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1.18%,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34 个百分点; 2022 年初以来,医药行业下跌 18.23%,跑赢沪深 300 指数 3.42 个百分点。 当前医药生物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24.17x,处于近 5 年历史估值的 8.24%分位数,估值位于偏低水平。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1.11%,生物制品上涨 0.74%,医疗服务下跌 0.03%,医疗器械上涨 1.23%,医药商业上涨 6.99%,中药上涨 0.98%。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要求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坚持精准摸底,精细管理;坚持优化服务,提供便利;坚持多措并举,强化动员;坚持加强监督,推动落实。加快提升 80 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 岁人群接种率。已获批 6 种加强免疫接种组合方案,间隔时间由 6 个月缩短至 3 个月。 参考发达国家加强针政策推进历程,大体沿着“老年人/高危人群→成人→儿童及青少年”三类人群逐步推进,国内各年龄组人群接种率仍有上升空间。 近期,多款国产新冠疫苗取得临床/审批进展,包括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吸入剂型、丽珠医药重组蛋白疫苗相继获批用于成人序贯加强免疫,万泰生物鼻喷新冠疫苗披露 III 期临床数据,神州细胞 2/4 价重组蛋白疫苗披露与mRNA 新冠疫苗头对头数据,多款基于 Omicron 突变位点设计的 mRNA 新冠疫苗处于临床阶段,建议关注新冠疫苗加强针推广和在研管线进展。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医保控费超预期的风险、药品及高值耗材集采超预期的风险。 重点事件及国信医药观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事件: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要求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坚持精准摸底,精细管理;坚持优化服务,提供便利;坚持多措并举,强化动员;坚持加强监督,推动落实。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 疫苗组合:所有已获批开展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及组合均可用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 2剂灭活疫苗+1剂灭活疫苗(国药中生北京公司、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深圳康泰、医科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等5款已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灭活疫苗均可组合使用) 2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2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2剂灭活疫苗+1剂重组蛋白疫苗(可任选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 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时间间隔:根据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结合我国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实际,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时间间隔调整为3个月以上 点评:目前国内新冠疫苗已批准3岁以上人群2针基础免疫及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截至11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4345.1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亿463.1万(覆盖率92.54%),已完成全程接种的12亿7283万人(覆盖率90.2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亿1117.6万人,其中包括序贯加强免疫接种的4722.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亿3940万人(覆盖率90.68%),完成全程接种2亿2816.5万人(覆盖率86.4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8151.1万人(覆盖率68.7%),其中80岁以上老年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742.6万(覆盖率76.6%),完成全程接种2356.3万人(覆盖率65.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445.6万人(覆盖率40.4%)。 回顾美国加强针政策推进历程,大体沿着“老年人/高危人群→成人→儿童及青少年”三类人群逐步推进: 2021年6月,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首次对是否建议加强针进行了讨论 保护效力:新冠疫苗的保护效力与中和抗体滴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对于新冠感染轻症/重症50%保护效力对应血清中和抗体滴度仅为康复患者平均值的20%/3%,美国主要使用的BNT162b2和mRNA-1273初始VE达到~95%并且能够维持至少6个月以上高水平保护。 变异株:目前主流变异株中Beta株的免疫逃逸能力相对较强,在对新冠mRNA疫苗为主的血清学研究中抗体中和能力中位数下降倍数达到~7.5倍,其他变异株中位数下降倍数在1.9~3倍。 ACIP认为目前数据尚不足以支撑全面推广加强针,同时也要考虑到全球新冠疫苗可及性,短期建议重点关注四类特定人群,即需要长期护理人群(LTCF)、60/65岁以上老年人、一线医护人员和免疫缺陷人群。 