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 发展报告 二零二一年六月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单位: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在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产业迅速做大,并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充电基础设施作为重要基础和保障一直坚持“适当超前”的发展理念,从最早的重规模建设到后来的重产业运营然后到现在的模式探索以及新型产业生态建设,形成多元融合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保障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全国主要省市(超过450个城市),覆盖率超过90%;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出台充电基础设施奖补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电运营商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市场领域进一步细分、参与主体涉及领域更多且收入来源多样化。 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提出,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将如何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成为“十四五”期间的新主题,下一步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将加速充电桩与通信技术、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有机的融合,利用新的技术来提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充电桩行业的盈利能力。 《2020-2021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报告》通过九个章节的内容,系统总结了2020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政策扶持及行业组织促进 三、充电技术发展 四、商业模式创新 五、互联互通 六、充电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七、行业发展趋势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 500万辆,保有量占全球的50%以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截止2020年12月底,公共充电桩保有数量79.8万个,私人充电桩数量87.4万个,规模持续保持世界首位。 在碳排放目标以及新基建的激励下,充电基础设施有望开始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7.4 70.3 47.7 55.7 41.1 24.1 23.2 17.8 22.4 12.8 6.3 7.6 10.6 1.3 3.6 2016年2017年 2018年 专用 2019年 2020年 公共 私人 单位:万个 2016-2020年充电设施规模 我国公共充电桩区域集中度较高,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伴随着部分城市限购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公共充电运营市场的繁荣。 上海、北京、江苏和浙江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均超过5万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一万台的十八个省份占比达92.4%。2020年,主要省份公共充电桩都有一定数量的增加。 2020年主要省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2020年主要省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占比 0 40000 80000 广东省 120000 110168 北京市 浙江省安徽省河北省 57800 81821 78737 72402 天津市 陕西省ft西省 重庆市 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甘肃省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44917 38301 33431 29540 29205 25186 24923 24306 22764 18196 17925 17076 10755 8812 8319 8163 7966 7102 4711 4203 3651 3395 1633 1461 1039 191 15 10% 10% 9%7% 广东省上海市 6%北京市 江苏省 5% 浙江省 4%ft东省 4%安徽省湖北省 4% 河北省 14% 1% 1%2% 3% 3% 3% 3% 2%2% 河南省天津市福建省陕西省 1%1%1%1%1% 2020年,我国公共充电桩累计实现充电70.57亿kWh,在疫情影响下仍然接近上一年充电电量。其中,2020年2月,全国充电电量仅为1.72亿kWh,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3月~9月全国充电电量呈现快速上涨趋势。 82.475.277.1 单位:千万kWh73.671.2 67.5 60.4 57.3 50.5 44.2 28.9 17.2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20年1月20年2月20年3月20年4月20年5月20年6月20年7月20年8月20年9月20年10月20年11月20年12月 2020年公共类充电设施充电电量 2020年,我国公共充电设施运营集中度依然较高,其中前三大充电运营商占比达到 68.28%,前十大运营商占比达91.69%。 充电运营商2020年在运营公共充电桩 充电运营商2020年在运营公共充电桩占比 0 50000 100000150000200000250000 特来电 星星充电南方电网上汽安悦 普天云杉智慧易充网南京能瑞森通智达联合快充贝棱斯深圳聚电江苏绿城电王快充陕西充电 中兴安和威 北理工绿通 181471 158008 205483 40886 25672 19843 14878 14757 13039 9167 8453 6230 5963 5509 4473 4363 2492 2432 2093 2087 1918 1718 1534 1487 1468 1322 1210 939 666 400 173 79 55 32 24 57790 22.74% 19.80% 25.75% 7.24% 5.12% 3.22% 0.55% 0.75% 0.30%0.31%0.56% 0.69%1.06% 0.78%1.…1.63% 1.85% 2.49% 1.86% 特来电国家电网星星充电云快充南方电网依威能源上汽安悦 深圳车电网普天 万马爱充云杉智慧桩到家易充网珠海驿联南京能瑞万城万充森通智达特斯拉联合快充劲桩 贝棱斯蔚来 深圳聚电富电 江苏绿城开迈斯电王快充比亚迪陕西充电 截至2020年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换电站555座。目前国内主要的换电设施运营商有奥动、蔚来和杭州伯坦三家,三家分别运营286座、175座和94座换电站。 