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甘肃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甘肃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2022-11-15马青新世纪评级别***
甘肃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甘肃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公共融资部马青 经济实力:甘肃省深居西北内陆,同时属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 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自然条件较差。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490.02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1.00万人,人口持续净流出。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后,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43.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在全国各省中仍排名第27位。近几年,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承压,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增速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20位。2021年,全省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稳步恢复,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均为11.1%;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90.9亿元,同比增长28.4%,但规模仍较小,投资和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动力。2022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频发、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甘肃省经济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但投资和进出口保持了较高增速。2022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5235.3亿元,同比增长4.2%。 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甘肃省经济实力分化明显,省会城市兰州经济发展水平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工业经济发展较好的酒泉2021年经济规模超过天水排名 第3位,其他州市排名较2020年无变化。2021年,兰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1.2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55%,是全省唯一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的州市;庆阳、酒泉、天水和武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亿元;白银、平凉、张掖、陇南和定西地区生产总值处于500亿元-600亿元区间;金昌、临夏州、嘉峪关和甘南州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从经济增速看,2021年酒泉、白银、定西、临夏州、武威和金昌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超过8.0%;平凉、天水、张掖和陇南经济增速处于7.0%-8.0%之间,而兰州、庆阳、嘉峪关和甘南州经济增速较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9%),除金昌外其他州市经济增速同比均有所提高。2021年,甘肃省各州市投资和消费均实现增长,但兰州、酒泉和金昌房地产投资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14.20%、22.10%和23.50%。2022年上半年,除金昌、平凉和陇南外,其他州市经济增速均有回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其中兰州经济增速仅为1.0%,排名末位。 财政实力:主要受益于经济恢复,能源、矿产等工业产品价格走强,2021年甘肃省税收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改善。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为1001.86亿元,规模在全国各省中仍排名第27位,同比增长14.56%,增 速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667.41亿元,同比增长17.52%;税 收比率为66.62%。同时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缩减影响,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小幅提高,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依赖性仍大,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24.84%,较2020年提高3.84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甘肃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0亿元,按自然口径较上年同期下降5.7%,加上留抵退税冲减收入 110.7亿元,同口径完成556.7亿元,同比增长15.9%。 2021年平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过白银,定西超过张掖、嘉峪关超过临夏州,其他州市排名较2020年未发生变动。2021年,兰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76.73亿元,规模优势依然显著;庆阳和天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过50 亿元,分别为65.38亿元和57.88亿元;酒泉、平凉、白银、武威和定西规模处 于30亿元-45亿元之间;其他州市规模均不足30亿元。受益于经济恢复性增长,甘肃省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普遍较高,且矿产、能源资源占优的嘉峪关、陇南、金昌和庆阳等州市增势较强,受重点企业停产影响,甘南州是唯一负增长地区。2021年,甘肃省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给率均有所改善。2022年上半年,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性减收影响,除天水和白银外其他州市均保持增长。 甘肃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主要受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下降。2021年甘肃省政府性基金预收收入为595.66亿元,同比下降8.4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44.68亿元,同比下降15.35%;2022年上半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52.6亿元,同比下降41.8%。2021年,甘肃省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情况分化较大,仅庆阳、临夏州、甘南州、陇南、白银和嘉峪关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他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降幅普遍较大,其中兰州、定西、金昌、平凉和武威降幅分别为20.80%、28.99%、30.44%、51.26%和59.10%。2022年前三季度,甘肃省多数州市土地出让总价降幅较大,预计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面临较大压力。 债务状况:甘肃省政府债务余额规模相对较小,但由于其自身财力偏弱,政 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比值处于偏高水平,2021年末甘肃省政府债务余额为4895.6亿元,是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89倍。2021年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以专项债券为主。近几年甘肃省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债务偿付压力有所上升,但考虑到甘肃省可获得的中央财政支持力度较大,全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1年甘肃省各州市政府债务规模出现较快增长,其中甘南州、临夏州、陇南和天水增幅明显,增幅分别为64.22%、45.05%、41.18%和34.74%;2021年末,兰州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大于其他区域,为726.36亿元;庆阳、临夏州、白 银、定西、天水、张掖、平凉和陇南规模依次下降,处于200亿元-300亿元区间;其他州市均不足200亿元。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政府债务余额的覆盖程度来看,甘肃省各州市债务负担均较重,2021年末各州市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均超过230%,其中甘南州和临夏州政府债务压力最显著。 甘肃省城投债发行规模较小,2022年9月末各州市中仅兰州、平凉、天水和定西有存续城投债,存续城投债规模分别为161.80亿元、24.19亿元、11.00亿元和10.00亿元,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仅兰州和平凉发行了城投债。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来看,兰州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有所扩张,其他州市变化不大,兰州2022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2021年末带息债务为1595.90亿元,是其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7倍,债务负担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平凉和定西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较小,但由于财力有限,仍面临一定城投带息债务负担,城投债存续企业2021年末带息债务与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分别为 4.19和2.15;天水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最轻,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够覆盖城投企业带息债务。 一、甘肃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甘肃省经济实力分析 甘肃省深居西北内陆,自然条件较差,人口持续净流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后。近几年,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承压。2021年,全省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稳步恢复,进出口实现大幅增长,但规模仍较小,投资和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动力。2022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频发、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甘肃省经济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但投资和进出口保持了较高增速。 甘肃省深居西北内陆,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同时属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甘肃省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使其成为西北地区连接中、东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贯通东亚与亚洲中部、西亚与欧洲之间的陆上交通通道,是“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甘肃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7位。2021年 末,甘肃省常住人口为2490.02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1.00万人,人口持续净流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33%,较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 受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距离中国核心经济区位较远,以及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等部分传统支柱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等多重因素影 响,甘肃省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2021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43.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各省”)中仍排名第27位,排名仅高于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20年提高3.0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20位。按常住人口计算,2021年甘肃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4.10万元,较上年增长7.3%。由于甘肃省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且部分支柱行业产能过剩,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2018年起,全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数据信息、先进制造等十大生态产业。2021年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为2852.9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较上年大幅提高16.9个百分点,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7.9%,占比较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21年甘肃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364.7亿元、3466.6和541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6.4%和6.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20年的13.3:31.6:55.1调整为13.3:33.8:52.8,2021年主要受矿产、能源等工业产品价格走强影响,第二产业占比保持增长。依托于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天水麦积山、张掖丹霞地貌等著名旅游资源,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21年,甘肃省新增1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兰州、张掖和酒泉列入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主要受益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复苏,2021年全省旅游市场有所回暖,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 2.76亿人次,同比增长29.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42.4亿元,同比增长26.6%。 2022年上半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3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55.0亿元、1954.0亿元和292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4.1%和3.8%。2022年上半年,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同时受高基数效应影响,甘肃省经济增速较2021年同期大幅回落。 图表1.近十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新世纪评级整理 图表2.2021年甘肃省与其他各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Wind资讯,新世纪评级整理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甘肃省依托其矿产和能源优势,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食品、电力、装备制造和煤炭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集聚了兰州石化、酒钢集团、白银有色、长庆油田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2021年,甘肃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849.8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从重点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中石化、电力、有色、食品和煤炭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1%、11.3%、12.3%、3.4%和19.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1.1%、 15.7%、13.0%、9.1%和7.1%。除传统行业焕发生机外,甘肃省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