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东风已起,行业估值将迎重塑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东风已起,行业估值将迎重塑

房地产2022-12-18杜昊旻国金证券为***
东风已起,行业估值将迎重塑

核心观点 2022年行业基本面触底。2022年房地产市场延续2021年下半年的弱势,1-11月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26.6%,70城房价连续13个月下滑;低迷中有分化,高能级城市、中高端改善项目去化更有韧性,且二手房恢复较新房更好;部分优质房企四季度单月销售同比转正。土拍市场受房企现金流困境影响整体热度偏低,2022年1-11月宅地成交量同比-36.4%;拿地企业以央国企和地方国资平台为主,22年第三批次两者拿地比例合计超80%。居民购房意愿持续偏弱,房企融资虽有改善但仍有压力,销售和融资端对投资产生负反馈。物业服务整体板块走势与地产基本一致,而弹性更大。 2022年政策面开始转向宽松。在弱基本面的现实下,中央多次重磅会议定调,房地产调控转向宽松;供给侧政策应出尽出,房企“三支箭”、保交楼专项借款、预售资金监管优化齐发,保交付、防风险;需求侧房贷利率随LPR持续下调,首套房贷利率较21年高点下降163BP;限制性政策加速松绑,上海、北京局部限购放松,成都、杭州等城市相继跟进,佛山市全面取消限购;预计后续需求端宽松政策将持续加码。 2023年预计市场前低后高,呈弱复苏态势。我们推测未来需求端政策将围绕维持量价稳定,引导居民购房信心和预期的恢复,从而带动行业企稳回暖。从复苏强度来看,我们预计“竣工>销售>投资拿地>新开工”。对标2014-15年周期,重磅政策出台后约2个季度销售出现转正,本轮在需求端政策持续落地的支撑下,市场销售最早有望在2023年2季度恢复,进而拉动产业链开竣工和投资的复苏。我们预计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0亿方,同比-5.9%;房屋新开工面积10.8亿方,同比-11.8%;全国房屋竣工面积8.8亿方,同比+2.0%;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12.2万亿元,同比-6.9%。 行业格局延续分化,头部央国企和改善型房企强者恒强。2021年至今行业洗牌持续进行,格局已出现新雏形:①由于一系列原TOP30房企出现债务违约或展期,行业集中度有所下滑,而改善房企如绿城、滨江、建发市占率逆势大幅增长;②民营房企市场地位下滑,央国企座次提升,TOP30房企中民企从最高21家降至13家,央国企从最低6家增至14家,且从拿地端显示未来央国企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③头部央国企和改善型房企拥有良好的资产质量,能实现有质量的高周转,快速去化、持续拿地,强者恒强。 房企利润水平逐步改善,板块估值有望重塑。①供给端由于土地成交缩量,地方国资平台拿地占比高,2023年入市项目面临竞争较小,有效供给或产生缺口支撑房价企稳向上,项目利润率或将回升,拉动板块估值的提升。②房企“第三支箭”股权融资的放开,为房地产行业注入优质资产或流动资金,缓解部分房企面临的现金流困境,也能修复公司估值。③REITs范围有望扩大,盘活存量资产(重资产项目可以转化为收入),助力估值重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在宽松政策持续落地背景下,2023年市场前低后高实现弱复苏,房企利润率将逐步修复,带动行业估值的重塑。地产板块,首推布局优质重点城市、主打改善产品的房企,如绿城中国、建发国际、滨江集团;稳健选择头部央国企,如中国海外发展。物业板块,推荐关联房企未出险,且估值偏低的优质民营物业公司,如滨江服务。 风险提示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多家房企债务违约;物业增值服务发展不顺。 一、2022年回顾:基本面触底,政策面转向 1.1销售量价承压,分化是主基调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销售开始下滑,2022全年维持低迷态势,仅有两个月的脉冲式恢复。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4.8%,市场前高后低,其中上半年同比+38.9%,下半年同比-16.6%。