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电子】年度策略报告:以自主可控为基,以创新成就未来 核心观点: 电子行业 推荐(维持) “安全”——时代的主题 我国电子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上游半导体整体国产化率依然偏低,部分核心领域依然存在卡脖子的风险。中游制造业面临着成本上升,需求不足,疫情反复扰动的风险。下游加工组装业则面临产能转移,成本提高,劳动力不足的风险,严重影响产业链安全。在“安全”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下,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或进一步提升国产化率的上游材料、设备、零部件是电子行业未来的主要机会。长期来看,新工艺、新材料、新封装等领域具备很大的投资机会,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打破科技制裁的关键。 “创新”——不灭的火炬 当前科技行业主要的创新都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第一,SiC产业链日趋完善,竞争格局日渐清晰,国内厂商已经成功打入中高端车型,实现0到1的突破,供需缺口带动了巨大了国产替 分析师高峰 :010-80927671 :gaofeng_yj@chinastock.com.cn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040001 王子路 :010-80927632 :wangzilu_yj@chinastock.com.cn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050001 钱德胜 :021-20252621 :qiandesheng_yj@chinastock.com.cn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1070001 代空间。本土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有望加速产品的市场拓展,提升产 品的价值量或出货量。第二,国内模拟芯片厂商积极向汽车和工业拓展,模拟芯片国产化替代也在加速进行,新能源车带动汽车座舱、动力、车身域等模拟芯片需求放量。第三,激光雷达伴随着自动驾驶发展步入高速增长,光学部件国内供应链的技术水平已经完全达到或超越国外供应链的水准,且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产业链迎来爆发式增长。第四,苹果MR将引领消费电子行业新机遇,手机端去库存进入尾声,建议关注光学创新及VR/AR产业链。 “周期”——底部的曙光 面板经历一年多下行周期,面板价格已经底部企稳,行业将进入新一轮全球产能的整合,同时新技术如MiniLED的渗透加速,明年需求有望触底回升,具有产能和技术优势的龙头公司将迎来周期回暖。被动元件中MLCC经历下行周期,去库存已经迎来尾声,受益于国产替代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内头部厂商迎来新机遇。 以自主可控为基,以创新成就未来 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材料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江丰电子、富创精密、北方华创、华峰测控等。功率半导体建议关注扬杰科技、东微半导、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天岳先进、中瓷电子。汽车电子北京君正、雅创电子,东芯股份。模拟芯片建议关注纳芯微、圣邦股份、帝奥微、雅创电子。消费电子建议关注歌尔股份、立讯精密、赛腾股份等。面板、元器件及PCB关注:京东方、TCL科技、三利谱、三环集团、洁美科技、佳禾智能、胜宏科技、博敏电子。 行业相对沪深300表现图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沪深300 SW电子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相关研究 【银河电子】行业深度报告_电子行业三季报总结:三季度业绩承压,行业底部信号初现 _20221107 【银河电子】行业深度报告_第三代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碳化硅大有可为 _20221101 【银河电子】行业动态报告_电子行业月报:半导体长期自主可控势在必行20221014 【银河电子】行业深度报告_电子行业_半年度策略报告:三大成长动能接力,电子行业否极泰来 _20220609 年度策略报告●电子行业 2022年12月13日 www.chinastock.com.cn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需要关注的重点公司股票名称股票代码 2022E EPS(元) 2023E 2024E 2022E PE(X) 2023E 2024E 22-24EPS CAGR 当前价格 合理估值区间(元) 300223.SZ北京君正 2.21 2.85 3.57 35.24 27.34 21.81 17.35% 77.8 85-107 301099.SZ雅创电子 2.22 3.44 4.71 28.41 18.36 13.40 28.48% 63.1 103-141 300666.SZ江丰电子 1.16 1.60 2.09 61.69 44.71 34.21 21.72% 71.36 71-93 300373.SZ扬杰科技 2.24 2.83 3.61 24.95 19.76 15.50 17.20% 55.9 70-90 688261.SH东微半导 4.08 5.63 7.41 54.31 39.35 29.87 22.06% 221.4 225-296 603290.SH斯达半导 4.70 6.58 8.97 69.96 50.04 36.69 24.01% 329.13 328-448 688187.SH时代电气 1.69 1.97 2.26 33.43 28.74 25.04 10.11% 56.56 59-67 605358.SH立昂微 1.52 1.97 2.40 31.96 24.59 20.22 16.49% 48.57 59-72 688052.SH纳芯微 3.35 5.13 7.92 106.58 69.65 45.08 33.22% 357 307-475 300661.SZ圣邦股份 2.84 3.65 4.76 65.23 50.71 38.87 18.84% 184.98 182-237 002241.SZ歌尔股份 1.26 1.63 1.99 13.95 10.79 8.84 16.45% 17.61 24-29 002475.SZ立讯精密 1.39 1.85 2.31 22.92 17.16 13.76 18.54% 31.76 37-46 688110.SH东芯股份 0.84 1.10 1.46 34.56 26.55 19.95 