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清华大学]:2021“数字社会”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1“数字社会”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2021-11-15-清华大学学***
2021“数字社会”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001003004006008011014017020023026029032035037039042045048051054057 063060066069071074077080083086088089090091092093094095096097098 001 002 【案例简介】为了更好地整合零碎、分散的社区志愿资源,发挥志愿者助力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北京市海淀区现代社会服务发展中心组织团队,广泛调研、征询了基层街道社区、居民的需求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动员北京晓数科技有限公司等软件技术企业、高校师生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历时近一年,设计研发了“公益账本”的微信小程序1.0版本,并于2019年8月正式在试点社区上线使用。目前“公益账本”2.0版本集成了数据自动统计、图表可视化、志愿时长和积分管理、志愿记录分享(发朋友圈)、公益宣传倡导等功能。用户群体持续扩大,已经遍及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丰台区等多个街道和数十个社区,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在垃圾分类、邻里帮扶、治安巡逻、环境建设等社区治理领域正越来越多地发挥着积极作用。【案例举措】“公益账本”历时近3年时间,存活至今并且持续修订完善,实属不易。1.在推广过程中,选取、联系试点街道和社区,征询使用意向、落地点位。同时,创造性地把“公益账本”用于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在产品设计上,研发团队扎根社区,着重于社区治理的难点和痛点。对于“公益账本”的总体运行机制、架构,以及一些具体的微观设计细节进行了很多精巧、合理的安排,包括“自主提报-社区审核”“知情者审核”等机制性的安排。“公益账本”小程序,分为用户端和管理端,主要包括志愿者注册、志愿提报、展示、兑换商城、志愿动态等功能。004 公益账本小程序界面【案例成效】在2020年抗击疫情过程中,试点社区在应急状态工作异常繁重情况下,灵活运用“公益账本”,发挥了技术手段对防疫工作的有效助力,展现了长效机制建设的平日之功。据统计,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益账本”在试点社区完成志愿记录提报1065人次,累计志愿时长2558小时。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公益账本”为基层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找到了一个务实的工作抓手,并且创新探索了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平台的技术方案和提升方向。【案例评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在提高对志愿服务管理水平,推动基层社区“减负增效”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益账本”党群志愿服务时长记录项目,基于微信小程序,创新探索了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平台的技术方案和提升方向,不仅有利于在基层社区范围内实现“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志愿服务原则建立与推广,促进社区志愿者动员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化,更方便了基层社区志愿服务管理,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该项目是实践数字赋能、助力基层治理的有益尝试,值得推广。005 社区数据汇聚共享服务平台【案例简介】为响应中央提出的“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国门街道于2020年为辖区内9个社区搭建社区数据汇聚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自下而上汇聚了人、地、物、组织、车辆、宠物等静态数据,采用人工或自动方式汇聚事件或轨迹动态数据,实现“人人都是数据的使用者、提供者和更新者”。【案例举措】在建设平台过程中,街道在机制体制层面加强组织领导,组织成立专班,完成平台的实施落地,摸清实际工作需求、分类收集各类数据、专项研究治理需求;在应用层面,稳步推进试点先行、分批施行、全面覆盖各步骤,通过充分使用确保数据的鲜活性,体现其辅助社区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在技术层面,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参考民政、综治、公安、老龄、网格化等标准,充分实现与现有平台的有效对接。街道充分利用社区数据汇聚平台的优势,一次性将人房车等静态数据提供给智慧平安小区项目,有效提升了建设效率。此外,智慧平安小区的人车通行记录数据推送给社区数据汇聚共享服务平台,形成人车出行轨迹,辅助社区治理,在疫情防控和安全管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006 【案例成效】目前平台汇聚的数据包括人员57235人、平房1586幢、楼房184座、胡同100条、物类381种、组织220家。平台通过互联网与居民的互动,提升居民参与感、满意度和获得感。平台在社区使用上,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利用,为社区减负增效,为委办局数据赋能,显著提升了疫情防控、安全防范、社区养老、人大选举、垃圾分类和人口普查等社会治理工作效果。社区数据汇聚共享服务平台的推广,通过互联网与居民的互动,提升居民的参与感,从而提高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社区工作人打造治理平台及移动端,方便社工更从容地开展入户工作,实时获取和更新数据,切实为社区减负提效。基层的一手新鲜数据汇聚到社区,与区委办局的数据进行比对碰撞,实现数据的共建共享,在双向数据的共享赋能基础上,更好地支撑各方工作。【案例评语】数据孤立、静态数据、数据更新慢一直是困扰基层治理的难题之一,制约着数字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变革提升,北京市建国门街道搭建的社区数据汇聚共享服务平台为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借鉴。该平台打通数据壁垒,汇聚社区治理相关的各类数据,同时在静态数据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收集动态数据,并及时加以更新,从而为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借助这一平台,建国门街道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加强了与上级部门的业务沟通,强化与民众的互动,从而显著地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果。007 【案例简介】百度知道作为全球最大中文问答平台,致力于提升网络环境政务需求表达量,为政府和群众搭建最高效便捷的桥梁,助力政府智能政务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据百度知道2021年大数据分析,平均每天有超过数千万人次搜索政务相关需求。在政策推动+用户使用习惯变化背景下,百度知道推出“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架设起政府与网民之间高效互动的信息桥梁。