2022年1-11月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金额11.86万亿元,同比-26.6%;从单月来看,4月、5月同比降幅最大,超过-30%,下半年由于低基数原因,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年内持续有政策刺激出台,但对销售多为脉冲式促进,6月全国第一波疫情结束,二季度累计的需求集中释放,单月销售同比降幅低于20%,而进入7月份后受停工断贷事件影响,销售再度回落;9月受各地保交楼快速推进、政府回购房增加及涉房交易税费减免等影响,单月销售有所恢复,但持续性较低。 图表1:全国商品房累计及单月销售金额同比走势 图表2:全国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及房价走势 全国房价持续承压下行。从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来看,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指数均自2021年9月起持续为负(新建商品住宅22年1月为0),连续13个月下滑;近半年以来房价下滑城市数量也在持续增加,2022年10月,70城中新房房价环比下滑的城市数量达58个,二手房房价环比下滑的城市数量达62个。 图表3: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指数 图表4:70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指数 即使高能级城市,房价走势也难持续逆势上涨,从中原二手房报价指数来看,2022年11月深圳报价指数较高点下滑19.0%;广州报价指数较高点下滑7.9%;上海报价指数较高点下滑5.3%;一线城市中仅北京报价指数正增长,较2021年7月增长4.7%。 图表5:四个一线城市二手房报价指数走势 百强房企销售走势与全国销售基本一致。2022年1-11月百强房企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6.54万亿元,同比-43.3%;19家房企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2021年1-11月为37家),TOP30门槛56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168亿元下降52%。从单月来看,百强房企下半年月度销售基本稳定,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在6000-6300亿元之间,同比降幅在-40%到-26%之间。 图表6:百强房企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及同比走势 图表7:百强房企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及同比走势 从房企端看,不同梯队房企复苏有分化,头部房企销售复苏更为明显,TOP10、11-30、31-50和51-100梯队单月同比分别为-36%、-47%、-53%和-43%。颈部房企(TOP11-20)销售业绩强势,建发房产、滨江集团、中国铁建、华发股份11月单月同环比均为正,其中建发房产单月同比+198%,前11月累计同比-2%,而越秀地产、华发股份前11月累计同比已转正。头部房企(TOP1-10)中华润臵地和招商蛇口销售恢复较好,前11月累计同比在-15%以内。 从房企排名来看,TOP30榜单变动较大,新面孔增加。越秀地产、华发股份、首开股份、卓越集团、仁恒臵地、中交地产和电建地产等7家房企新晋TOP30;金地集团、绿城中国、龙湖集团3家房企新晋TOP10;此外建发房产(+9)、滨江集团(+9)、中国铁建(+7)等房企销售排名也快速增长。而与之对应的是出险房企销售排名的快速下滑。 图表8:2022年1-11月TOP100房企销售情况 一二手房间有分化,二手房销售恢复更明显。2022年1-11月,35城新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29.4%,15城二手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9.6%;尤其进入下半年后,15城二手房周度销售长期同比为正,而35城新房周度销售同比降幅仍多在20%以上。 而从新房和二手房销售比例来看,13城(同时有新房和二手房销售数据),新房成交面积占一二手房总成交面积比例从2021年10月最高的74%降至2022年11月的61%,2022年7-8月期间由于停工断贷事件影响,新房成交比例降至最低59%。我们认为2022下半年来二手房表现比新房好的主要原因为:①停工断贷事件让刚需购房者更倾向于买二手房,所见即所得,无交付风险;②2021年市场下行是从二手房开始,二手房的信贷大幅收紧,导致二手房比新房成交量跌幅更大,基数效应也会更明显。 图表9:35城新房成交面积(万方) 图表10:15城二手房成交面积(万方) 图表11:13城新房成交面积占一二手房总成交面积比例 城市能级间有分化,高能级城市销售更具韧性。