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信达证券]:23年信用债年度策略报告:先为不可胜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3年信用债年度策略报告:先为不可胜

2022-12-22李一爽信达证券劫***
23年信用债年度策略报告:先为不可胜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http://www.cindasc.com1 先为不可胜—23年信用债年度策略报告 2022年12月22日 李一爽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执业编号:S1500520050002 联系电话:+8618817583889 邮箱:liyishuang@cindasc.com 证券研究报告债券研究 专题报告 李一爽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执业编号:S1500520050002 联系电话:+8618817583889 邮箱:liyishuang@cindasc.com 朱金保联系人 联系电话:+8615850662789 邮箱:zhujinbao@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SECURITIESCO.,LTD 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9号院1号楼邮编:100031 先为不可胜—23年信用债年度策略报告 2022年12月22日 22年市场回顾:今年前10月,流动性宽松叠加“资产荒”,推动信用利差整体下行至历史低分位数,但11月中旬资金利率中枢快速上行,地产政策“三箭齐发”,叠加防疫政策优化,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导致债基与理财净值快速下跌,触发了赎回反馈,流动性相对较差的信用债被大量折价抛售,信用利差快速上行,甚至超过年初高点。 23年整体策略:2023年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货币政策放松与经济上行修复的空间预计都会打开,叠加理财赎回潮的冲击,投资者在23年将更加重视流动性管理,短久期高等级品种或更受投资者青睐,对弱资质或者长久期品种或更谨慎。23年信用债整体投资策略应以防守为主,控制久期,谨慎下沉信用资质,而负债稳定的账户,可适当采取高等级拉久期策略。 城投债:今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增加,且受房地产市场下行不利影响,大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滑,地方综合财政实力弱化,这造成了城投基本面的恶化。而监管严控隐债新增的政策定力足,高债务率区域或者涉隐平台,尤其是区县级平台发债审核政策严格,涉隐平台,尤其是弱资质涉隐平台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江浙等区县平台债券净融资规模大幅下行,但其仍可能通过融资渠道的下沉满足自身需求,供给的稀缺性反而使其信用利差大幅下行,而西北、云贵以及部分网红区域,债务率已经相对较高,融资条件的限制使其债务滚续的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平台已经失去了再融资的能力。基本面恶化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再融资能力的分化,也导致城投的分化加剧。弱资质平台非标、商票、技术性违约等风险事件增加,部分区域平台甚至出现债务重整,尾部平台信用风险在不断增大,城投私募债展期或者债券置换的概率在增大。2023年,城投基本面短期或难以明显改善,在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隐债的要求未变的背景下,城投债发行审批政策或未出现系统性的调整。因此,23年城投两级分化仍或加剧,建议谨慎下沉信用资质,对于高等级平台,在负债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拉长久期增厚收益。 地产债:今年地产行业销售恶化,民营地产债境内外债券展期、违约案例频现,民营地产大多难以凭借自身信用发债。下半年开始,信用风险进一步向龙湖和金地等相对优质房企蔓延。为遏制地产风险事件的进一步蔓延,地产融资政策从信贷、债券再到股权的“三箭齐发”。从短期来看,受到政策支持的相关主体再度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已经明显下降。