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深耕医药品牌运营,创新药商业化新选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深耕医药品牌运营,创新药商业化新选择

2022-12-28赵海春国金证券.***
深耕医药品牌运营,创新药商业化新选择

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 投资逻辑 公司聚焦药物品牌运营,随着新药审批加快、种类增多,品牌运营需求上升。(1)公司业务涉及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向终端消费者推广销售产 品)、批发配送(针对医院、诊所和药房)及零售服务(线上+线下药房),是医药产品生产企业营销综合服务商,其中品牌运营业务为公司核心。(2)随着医药流通环节精细化分工、大量创新药企候选产品上市,尤其国内初创Biotech公司商业化能力较为薄弱,对品牌运营、孵化需求凸显。(3)此 外,公司切入集采后失标的原研药品运营。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不熟悉,缺乏中国市场开拓经验,后集采时代压缩原研药利润空间;跨国药企选择与具有专业推广、营销、品牌运营公司合作可提高宣传效率,降低营销成本。 公司品牌运营业务孵化十余年,迪巧、泌特模式成功且可复制。(1)2005-2015年期间,公司处于业务探索及成长阶段,成功孵化迪巧、泌特两个初创品牌。(2)经过数十年积累,公司通过积攒的下游优质客户渠道,加强上游知名品牌的合作,合作厂商包括武田制药、迈兰制药、安斯泰来、罗氏制药等全球知名医药企业。(3)公司营收逐年增长,主营业务持续向好;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5.43%;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11.45%;预计未来品牌推广业务会是业绩增长点,预计2022/23/24年品牌推广业务营收35.74/42.21/49.77亿元,增速维持20%左右。 抢创新产品市场推广先机,加强新兴领域品牌合作。(1)公司与上海谊众合作,就“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商业化展开合作,公司将根据销售情况收取40%-44%的服务费。上海谊众的紫杉醇胶束为目前国内独家的纳米剂型,通过合作加速纳米胶束的市场认可度。(2)公司与巨子生物合作,对核心胶原蛋白品牌“可复美”的线下渠道开展商业化合作;有助于公司加强在功能性护肤品领域的品牌推广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2/23/24年实现营收75.79/87.02/100.03亿元,同比增长7.48%/14.82%/14.95%。我们采用PEG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G,取0.95X作为公司2023年合理PEG;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市值为139亿元,对应股价26.57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 品牌运营业务集中风险、合作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国家政策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专业医药商业化平台,打造精细化运营管理 十余年初创医药品牌运营,紧密链接上游生产企业及下游消费者 百洋医药(301015.SZ)的主营业务是提供医药产品生产企业营销综合服务,包括提供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服务;为品牌医药生产企业提供产品营销的综合解决方案。 图表1:公司业务分为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服务 业务探索及成长阶段积累优质下游资源,成熟后模式获知名企业认可。 公司成立自2005年,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2005年至2015年期间,公司专注于运营迪巧、泌特两个初创品牌,经历十余年的品牌孵化,均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在各自细分领域处于领先位臵。伴随着迪巧、泌特两个品牌运营的成功,公司在品牌运营领域逐步积累品牌运营经验,具备了为品牌运营提供全周期、多品类、多渠道的服务能力,建立了与上下游成熟的沟通机制,形成成熟的品牌运营模式。 (2)2015年至今,在医药行业高速发展,医药改革不断深入下,公司已探索出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逐步将积累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引向上游的医药产品制造商开发,建立可复制的商业化品牌运营模式,吸引上游品牌合作,迅速实现品牌的商业化。公司运营的品牌数量大幅增长,合作的厂商包括武田制药、迈兰制药、安斯泰来、罗氏制药、上海谊众、巨子生物等全球知名的医药企业。 公司基于品牌运营、全数据平台客户管理、长期运营三大核心能力,为优质品牌搭建高速公路,为上游企业提供全渠道解决方案,提升运营效率。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公司已形成强大的营销网络,合作大中型医院1.4万余家、药店37万余家,已孵化出多个品类领导品牌,与上百家上游企业形成稳定合作关系。 图表2:公司和多个品牌建立品牌运营业务 核心管理层背景专业,深耕医药产品营销。核心管理层大部分均有医学背景,对医药行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新特药领域市场、医药商业拓展等均有过硬的专业能力。 图表3:高管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经验 主营业务景气延续,营收及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营收逐年增长,主营业务持续向好。2020年以来,医药行业受到疫情影响,公司在此背景下依旧保持正向增长。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0.52亿元,同比增长19.94%;2022Q1-Q3实现营业收入55.20亿元,同比增长5.43%。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品牌运营增长;2021年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收29.05亿元,同比增长34.12%;2021年批发配送业务实现营收37.06亿元,同比增长9.94%;2021年零售业务实现营收4.19亿元,同比增长27.93%。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及老龄化程度加深,医药健康服务和药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十余年里积攒的优质上下游资源将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健的收入增长。 图表4:2017-3Q2022分板块业务收入(亿元)及增速 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实现由负转正,费用率持续降低。2021年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长55.04%;2022年Q1-Q3实现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11.45%。公司近几年主营业务营收逐渐增加带来规模效应,品牌运营业务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公司合作。