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0 第一章宏观政策加持,打造基建强国路1 一、“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1 二、《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四五”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2 三、政策解读7 第二章听行业大咖说数字化10 一、勘察设计行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10 二、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10 三、数字化发展对勘察设计企业的重要性?11 四、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型?12 第三章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13 第四章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方案16 一、蓝凌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16 二、蓝凌勘察设计科研项目管理平台17 三、蓝凌新一代勘察设计行业知识库21 第五章蓝凌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标杆案例28 一、中交四航院:用四库全书让知识资产增值28 二、中国能建安徽院:拉通流程提效人财物事31 三、基准方中:协同办公+知识管理+学习管理40 四、中国铁设集团:数据可视化、赋能智慧经营46 五、中建西南院:智慧OA赋能业财一体化经营52 六、中南建筑设计院:6大应用场景实现知识共享创新58 七、深圳交通设计中心:用OA赋能100+智慧城市建设63 八、广东省城规院:用蓝凌智慧OA赋能“业财行技”67 关于蓝凌74 前言: 我国勘察设计行业70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爬图板,到上世纪90年代的“甩图板闹革命”并全面普及CAD等技术,以及到最近几年的BIM、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涌现,勘察设计行业正在悄然发生一场新的变革。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8.6%,同比增长 9.7%,达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的4倍以上。截至2020年底,全国勘察设计企业数量 2.4万家,从业人员440万人,营业收入7.2万亿元,利润总额2937.4亿元,科技支出1867.6 亿元。 据调研,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初级阶段,18%的企业尝试进行数字化协同设计但进度缓慢;44.3%的企业处于初级的信息管理应用阶段,具体表现为各种OA系统的运用等;37.7%的企业尚未开展任何数字化体系建设工作,翻模依然是当前数字化项目交付的主要方式。 数字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本书收录了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热议中的政府指导政策、权威专家观点、企业实践案例等,剖析了时局、行业发展、数字化的方向及方法等。 第一章宏观政策加持,打造基建强国路 一、“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 2022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 《规划》中提出要推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数字转型,提升发展效能。推进BIM全过程应用。加快提升BIM设计软件性能,重点突破三维图形平台、建模软件、数据管理平台,开发基于BIM、5G、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同设计应用系统。 1.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平稳,设计建成大批国家重点工程,方案独创性有所提升,勘察设计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行业企业总数达23741家,年均增速3.0%;从业总人数达440.0万,年均增速7.7%;营业总收入达72496.7亿元,年均增速21.8%。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不断创新,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快速增长,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活动投入年均增速达28.8%,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国际化水平取得较大提升,境外市场新签合同额比“十二五”末期增长47%。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认识到,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设计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吸引力下降,复合型人才短缺,高端服务供给能力亟待提高,同质化低价竞争问题依然存在,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勘察设计品质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差距,推动勘察设计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乡村建设行动等工作任务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特别是数字技术与建筑业广泛融合和深度渗透,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建筑师负责制等新模式快速发展,拓展了行业业务新空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行业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要抓住新机遇,直面新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2.推动行业数字转型,提升发展效能 1 推进勘察设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升级迭代。 以信息技术赋能勘察设计企业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模式,重塑管理流程,持续完善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与功能的无缝集成,逐步实现全面动态业务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勘察设计企业建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治理和分级分类管理,保障数据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2 推进BIM全过程应用。 加快提升BIM设计软件性能,重点突破三维图形平台、建模软件、数据管理平台,开发基于BIM、5G、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同设计应用系统。加快推进BIM正向协同设计,倡导多专业协同、全过程统筹集成设计,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鼓励企业优化BIM设计组织方式,统一工作界面、模型细度和样板文件,不断丰富和完善BIM构件库资源。逐步推广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数字化资产管理和智慧化运维服务。 3 推广工程项目数字化交付。 优化行政审批、成果交付与应用、档案管理等方面制度规定,推进工程项目设计方案BIM交付,完善工程项目设计及竣工成果数字化交付体系。推进BIM软件与CIM平台集成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积极探索工程项目数字化成果与CIM基础平台数据融合,研究建立数据同步机制。 4 积极推进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设计。 构建资源配置合理、专业分工明确、数据交互共享、成果系统集成的网络化设计环境,积极探索跨组织、跨地域勘察设计协同工作新模式。鼓励勘察设计企业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收集设计方案、标准规范、设计图集等知识资源。