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保尔森基金会]: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案例集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案例集2022

2022-12-27-保尔森基金会杨***
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案例集2022

“我们所处的自然界正在经历一个生存风险年代。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 丧失相互作用,陷入毁灭循环,人类福祉受到威胁,生态系统和自然栖息 地严重退化。我们亟需新思维为地球的未来开辟新航路。我们需要更明智的投资、更优秀的商业模式和突破性技术。但归根结底,我们需要一场文化意识上的变革—不仅要应对现实的挑战,更要为促进变革找到解决方案。这正是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创立的初衷。 自2013年以来,保尔森奖表彰和奖励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可推广和基于市场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获奖项目表明人类有非凡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来面对全球共同的挑战。本案例集正荟萃了这样一批引领变革的优秀项目、团队和组织。它们源自中国,但终将会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和新思维带来启迪和灵感。 亨利·保尔森 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前财长 序言序言 今年,保尔森基金会将庆祝“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设立九周年。该奖项设立的初衷是表彰为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在中国开展的创新、实用和可推广的项目。今天,我们很高兴与读者分享这本集努力与影响力于一身的获奖项目案例集。 该奖项的最初构想建立在以下几个原则基础上。首先,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悬一隅。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后果不分国界。因此,各国必须共同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排放国,美国和中国必须相互合作,同时支持其他国家实现碳中和,阻止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灭绝。 其次,要想及时取得重大进展,政府和私营部门必须相互合作。阅读本案例集的启示是,私营企业是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的主力军。但是,如果没有政府提供适当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创新就很难获得成功,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 第三,世界从不缺乏可用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诸多挑战的技术方案。通常情况是,这些技术往往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中国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政府只能提供实现气候目标所需资金的10-15%,其余资金缺口必须依靠私营 部门和国际组织来填补。为此,必须有高质量的项目来吸引这些资本。毕竟,若这些投资仅被视为慈善捐助,就不会有长期的解决方案。 本案例集提供了努力满足这些标准的成功案例。我们看到,全球和中国的企业都在尝试新的想法,私人资本正在流向这些项目。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正在试验绿色金融新方案,并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在与许多获奖项目和候选项目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外国访客,特别是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访客,纷纷前来实地考察,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 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自然界的挑战将一直伴随着我们,要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压力也会增大。根据爱德曼全球信任晴雨表,对气候变化的担忧仅次于对失业的担忧。在14个被调查国家中,77%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严重问题。这是一个不分国家、政治制度、年龄和性别都感到担忧的问题。 从本案例集所展示的项目中,从领导这些项目的团队和组织中,人们可以学到许多东西。我们希望以此培育、激励和催化出更多的努力,为全球规划更好的发展路径。 戴青丽 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总裁 20世纪50年代以来,得益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持续推动,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城市化加速的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从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achelCarson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关于发展的观念之争,到1972年美国学者BarbaraWard和ReneDubos在《只有一个地球》中呼吁各国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中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理念,再到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及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全面论述并成为全球共识,到今年恰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甲子轮回。前30年,人类社会努力寻求可持续发展 的思想共识,后30年,人类社会不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建立起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曾因为沿袭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路径而付出巨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但自世纪之交开始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战略思想,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承担和展示中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责任与引领。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 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成为中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以及中国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长期致力于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与探索。自2013年“保尔 森可持续发展奖”设立以来,特别在2017年成为奖项联合主办单位后,清华大学的专家团队始终积极参与奖项评审和经验推广,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经验智慧贡献力量。作为一所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始终坚持守望相助、患难与共,努力与全球伙伴一起面对危机挑战,携手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当今世界,从自然社会到人类社会,复杂多变;气候变化和物种消失依然是人类面临的两大挑战,新冠疫情持续数年且深远影响仍在蔓延。凡此无不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环境挑战和健康威胁,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人类发展的道路困难重重,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无法改变。