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天风证券]:【天风策略丨2023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穿越隧道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天风策略丨2023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穿越隧道

2022-12-15天风证券余***
【天风策略丨2023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穿越隧道

策略报告|年度策略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12月15日 【天风策略丨2023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 穿越隧道 作者: 分析师 刘晨明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6 分析师 李如娟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30001 分析师 许向真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70006 分析师 赵阳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90002 分析师分析师分析师 吴黎艳余可骋逸昕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90003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10002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8000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天风策略团队的战略判断: 2022Q4 2023 2024 曙光乍现 穿越隧道 赴机在速 熊市可能 类似于牛 可能要做 正在逐步 熊转换的 好迎接牛 走出底部 过渡阶段 市的准备 摘要 战略研判: 1、2022年Q4策略报告,我们提出《业绩磨底,曙光乍现,但隧道很长》,不再悲观,随后市场触底回升。 2、2023年,我们的关键词是《穿越隧道》,经济弱复苏下的牛熊转换期,大概率属于过渡和转折之年。 3、2024年,我们的关键词是《赴机在速》,中美经济共振向上,可能要做好迎接牛市的准备。 基本面假设: 1、300非金融的股债收益差在10月触及-2X标准差,市场首先演绎过渡悲观预期的修复。 2、中期来看,-2X标准差的悲观预期修复过后,指数是直接反转的牛市还是相对纠结的震荡市,核心取决于后续的基本面,也就是由中长期贷款所刻画的总需求情况。 3、如何穿越隧道:目前基本面差是【明牌】,但关键是23年的转折,这里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①转折需要什么条件?在逆周期调节的主要工具(地产、基建)没办法力缆狂澜的情况下,需要国内库存周期出清、美国库存周期尽量降低。 ②转折发生在什么时间?考虑到国内库存周期的位置,年中的概率较高。 ③转折的力度怎么样?由于海外需求可能持续拖累,同时地产周期大幅回升难度较大,因此力度可能一般。4、因此,2023年年中附近,基本面出现弱修复的概率较高,对于股票而言,可能更多是震荡小幅度上台阶,是穿越隧道的阶段,属于转折过渡年。 摘要 三大总量逻辑的板块: 1、以中长期贷款增速刻画的经济总需求,在大部分时候决定了指数的趋势,同时也决定了大金融、大消费、互联网的趋势,这三类板块,既是中国经济的β,也是指数的主要权重。(大金融、大消费、互联网指数的周期波动项与中长期贷款的周期波动项关联度很高) 2、9-10月,这三类板块大幅下跌,反应基本面的长期悲观预期,但是11月开始,长期悲观因素很快修正,那么这些板块的股价大概率要修复前期的下跌。修复之后,考虑前面的基本面假设,与大势的判断类似,这三类板块在2023年大概率也是震荡小幅度上台阶,是穿越隧道的阶段,属于转折过渡年。 核心推荐: 1、在外需回落和国内弱复苏的基本面假设下,23年大部分时间核心推荐的关键词还是围绕:【内需】&【总量 经济弱相关】。基于此,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 ①大安全(信创、半导体、军工、医疗器械、机床设备、稀土),对应重点指数是科创50。 ②海风、国内电站大储(赛道成交额占比7月达到前高,随后开始修正,目前拥挤度终于降到了比较低的位置) ③数字工业:5G工业互联网,最新进展是工信部把5G工业专网通信的新频段发给了中国商飞,可以理解为产 业由个别试点到全面铺开的转折点。 ④困境反转:围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服务业,港股的出行链,动保(猪肉后周期),火电和新能源运营商。风险提示:海外经济下行超预期、国内通胀超预期、疫情出现新的变种、产业推进不及预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5 目录 1、从一个最本源的逻辑引出2023年的线索 2、三大经济β的判断:与对大势的判断是同样的思路 3、核心思路:“内需”&“与总量经济关系不大” 4、附录:5个关注度比较高的重要专题 PART1 从一个最本源的逻辑引出2023年的线索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6 用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刻画的总需求,指引了A股整体估值的趋势 (%) 35 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左轴)万得全A:PETTM(右轴) 除了13年非标转标,中长贷虚增没有带来估值中枢大幅提升以外,其他时候,中长贷基本决定了A股整体的估值中枢方向 50 45 30 40 25 35 2030 25 15 20 10 15 510 2002-062003-102005-022006-062007-102009-022010-062011-102013-022014-062015-102017-022018-062019-102021-022022-06 中长贷里居民按揭大约三成;地产投资占投资比例大约24% 32.0% 从经济结构来看,地产投资占比仍然很大。截至今年9月,消费、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四成和三成,地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仍然有24%。 从中长期贷款余额的结构来看,居民按揭占比约三成。根据央行披露的信贷收支表及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大致可以推断出截至2022年10月,中长期贷款余额由59%的企业、28%的居 民按揭、7%的经营贷、6%的消费贷构成。 