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广联达(002410)-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广联达(002410)-调研纪要

2022-11-16未知机构枕***
广联达(002410)-调研纪要

KeyUpdates:1、各版块业绩:(1)造价:Q3单季新签云合同同比增长30%+,全年40亿云合同指引不变。 (2)施工:1-9月32%增速,近期疫情、政策、行业资金面向好,全年指引维持30%。 2、数字新成本解决方案:(1)整体表现:3月推出新品,Q2Q3增速远超公司预期,1-9月订阅合同规模5亿,全年仍有较高增长空间。目前仍处于试点,5亿订单分用户拆分不具有参考性。 (2)客户群:在原有造价业务群基础上深耕,面向企业级主体,包括造价咨询公司、地产开发商、非地产开发商(偶建甲方、临建甲方)、施工单位。 大型、小型企业均有需求。 数字新成本销售人员主要来自原有造价业务转化,无需大幅扩人。 (3)核心解决问题:做历史数据积累,解决数据资产流失痛点。做指标类测算、均值测算,分析离群值。 使用者从造价员扩展到财务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于成本管控、决策分析。 (4)发展阶段:目前还在试点,客单价均价10-20万,最便宜的5万,贵的50万,采用订阅制,明年年报后“九三规划”落地可以测算出具体市场空间。 3、三季报施工板块毛利率下滑问题:今年希望维持60%以上,Q3、Q2受交付影响,成本已投入(交付人员薪酬已支付)收入未确认,导致毛利率下滑。 硬件占比、硬件成本没有变化。 4、施工业务盈亏指引:希望24年实现盈利。 受外部环境影响今年减亏有压力,预计23年减亏,24年盈亏平衡,长期10-20%净利率。施工板块人员增速不会远超整体人员增速。 5、各版块业务地产客户占比:造价板块地产开发商用户10%,地产相关细目占比30%左右;施工板块地产客户占比很低。一、公司情况介绍1、各版块业绩:三季报收入利润基本延续半年报趋势。 (1)造价:整体稳健,Q3单季新签云合同同比增长30%+,全年40亿云合同指引不变。 (2)施工:增速符合预期,去年基数较低,1-9月32%增速,符合30%的增速指引,7、8月进展不错,9月受疫情、二十大影响,房建、基建开工受阻,合同端Q3增长乐观,增速比收入快。 施工业务全年指引维持30%。 近期疫情放松,实施团队出差、销售团队拿单方便,行业政策、行业资金面向好,Q4只要做到25%增速就可以做到全年30%。 2、数字新成本解决方案:(1)整体表现:今年3月推出新品,Q2Q3增速远超公司预期,1-9月订阅合同规模5亿,全年还会高不少。年初原本计划打造成从单点工具软件到企业级服务的样板,实际表现超预期,满足了客户成本管理诉求。 (2)客户群:在原有造价业务群基础上深耕,直接使用者不是单点造价员,而是企业级主体,包括造价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商、非房地产开发商(偶建甲方、临建甲方)、施工单位。 (3)核心解决问题:做历史数据积累、聚类分析,支持决策。 建筑施工行业(尤其是造价)过去数据留存在造价员个人手中,企业端没有收集整理,(特别是咨询公司)造价员离职就数据资产流失。客户留存数据资产的诉求越来越强。 随着平台数据积累,可以做指标类测算、均值测算,分析离群值。 使用者从造价员扩展到财务人员、管理人员(所有关心成本的人),和造价工具软件相比需求扩大,不只是依赖造价员人数增长和ARPU增长,更多关注企业年费情况。 (4)发展阶段:目前还处于初期,没有完全经过样板客户和样板渠道阶段,客单价均价10-20万,最便宜的5万,贵的50万,采用订阅制,整体市场空间没有精确计算。 偶见甲方、临建甲方(百亿收入企业都算)3万+企业乘上20万单价(60亿市场空间),几乎与造价业务持平。未来会是造价业务的核心增长点。 还有可能从平台服务向其他数据服务拓展。增量空间可观。 具体测算要明年年报后“九三规划”落地。 3、三季报毛利率问题:核心是施工业务毛利率,今年希望维持在60%以上,Q3和Q2一样受交付影响,成本投入(交付人员薪酬已支付)收入未确认,所以毛利率下降。 硬件占比、硬件成本没有变化。 过去40-45%的收入与都来自Q4,希望全年回到60%以上的毛利率。