2021年9月,FDA授予Pfizer/BioNTech新冠mRNA疫苗加强针紧急使用授权,用于65岁及以上人群和12~64岁高风险人群加强免疫;10月,FDA授予Moderna新冠mRNA疫苗(50μg,减半剂量)加强针紧急使用授权,用于65岁及以上人群和18~64岁高风险人群加强免疫 2021年11月19日,FDA修订紧急使用授权,批准Pfizer/BioNTech和Moderna新冠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用于接受过任何一种FDA批准新冠疫苗基础免疫程序的18岁及以上人群 2022年3月29日,FDA授权Pfizer/BioNTech和Moderna新冠mRNA疫苗在特定人群(50岁以上健康人群或12岁以上免疫缺陷人群)进行第2剂次加强免疫 2022年6月28日,FDA疫苗和生物制品咨询委员会(VRBPAC)以19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支持推荐在新冠疫苗加强针中加入Omicron特定成分。 VRBPAC认为当前Omicron流行株与原始株抗原性质有所区别(antigenically distinct),较此前版本的变异株带来更高的再次感染(re-infection)风险并且有持续变异的可能性;根据中和抗体迁移(escape from antibody neutralization)、针对感染的保护效力(protectionagainstinfection)等指标,现有疫苗对Omicron变异株保护效力下降,增加Omicron成分有望增强和拓宽(increaseandbroaden)针对Omicron抗体应答水平。 2022年8月31日,FDA批准授权Pfizer/BioNTech和Moderna二价(原始株+BA.4/5)新冠mRNA疫苗用于12/18岁及以上完成基础免疫或1剂加强针人群作为加强免疫 2022年10月12日,FDA批准授权Pfizer/BioNTech和Moderna二价(原始株+BA.4/5)新冠mRNA疫苗用于5/6岁以上儿童完成初级或加强疫苗接种后至少两个月内进行加强免疫。 目前,美国累计接种二价新冠疫苗3972万剂(5岁以上人群覆盖率12.7%),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1786万剂,覆盖率达到32.6%。 图1:美国各年龄段人群疫苗接种率数据 图2:美国各年龄段人群二价新冠疫苗覆盖率 近期,多款国产新冠疫苗取得临床/审批进展,包括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吸入剂型、丽珠医药重组蛋白疫苗相继获批用于成人序贯加强免疫,万泰生物鼻喷新冠疫苗披露III期临床数据,神州细胞2/4价重组蛋白疫苗披露临床数据,多款基于Omicron突变位点设计的mRNA新冠疫苗处于临床阶段,建议关注新冠疫苗加强针。 新冠疫情追踪 全球日增病例数反弹,新变异株占比继续提升。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约为50万例/天(7日平均),较11月初低位(~35万例/天)有所反弹。BA.4、BA.5、BA.2.75、BQ.1和XBB占比分别达到5%/45%/7%/32%/9%(10月底占比分别为9%/64%/5%/13%/5%),BA.5仍为全球主要流行株,BQ.1和XBB等新型变异株占比持续提升。亚洲地区日均确诊病例数由10月中旬约13万例/天,增长至目前接近25万例/天,进入秋冬季后呈现一定的反弹趋势,其中日本、韩国分别由10月初低点的2~3万例/天快速增长至5~11万例/天。 图3:全球新冠疫情每日确诊人数(7天平均) 国内日增病例数处于高位。过去七天国内累计报告新冠感染者25.1万例,较前周水平(22.2万例)略有提升,整体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其中,广东、重庆、北京等地数据稳中有降,山西、四川、云南等地数据仍在增长中。 图4:中国新冠疫苗接种总剂次(万剂/左轴)及每日接种剂次(万剂/右轴) 一周行情回顾 本周全部A股上涨2.18%(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2.52%,中小板指上涨2.47%,创业板指上涨3.20%,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1.18%,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1.11%,生物制品上涨0.74%,医疗服务下跌0.03%,医疗器械上涨1.23%,医药商业上涨6.99%,中药上涨0.98%。 个股方面,涨幅居前的是爱朋医疗(41.06%)、丰原药业(33.40%)、嘉事堂(30.51%)、万孚生物(24.51%)、一心堂(21.02%)、香雪制药(18.54%)、热景生物(17.97%)、ST运盛(17.52%)、特一药业(16.78%)、翰宇药业(15.20%),主要系新冠相关概念。跌幅居前的是赛隆药业(-16.44%)、众生药业(-14.52%)、创新医疗(-12.47%)、金陵药业(-12.18%)、科华生物(-10.70%)、广生堂(-7.45%)、康缘药业(-7.34%)、华森制药(-7.02%)、中新药业(-6.53%)、福瑞股份(-6.49%)。 本周恒生指数上涨6.27%,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上涨7.23%,板块相对表现强于恒生指数。分子板块来看,制药板块上涨4.57%,生物科技上涨7.30%,医疗保健设备上涨5.92%,医疗服务上涨8.72%。个股方面,涨幅居前的是平安好医生(32.66%)、阿里健康(30.16%)、锦欣生殖(25.39%)、启明医疗-B(18.48%)、复宏汉霖(17.40%)等,主要系新冠相关概念以及产品管线进展等。跌幅居前的是康希诺生物(-7.84%)、石药集团(-5.51%)、药明康德(-3.56%)、信达生物(-0.89%)、复星医药(-0.21%)等,主要系股价正常波动。(注:港股涨跌幅榜仅统计市值50亿港币以上的医药医疗类企业) 图5:申万一级行业一周涨跌幅(%) 表1:A股医药板块本周涨跌幅前十股票 板块估值情况 医药生物市盈率( 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24.17x,全部A股(申万A股指数)市盈率14.96x。分板块来看,化学制药32.57x,生物制品28.05x,医疗服务30.17x,医疗器械14.65x,医药商业22.69x,中药23.39x。 图6:申万一级行业市盈率情况( 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 图7:医药行业子版块一周涨跌幅(%) 图8:医药行业子版块市盈率情况( 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 推荐标的 迈瑞医疗:疫情后预计医院建设投入将加大,对医疗设备的需求随之加大;并且,国家有望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国产高端设备的技术研发,提高相关设备的自主可控能力。公司是具备创新属性的器械龙头,业绩高增长,行业优势明显。 恒瑞医药: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具有创新属性的药品龙头稀缺性将愈发凸显。 公司是国内创新药的标杆,并积极布局创新药的国际化战略。 复星医药:公司具备体系化的研发能力和全球经营管理与并购整合能力,获得大中华区权益的BNT162新冠疫苗是潜在的first-in-class/best-in-class候选疫苗,在国内市场有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