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定期 2023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将如何? 各项政策均逐步开始确定2023年方向,其中对债市来说,最为关注的是货币和财 政。那么2023年货币和财政会如何,有哪些关注方向呢?作者 证券研究报告|固定收益研究 2022年12月19日 货币政策定调总量要够,结构要准。央行副行长刘国强12月17日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总量要够,结构要准。进一步解释是, 总量要够,即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需要的话还要进一步加力。结构要准,投向要准,就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 这意味着一方面,2023年总量性的货币政策将继续推进,幅度不低于2022年则需降息20bps以上,降准0.5个百分点以上。按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2023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而2022年年初到现在,央行累计全面降准0.5 个百分点,调降1年MLF、1年LPR以及5年LPR利率20bps、15bps和35bps。如果2023年幅度不低于2022年,则意味着降息幅度不会低于20bps,降准幅度 不会低于0.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副行长继续表示将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因而,市场也无需担忧流动性趋势性收紧。 而另一方面,结构要准则意味着结构性工具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过去几年,结构性工具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一大特色。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基础货币投放功能。2022年年初到现在,各类专项再贷款已经推出合计8400亿元,PSL也已经新增6000 亿元以上。而对2023年来说,不仅到期的结构性工具将继续接续,例如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以及推迟还本付息的政策等。另外,还有可能加大再贷款以及PSL等资金投放规模。考虑到2023年央行通过上缴利润投放货币空间有限,因而结构性工具规模有望明显增加。 2023年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扩预算、控债务、提效能是主要方向。近日财政部 副部长许宏才对2023年的财政政策给出展望。表示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 专项债券、调度资金等,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兜实三保底线。2023年的财政政策变化或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赤字率或将提升,但更关键的是统筹收入后的实际赤字。考虑到2023年的稳增长压力以及地方财力不足,需要扩大赤字规模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因而我们认为2023年财政预算赤字或较2022年2.8%有所上升,有可能上升至3.2%-3.4%水平。但相对预算赤字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实际赤字,2022年按预算确定的实际 赤字率为4.6%,高出预算赤字1.8个百分点,预算与实际差异形成的资金缺口部分由金融机构和特许经营机构上缴的1.65万亿利润补充。对2023年来说,这部 分利润上缴能够到什么水平更为关键。考虑到2023年央行利润上缴规模下降,补 充这个缺口其他机构需要多上缴1万亿以上的利润,哪些机构承担这些利润上缴任务是关注焦点。 二是政府显性债务或难以显著扩张,政府债券增量有限。随着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国债和一般地方债规模将随之提升,如果按3.2%的赤字率估算,两者合计将从2022年的3.37万亿增加到4.02万亿,增加6500亿元。但对于专项债来说,由 于地方财力下滑,而显性债务规模快速攀升,目前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与财力之比已经超过130%,即债务率突破了120%的警戒线。因而专项债继续大规模增长的空间有限。我们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规模与2022年基本接近,在3.6-3.8万亿, 如果2023年最终也有5000亿盘活限额的规模,合计在4.1-4.3万亿。总体上, 2023年政府债券净融资可能在8.1-8.3万亿,较2022年高出6000亿元左右。三是对政府债务管控并不发生明显变化,地方政府依然面临显著的化债压力。政策继续要求对地方政府债务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对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总体思路并未发生变化,因而2023年地方政府依然面临较为显著的化债压力。考虑到 当前地方财力较弱,土地出让收入等尚未出现改善。而且2022年的各类支出形成 的缺口对2023年财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而地方财力在2023年将继续偏弱,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尚难以获得实质性改善。 货币宽松、财政有节制发力,基本面依然疲弱,当前无需对债市过度悲观,继续调整空间有限,调整出的机会或在2023年年初开始兑现。债券利率在过去一个月里边大幅攀升。这一方面是由于预期变化,另一方面,市场赎回压力形成了加速机 制。但这并非长期因素,市场最终还需要回到基本面上。当前基本面依然存在压力,出口放缓、地产行业下滑等反映经济回升的困难可能比市场预期要大。因而过度乐观的预期存在修正的可能。2023年年初开始,债市或迎来阶段性配置机会。一方面,理财赎回压力将渐趋平稳;另一方面,4季度疲弱的经济数据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再度宽松,届时不排除降息的可能。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 分析师杨业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50001邮箱:yangyewei@gszq.com 相关研究 1、《固定收益定期:基金卖信用,理财抛二永——流动性和机构行为跟踪》2022-12-17 2、《固定收益点评:现实的弱不应被债市忽视》2022- 12-15 3、《固定收益专题:重债地区的银行——区域银行信用观察之天津篇》2022-12-14 4、《固定收益点评:银行自营与保险承接理财赎回空间如何?》2022-12-14 5、《固定收益点评:赎回潮下的货币信用——11月金融数据点评》2022-12-1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一、2023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4 二、利率债周度跟踪6 2.1实体经济高频数据跟踪6 2.2流动性跟踪8 三、本周重点信用事件10 四、信用债市场回顾11 4.1一级市场:本周信用债、城投债发行量增减不一,净融资量全部减少11 4.2二级市场11 �、转债周度观察12 