面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的威胁,任何一员都无法独善其身、独自面对,唯有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分享经验、共同面对。这也正是过去五年清华大学与保尔森基金会携手合作“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以及将过去五年中评选出的部分获奖项目和优秀案例集结成册予以出版的意义所在。 杨斌 清华大学副校长 目录案例目录 绿色创新类别 节能减排 ■探索“看得见”的节能16 ■破解数据中心能耗困局18 1 2 呵护地球 创新前行 绿色创新专家观点文章 ——案例集概述 8 加快能源转型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12 这条路,不孤单 13 循环经济 ■“退役”动力电池的华丽转身20 ■快递包裹全链路“瘦身”减碳之路22 ■塑料循环再生“变废为宝”24 可持续城市 3 4 ■破解“垃圾围城”之困26 绿色创新案例 16 自然守护专家观点文章 “三位一体”,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 40 多方合作催化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创新 41 5 6 自然守护案例 42 参考文献 77 7 致谢 78 8机构简介 79 ■城市发展,生态先行28 自然守护类别: 生态价值实现 ■“碳汇+”助推生态价值实现44 ■创新发展林草碳汇,释放生态红利47 ■探索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50 ■社区生计与“海岸卫士”的共赢之路53 生态保护和修复 ■湿地保护破局: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发力56 ■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59 ■治愈城市“创伤”62 绿色金融 ■科技赋能绿色金融30 低碳交通 ■绿色公交的“电动”与“智慧”32 可持续农业 ■让餐厨垃圾成为土壤的良药34 ■用互联网改变农业36 生物多样性保护 ■守护“长江的微笑”65 ■创新特许经营机制实现国家公园共享共治68 社会参与 ■指尖上的绿色行动71 ■民间力量创新自然保护新模式74 呵护地球创新前行 “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案例集概述 背景:全球面临的双重挑战 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与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必须共同应对的急迫挑战。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共同体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球正在经历5.4亿年(寒武纪)以来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当前的物种灭绝速率是过去1000万年平均速率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全球生物多样性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已经毋庸置疑地致使全球气候以数千年未有的速度变暖。气候变化已对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并不断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未来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广度与深度也会进一步扩大,自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将需要主动或被迫对上述双重严峻挑战做出响应。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和多方参与,持续创新自然生态保护理念和实践,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脱贫致富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从2006年开始,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重点行业能效提升,单位GDP能耗降低,减碳成效显著。同时,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温室气体排放也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保尔森奖”:聚焦创新、变革、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简称“保尔森奖”)由保尔森基金会于2013年发起,从2017年开始与清华大学共同主办,表彰具有创新性、可复制性、兼具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中国解决方案。 奖项设立“绿色创新”和“自然守护”两大类别,分别立足城市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两个维度征集创新的解决方案。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奖项之一,“保尔森奖”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格局,搭建政、产、学、研的国际交流平台,持续为中国的气候创新和生态建设赋能。 自“保尔森奖”创办以来,申报项目涵盖了中国 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6个国家和地区形成规模化发展 在日本、新加坡、韩国、意大利、瑞士、美国、加拿大等。 《案例集》:缘起及内容 保尔森基金会和清华大学分别作为著名的国际智库和高等学府,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致力于推广有助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验。双方于2021年6月达成共识,组织成立编委会,基于历年的合作成果,共同编纂和发布《“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案例集》(以下简称《案例集》),向国际社会展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中国智慧,为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企业战略、投资决策、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案例集》从近年来获得“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年度大奖及入围的项目中遴选出22个具有代表性的优秀项目, 包括11个“绿色创新”类和11个“自然守护”类的典型项目。《案例集》梳理、凝练了各项目所应对的紧迫挑战及采取的主要策略,从绿色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创新性和可推广性等四个维度呈现项目成效和影响。此外,编委会还特别邀请了奖项的中外评委为《案例集》撰写观点文章,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想。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入选案例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案例集》既涵盖了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的持续性探索、寻求高效、科学地守护自然的方案和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的努力,也包括了对生态银行等创新绿色金融手段的有益尝试和对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等惠民和自然友好的双赢途径的探索。此外,在中国向“双碳”目标起步奋进之时,《案例集》也纳入了对“双碳”战略的前瞻性回应,其中包括建筑、交通、工业、环境治理领域的绿色解决方案;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助力实体经济绿色转型的探索;可持续城镇化治理模式、节能降耗智慧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创新。 趋势和洞察 针对绿色创新和自然守护两个议题,《案例集》提供了可行的办法与有效的措施,展示了创新思维与模式带来的变革性转变,映射出一些共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有关可持续城市、绿色建筑、绿色科技、绿色经济和绿色教育等的创新理念、技术及其应用日益增多,通过建 构理论体系、开发数据库、研发创新技术、带动社会资本、鼓励民众参与、普及绿色教育,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