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撰写日期:2023年1月4日 证券研究报告--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大储装机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储能行业深度报告 分析师:胡鸿宇 执业证书编号:S0890521090003电话:021-20321074 邮箱:huhongyu@cnhbstock.com 销售服务电话: 相关研究报告 021-20515355 ◎投资要点: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处于加速期,储能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和发电量不断提升,发展动能强劲。短期来看,光伏和风电属于不稳定出力电源,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挑战;长期来看,消纳问题会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提高灵活性资源占比是新能源良好 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其中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推手,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都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大储占比超过95%,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3年国内储能在政策面和基本面双重推动的作用下,有望迎来量利齐升。政策端,我国出台多项具有实际利益推动作用的储能相关政策,政策着眼点落在了储能发展规模、储能发展经济性、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等各个方面,为我国储能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基本面上,上游原材料产能持续扩张,硅料和碳酸锂价格均开始见顶回落,硅料价格有望进一步下跌,上游成本的压缩有望促进下游需求的快速提升,大储经济性有望提升。预计2023年国内储能需求达到15GW/31.9GWh,同比增长146.3%/166.6%,其中大储需求为13.3GW/28.5GWh,同比增长144.6%/165.7%。 各类储能技术加速发展,各具特点互为补充。抽水蓄能是我国占比最大的储能技术形式;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链均相对成熟,具有高性价比在储能领域加速渗透;钠电池技术基于锂电池,综合性能优异,国内包括宁德时代、中科海纳、传艺科技等诸多上市公司积极推动钠电池产业化进程,钠电池技术有望在2023年迎来产业化元年,搭乘储能发展东风获得迅速发展;全钒液流电池具备安全性高、扩容性强、循环寿命长、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的特点,在长时储能领域大有可为,有望在储能领域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寻找长期发展格局具有确定性的环节及业绩具有确定性的公司。大储面向运营商、发电企业或是电网公司,下游更加注重收益、成本及安全性等问题,大储具有电力设备属性,行业存在先发优势,寻找长期发展格局具有确定性的环节,看好储能产业链的集成商及电池环节,此外大储系统集成技术路线逐渐被拓扑方案替代,建议关注1500V集中式技术方案 及分布式方案供应商仍具备核心地位,高压级联技术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优势有望在电网侧、新能源配储端快速渗透,关注具备技术、订单和运维经验的企业将享有先发优势;同时建议关注大储热管理企业和消防企业;寻找大储业务占比含量高的标的,看好业绩订单具有确定性的公司。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景气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带来成本上升,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内容目录 1.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储能市场空间广阔4 1.1.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为其带来新挑战4 1.2.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所在5 1.3.大储是我国主要储能类型,市场需求空间广阔10 2.国内储能政策面与基本面共振,2023年有望迎来量利齐升11 2.1.政策面:具有实际利益推动作用的储能相关政策频频出台11 2.2.基本面:原材料价格下跌,有望带动带动需求增长15 2.3.预计2023年国内大储有望迎来量利齐升17 3.各类储能技术加速发展,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18 3.1.储能技术形式多样,各具特点互为补充18 3.2.锂离子电池:当前电化学储能主流技术路线19 3.3.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在即,乘储能东风而起20 3.4.全钒液流电池:兼具全周期成本与安全,有望在储能领域快速增长22 4.投资建议:寻找长期发展格局具有确定性的环节及业绩具有确定性的公司23 4.1.寻找长期发展格局具有确定性的环节,看好储能产业链的集成商及电池环节23 4.2.寻找大储业务占比含量高的标的,看好业绩订单具有确定性的公司26 4.3.看好钠电池在储能领域的0到1渗透26 5.风险提示26 图表目录 图1:2021年新能源装机渗透率达到26.7%(单位:万千瓦)4 图2: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全国平均渗透率达到11.7%(单位:亿千瓦时)4 图3:典型风电发力曲线与用电负荷曲线对比5 图4:典型光伏发力曲线与用电负荷曲线对比5 图5:中国储能新增装机功率及容量(MWh)10 图6: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各应用场景装机(%)10 图7:多晶硅价格自300元/kg高点回落(元/kg)15 图8:中国风电季度招标情况15 图9:碳酸锂价格有所回调(万元/吨)17 图10:储能技术分类19 图11:2021年全球储能市场分布占比(%)19 图12:锂电池储能系统成本构成(%)20 图13:电化学储能系统结构示意图20 图14:锂离子电池上下游产业链20 图15: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分布(%)24 图16:10月储能招标均价逐步抬升(元/Wh)24 图17:主流储能电池系统厂商的毛利率(%)24 图18:2021年全球储能集成商国内出货量(MWh)25 图19:2021年中国储能集成商国内出货量(MWh)25 表1:灵活性资源特点对比5 表2:各场景对储能的需求8 表3:储能在发电侧的应用场景8 表4:储能在电网侧的应用场景9 表5:储能在用户侧的应用场景9 表6:《”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市场化的措施11 表7:各省新能源配储要求统计12 表8: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历程13 表9: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储能商业模式14 表10:第一批风光大基地规模及分布情况(单位:GW)16 表11:沙戈荒大基地规模及分布情况(单位:GW)16 表12:2019-2025年国内储能需求测算17 表13:各类储能应用特点及发展阶段19 表14:钠离子电池在低温、安全、快充等性能指标上具有优势21 表15:钠离子电池企业布局情况21 表16:液流电池路线的特点对比22 表17:全钒液流储能的优势22 表18:低压并联和高压级联储能系统性能对比25 1.