费用端,公司控制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率逐年递减,2021年销售费用率为14.07%,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的销售费用率更低;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逐年增长,未来有望持续延伸。 图表5:2018-3Q2022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 图表6:公司销售费用率逐年递减且处同行业较低水平 图表7:品牌运营毛利率高于其他业务 图表8:2021年毛利主要来自于品牌运营 单人产出逐年提升,运营效率提升,人均产出近300万。通过公司营业收入以及员工人数,我们计算了2016-2021年间公司的员工产出,2016年公司员工单人产出仅为138万/人,这一数字在2021年增长至293万/人。 与同类公司相比,处行业中等水平。 图表9:公司人均创收(万元)逐年提升 图表10:公司人均创利(万元)逐年提升 品牌运营业务先发优势,迪巧、泌特成熟模式复制新品种 集采、医保谈判压缩原研生命周期,品牌运营需求提升 医疗制度改革主导行业发展。伴随着药品加成取消、医药分开、两票制、带量采购等医疗改革政策的推进,中国的医药产品流通将逐渐向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发展,医药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药品在流通环节通过简单销售已经不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品牌运营服务的需求应运而生。 图表11: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对品牌运营管理行业影响 进口药品是品牌运营服务的重要来源,中国进口药品仍保持高增长。中国是药品进口大国,近十年药品进口金额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中国药品进口金额达到418.6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十年CAGR约12.38%。 药品进口的不断增长提升了品牌运营的需求,促进行业规模的整体提升。 图表12:2012-2021年中国药品进口金额(亿美元)不断增长 随着集采的一批批落地,可以看出集采主力军为国内头部药企,国企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进口原研价格高,竞争力有所减弱。第七批集采中,共60个品种采购成功,其中外资药品仅为6个。前5批集采品种中,仿制药占比96%,原研药竞争环境恶化,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急剧减少,可以通过本土精细化运营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根据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数据,集采中中标的药品采购量较集采前增加265.19%,未中标的仿制药采购量较集采前下降80.79%。未中标的原研药采购量较集采前下降46.0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原研仿制药进入集采,原研药品的采购量下滑明显但少于未中标国产仿制药。 图表13:集采后未中选药品采购量急剧减少 公司与有一定市场基础、受集采冲击的原研药品合作,通过店员教育、患者线下活动等,帮助他们在院外市场提升销售规模,延缓/恢复未进集采后的销售冲击。 合作罗氏,推动两款肿瘤药卡培他滨片(希罗达)、盐酸厄洛替尼片(特罗凯)在中国市场布局。就希罗达而言,罗氏与公司合作后,主攻院外零售市场,后集采时代销量有所回升。厄洛替尼已经入第七批集采,罗氏并未中标。我们认为,借助公司在中国的渠道,希罗达、特罗凯在中国的产品生命周期将有所延长。 合作雅培,延缓克拉仙集采后下跌速度。克拉霉素是第三批集采品种,通过公司的全渠道商业化平台,成功实现了集采后销售额提升。 “迪巧”、“泌特”成熟模式可复制,打造差异化品牌定位 传统医药商业模式朝精细化方向转型,品牌运营管理迎来发展新机遇。传统的医药流通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两个子行业,随着医药行业的精细化分工,传统的批发和零售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流通需求,催生出品牌运营服务的需求。 跨国药企、本土企业新品皆有品牌运营需求,与专业推广企业合作可降低运营成本。(1)创新药的研发生产支出日益增长,借助专业的销售推广平台可有效提高营销效率。(2)跨国药企看重中国市场发展机遇,与本土推广及销售能力强的企业合作有助于快速切入新市场,因此在本国的推广及销售市场应运而生。(3)随着医药分开、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处方外流成为趋势,医药生产企业的内部销售团队会加强与外部推广团队合作。(4)传统批发及零售企业推广个性化产品难度较大,精细化品牌运营提供完整的消费者教育及学术推广等服务,实现医药产品的市场推广,加速药品的终端销售。 医药商业公司销售费用率显著低于制药企业,Biotech公司销售费用率整体维持高位。Biotech公司在研发上实力较强,但在产品推向商业化阶段,很多公司还处于探索阶段,创新药的学术推广、患者教育往往都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市场培育,销售费用上花费较大。通过对比药企以及医药商业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可以看出Biotech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往往在50%以上,而医药商业公司维持在10%的水平。对于公司来说,2021年销售费用率为14.07%。 图表14:Biotech公司商业化能力弱,销售费用率高 品牌运营业务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细分治疗领域覆盖广。公司为医药生产企业提供消费者教育、产品学术推广、营销策划、商务接洽、产品分销、流向跟踪、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塑造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的认知,最终将相关产品销售给目标人群。2021年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05亿元,同比增长34.11%。 图表15:公司运营品类覆盖OTC、OTX、肿瘤及创新药 图表16:运营品牌矩阵丰富 公司经过多年运营,已成功孵化迪巧、泌特等产品,品牌运营能力逐步得到众多国外知名公司的认可。2021年,公司新增运营品牌辉瑞制药的希舒美、安斯泰来的适加坦、卫喜康、贝坦利、CSLBehring的安博美、罗氏制药的希罗达和特罗凯。根据美国《制药经理人》2021年公布的全球制药企业排名,罗氏排名第一、辉瑞排名第八、安斯泰来排名第十八。 图表17:公司主要运营品牌及产品营收(亿元) 数字化精准营销迪巧系列,已成为营收超10亿重磅品牌。公司核心品牌迪巧系列销售规模多年超过10亿,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16.41%;公司目前管理超过200家的迪巧产品经销商,销售终端覆盖全国数十万家药店。 根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的数据,迪巧维D钙咀嚼片在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8-2021年在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维生素与矿物质类产品中排行分一直稳定在前五名。 公司以数字化营销精准投放市场资源,保持迪巧品牌领先的市场份额。 公司将迪巧新品规“小黄条”迅速导入市场,提升迪巧各品规精准覆盖率;公司对迪巧各品规做了深入市场调研,在全国药店开展活动进行补钙的科普推广,开展超12万场活动,覆盖约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