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海外疫情系列研究(二):防疫放开后的政策路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海外疫情系列研究(二):防疫放开后的政策路线

2022-12-15周君芝、游勇、谭浩弘民生证券在***
海外疫情系列研究(二):防疫放开后的政策路线

海外疫情系列研究(二) 防疫放开后的政策路线 2022年12月15日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陆续放松优化,国内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未来会面临 分析师周君芝执业证书:S0100521100008邮箱:zhoujunzhi@mszq.com研究助理游勇执业证书:S0100122070037电话:17342022779邮箱:youyong@mszq.com分析师谭浩弘执业证书:S0100522100002电话:18221912539邮箱:tanhaohong@mszq.com 哪些挑战?政策又会做出何种应对?海外国家与地区在防疫放开后的表现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 疫情放开之后,为尽量缓冲疫情所致影响,政府通常出台医疗和经济政策 医疗政策加码,是为对冲疫情放开后的冲击;经济政策放松,是为加快经济修复,早日实现消费、就业以及经济活动正常化。 医疗政策方面,各经济体行动较统一,推进疫苗接种、分级诊疗和病毒研究 加快推进老年人与儿童的疫苗接种,保护易感人群。高龄人群与儿童等弱势群体在疫情冲击波中面临更大风险,海外经济体针对性开发并普及儿童疫苗,并且推广老年群体接种加强针。推进“分级诊疗”,增加医疗人员和ICU的投入,应对冲击波与医疗挤兑。多国和地区在放开后疫情短期反弹,遭遇医疗资源挤兑困境。在这个阶段,医院超负荷运转,新冠挤占重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医疗资源。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推广“分级诊疗”体系,将诊疗压力分担至基层社区,节约医院等核心医疗资源;并增加医护人员数量以及保障ICU床位等重点医疗资源。继续药物开发与病毒研究,优化新冠治疗方案以及应对潜在变异性。 经济政策方面,各经济体重点不同,大体有刺激消费、加大投资、压低通胀 相关研究1.2022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极端”的金融数据意味着什么?-2022/12/132.全球大类资产跟踪周报:国内风险资产继续强势-2022/12/113.海外疫情系列研究(一):防疫放开的三个阶段-2022/12/10 4.宏观事件点评:出口“断崖”预示着什么? -2022/12/085.2023年宏观经济及资产配置展望(五):2023年金融条件展望:超额流动性退潮-2022/12/07 日本、新加坡与中国香港补贴居民消费、纾困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日本、新加坡与中国香港等消费型发达经济体,在放开前防控严格。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居民消费在疫情中受损严重。在放开后,政策补贴居民消费、纾困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加速经济恢复。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注重基建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均出台以基建投资为核心的经济复苏刺激政策。越南预算中约1/3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台湾地区加大基建、国防、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公共投资。美国和英国收紧财政应对通胀和财政压力,确保长期增长潜力。欧美发达国家在疫情暴发初期就采取史上罕见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居民消费安全度过疫情冲击。防疫放开后,经济反而面临通胀与财政赤字损害长期增长的压力。美国与英国均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通胀和财政压力。美国居民部门财政补贴退坡,财政支出偏向更长期的产业政策。英国政府增税减支,力图降低通胀水平和政府赤字。 海外经验为中国疫情优化提供了三点启示 其一,医疗政策方面,需要保证老年人加强针接种率和充足的医疗资源。海外经济体的经验显示,放开后或有老年人等易感染群体增添医疗压力,医疗资源挤兑风险提升。目前我国老年人加强针接种尚未完全覆盖,病床、医生数等医疗资源仍有待加强,后续政策或在这块内容有所推进。其二,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普及线上问诊有助于应对疫情冲击波。