但目前市场化的原则仍在坚持,金融机构仍风险自担,在当前环境下以担保方式提供融资仍是主要的模式,房企整体加杠杆的能力仍然受到了限制,叠加股权融资政策的放松,这可能也会使房企不断优化财务结构,而行业自身信用恢复可能仍需基本面的改善作为前提条件。整体上看,政策放松为房企等待基本面的改善提供了喘息的时间,而时长仍取决于房企反担保物的多寡。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企本身的土储及财务质量就 变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当前政策已经显示出了防止风险蔓延的诉求,如果后续基本面环境继续恶化,也不排除政策继续放松的可能,这也会使土储及财务质量更好的房企仍将更加受益。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的信用风险或将进入分化阶段。因此,对于地产高收益债投资者来说,或可跟踪博弈政策的实际落地进度和效果,关注土储和财务质量相对较好的房企的债券二级投资机会;而对于地产债一级投资者来说,仍然需要等待销售数据改善,房企再融资能力修复,静待右侧投资机会。 其他品种:煤炭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且煤企在盈利好的环境下降杆杆,资本结构优化,信用风险整体可控,依旧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负债端稳定的情况下,高等级煤炭债可适当拉长久期增厚收益,而钢铁行业景气度较弱,地产等下游行业景气度修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谨防估值风险。二永债调整后配置价值提升。 风险因素:数据信息统计不全,政策超预期。 目录 一、22年信用债市场回顾:资产荒与赎回冲击下,信用利差先降后升6 1.1前期流动性宽松和资产荒推动信用利差下行,但11月以来赎回潮导致了信用债的大规模抛售6 1.2、中高评级品种评级利差以及3Y/1Y期限利差升至历史高分位7 1.3、信用债各大品种表现:永续债和城投债调整幅度更大7 1.4城投债净融资恶化,产业债净融资改善,产业债融资占比提升,信用债整体净融资下滑8 二、城投债:分化加剧8 2.12022年以来城投债分化有所加剧8 2.2分化的背后:城投基本面恶化,不同区域再融资能力分化10 2.3分化的结果:弱资质平台现金流压力大,尾部平台信用风险在不断增大12 2.4、23年城投债风险如何化解?15 2.5、23年城投债投资策略:谨慎下沉信用资质,高等级平台可适当拉久期增厚收益17 三、房地产:三箭齐发后民营地产债大幅反弹,但一级配置仍需静待右侧机会17 3.1房住不炒与市场化原则下,前期放松政策未能逆转房企信用风险扩散17 3.211月以来政策三箭齐发,意图控制地产信用风险的进一步蔓延19 3.3从保项目到保主体,地产信用风险或转向分化阶段25 3.423年地产债投资策略:高收益债投资博弈政策的实际落地进度和效果,民营地产债一级配置静待右侧机会,关注优质央国企地产债此轮调整后投资机会25 四、煤炭债配置价值提升,钢铁债谨防估值风险,二永债流动性仍有优势26 4.1煤炭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煤企资本结构优化,煤炭债依旧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26 4.2钢铁行业景气度下行,钢企资本结构恶化,谨防估值波动风险27 4.3二永债,调整之后配置价值提升28 五、23年信用债投资策略:先为不可胜29 六、风险因素29 图目录 图1:不同期限、评级信用债信用利差走势(BP)6 图2:各品种信用债信用利差(BP)6 图3:各期限、评级信用债评级利差和期限利差(BP)7 图4:1Y期各品种评级利差和期限利差(BP)7 图5:3Y期各品种评级利差和期限利差(BP)8 图6:国企、产业和城投债发行规模(亿元)8 图7:国企、产业和城投债净融资规模8 图8:中债体系1Y期各评级城投债信用利差走势(BP)9 图9:中债体系3Y期各评级城投债信用利差走势(BP)9 图10:各省城投债信用利差(BP)9 图11:今年前10个月和去年同期,各省财政收入情况以及财政赤字/盈余变化(亿元)10 图12:今年前11个月各省土地出让金合计规模以及同比变化(亿元,%)11 图13:各省不同行政级别城投债前11个月净融资规模同比减少规模(亿元)11 图14:各省发债城投22年中期末有息债务规模较21年末增长(%)12 图15:城投商票逾期以区县级主体为主(例)13 图16:城投商票逾期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和江苏省(例)13 图17:城投非标风险事件主要集中在低评级/无评级主体13 图18:城投非标风险事件依旧集中在贵州和云南13 图19:重庆能投破产重整事件梳理14 图20:2022年以来政策多次提及对债务重组的指引及相关事件14 图21:南昌市城投由“9+1”整合成“4+2”15 图22:城投债净融资与股东变更区县级平台家数(亿元、家)16 