20.09% 29.07 32-43 000725.SZ京东方A 0.15 0.26 0.37 24.37 13.81 9.53 36.74% 3.57 3.8-5.6 000100.SZTCL科技 0.03 0.31 0.47 114.66 12.77 8.33 139.69% 3.91 4.5-7 002876.SZ三利谱 1.72 2.71 3.75 22.18 14.07 10.16 29.71% 38.07 54-74 300408.SZ三环集团 0.94 1.27 1.61 32.16 23.83 18.74 19.73% 30.18 37-48 002859.SZ洁美科技 0.53 0.98 1.48 53.30 28.63 19.01 41.00% 28.05 29-44 300476.SZ胜宏科技 1.01 1.28 1.65 13.60 10.80 8.32 17.79% 13.77 19-24 603936.SH博敏电子 0.51 0.81 1.08 26.96 16.93 12.69 28.56% 13.73 16-21 资料来源:wind一致预期、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投资概要: “安全”——时代的主题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二十大以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我国电子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上游半导体整体国产化率依然偏低,部分核心领域依然存在卡脖子的风险。中游制造业面临着成本上升,需求不足,疫情反复扰动的风险。下游加工组装业则面临产能转移,成本提高,劳动力不足的风险,严重影响产业链安全。 整个电子板块经历一年多下跌,行业下行周期已经接近尾声,我们认为站在当前时点配置电子股的机会大于风险。我们认为过去的2-3年半导体行业经历大起大落,波动性显著增强,当前申万电子指数PE(TTM)为30倍,位于历史12.7%分位数,已经迎来底部配置区间,未来上中下游电子产业链均有结构性机会。上游来自解决卡脖子问题或者进一步提升国产替代渗透率的细分领域如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半导体材料、新型封装、汽车半导体等。中游制造业机会在于宏观经济周期回暖需求企稳回升,叠加竞争格局优化以及所带来的周期回暖的机会。下游加工组装行业则受益于第二成长曲线以及创新产品渗透率的提升带动的新一轮成长。 从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情况来看,22年前三季度,SW半导体板块营收2977亿元,同比 +10.7%,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同比-1.2%。单三季度营收同比+1.87%,归母净利润同比-31.67%,单三季度整体毛利率29%,环比减少3pct,净利润率10%,环比减少7pct。从基本面来看,整个电子行业去库存已经迎来尾声,下游部分终端部件价格企稳回升,基本面触底信号初现。全球半导体行业下行周期将在2023年第二季度触底,并可能在下半年开始全面复苏。 “创新”——不灭的火炬 第三代半导体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国内企业和国际巨头差距相对较小。中国拥有广阔的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市场,可以根据市场研发产品,改变以往集中于国产化替代的道路。同时第三代半导体的难点在于工艺,而工艺的开发具有偶然性,相比逻辑芯片难度降低。由于生产过程对设备要求较低,投资额较小,准入门槛低,对后来追赶者相对较为有利。SiC作为确定性创新趋势,是功率器件厂商的新机遇,国内企业加速布局,SiC产业链初具雏形。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渗透,以及美国制裁的影响,国产模拟芯片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国内模拟芯片厂商纷纷从消费电子级产品向汽车和工业领域拓展,同时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带动汽车座舱、动力、车身域等芯片需求放量。近年来全球模拟芯片应用市场中,预计汽车电子市场应用占比逐年提升,占比从2018年的23%增长至2022年的24.7%。从国内模拟IC厂商的发展来看,随着国产替代的推进,国内一批厂商的快速崛起,过去国产模拟IC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情况正在逐步改变。国内企业在产品丰富程度、服务、供应链安全上都具备非常显著的优势。 随着自动驾驶逐渐向L3升级,激光雷达作为大多数汽车厂商实现L3及以上的必备传感器,其需求有望增加。截至目前,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发布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激光雷达公司也获得资本支持,整个激光雷达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VR/AR设备有望成为新一代的主流移动终端,苹果公司发布新产品有望加速产业发展, 消费类VR加速渗透,前瞻布局VR/AR新兴领域的领军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手机端预期23年Q1以后去库存进入尾声,同时苹果新机型在光学上的创新值得重视,看好光学相关消费电子公司。 “周期”——底部的曙光 上轮面板上行周期始于20年Q1,止于21年Q2,自高点以来面板价格下跌超过12个月,不同于上一轮由供给端大量释放引发的下行周期,本轮下行周期的主导因素是需求端的超预期下降。并因此引发了近十几年内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减产。随着7月开始面板厂的大规模减产,并且显示出了进一步减产企稳价格的信心,叠加终端去库存效果较好,部分抄底需求带动面板价格在9月底全面止跌,并随着促销旺季的带动,面板价格企稳回升。海外需求依然疲软,而随着疫情政策的改变,国内需求有望回暖,全球产能扩张周期结束,随着面板面板价格持续处于低位,行业产能势必进一步整合,竞争格局将进一步优化。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从2000年以来MLCC供经历4次比较大的周期,分别为2001-2002年、2002-2004年、 2009-2010年以及2017-2018年。最近一次周期高点,行业供给不足,各家厂商纷纷扩产,部 分项目集中在19年-21年投产。随着20年疫情导致供给受限,同时居家带动的各类电子产品需求回暖,叠加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等因素,M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