放开后,韩国与新加坡均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将诊疗压力分担至基层、社区,节约医院等核心医疗资源,有效分担医疗压力。海外经济体在“分级诊疗”过程中还结合了线上问诊方式。后续中国疫情优化或可参考相关经验推进。其三,东亚经济体的经济政策以刺激消费、加大投资为主。无论是日本、新加坡还是中国香港,前期严格的防控措施压制居民消费、中小企业与服务业发展,内需疲软。防疫放开后政策均补贴居民消费刺激增长。欧美发达国家早在2020年就出台大力度的消费刺激政策,并且封控执行力度偏宽,居民消费与服务业恢复更早更快。在防疫放开后,压低通胀成为政策主要目标。后续中国的防疫优化后经济政策或与其他东亚经济体更为接近。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政策演变超预期。 目录 1引言3 2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应对疫情反弹3 2.1推进老年人与儿童的疫苗接种3 2.2推行“分级诊疗”、增加医疗人员和ICU的投入4 2.3加快新冠药开发与病毒研究6 3政策刺激加速就业与经济修复7 3.1日本、新加坡与中国香港:补贴居民消费、纾困中小企业与服务业7 3.2越南与中国台湾: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8 3.3英国与美国:紧财政应对通胀与财政压力9 4海外防疫放开后政策的三点启示11 4.1保证老年人接种率和充足的医疗资源11 4.2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普及线上问诊有助于应对疫情冲击波11 4.3东亚经济体的经济政策以刺激消费、加大投资为主13 5风险提示14 插图目录15 1引言 随着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城市优化防控政策。国内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 我们在《海外疫情研究系列(一):防疫放开的三个阶段》中阐述了海外防疫放开的阶段性变化与关键变量。 新冠疫情的复杂性决定了防疫放开后绝非一帆风顺,无论是面对疫情演变的挑战还是实现疫后经济的复苏,都需要政策保驾护航。防疫放开后会面临哪些挑战?政策又会做出何种应对? 为此,本文梳理海外主要经济体在防疫放开后的政策演变与逻辑,或许可以为我们理解后续的关键性政策提供参考。 2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应对疫情反弹 2.1推进老年人与儿童的疫苗接种 高龄人群与儿童等弱势群体在疫情冲击波中面对更大风险,海外经济体针对性地开发并普及儿童疫苗,并且推广老年群体接种加强针。 根据香港卫生署2022年4月发布的《第五波最新疫情概览》以及《死亡个案报告初步数据分析》,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不接种疫苗的感染新冠死亡率高达14.6%。 新冠病毒在儿童群体中的传播有上升趋势。据2022年3月美国CDC的数据,所有新冠患者中儿童的比例约为18%,明显高于放开前(2021年8月19日,该比例为14.6%)。 多国和地区推进老年人加强针接种。意大利政府对50岁以上的群体实施强制 疫苗接种义务,甚至对不接种疫苗或未及时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处以100欧元的罚款。新加坡则不再承担拒绝接种疫苗者感染新冠后的医疗费用。 欧美还在放开后下调儿童接种疫苗的最低年龄,并授权加强针接种。美国政府在放开疫情管控后,于2021年11月全面铺开5-11岁儿童的接种工作。2022年 12月8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修订了新版莫德纳和辉瑞 /BioNTech二价COVID-19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将二价COVID-19疫苗加强针使用人群扩大到最小年龄为6个月的儿童。 图1:主要国家与地区强调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国家与地区 来源 摘要 中国香港 《2019冠状病毒病死亡个案报告初步数据分析》 新冠疫苗能保护个人,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严重疾病和并发症。在本港,接种两或三剂新冠疫苗个案的死亡率远低于未接种的个案。 新加坡 卫生部 COVID-19感染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风险很高,尤其在老年人和其他弱势群体中,及时接种COVID-19疫苗可保护您免受疾病侵害,最大限度地降低传播风险,并保护我们的医疗保健系统不会不堪重负。 英国 公共卫生局《COVID-19疫苗检测报告》 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病死率 韩国 卫生部 免疫接种对冠状病毒的免疫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防止冠状病毒的感染,而且即使感染了冠状病毒,也可以预防严重感染或死亡。 