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储能市场空间广阔 1.1.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为其带来新挑战 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风光装机量、发电量占比日趋提高,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要达到25%以上,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能源结构将会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包含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等资源发电,现阶段,风能、太阳能发展空间巨大,增速较快。根据国家能源局,2021年我国风光累计装机占比达到26.7%,风光发电量占比11.7%,发展动能强劲。 图1:2021年新能源装机渗透率达到26.7%(单位:万千瓦) 70,000 60,000 50,000 18.9% 20.6% 26.7% 24.3% 30.0% 25.0% 2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5.7% 8.8% 7.3% 11.3% 13.6% 16.5% 15.0% 10.0% 5.0% 0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0.0% 发电装机容量:风电发电装机容量:光伏新能源占比 资料来源:Wind,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图2: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全国平均渗透率达到11.7%(单位:亿千瓦时) 12000 10000 9.5% 11.7% 14.0% 12.0% 8000 6000 4000 2000 2.1% 2.7% 3.9% 3.2% 5.1% 6.5% 7.8% 8.6% 10.0% 8.0% 6.0% 4.0% 2.0% 0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0.0% 发电量:风电发电量:光伏新能源占比 资料来源:Wind,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光伏和风电属于不稳定出力电源,对电力系统带来挑战。电力系统需要时刻保持平衡稳 定,大量新能源并网发电造成新能源装机容量比例在电网中不断增大,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等特性,风电出力日波动幅度最高可达80%,出力高峰出现在凌晨前后,午后到最低点,“逆负荷”特征更明显,光伏日内波动幅度最高可达到100%,峰谷特征鲜明,正午达到当日波峰,正午前后均呈均匀回落态势,夜间出力为0,风电光伏均不能稳定出力,将会影响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此外新能源发电并网时,产生冲击电流,会造成电网电压下降的现象,影响电网电能质量;因此为了应对新能源出力不稳定的现象,电网系统需要预留一定的容量当作备用,虽然可以增加新能源的接纳能力,但会影响电网的经济调度,增加经济负担。 图3:典型风电发力曲线与用电负荷曲线对比图4:典型光伏发力曲线与用电负荷曲线对比 0.9 0.7 0.5 0.3 0.1 -0.1 1357911131517192123 0.45 0.43 0.41 0.39 0.37 0.35 0.85 0.8 0.75 0.7 0.65 0.6 0.55 1357911131517192123 0.85 0.8 0.75 0.7 0.65 0.6 用电负荷(pu,左轴)用电出力(pu,右轴)用电负荷(pu,左轴)用电出力(pu,右轴) 资料来源:国家电网,索比光伏网,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资料来源:国家电网,索比光伏网,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长期来看,消纳问题会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当下,国内弃电率总体不高,弃风率维持在4%以内,弃光率维持在2%左右,整体新能源消纳问题目前来看不算严重。但长期来看,我国新能源发展目标宏大,在“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目标的指引下,预计我国到2025 年风光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比例的快速提升将会对电网的消纳能力构成挑战。 1.2.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所在 新能源的良好发展需要灵活性资源的支撑和保障,电力系统各环节均可提供灵活性。新能源具有“靠天吃饭”的特性,大部分时间出力都远低于其装机容量。但要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不平衡时将导致高峰期拉闸限电。电力系统灵活性是指为了保持电力供需动态平衡,电力系统经济地调用各类灵活性资源以应对电源、电网及负荷不稳定的能力。当电力系统中灵活性电源较多时,系统就可以容纳较多的新能源发电空间;如果系统电源不够灵活,就难以为新能源让出足够多的消纳空间。电力系统各环节均可提供灵活性,形式多样互为补 充。 表1:灵活性资源特点对比 灵活性资源 优点 缺点 电源侧 可控的传统电源 水电 调节性能出色 调节能力受来水条件影响较大 核电 无空气污染,能量密度高 核污染,投资成本大 火电 装机容量高,灵活性挖潜空间大;调节性能出色;站址选择相对灵活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技术先进 调峰补偿机制有待完善;深度调峰增加发电煤耗; 相对可控可调度的可再生资源 光热 可用于源端多能互补 燃料成本较高;天然气供需形势影响作用发挥" 生物质 成本低,可再生 提取昂贵,造成环境破坏 地热 可再生,分布广泛 资金投资大,受地域限制,热效率低 电网侧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 有效降低功率损耗和减少发电成本 技术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互联互济 利用各地区用电的非同时性进行负荷调整,减少备用容量和装机容量 实施有难度 微电网 以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由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形成模块化、分散式的 供电网络 尚未形成商业模式,成本高 用户 负荷需求响应 经济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互 联网思维 市场机制尚待完善,激励资金来源有 待明确 提高尖峰电价 经济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尖峰增加收入可用于需求响应等保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