去年施工业务亏损,希望24年实现盈利。 受外部环境影响今年减亏有压力,预计23年减亏,24年盈亏平衡,长期10-20%净利率。二、Q&A1、单看施工的目前的回款和现金流以及全年预期? 但看施工板块前三季度的收入8.9亿,应收账款接近4亿,Q3单季相比Q2没有增长,已经采取内部控制。 全年来看施工业务回款做不到造价那么好,应收账款(包括合同资产)应该会占收入20-30%,比例从20年至今没有太大变化,绝对值在增长,外部环境影响不大。 回款周期20年以来也变化不到,从项目开工到确认80%的收入耗时控制在6-9个月,核心逻辑是不需要依赖于客户工地进度,开工就进场做实施安装,完成培训后基本就可以收到80%款项。 工地最后是否烂尾、不可控对公司回款影响不大。 此外,施工客单价也不高(不超过50万),相比总预算占用资金不多(远低于材料、人工占用)。基本过了客户预算周期就会付款。 去年也呈现出地产政策、预算的影响,年底付款受阻,但过年后很多地产商就付款了。今年地产行业有政策扶持,资金管控压力减小,回款节奏也会有保障。 2、数字新成本更适合什么客户类型?是否更适用于大企业? 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出发点不同,各有需求。 偶建甲方、临建甲方一般是大企业(收入规模小的不会自己盖楼),收入高到一定程度有自建楼的诉求,历史上做了很多固定资产投资,但没有数据沉淀。 类似个人家庭装修,装第二套、第三套的时候也不知道预算超支花在哪里。大企业对应的金额浪费会更高,管控预算是大企业的出发点。 中小型企业方面,按照目前造价业务50%客户都是施工单位,小企业的生存压力更大,尤其是规模不大的一级资质企业(非地方国企,类似民企的建设单位)资金压力大,现金流紧张。 有更强的诉求做内部监管,把握哪些环节可以低价报价。类似偏细节的管控在中小施工单位中有诉求。 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一般有自建成本管控系统,如碧桂园、旭辉每年投入大几千万。 Top70之外的中小型地产开发商也有类似需求,虽然没有跨区管理的能力,但十几个项目同时在建,也有管理成本的需求。没有能力做定制开发,有标准化的方案更方便。 整个地产开发行业上下游是链条,造价成本数据相关度很高,上下游之间甲方乙方的成本管理需求、痛点很类似。不论施工单位的大小都有需求。 可能大小企业所需要的产品形态不同,但都有诉求。 3、数字新成本五个亿合同规模的拆分?如来自偶建甲方、临建甲方、施工单位。目前还没有拆分,直推了六个月。 目前的策略是先经过样板客户,再进样板渠道,目前还没有选地域推广。所以现在占比高的可能只是现在选中优先试点的。 4、施工人员增速比较快,未来指引?在公司整体平均范围内。 造价没有增长显得施工增长快,今年和未来两年施工人员增速也是10%左右。随着更多校招生进入可能会分布在三个板块,施工增速不会显著高于整体增速。5、造价业务和施工业务中,地产客户的占比? 造价:50%施工单位,30%造价咨询公司(类似行业里的会计所),20%建设方(10%房地产,10%偶建临建,如广联达、牧原股份、温氏股份)。 从客户来看10%是房地产开发商。 但实际业务中很多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公司也做房地产相关细目,粗略计算按照2020年全国新增标段项目数60-70万,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不到 20万,纯住宅地产10万。 此前明源云给出数据是8-12万,看的只是房地产住宅,加上mall、文旅小镇等商业地产只有20万,占新增标段数30%左右,差不多就是住地产对造价业务的影响。 房地产上造价员消耗的时间短,因为追求高周转,计价算量简单。比如31层,2-31层只需要复制粘贴。 但大悦城、体育馆这样的项目复杂度要高得多。造价员实际受到的影响不到30%。 施工:几乎不受影响。 主要面向建筑施工单位,尤其是特一级资质,主要做大项目(造价规模5千万-1亿),来自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住宅类很少。三四千万预算的房地产项目话几十万买软件不太现实。 6、地产政策回暖对公司的利好或机遇? (1)修复行业信心。 过去地产暴雷、资金压力大、疫情管控等,2-3年来都很挣扎。