美国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与未接种疫苗或仅接受过最初系列接种的人相比,接种更新的加强剂的人因COVID-19而患重病、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更低。 资料来源:各国与地区的卫生部门,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图2:欧盟疫苗接种情况 第一针加强针 第二针加强针 (%) 100 至少接种一针完成基础接种 80 60 40 20 0 总人口样本18岁及以下群体18岁至60岁群体60岁以上群体医护人员 资料来源:欧盟疫苗追踪网,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2.2推行“分级诊疗”、增加医疗人员和ICU的投入 多国和地区在放开后疫情短期反弹,遭遇医疗资源挤兑困境。在这个阶段,医院超负荷运转,新冠也会挤占重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医疗资源。 2022年初,中国香港受到第五波疫情冲击,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大量自测阳性的市民涌入公立医院急症室求诊。医院严重超负荷,甚至挤压新冠以外的就诊需求。根据香港医院管理局,多家公立医院病房使用率超过100%。 2021年9月,新加坡进入“与病毒共存”阶段后,每日新增病例开始剧增, 重症患者增多给ICU病房带来巨大压力。10月新加坡公立医院隔离病床入住率近90%,ICU病床入住率超过三分之二。由于ICU人手紧张,普通病房的医护被调往ICU支援,进步加剧了普通病房的压力。 为应对医疗挤兑压力,海外国家与地区政府主要采取推广“分级诊疗”体系、增加医护人员数量以及保障ICU床位等重点医疗资源三类措施。 首先,推进“分级诊疗”,节约医院等核心医疗资源,避免急诊科拥挤。 新加坡的三级医疗分诊系统由医院、社区医院、社区诊所构成,政府鼓励所有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居民前往诊所就医。在Omicron暴发期间,新加坡政府推出“家庭康复计划”以及“简化的医疗保健协议”,鼓励无症状或轻症患者在家自我隔离疗养。 中国香港也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居家—诊所—医院”的分流治疗方式。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有需要时可以致电专门的医疗查询热线。高风险的老年人或者长期病患者需要诊治时,优先获得新冠指定诊所的预约名额;若老年人在诊所就诊时发现情况恶化,便会即时获得入院安排。 韩国建立了以社区医院为中心的检查治疗体系应对疫情反弹。韩国放开后疫情形势一度十分严峻,危重症患者人数和新冠死亡人数增加较多。原有“医院收治”防疫体系效率较低,难以有效应对高危人群收治。韩国政府开始转向更日常的防疫及医疗应对体系,即以社区医院为中心的检查治疗体系,由保健所和社区医院分担新冠病毒的应对。 第二,加大医护人员投入,增加医护人员数量。 新冠大流行加剧医护人员短缺,各国政府对护理专业等加大教育投入,以快速填补医护人员缺口。以英国为例,政府在2022财年提供30亿英镑支持国民健保体系(NHS),并为相应行政部门提供资金培养短缺的医护人才。卫生和护理专业委员会修订了护理、助产和专职医疗专业学生的教育计划,这些学生能够选择参加带薪实习工作机会。这项政策加快了护理人才的供给速度。 第三,“开源节流”,增加ICU床位等重点医疗资源。 英国推出“虚拟病房”和“居家医院”护理模式,确保了患者在自己家中得到安全护理,以释放医疗床位资源。美国政府与供应商签订长约以保证医疗物资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生产。 图3:韩国第一波冲击波,疫情形势一度严峻 资料来源: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注:图为韩国防疫部门对疫情危险程度的研判 2.3加快新冠药开发与病毒研究 目前新冠治疗方案已经比较成熟,但新冠病毒仍有潜在变异性。各国和地区继续对新冠防控进行研究,加强药物开发和病毒研究。 药物开发方面,各国和地区加强对疫苗改良、新药物新疗法的开发和筛选、以及对新冠后遗症康养等方面的科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牵头建立加速COVID-19治疗干预和疫苗(ACTIV)合作联盟,协调研究战略、加速新治疗方法和疫苗的开发。目前正在研究的药物方向包括:镇静免疫系统的药物;防止血液凝固与组织损失的药物;减轻Covid-19严重程度的药物。 病毒研究方面,各国和地区聚焦新变种病毒检测与跟踪研究。美国建立SARS-CoV-2毒株监测(NS3)系统,该计划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基于人口的监测系统,以跟踪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