医院目前支付已经做到和线下差不多,线上支付需要和医保平台打通,只要是互联网医院收费项目能批复、定价,在医保范围内就可以做相应的报销。 2.目前全国已经建设的互联网医院有多少,拿到牌照还未建设的有多少。 杭州北京信息化发达地区大多数医院已经加入省市级互联网医院平台,其他地区相对比较晚,三年疫情促进了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大多数医院都要开通互联网医院的业务。 这一两年三级以上的医院50%以上逐步会开通互联网医院。 3.如果建设充分是否二级以上每家都会有互联网医院,单个互联网医院IT系统投入金额。 建一家互联网医院,和医院本身信息化息息相关,医院本身线下系统HiS系统、检验系统、影像系统、其他第三方系统等都需要完善。在线下系统完善的情况下,一般市级三级医院要把互联网医院做好需要至少200-300万,500万乃至1000万以上也有。 4.很多医院IT公司应收收不回来,医院欠给医疗IT公司的钱后期是否能补上。 了解到的对接,其实这三年疫情反促进了医疗公司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医院三年前很多只是概念,现在很多已经上线了,政策上今年第三方质保金必须结掉,财政资金、其他拨款如果项目按期完成也必须付款。 精选研报纪要杂志+V入群:5.如何展望医院对医疗IT支出是否比去年有提升。 提升是逐年提升,现在领导对信息化很了解、支持,也能看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和方便,更愿意投资。 6.未来在IT建设的方向是否考虑微服务的架构。 也有在用,但感觉微服务架构在医疗行业不是太适用,阿里巴巴还可以,但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不可能挂号用一个厂家,买药用一个厂家,现在做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大部分医疗机构选择同一个厂家、同一个产品,如果用不同的厂家,项目周期有可能非常长、可能很失败,项目难落地。 最好用一个厂家的产品,7.第三方供应商哪些比较好。东华东软、杭创等都很好。 我们选了其中一家,这些公司产品都不错,没有问题,在全国客户有上千家,主要考虑的是现场实施人员和医疗系统的配合程度。 8.专家团因为疫情影响无法陪审,导致大定制化软件无法验收,供应商款收不回去的例子是否较多。不多,专家团验收其实影响不大,不太会因为疫情或者交通不畅导致验收不了。 与监管职能部门关系更大。 9.是否有接触4、5级医院每提升一级投入量化数额,大部分三甲医院是否有更高标准的追求。 满足四级,从四级到五级的医院,主要看四级的基础,如果仅仅满足四级的要求,从四级到五级至少需要好几千万,一般市级一千张床位的四级医院,至少2000万到3000万。 六级以上再追求可能不多,但希望到五级的医院还是很多的。目标都是达到电子病历的五级。 10.23年医院最重头的建设方向。 三年来说,达到电子病历五级是重要目标,还有互联互通的四甲,五乙对于大部分医院还是比较遥远。后面会做智慧医院,这也是未来主要会做的事情。 DRGs大部分今年都在建。 建设资金与医院收入精选研报纪要杂志+V入群:挂钩。 疫情期间专家所在医院收入增加不止一倍,妇产类医院收入也增加,但儿科类医院等收入下降。精选研报纪要杂志+V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