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2日 行业研究 11月信贷“弱稳定” ——2022年11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银行业 买入(维持) 作者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010-56513033 wangyf@ebscn.com 分析师:刘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110002010-56518032 liujie9@ebscn.com 行业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10月份信贷怎么了?——2022年10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9月超预期,10月可持续——2022年9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信贷形势分析会如何影响8月金融数据? ——2022年8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上窜下跳”的社融——2022年7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探究6月“天量”社融之谜——2022年6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5月信贷一改“颓势”的三大动力——2022 年5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4月信贷超季节性下滑,5月呢?——2022 年4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3月社融缘何大超预期——2022年3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2月社融为何显著低于预期?——2022年2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1月份“天量”信贷背后的故事——2022年 1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12月份贷款少增是为了“开门红”蓄力吗?——2021年12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要点 事件: 2022年12月12日,央行公布了11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 (1)M2同比增长12.4%,增速较10月末提升0.6个百分点; (2)M1同比增长4.6%,增速较10月末下降1.2个百分点; (3)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同比少增600亿; (4)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99万亿,同比少增6109亿,同比增速10%,较10 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 点评: 一、年内三开“稳信贷”会议,11月信贷投放“由弱转稳” 在分析11月份信贷数据之前,必须要提的11月21日召开的信贷工作座谈会, 这是继5月23日、8月22日之后,年内第三次召开的稳信贷相关会议。与前两次会议相比,“11.21”会议有共性也有差异: 共性:时间都选择在季中月份下旬。这三次会议的时点有较强共性,即均安排在季中月份下旬。这是因为这三次会议召开之前:一是经历季末月份信贷脉冲之后,季初月份因为疫情、前期储备项目投放过度透支等因素,新增人民币贷款均出现大幅下跌。二是季中月份以来,信贷并无好转迹象,若连续两个月出现信贷同比大幅少增,容易对市场预期造成过大扰动。因此,在季中月份下旬,央行召开稳信贷会 议,旨在加大对银行督导力度,避免信贷“塌方”。 差异:与前两次有所不同,“11.21”会议重在落实既定政策。前两次会议均对各类型银行信贷投放均提出了明确要求,且总体基调更侧重于总量信贷稳定。因此我们看到5.23、8.22会议召开之后,5月、8月下旬银行信贷冲量力度较大,项目储备不足的银行则通过票据冲量,票据再度出现零利率行情,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均出现同比多增,其中5月份同比多增3900亿。不同的是,本次会议之前,央行已经出台多项稳信贷工具,但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情况和市场化需求的激活程度并不理想这次会议总体基调既强调要落实好既定政策,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包括对房地产金融政策系统性进行调整优化、对普惠小微和收费高速公路阶段性减息等政策,但对于信贷总量并未过多要求。加之临近年末,银行信贷投放意愿本就不强,在市场化项目储备有限情况下,更多聚焦2023年开门红。 因此,11月信贷投放总体呈现“弱稳定”特征。我们观察到11月份新增民币贷款1.21万亿,同比少增600亿,但考虑到11月份前两旬信贷投放情况较弱,在“11.21会议之后,也有部分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适度发力。同时,央行各地分行和中心支行也相继召开了信贷工作会议,就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保持总量同比稳步增长提出了要求,部分信贷增长距离年末时序目标仍有一定缺口的地方法人银行,在临近月末时点冲量力度有所加大,这有助于避免信贷连续两个月出现大幅同比少增。 表1:年内三次稳信贷相关会议要求 会议名称 时间 参会银行 会议要求 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 5月23日 24家主要金融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要充分发挥补短板、跨周期调节的作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主动发力、多作贡献;股份制银行要充分挖掘潜力;大型城商行要发挥区位优势,共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落实政策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要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放款进度。 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 8月22日 国开行、农发行、工、农、中、建、邮储 ☆国有大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要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要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带动贷款投放。