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光股份(605333)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深度研究·汽车零部件 借力新能源崛起,自主线束龙头再发力2023年01月06日 买入(首次) 证券分析师黄细里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2,448 3,424 5,129 8,225 同比 60% 40% 50% 6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1 49 231 458 同比 -101% 4724% 373% 98% 每股收益-最新股本摊薄(元/股) 0.00 0.11 0.53 1.05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 - 197.02 41.62 20.99 关键词:#规模经济投资要点 执业证书:S0600520010001 021-60199793 huangxl@dwzq.com.cn 研究助理谭行悦 执业证书:S0600121070041 tanxy@dwzq.com.cn 股价走势 沪光股份沪深300 国产线束厂商龙头,客户结构持续完善:沪光股份成立于1997年,进入大众集团(中国)的合格供应商体系至今已超过15年,陆续向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大众集团提供各类线束产品。凭借先进的制造流程、 可靠的产品质量及突出的品牌影响力,公司逐渐开发了戴姆勒奔驰、上汽通用、T客户、理想汽车、赛力斯等新客户,客户结构不断完善。 单车价值量提升+国产替代+毛利改善空间大,线束有望成为下个大单品:我们认为在电动智能化大趋势下,线束作为整车神经血管,跟随电池等传动部件的发展路径,有望成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下个大单品。从 单车价值来看,随着高压及智能化线束导入、整车ASP可超过6000元;从市场份额来看,行业格局趋于集中,CR3市场份额接近70%,国内厂商份额整体较分散,沪光股份作为国内线束厂商龙头市场份额仅约3%;从毛利率水平来看,国内线束龙头沪光股份2021年产品毛利低于10%,成套线束及高压线束等高价值量单品仍未完全放量,相比住友、安波福等成熟海外供应商而言有较大提升空间。线束单品成长逻辑清晰,向上空间广阔。受益电动智能化趋势,我们测算得高压/高频高速线束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301/76亿元,2021-2025年CAGR将分别达到46%/161%。 优质客户推动业绩放量,智能制造叠加产能爬坡实现降本。公司不断加码新能源车型产品,车型定点高端突破,客户结构横向拓展。我们认为问界凭借华为技术+渠道赋能优势,将成为公司未来最大业绩增量。问界单车ASP可达到8000元,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弹性较大。根据我们测 算,问界2025年销量有望达到70万辆,占公司整体收入比例接近40%。制造端:公司推动线束加工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模式转型,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占比低于14%。产能端:经过IPO及非公开发行,公司成套线束产能可达到252.5万套,匹配现有订单量,实现规模效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大客户放量推动营收增长,规模效应带动业绩反转。1)昆山与重庆工厂产能持续爬坡,高压线束以及成套线束业务实现规模效应,带动整体毛利提升;2)客户结构不断改善,优质客户带来巨大增量。T客户、理想汽车、赛力斯品牌等爆款车型快速放量带动公 司收入端高速增长;3)随着营收规模增长,各项费用率持续摊薄。基于以上核心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收为34.24/51.29/82.25亿元,同比分别+39.9%/+49.8%/+60.4%;归母净利润为0.49/2.31/4.58亿元,2023-2024同比分别+373.2%/+98.4%,对应EPS为0.11/0.53/1.05元, 对应PE为197/42/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产销量不及预期,大客户销量不及预期。 61% 52% 43% 34% 25% 16% 7% -2% -11% -20% -29% 市场数据收盘价(元) 22.03 一年最低/最高价 13.50/36.10 市净率(倍) 6.59 流通A股市值(百万元) 2,166.56 总市值(百万元) 9,622.18 基础数据每股净资产(元,LF) 3.34 资产负债率(%,LF) 65.32 总股本(百万股) 436.78 流通A股(百万股) 98.35 相关研究 2022/1/62022/5/72022/9/52023/1/4 1/34 东吴证券研究所 内容目录 1.国产线束厂商龙头,下游客户持续开拓5 1.1.深耕线束领域二十载,客户结构持续完善5 1.2.股权结构清晰,实控人股份占比集中6 1.3.主营业务持续放量,收入实现高增长6 1.4.短期扰动因素改善,公司利润端逐步复苏7 1.5.持续获取新客户,业务全球化布局9 2.汽车中枢神经系统,电动化&智能化带来长期增量9 2.1.电流及信号传递核心载体,各类别线束认证体系存在差异9 2.1.1.汽车中枢神经系统,具备高度定制化属性10 2.1.2.资质认证打造线束行业壁垒,长期配套积淀形成行业护城河11 2.2.单车价值量提升+国产替代+毛利改善空间大,线束大单品逻辑向上13 2.3.传统线束:低压为主,市场空间稳步增长13 2.4.高压线束:电动化渗透加速,高压线束需求量增加15 2.4.1.“政策+需求”端持续发力,各大车企逐步布局800V高压电动平台。15 2.4.2.高压线束:线缆与连接器端工艺难度提升,高压线束价值量增加。16 2.4.3.受益电动化趋势,高压线束市场空间有望快速增长18 2.5.高频高速线束:智能化浪潮来临,高频高速线束快速发展19 2.6.外资及合资厂商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广阔22 2.6.1.一体化vs专业化,市场竞争呈现区域化格局22 2.6.2.外资及合资厂商垄断,自主厂商份额相对分散23 3.核心新能源客户带来增量,产能利用率推动利润率增长24 3.1.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线束,客户结构不断优化24 3.1.1.大众集团筑底,合作品牌及车型向上拓展24 3.1.2.顺应电动化发展趋势,新能源车型定点加速24 3.1.3.华为体系+渠道赋能,问界有望成为最大增量26 3.2.智能制造优势实现降本,创新工艺增强客户粘性27 3.3.