相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电动汽车换电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政策扶持及行业组织促进 三、充电技术发展 四、商业模式创新 五、互联互通 六、充电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七、行业发展趋势 自2015年9月,国办73号文的发布,中央开始出台独立的充电设施政策文件,各地方出台配套实施细则,逐渐形成政策体系,包含规划指导、建设推进、财政奖补、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等。 2014年以前,充电设施没有独立的政策文件,相关政策要求包含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主要是鼓励和扶持充电设施建设以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2018年以后,中央层面政策主要是查漏补缺,出台指导性文件,各地方主要是推进政策落实,并重点关注居民区、高速服务区等充电设施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十三五期间,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央政策指导,地方配套实施细则”的推进体系。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充电基础设施政策长期以来被高度关注,“十三五”期间充分体现了行业政策的延续性和全面性,奖补政策作为政策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有望进一步优化完善,特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奖补力度 一是国家财政奖补资金额度在现有基础适度提高;二是要求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扩大奖补范围 将单位内部充电设施、居民区公共充电设施、私人充电设施等建设纳入奖补政策范围,重在推动形成覆盖各类需求的充电设施网络。 增加奖励项目 一是鼓励技术进步,设立专项奖补资金;二是对国有建设用地租金给予减免。 优化手续 在保证奖补资金有效发放的前提下简化奖补流程。 完善监督机制 通过国家平台、地方平台对各地充电设施建设情况及奖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 管。 截止目前,总计有38家企业的55款型号产品申请联盟标识(检测、认证)评定,其中已通过标识(检测、认证)评定工作的有30款型号产品。联盟共计发出标识51761张。 重点充电运营商采信情况 重点汽车企业采信情况 参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充电基础设施部分研究编制工作,提出了全面构建低碳化、网络化、智能化、便捷化、共享化的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实现充电设施网络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调发展,建立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绿色安全和性能优异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目标。 提出关键时间节点目标 主 要提出技术创新方向 工 作 完善产业链协同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政策扶持及行业组织促进 三、充电技术发展 四、商业模式创新 五、互联互通 六、充电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七、行业发展趋势 2018年以来,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大功率充电、小功率直流充电、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无线充电等技术逐渐成熟。 大功率充电 大功率快充有两种实现路径,一条路径是以部分车企主导的,在2015版国家标准充电接口不变的基础上向上扩展;另一条路径是研究中的Chaoji标准。 双向互动技术 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技术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行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技术应用逐步显现。 无线充电自动充电 当前无线充电技术,还处于探索应用阶段,无法实现跨运营商充电,并且应用场景不明确,技术规范和商业模式不够成熟;自动充电主要包括:智能柔性充电弓、充电机器人、快速换电系统等。 2020年度,充电基础设施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加大,加强了充电设施计划项目的管理, 制修订计划项目推进整体有序。2020年度共发布标准12项。 GB/T38775《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1-4部分; NB/T33025-2020《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通用要求》等; T/CEC365-2020《电动汽车柔性充电堆》; T/CEC366-2020《电动汽车63A交流充电系统特殊要求》等;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维服务评价规范》等。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政策扶持及行业组织促进 三、充电技术发展 四、商业模式创新 五、互联互通 六、充电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七、行业发展趋势 充电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一是参与主体多样化;二是市场领域更加细分;三是收入来源多渠道化。 参与主体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主体由以运营商为主导逐渐转变为运营商主导、多主体参与、多方合作的产业推进模式。 市场领域 由原来笼统的公共和专用领域逐渐细分为以车型结构为服务对象的多领域市场结构,同时部分区域根据当地政策扶持重点以及车辆运行模式又进一步细分市场结构 (例如出租网约的换电领域、充电领域等)。 收入来源 由原来单一充电服务费模式逐渐向设备运维服务模式、代运营分成模式、大数据价值挖掘模式、站点增值服务拓展模式等演变。 电动汽车的多类型推广催生不同充电服务模式,且随着用户需求以及多产业融合的演进,商业模式也不断创新。 车桩一体发展模式有序充电模式 “充电设施+互联网+绿电交易”模式移动能源互联网模式 探索大数据价值深度挖掘 2016年2020年 目录 一、总体情况 二、政策扶持及行业组织促进 三、充电技术发展 四、商业模式创新 五、互联互通 六、充电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七、行业发展趋势 信息互联互通是为充电用户提供便利服务,增强充电体验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为政府提供数据服务的基本保障。目前,充电市场平台分类主要包括: 资产运营商平台 工具类服务平台 第三方服务平台 指持有公共充换电资产的运营商自建平台,并形成其它合作方平台的互联。 指主要为资产运营商提供充换电运营底层及前端软件工具类平台。 独立第三方开放式平台, 属于垂直电商平台。 地方充电设施主管部门委托建设的属地化的公共充电网络服务。 基于自有平台用户,建设充换电平台运营体系,完成自有用户运营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