从Wind统计35城新房销售数据看,2022年1-11月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滑23.4%、27.9%和44.7%。15城二手房销售数据看,2022年1-11月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滑26.6%、1%和27.9%。从单城市来看,上海、苏州、成都等高能级城市新房销售同比降幅在20%以内,房价水平也相对稳定。 图表12:1-11月各能级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 图表13:1-11月各能级城市二手房销售面积同比 图表14:全国40个重点城市2022年1-11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及房价走势 产品结构间有分化,中高端改善产品去化情况更好。从重点城市成交结构来看,核心板块改善型产品的成交比例增加,好于外围板块刚需产品。 2022年1-11月,北京套总价600万元以上新房成交套数占比47.5%(较2021年提升11.5pct),其中1600万元以上的豪宅占比9.1%(较2021年提升3.5pct);上海套总价600万元以上新房成交套数占比45.2%(较2021年提升15.1pct),其中1600万元以上的豪宅占比7.0%(较2021年提升1.6pct)。从销售榜单看,2022年1-11月北京销售前十项目中有3个项目单价超过10万元/平(2021年为2个),前十项目均价85637元/平,较2021年增加22.3%;上海销售前十项目中有4个项目单价超过10万元/平(2021年为3个),前十项目均价84626元/平,较2021年增加3.6%。 图表15:北京2021、2022年1-11月总价段成交结构 图表16:上海2021、2022年1-11月总价段成交结构 图表17:北京、上海2021年和2022年1-11月销售前十项目榜单对比 1.2土拍整体热度低,央国企和地方平台是拿地主力 土拍市场持续处于低温状态。受市场下行和融资困难影响,房企现金流吃紧,大部分房企拿地意愿减弱,土拍维持低位。全国300城2022年1-11月土地供应面积同比下滑38.9%,成交面积同比下滑36.4%。溢价率居低位,而流拍率偏高。自2021年7月起,全国300城成交溢价率下滑、流拍率上涨,溢价率连续16个月低于10%(最低为1.1%),而流拍率持续高位,2022年下半年流拍率有所下降主要因为有各地平台公司兜底。 高能级和长三角城市群土拍更受青睐。2022年1-11月,由于供给量原因,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宅地成交面积分别同比下滑38.6%、41.3%、32.3%( 一线 、二线 、三四线城市供地缩量分别为51.4%、45.4%、32.5%)。从城市群来看,环渤海、东北、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五大城市群宅地成交量累计同比分别下滑39.0%、80.9%、25.6%、41.3%和36.1%,房企更愿意在长三角拿地。 供地质量有所提升,拿地利润空间增加。从集中供地的22城看,各城市从2021年下半年起纷纷调整土拍规则,包括不限于设臵溢价率上限、降低起拍价、延迟土地款交付周期、提高房价限制、下调保证金比例等。在此背景下,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成交楼面价同比仍有较大增幅,主要由于出让地块的区位更加优质,后期去化率和利润率也更有保障。 图表18:全国300城月度累计供求及同比走势 图表19:全国300城宅地月度成交溢价率/流拍率 图表20:2022年1-11月各能级城市宅地成交量同比 图表21:2022年1-11月各城市群宅地成交量同比 图表22:集中供地22城2022年1-11月宅地成交量价情况 央国企和改善型房企积极错峰拿地,地方国资平台兜底体量大。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限于现金流影响大部分房企拿地收缩,央国企和改善性房企借机积极补货。从拿地房企来看,民营房企拿地比例自21年二批次起逐渐降低,而地方国资平台兜底比例大幅增加,22年第三批次集中土拍央国企、混合所有制、地方国资和民企拿地比例分别为21.6%、4.6%、59.9%和13.8%(且民企多为地方本土民企,现有全国化布局民企拿地)。从房企拿地排行榜看,2022年1-11月权益拿地金额前五分别为华润臵地、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建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