产能优势:在手订单充裕,产能持续扩张28 4.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30 5.风险提示31 2/34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目录 图1:公司发展历程5 图2:公司产品矩阵6 图3: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2年三季度)6 图4: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7 图5:公司产品收入结构拆分7 图6:公司不同产品销量(套)7 图7:公司费用率指标7 图8:公司分产品毛利率8 图9:公司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8 图10:长江有色铜价格指数变动(元/吨)8 图11:公司产品成本结构拆分8 图12:公司业务全球化布局9 图13:各类线束示意图10 图14:汽车线束概览11 图15:汽车线束分布11 图16:车载信号线示意11 图17:车载电力线示意11 图18:汽车线束厂商认证体系12 图19:线束发展趋势13 图20:线束单车价值量提升13 图21:全球线束厂商竞争格局13 图22:国内外线束厂商毛利率对比13 图23:低压线束分布14 图24:传统车身线束分段14 图25:低压线束成本分拆15 图26:低压线束市场空间测算(亿元)15 图27:岚图汽车800V高电压平台及超充技术16 图28:高压平台切换必要性16 图29:纯电车型高压线束使用部位16 图30:混动车型高压线束使用部位16 图31:高压线束构成(红框内圈出为连接器)17 图32:高压导线屏蔽层的构成(铝箔屏蔽/左;屏弊丝编织层/右)17 图33:高压线束使用部位18 图34:高压连接器示意18 图35:高压线束成本拆分19 图36:高压线束市场空间测算(亿元)及YOY19 图37:高速连接器(FAKRA)拆分20 图38:高速连接器(HSD)拆分20 图39:汽车总线发展趋势20 图40:汽车以太网线束拓扑形式21 图41:车载以太网结构21 图42:车载以太网线与消费以太网线21 3/34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43:汽车数据产生量21 图44:高速线束连接点位22 图45:汽车数据产生量22 图46:线束一体化行业竞争格局22 图47:专业厂商竞争格局23 图48:公司主要客户矩阵拓展图24 图49: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规模(亿元)及占营收比重25 图50:公司现有客户矩阵25 图51:华为电动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26 图52:华为线下渠道分布情况26 图53:华为商城月度活跃用户数(万人)27 图54:华为商城引流界面27 图55:问界批发销量(辆)27 图56:华为收入弹性测算27 图57:公司智能制造发展历程28 图58:公司智能制造系统框架28 图59:成套线束直接人工费用(元/套)及占比28 图60:线束直接人工占比对比28 图61:公司成套线束产能(万套)及其利用率30 表1:线束类别及相应要求10 表2:由于线束原因导致的汽车召回案例12 表3:传统线束分类14 表4:高压连接器VS传统连接器技术指标对比18 表5:汽车总线拓扑结构19 表6:线束厂商配套企业梳理23 表7:公司新能源线束定点情况25 表8:公司在手订单统计29 表9:公司产能测算30 表10:沪光股份营收拆分31 表11:可比公司PE估值(截至2023年1月5日)31 4/34 东吴证券研究所 1.国产线束厂商龙头,下游客户持续开拓 1.1.深耕线束领域二十载,客户结构持续完善 沪光股份成立于1997年,专注于各类乘用车的汽车整车线束的设计、开发、生产 及销售,深耕线束领域25年。公司经历了严格的审核、长期评价过程进入大众汽车集 团(中国)的合格供应商体系至今已超过15年,陆续向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大众集团提供发动机线束、门板线束以及客户定制化线束等各类线束产品,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凭借先进的制造流程、可靠的产品质量及突出的品牌影响力,公司逐渐开发了戴姆勒奔驰、上汽通用、赛力斯、理想汽车等新客户,客户结构不断完善。 图1:公司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聚焦线束主业,产品矩阵类型丰富。经过二十余年线束领域深耕,公司目前汽车线束产品主要包括整车成套线束、动力系统发动机线束及其他单功能线束。成套线束指构成车身主要部分的线束组合,通常包括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仪表板 线束、前舱线束、地板线束等,视整车生产工艺不同具有一定差异;发动机线束是指整车发动机舱内的相关线束;其他线束是指门线束、顶篷线束、尾部线束等非核心部分的线束,线束产品整体矩阵丰富。 5/34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2:公司产品矩阵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1.2.股权结构清晰,实控人股份占比集中 家族企业架构,实控人股份占比集中。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成三荣、金成成,二者为父子关系,各持股59.98%/15%,成三荣现任公司董事长,金成成现任公司董事。其中成三荣为公司最终受益人,实控人持股占比达到74.98%,股权占比较为集中。沪光股份下设重庆沪光、宁波沪光等全资子公司,分别为不同客户提供线束产品、加工和研发服务。 图3: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2年三季度)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1.3.主营业务持续放量,收入实现高增长 项目持续放量,公司收入高速增长。2021年,传统车型方面,公司分别量产了包括大众·途昂系列、上汽奥迪Q5E、林肯·航海家的成套线束,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4和昂科威、上汽通用·克鲁泽的其他线束。新能源车型方面,公司实现了上汽大众MEB平台中ID3、ID6X、奥迪Q5E、奇瑞捷豹路虎·发现运动、北京奔驰EQA等高压线束的量产,助力公司收入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营收达到24.5亿元,增速达到近60%。2021年公司成套线束/发动机线束/其他线束各占比达到73%/5%/17%,线束产品总占比 6/34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