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收入明显反弹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11月18日 宏观事件: ——10月财政数据点评 宏观报告 宏观点评 10月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提速,税收收入下滑趋势进一步收窄,非税收入延续高速增长态势。税收完成进度较去年相比大幅下降,创10年来新低。财政收入不及预算,与疫情反复对经济活动干扰导致的财政收入不及预期有关。10月财政支出增速有所回升,卫生和社保支出出现较快增长,与防疫支出密切相关。基建支出退出高增,与今年财政提前发力、下半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接力有关。考虑到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降幅收窄可能与政策刺激下地产走弱趋势改善相关,基数效应也有一定影响。结存专项债限额在10月基本发行完毕对政府性基金支出降幅收窄有所支撑。2023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已下达,或支撑起年末的财政空窗期。 事件点评: 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提速,预算完成进度较缓慢 10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7%,较前值上升7.2%,主要受到去年10月低基数的影响。税收收入下滑趋势进一步收窄,非税收入延续高速增长态势。税收完成进度较去年相比大幅下降,创10年来新低。财政收入不及预算,与疫情反复对经济活动干扰导致的财政收入不及预期有关。 财政支出增速有所回升,基建支出退出高增 10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7%,较前值上升3.3%;1-10月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6.4%,略高于9月的6.2%。卫生和社保支出出现较快增长,与防疫支出密切相关。基建支出退出高增,今年前三季度与基建相关的财政支出累计增速已经较高,10月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助力下,建设淡季内基建类支持无维持高增的必要。 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趋势收窄,支出降幅也有所收窄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方面,10月政府性基金收入6268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较上月(19.2%)大幅收窄;1-10月政府性基金累计收入52166亿元,同比下降22.7%。考虑到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降幅收窄可能与政策刺激下地产走弱趋势改善相关,基数效应也有一定影响。从10月部分地方拿地情况看,民营房企和地方城投、国资联合拿地的趋势明显。我们认为10月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反弹或与此有关。10月政府性基金支出5551亿元,同比下降18.2%,较前值降幅收窄22.2%;1-10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累计支出85845亿元,同比增长9.8%,较前值回落2.7%。结存专项债限额在10月基本发行完毕对支出降幅收窄有所支撑。 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形势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 1 分析师:樊磊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1120002电话:15221881900 邮箱:fanl@glsc.com.cn 相关报告 1、《对经济的展望转向偏乐观202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2022.11.17 2、《提振内需仍是稳经济的首要选择10月经济数据点评》2022.11.15 3、《新加坡抗疫模式下的经济修复优化防疫模式之后的经济前景(一)》2022.11.1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1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提速,预算完成进度较缓慢 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提速。10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7%,较前值上升7.2%,主要受到去年10月低基数的影响;1-10月公共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1%,增速进一步扩大;1-10月公共财政收入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5%,降幅持续缩小。 税收收入下滑趋势进一步收窄,非税收入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财政收入中,10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5.2%,较前值大幅上升14.9%;1-10月税收收入累计同比下降8.9%,降幅为今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10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9.5%,1-10月非税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3.2%,延续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可能与地方政府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以弥补税收收入下滑有关,我们确实也看到了很多地方开展了这样的专项行动1。 图表1:公共财政收支增速图表2: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增速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税收完成进度较去年相比大幅下降,创10年来新低。从财政收入与全年公共预 算收入之比来看,今年1-10月财政收入完成全年预算收入的82.5%,创10年来新低。但10月单月税收收入占预算比重9.6%,高于近年平均,一定程度上修复今年的财政缺口。财政收入不及预算,与疫情反复对经济活动干扰导致的财政收入不及预期有关。 1“四个确保”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http://www.gzlps.gov.cn/ywdt/bmdt/202210/t20221011_76691453.html。 图表3:2022年1-10月完成财政收入预算进度为20年来最低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2财政支出增速有所回升,基建支出退出高增 10月财政支出增速有所回升。10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7%,较前值上升3.3%; 1-10月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6.4%,略高于9月的6.2%。增长主要来自卫生健康 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以及债务付息,三者1-10月累计支出额分别为17538亿、30572亿、9325亿,分别同比增长12.6%、7.4%、8.5%。卫生和社保支出出现较快增长,与防疫支出密切相关。 与基建相关的支出方面,交通运输同比增长7.4%(前值-18.9%),农林水事务同比下降-1.7%(前值-2%),城乡社区事务同比下降-0.5%(前值-0.5%),这与今年财政提前发力、下半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接力有关。今年前三季度与基建相关的财政支出累计增速已经较高,10月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助力下,建设淡季内基建类支持无维持高增的必要。 3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趋势收窄,支出降幅也有所收窄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方面,10月政府性基金收入6268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较上月(19.2%)大幅收窄;1-10月政府性基金累计收入52166亿元,同比下降22.7%。分中央和地方看,1-10月累计,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629亿元,增长7.3%;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48537亿元,下降24.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4027亿元,下降25.9%。 考虑到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降幅收窄可能与政策刺激下地产走弱趋势改善相关,基数效应也有一定影响。虽然10月财政部126号文提出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融资平台拿地受到限制。但10月部分地方拿地情况看,民营房企和地方城投、国资联合 拿地的趋势明显。我们认为10月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反弹或与此有关。但1-10月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仅占全年政府性预算基金收入的52.9%,处于17年来的历史低位,大概率无法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10月政府性基金支出5551亿元,同比下降18.2%,较前值降幅收窄22.2%; 1-10月支出85845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有明显回落;1-10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累计支出85845亿元,同比增长9.8%,较前值回落2.7%。其中,1-10月累计,中央政府基金预算本级支出3936亿元,同比增长85.6%,涨幅较上个月有所扩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81909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维持回落趋势。 9月7日召开的国常会决定,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专项 债限额,要求在10月底前发放完毕,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结存专项债限额在10月基本发行完毕对支出降幅收窄有所支撑。 2023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已下达2,根据一些地区的微观反映,获批额度要多于上一年,2023年专项债的提前使用或支撑起年末的财政空窗期。 图表4:政府性基金收入与土地成交情况(累计同比)图表5: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同比) 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4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形势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 22018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授权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评级 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6到12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以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柯斯达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为基准。 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20%以上 增持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5%~20%之间 持有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10%~5%之间 卖出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幅10%以上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10%~10%之间 弱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幅10%以上 一般声明 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称“国联证券”)。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报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均为国联证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 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国联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联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国联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国联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国联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国联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国联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国联证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特别声明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国联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国联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版权声明 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