今年央企层面收入可能上升,但省建工层级收入下降。 政策放开修复地产行业信心,下游付款等问题有望缓解。有信心开工。 (2)新项目持续开工就对公司有利好,目前公司在地产行业整体渗透率很低,新开标段60-70万,公司目前能够服务的只有1.5-2万之间。同时过去因为渗透率低公司受影响程度也比较低。 增量项目出来、活跃度提升后会有利好。 但利好不会在Q4或23年Q1快速反映在业绩当中。 7、今年重点拓展国央企客户,在收入中的结构占比,未来怎么落实?造价:没有统计数据,央企国企民企对公司来说没有区别。 施工:民营企业订单大幅下滑,收入更少,如河南科建、重庆大江等重点民企客户今年都情况不好。因此策略上向央企(特别是央企基建)转换,今年在铁建、中交、电建的央企层面加大业务拓展力度。今年民营企业已经降低很多,特别准确数字不掌握。 大央企大基建的策略类似,自上而下,总对总,通过高层互访和策略沟通,销售网络建设上针对央企和大国企客户做了更新,过去这类客户用本地销售团队,比如河北建工,区域的人在石家庄附近做销售活动,以省为根据地。 现在大央企的业务由于覆盖全国范围,公司新建了总部赋能的部门,比如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央企房建业务(包括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化、中冶),十几个专门负责解决方案的售前来负责,和集团相对高层建立联系,同时也需要到项目地联合地方团队做现场调研和方案设计。 对销售能力提高了要求,需要和高层对话,有顶层设计意识,需要掌握沟通技能和高层关系维护手段。 8、客户需求上有没有变化?产品的调整? 产品没有调整。 需求上从单点需求转为系统化需求。 管人员、管物料领导不想听,找项目经理。 国资委等上层对利润率、研发费用、数字化投入等维度都有要求,一些施工单位不知道怎么做,希望公司能提供一整套方案满足上层要求。具体表现为项目订单越来越大,项目层级越来越高,原来很多在项目部层面,现在要到三级单位、局等比较高的层面才能拿单。 公司过去就开始做自下而上的打法,在高层关系上有一定基础。 9、数字新成本具体的产品形态? 是基于大型客户的系统做二次开发,还是另外单独做一套系统? 数字新成本销售客群不包括Top70的房地产开发商,因为有数字建设方BU,面向Top70地产开发商做定制的成本管理系统,如碧桂园每年1500万以上订单,不在数字新成本目标受众范围内。 对大型施工企业卖标准化产品,虽然管理复杂但业务不如房地产复杂,房地产设计的成本很多,对施工单位只涉及人机料法环这样的细致部分。大小施工单位管理的内容类似。 因此提供标准化SaaS服务,形式是一个搭建在公有云的平台,也可以按照要求部署在私有云上,做接口调试。同时也会包含增值服务。 10、数字新成本定价逻辑?按照模块,人员规模? 模块、项目数、人员规模都影响造价咨询公司的造价员很多(几百个),会比小型施工单位更复杂,积累项目数更多,价格也更高。项目数很少、人员数很少的基础版本5万,目前最高叠加到50万。 11、数字新成本的销售人员会否增长? 造价转云后更多销售人员放在大客户上,区域性小规模“施工散户”统一到全国的corecenter,每年不需要销售上门,依托人工坐席销售就可以满足需求。 节省下来的销售都投入大客户,再往大客户里推新品也不需要额外投入人力。 12、数字新成本未来如果继续做功能延伸,主要通过自研还是会考虑一级市场收购? 目前自研效率比较高,数字施工有一个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不仅服务于数字施工的研发,也支持数字新成本的研发。数字新成本团队从组建到发版不到一年,目前自研顺利不考虑并购。 一级并购更多着眼在更前沿的技术上。一级市场估值偏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广联达(002410)-调研纪要

信息技术
未知机构2023-03-26
hot

广联达(002410)-路演活动

信息技术
未知机构2022-06-20
hot

广联达(002410)-2021年业绩交流

信息技术
未知机构2022-04-06
hot

拥有护城河中的广联达(002410)

信息技术
华泰证券201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