26.7% 41.3% GDP累计同比贡献率:最终消费支出 GDP累计同比贡献率:资本形成总额 GDP累计同比贡献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5.6% 7.0% 23% 32% 21% 制造业投资 居民:消费贷 59.0% 28.4% 居民:经营贷居民:按揭企业 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其他投资 24% 如果未来仍然以间接融资(信贷)为主,那么中长期贷款仍然能够刻画中国经济的总需求 虽然随着近些年直接融资渠道的多样化,直接融资占比上升,但只要间接融资(贷款)像目前一样,依然占据大部分,则中长期贷款增速代表经济,决定A股估值方向这一结论,就仍然有效。 但是,未来中长期贷款的结构会发生变化,地产占比可能会下降。目前中长期政策主线仍然是压制地产和地方政府的杠杆,同时大 力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因此未来信贷结构中,地产的占比可能下降,而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可能占比上升。 100% 社融存量:直接融资规模占比社融存量:间接融资规模占比 73.6% 72.7% 72.1% 70.6% 69.9% 26.4% 27.3% 27.9% 29.4% 30.1%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明年中长期贷款弹性可能变弱,但是周期波动带来的beta机会值得关注 复盘过往上次中长贷上行,随着中长贷体量的增加,增速往上的弹性越来越弱。过去十年市场经历了三轮较为持续的中长贷扩张周期,但每轮周期期间中长贷增速的上升幅度从超30%下降至约5%,中长贷整体的体量显著上升,意味着其增速向上弹性越来越弱。明年中长贷还是会迎来向上周期,但向上弹性变小,上升幅度可能较前期更小。随着防控政策的逐步优化与地产边际好转,明年整体宏观经济环境有望出现改善,对于中长贷增速也会出现一定的反弹,但受制于体量因素,本轮上行周期向上弹性可能比前期更小, 弹性更弱,上升幅度有限;对应的指数估值的弹性,也可能变弱(信用不再大开大合)。 3550 (%) 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左轴) 区间1: 中长期贷款+31.7pct估值+160.7% 万得全A:PETTM(右轴) 复盘过往三轮中长期贷款上行 1、由于贷款体量的增加,中长期贷款向上弹性越来越弱 2、指数估值的上行弹性也可能会变弱 区间2: 中长期贷款+6.73pct估值+141.5% 区间3: 中长期贷款+3.71pct估值+48.6% 45 30 40 25 35 2030 25 15 20 10 15 510 2002-062003-102005-022006-062007-102009-022010-062011-102013-022014-062015-102017-022018-062019-102021-022022-06 在7月初的中期策略中,我们比较准确的预判了经济没那么快复苏和对应Q3的调整风险。 一是根据证券时报报道,“监管部门鼓励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房地产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其中,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方面,要求21家全国性银行在1-7月新增1.7万亿元左右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基础上,8-12月鼓励再新增1万亿-1.5万亿元,各家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原则上不低于30%。” 二是根据彭博社报道,“监管机构要求国有大型银行在今年最后四个月,合计对房地产领域的净融资至少增加6000亿元人民币,提 供资金的形式可包括按揭、开发贷、购买房地产开发商发行的债券等。” 18% 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乐观)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中性)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悲观) 17% 16% 15% 14% 13% 12% 11% 6月中长期贷款增速时隔一年第一次回升 11.4% 11.2% 10.9% 10% 9% 但7-8月又创新低,9-10月托住底部 数据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11 2019-032019-072019-112020-032020-072020-112021-032021-072021-112022-032022-072022-11 在Q4策略报告中,我们提出《业绩磨底,曙光乍现,但隧道很长》,对市场不再悲观 (1)9-10月市场的下跌反映了过渡悲观的长期预期; (2)而正是对地产、疫情、美国通胀等长期悲观预期的演绎,才使得股债收益差跌破-2X标准差; (3)同时,这三点长期悲观因素,在11月都开始有变化。 历史上,股债收益差触及-2X标准差以后,A股是反转还是底部震荡,取决于经济复苏的路径 虽然由于经济体量的原因,本轮中长贷的上行幅度相比上一轮周期可能继续减小,但受益于今年的低基数与明年地产可能的改善、防疫政策的优化,信贷需求可能出现边际改善,中长期贷款增速可能在明年年中出现脉冲式上行,有望回升至大概13%,即回到2022年1月上海疫情前的水平,带来周期波动的beta机会。 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乐观)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中性)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悲观) 明年年中左右,中长期贷款增速有望回到疫情前(2022年1月的水平) 13%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2019-032019-082020-012020-062020-112021-042021-092022-022022-072022-122023-052023-10 当前疫情、地产、库存三重因素均不具备类似19-20年中长贷扩张的条件 疫情:20年初疫情一波即结束,主要影响20年3、4月份,之后影响较小;但是目前疫情时不时的多地点状散发,预计明年可能还会再出 现反复。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后续可能还有阵痛。 地产:20年疫情以前地产销售温和向上,内生动力充足,疫情结束后迅速恢复原有水平;但是目前地产内生动能存在很大疑问。 库存:20年中美库存周期均在最底部;目前中国库存在今年6月才往下走,美国库存迟了一个季度,9月才向下,目前中美库存均在高位。由于当前疫情、地产、库存三重因素均不具备类似19-20年中长贷扩张的条件,因此实体融资需求的复苏可能仍然需要等待。 70 50 30 10 -10 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 20年疫情以前:地产销售向上,内生动力充足,疫情结束后迅速恢复原有水平 当前:地产内生动能已经明显趋势向下 70000 全国:现有确诊病例:新冠肺炎:累计值 20年疫情:一波即结束 当前疫情:时不时的点状散发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