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 11月21 日 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 ☆全国性商业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推动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积极支持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效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完善保交楼专项借款新增配套融资的法律保障、监管政策支持等,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资料来源:央行官网,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表2:2022年1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与结构(亿元) 当月新增 环比变动 同比变动 新增贷款 12100 5948 -600 票据融资 1549 -356 -56 居民短期贷款 525 1037 -992 居民中长期贷款 2103 1771 -3718 非金融企业短贷 -241 1602 -651 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 7367 2744 3950 非银贷款 -99 -1239 265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二、预计政策性银行贡献中长期对公多增,国有大行票据冲量力度偏大 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之所以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仅新增6000亿出头,一是疫情导致零售贷款出现大幅下跌,二是在商业银行层面普遍偏弱情况下,政策性银行“头雁效应”减弱,同比多增幅度较弱。 11月份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较10月份好转,预计新增规模维持在1000亿以上,同比多增一倍,对中长期贷款多增形成正贡献。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11 月份PSL新增3675亿,令市场一度预期政策性银行当月信贷会出现脉冲式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PSL与信贷数据并没有直接相关性。这是因为: 1、9-11月PSL分别新增1082亿、1543亿和3675亿,但政策性银行新增贷款投放存在波动,11月并非“大月”,信贷并未伴随着PSL的变化而等比例增长。 2、PSL与再贷款的“先贷后借”模式不同,更多是对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稳定资金,起到的是助力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以及保交房专项借款投放效果,两者存在一定时间错位,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国有大行信贷投放较10月份改善偏弱,预计新增规模维持在5000亿左右, 同比小幅少增,结构方面与10月份较为类似,即呈现“对公强、零售弱”特点, 且对公中长期贷款仍为主要支撑,但票据融资占比或抬升,冲量力度较大,连续两个月维持高位。 股份制银行较上月有所改善,且同比基本持平,在“11.21”信贷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部分银行适度加大了冲量力度。股份制银行总体冷热不均,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部分银行全月为负增长,且在临近月末时点并未通过票据冲量。 城农商行预计同比继续少增。对于城商行而言,前三季度贷款完成情况并不好,离年终目标的时序缺口较大,四季度以来尽管有疫情的影响,但依然通过线上化的短期消费贷款以及对公经营贷确保信贷数据稳定,以完成省、市政府以及当地央行中心支行的要求,部分银行临近月末冲量,最终也只是实现了同比基本持平。农商行特别是非上市农商行情况相对更弱,由于客群差异化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10~11月份投放压力较大。 三、“对公强、零售弱”格局仍在延续,中长期贷款维持高增,但也需要重视潜在问题 在监管推出一揽子稳信贷工具情况下,10-11月份对公贷款维持了较高景气度,且主要为中长期贷款支撑,11月新增规模7367亿,同比多增3950亿,10-11月份合计新增1.2万亿,同比多增约6400亿。但客观来讲,对公领域信贷投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 1、实物工作量形成效率有待提高。在市场化需求较弱情况下,银行对公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投放,更多需要依靠发改委下达的重大项目清单来推动,或涵盖教育、医疗、基建、制造业等相关领域。在政策驱动下,银行与相关企业已达成授信意向,并通过贷审会给予了授信额度,但受制于受托支付和采购合同要求,相关贷款截至目前存在“签约多、提款少”的情况。 2、对公中长期高增也不乏“由短转长”虚增指标的情况。11月份对公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950亿,10-11月份合计同比多增6400亿,仅从数据表面上看,对公中长期贷款似乎景气度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1Y以上的企业经营贷依然计入对公中长期统计口径,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近3.6万亿,年化新增规模有 望超过4.5万亿,这一水平显著高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监管对于银 行中长期贷款有明确要求,比如要求21家全国性银行2022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不低于30%,不排除部分银行为了达标,将贷款投放“由短转长”。因此,在对公中长期贷款之中,可能依然存在虚增的情况。 11月份零售贷款延续了低迷表现,居民短期贷款新增525亿,同比少增992 亿,而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2103亿,同比少增3718亿。今年1-11月,居民中 长期贷款合计新增2.29万亿,同比少增3.44万亿。从目前情况看,按揭贷款恢复情况偏弱: 1、居民中长期贷款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过去正常年份,居民中长期贷款中,按揭贷款占比超过7成,剩下的贷款主要为个人经营贷以及部分期限超过1Y的消费贷款。在今年结构中,个人经营贷占比超过2/3,但前三季度按揭贷款新增仅6000亿+,预计10-11月份按揭贷款均为负增长,且高增的个人经营贷中,也不乏通过经营贷置换按揭贷款的情况。 2、按揭早偿压力加大,银行已采取多种措施避免按揭贷款持续下跌。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1-10月份新发放按揭贷款规模4.8万亿,而净增规模可能不到6000亿,意味着到期规模达到4.2万亿,月均规模为4200亿。而在正常年 份,按揭贷款考虑每月摊还和适度早偿情况下,到期规模约3000亿左右,意味 着今年早偿率大幅提升,进一步加剧了按揭贷款的下跌。目前,居民资产负债表扩张乏力,对未来现金流预期尚未改善,加杠杆意愿和能力不足,新发放按揭贷款短期内难有起色,唯有从到期端入手稳定按揭,部分银行已采取相应举措,包括:将按揭早偿权限由支行上收分行、延长线上审批时间以及将还款时点延后至明年年初等。 四、11月份票据利率大幅下行,12月份以来一度逼近零利率,预计12月份贷款数据维持“不温不火”状态 在经历10月份票据零利率行情之后,11月份票据利率尽管再度大幅下行,但尚未触及零利率。其中,1M期品种最低降至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