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储能发展已经形成独立商业模式,与硅料价格早已脱钩,持续看好中国大储能投资方向,但硅料降价与否与储能发展无关 #观点:无论是从需求、经济性、政策上看,储能正在形成独立发展逻辑,近期硅料降价有助于储能发展,但不是主要推动因素,如果储能的发展需要依靠硅料降价,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无源之本。 我们在《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将面临长期紧缺状态——2023年新能源策略报告之二》中指出,我国灵活性电源未来每年新增约150GW缺口,该缺口大部分将由储能满足,这是我们在十一国庆之后,在市场最不看好的阶段,首提中国大储能的最重要原因 测算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2022年新增约80GWh,2023年新增约170GWh,2025年新增约400GWh。 ———————— #从经济性上,储能各应用场景盈利模式逐步形成 a)大储方面,独立储能不依赖于特定风光项目,是储能走出独立发展趋势的最直接原因。 独立储能可以同时享受多种收益模式,山东的租赁+峰谷套利+容量补偿可获得超过8%的IRR;山西推出现货+有偿一次调频,IRR有望突破 10%;西北地区推出容量市场,给调峰增加了市场化解决手段。近期内蒙也印发了独立储能相关文件。 目前独立储能招标量占比超过50%。 b)峰谷价差拉大,工商业经济性越发显著。 c)创新收益模式层出不穷,“为效果付费”成为主流,《两个细则》规定的有偿辅助服务多达13种,西北容量市场使得储能在内的灵活性电源获得保底收入,广东3.5元/kWh的需求侧响应补偿充分调度表后储能积极性。 #从政策上,峰谷价差拉大、现货市场开启、独立储能三大政策催化储能内生增长 《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的通知》规定峰谷差大于40%的地方峰谷价差不低于4:1,为储能收益打下基础。 《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扫清了障碍。 《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标志电力现货全面启动,储能获取收益的蓝海开启。 #受益方向和标的: 国内表前、表后储能的经济性均已走通,看好储能PCS生产商上能电气、盛弘股份、禾望电气;储能集成商阳光电源、科华数据南网科技、金盘科技、新风光,威腾电气,祥鑫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