借助百度AI 泛化技术,触达政府公文表述,将其转化为网民口语化的问答表述,再利用自身多渠道优势,通过网购式结构卡进行分发,并在用户主动搜索时在搜索第一呈现位展示,满足用户“查问办”三大流程全覆盖,将政策查询、业务办理、在线预约、在线填表等服务线上化,打通民众从搜索到权威内容展示再到精准服务提供的全流程,助力群众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案例举措】从2015年开始,百度知道就与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签署战略,以“搜索+知识”模式让网友轻松找到高质量涉税问答,北京国家税务局开放权威的税收知识库、专家库,在百度知道展开税务问答、专家答疑、涉税科普知识传播,让税务知识更生动地走进大众生活。2020年百度知道与上海市公安局达成战略合作,通过百度知道向上海市民发布公安类事项办理指南,网友可更便捷获取权威知识减少信息筛选成本,同时能关注自己的事项办理进程,为群众带来网购式政务新体验。此外,上海公安通过线下引导市民在百度查询权威信息,减少线下咨询压力的同时保证政务信息“一键即达”。008 2021年与北京12345共同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新模式,北京12345有序开放市民热点政务知识库,立足诉求发现源和问题解决端,在百度知道回应社会关切,服务民生改善。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落实“接诉即办”通过网络搜索渠道提供权威问答+咨询服务,减少热线压力,提高人效,通过新场景的构建打造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样本”。百度知道政务问答平台009 【案例成效】截止2021年7月,百度知道已合作政务机构132个,覆盖国家级、省级或地市级的法院、税务、公安、公证、政务服务等机构,其中国家级重要部委和机构22个,而政务办事类内容覆盖全国10个省份超过198+个地级市,总问答数量的累计总PV超过1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用户通过百度知道提问、回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等相关问题,日均超1.6亿人次,在疫情导致问答需求激增的背景下,百度知道的“知道合伙人”们,作为权威机构和企业方,为用户获得高质量回答内容提供了保障。百度知道端的政务问答,覆盖了政务服务“查、问、办”的全流程,帮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在“查”的流程上,百度通过结构卡片将内容进行最小颗粒度拆解,为民众呈现出最高效、最容易理解的办事指导;在“问”的流程上,百度结合了“地域展示”和“搜索词泛化”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精准的政务问题搜索结果;在“办”的流程上,百度知道则上线了百度小程序服务并接入政府官网,将政策查询、业务办理、在线预约、在线查询、办理进度查询、在线填表等服务融合至小程序和官网中,为民众实现精准服务连接。【案例评语】互联网在改变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和诉求反馈渠道的同时,也重塑了政府对公众诉求的回应方式。基于搜索互动知识问答分享平台,百度知道政务问答以政策信息、办事信息、政务服务等内容为核心覆盖了政务服务“查、问、办”的全流程,为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提供了直接沟通的桥梁,不仅助力了政府政务治理效能的提升,也为公众获得更加专业权威的优质内容和高效率的政务服务提供了便利,是数字科技赋能社会治理的优秀实践。010 【案例简介】为响应党和国家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最新指示精神,中国知网(CNKI)构建了“大数据服务驱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核心知识体系产品。该产品涵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自治强基、民主协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德治教化、风险防控、科技支撑、便民服务、无废城市等社会治理领域,包括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知识库》《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知识库》《中国市场监管知识服务平台》《信访业务智能辅助系统》等多项资源库。着眼于社会治理领域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中国知网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舆情分析技术、知识图谱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智能技术,整合知网和外部社会治理各领域的政策法规、政府文件、解读文件、新闻动态、研究成果、案例和统计数据等资料,对各类资料进行挖掘和分析,建设智能化知识服务系统,服务于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信访工作和市场监管等领域。该产品以知识服务支持社会治理创新,以大数据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助力社会治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为社会治理工作者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保驾护航。案件产品立足于调研结果,查询政策文件,进行知识体系搭建、数据遴选、平台和系统的建设等,并多次迭代更新。自上线以来,也收到多家相关单位试用和使用,涵盖政府单位、研究机构、党校、高校等。【案例举措】本案例产品自2019年12月至今,对多家单位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党校、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询问社会治理领域现状、痛点与难点、现实需求等,并立足于调研结果,查询政策文件,进行知识体系搭建、数据遴选、平台和系统的建设等,并多次迭代更新。自上线以来,也收到多家相关单位试用和使用,涵盖政府单位、研究机构、党校、高校等。011 大数据服务驱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案例成效】本案例已在多家单位成功运行,为各级社会治理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的知识资源,通过数据收集、整合、加工、分析等手段,运用大数据技术,助力各级社会治理部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业务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和创新工作方法,推动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1.《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资源库已为民政系统和中国社科院等多家单位服务,有近200家试用单位;2.《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知识库》已为重庆市合川区委政法委、大兴区委政法委、鞍山市委政法委、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共凤冈县委党校、法治日报社等多家单位服务;3.《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知识库》依托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工作平台的系统对接,面向全国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知识服务,已为民政部、长春高新区双德街道办事处等多家单位服务;012 4.《中国市场监管知识服务平台》已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家单位服务;5.《信访智能办信辅助系统》已为潍坊市信访局、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服务,构建大数据信访智库,为信访部门决策参考提供研究支撑,并提供智慧信访服务,为基层信访工作“瘦身”。【案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