图23:城投股权嵌套模式图解16 图24:江浙等发达省份城农商行资源比较丰富,西北区域相对薄弱(亿元、%)16 图25:33城商品房成交面积月均同比(%)18 图26:MarketIBoxx中资地产美元债指数18 图27:8月下旬和9月,中债增为五家头部示范民营房企发债提供担保情况梳理18 图28: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累计同比(%)19 图29:龙湖和金地信用利差走势(BP)19 图30:5月、8月下旬和9月金融机构支持房企发债以及近期储架式发行规模梳理(亿元)19图31: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政策梳理21 图32:部分银行对地产意向授信、合作协议梳理(亿元)22 图33:证监会放松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核心内容梳理23 图34:房地产企业境内借壳上市案例梳理23 图35:2006年来房地产境内上市公司定增融资情况(亿元)24 图36:证监会放松房企股权融资政策前后,房企境内外再融资情况梳理24 图37:秦皇岛港:平仓价:动力末煤(Q5500):山西产(元/吨)26 图38:煤炭债净融资(亿元)26 图39:申万煤炭行业上市公司ROE(%)26 图40:申万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26 图41:3Y期不同评级煤炭债信用利差(BP)27 图42:重点煤企信用利差走势(BP)27 图43:申万钢铁行业上市公司ROE(%)27 图44:申万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27 图45:3Y期不同评级钢铁债信用利差(BP)28 图46:重点钢铁企业信用利差走势(BP)28 图47:不同期限AA+级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走势(BP)28 图48:不同期限AA+级商业银行永续债信用利差走势(BP)28 一、22年信用债市场回顾:资产荒与赎回冲击下,信用利差先降后升 1.1前期流动性宽松和资产荒推动信用利差下行,但11月以来赎回潮导致了信用债的大规模抛售 今年前11个月,信用债市场整体走牛。一方面,在疫情、地产行业下行以及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等影响下,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状态,但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银行、理财等对于信用债的配置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受制于监管的约束,城投债净融资规模下降,信用债供需失衡;而在利率债整体波动有限的背景下,债券投资者普遍采取了杠杆套息策略,这也导致了“资产荒”行情的不断演绎。1Y期和3Y期各评级品种信用利差均下行至10%以下历史低分位数,尤其是3Y期AAA级品种信用利差较去年底下行43BP。 但交易策略的过于集中也蕴藏着风险。11月以来,一方面10月下旬资金利率的波动明显加大,市场对货币宽松的预期不稳,另一方面地产政策“三箭齐发”,叠加防疫政策优化,市场对经济预期更加乐观,债券市场开始出现调整。而部分债券产品的净值出现了快速下跌,这带来了较大的赎回压力,流动性压力下其不得不在二级市场抛售债券,这又造成了其净值的进一步下滑,以至于触发了反馈效应。在抛售的过程中,流动性相对较差的信用债需要更高的折价成交,进而导致信用债调整幅度明显大于利率债,信用利差回吐了前期的涨幅,甚至创新高。 图1:不同期限、评级信用债信用利差走势(BP) 资料来源:万得,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2:各品种信用债信用利差(BP) 信用利差(BP) 1年期 3年期 5年期 AAA AAA- AA+ AA AAA AAA- AA+ AA AAA AAA- AA+ AA 2022.12.15 57 68 85 113 73 89 108 136 74 91 110 141 较去年底 17 24 35 47 41 50 59 36 28 30 35 6 历史分位数 67.60% 70.70% 77.70% 77.20% 99.80% 99.80% 99.80% 97.70% 98.20% 98.10% 99.10% 81.10% 2022.11.15 34 41 48 58 43 50 62 81 46 53 67 106 较去年底 -5 -3 -2 -8 10 10 12 -20 -1 -7 -7 -28 历史分位数 16.00% 15.40% 14.80%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