积极推广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进勘察设计智能化,不断提升勘察设计质量和效率。推行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实施建筑平面、立面标准化设计,选用标准化部品部件及其接口,避免二次拆分设计。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集成综合优势,落实设计选型标准,促进设计和生产、施工有效衔接,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水平。 二、《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四五”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以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的焦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链、供 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正经历严峻考验。全球经济向绿色低碳发展,我国提出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将面临新挑战,迎来新机遇。 当前,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在几十年高速增长之后处于深刻变革期,以创新为引领的转型发展已成必然。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城建,都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建造、智慧能源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万物互联,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势将促进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1.发展目标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四五”信息化工作总体目标是: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变革,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初步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协同工作模式,创新勘察设计新业态,有效提高生产能效和绿色环保水平,开放、健康、安全的行业信息化生态初见成效。到2025年,大型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部分龙头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信息化基础更加坚实。协调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新信息技术应用体系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建立健全涵盖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企业生产、管理、服务和数字化转型要求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进一步夯实行业信息化建设基础。 (2)两化融合不断深入,信息化应用再上台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继续深化两化融合,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作用,显著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完善集成化设计和数字工程建设,初步形成基于BIM的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工作模式。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协调推进,全面提升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工程建设效率、水平和质量实现整体提升。 (3)新技术落地应用,信息化创新取得突破。推进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落地应用和应用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促进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创新一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和服务场景,实现以数字化为支撑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模式,通过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贯通,创建工程勘察设计新业态。以应用创新赋能行业科技水平提升,发挥工程设计引领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4)协同合作共建共享,信息化生态初步形成。推动软件厂商与行业企业合作,以研发促应用,以应用促研发,着力提升自主核心专业软件的技术水平。分类选树信息化建设标杆企业,通过示范引领推动交流互鉴,整体提升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总结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经验,提出若干实用高效、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方案。建立行业共享数字经济和信息系统共建机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信息化生态。 (5)数字经济优势凸显,龙头企业达国际先进。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加大各种资源投入,以 数字化转型驱动组织创新、流程创新、生产方式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厚植数字经济优势,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部分龙头企业信息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部分领域实现国际领先。 2.主要任务 2.1夯实企业信息化基础 (1)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企业新一代数据中心,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提升工作协同、知识共享、数据仓储、远程访问等基础平台能力,实现丰富全面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能力,实现管理、服务和数据一体化。推进新一代网络技术应用,优化网络架构和性能,提高云数据中心的资源整合能力,推广云桌面办公的工作模式,有效支撑远程办公并促进行业协作高效互通;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依托5G、IPv6等新技术,实现现场终端与数据中心的互联、智联,推动“互联网+”走向“智能+”。研究和探索行业数据中台建设,为激活企业数据资产、实现数据价值提供支撑。 (2)建立健全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遵循“立足行业,统筹规划,开放合作、急用先行”原则,开展行业信息化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研究,初步建立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充分发挥行业信息化标准智库作用,统筹规划,适时组织相关标准制(修)订。面向数字化业务应用场景,编制完善细分行业工程数字化交付技术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间的数据共享。编制各类工程勘察数据采集标准、专业软件数据交互标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间互联互通标准,推进各类专业软件的集成应用。 (3)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和健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机制,持续完善网络安全体系。落实“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网络安全保护要求,构建企业级网络纵深防御体系,提升应对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