风险提示15 图表目录 图表1:法定存准率与1年MLF利率4 图表2: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与市场资金价格4 图表3:2022年以来央行各类再贷款规模5 图表4:预算赤字及预测数据5 图表5:新增债券发行5 图表6:地方债务压力显著攀升6 图表7:专项债和城投债年度净融资额6 图表8:高炉开工率7 图表9:汽车半钢胎开工率7 图表10:30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7 图表11:汽车零售销售7 图表12: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8 图表13:猪肉价格8 图表14: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8 图表15:螺纹钢现货和期货价格8 图表16: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与短端利率9 图表17: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单位:亿元)9 图表18:DR007和R007走势9 图表19:Shibor和Libor9 图表20:各期限国债利率9 图表21:国债期限利差9 图表22:企业债利率走势10 图表23:同业存单和理财利率走势10 图表24:国债收益率曲线周度变化10 图表25:国开债收益率曲线周度变化10 图表26:债券净融资情况10 图表27:同业存单净融资情况10 图表28:信用债发行2048.3亿元,较上期环比增加7.67%11 图表29:城投债发行755.1亿元,较上期环比减少15.67%11 图表30:本周高估值与低估值成交前10个券11 图表31:中证转债与万得全A走势12 图表32:中证转债与万得全A年初以来累计涨跌12 图表33:股票与转债分行业涨跌幅(中信行业分类)13 图表34:期间转债与正股涨跌幅(剔除新券)13 图表35:转债价格中位数14 图表36:全市场加权平均纯债溢价率14 图表37:各平价区间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14 图表38:修正后百元平价溢价率14 图表39:累计待发行转债数量与规模14 图表40:新增待发行转债数量与规模14 一、2023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各项政策均逐步开始确定2023年方向,其中对市场来说,最为关注的是货币和财政。从总体定调来看,2023年货币和财政将继续发力,但同时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增长质量。因而存在发力工具选择取舍问题,那么2023年货币和财政会如何,有哪些关注方向呢? 货币政策定调总量要够,结构要准。央行副行长刘国强12月17日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总量要够,结构要准。进一步解释是,总量要够,即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需要的话还要进一步加力。结构要准,投向要准,就 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 这意味着一方面,2023年总量性的货币政策将继续推进,幅度不低于2022年则需降息20bps以上,降准0.5个百分点以上。按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2023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而2022年年初到现在,央行累计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调降 1年MLF、1年LPR以及5年LPR利率20bps、15bps和35bps。如果2023年幅度不低于2022年,则意味着降息幅度不会低于20bps,降准幅度不会低于0.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副行长继续表示将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因而,市场也无需担忧流动性趋势性收紧,政策尚未到收紧时。 图表1:法定存准率与1年MLF利率图表2: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与市场资金价格 %%% 法定存准率 1年MLF利率(右轴) 253.4 3.3 203.2 3.1 153 2.9 102.8 2.7 52.6 2.5 02.4 3 2.8 2.6 2.4 2.2 2 1.8 1.6 1.4 1.2 1 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R007DR007 2010-012012-092015-052018-012020-092022-01-042022-04-042022-07-042022-10-04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而另一方面,结构要准则意味着结构性工具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过去几年,结构性工具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一大特色。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基础货币投放功能。2022年年初到现在,各类专项再贷款已经推出合计8400亿元,PSL也已经新增6000亿元以上。而对 2023年来说,不仅到期的结构性工具将继续接续,例如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以及推迟还本付息的政策等。另外,还有可能加大再贷款以及PSL等资金投放规模。考虑到2023年央行通过上缴利润投放货币空间有限,从当前央行资产负债表其他负债项余额4000 多亿来看,2023年上缴利润在4000亿以内,低于2022年1万意义上规模。如果这部 分缺口由结构性工具弥补,则结构性工具可能比2022年增加6000亿元以上达到近2万亿。 图表3:2022年以来央行各类再贷款规模 专项再贷款名称发布日期再贷款额度企业贷款利率再贷款利期限可展期次发放对象本金的资金 (亿元)率数数量支持比例 科技创新再贷款 2022/4/28 2000 1.75% 1 221家 60%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 2022/4/29 400优惠利率 1.75% 1 27家 100% 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 2022/5/1 1000 1.75% 1 17家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2022/5/4 1000与同期限LPR大 1.75% 1 27家 100%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2022/9/28 2000不高于3.2% 1.75% 1 221家 100% 保交楼专项再贷款 2022/11/21 2000 0.00% 合计 8400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新京报,国盛证券研究所 2023年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扩预算、控债务、提效能是主要方向。近日财政部副部 长许宏才对2023年的财政政策给出展望。表示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专项债券、 调度资金等,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