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 投资逻辑 发力新兴技术安全,打造平台化产品。公司发力新场景下的安全保障,集多云安全和多云管理于一体的安恒云与10多家国内主流公有云完成了适配对接,为其提供云安全服务,并累计服务约700家私有云客户,连续三年被Gartner评为云安全“标杆供应商”。公司是态势感知国家标准的核心起草单位,态势感知产品服务于全球2500+客户,为国际重大活动的网络安全保障提供支撑,被IDC评为态势感知领导者。此外公司AiGuard产品覆盖数据资源活动全生命周期,AiLand数据安全岛通过了信通院、公安部等10多项测评认证,实现了数据共享过程的可靠、可控和可溯。 把握安全服务云化趋势,加速服务模式转型。数字化、云化、智能化背景下,安全服务在行业中占比不断提升,根据IDC数据,预计安全服务市场2026年将达到86.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五年CAGR约为21.6%,公司SaaS云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订阅式安全能力,在安全云服务市场排名第一。MSS服务在大客户和中小客户场景加速落地,2022年上半年客户数量增速连续数月超110%。公司在公有云托管安全服务市场位居第三,在网络安全厂商中位居第一,MSS技术实力受到高度认可,未来有望带动订阅式收入增长并提升安全服务业务的毛利率水平。 三轮驱动下收入快速增长,向综合安全厂商转型。公司2019-2021年收入CAGR约为39%,毛利率保持在63%以上,2021年研发费用率约为30%,基础安全产品、安全平台、安全服务是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三驾马车。公司在监管侧经验丰富,并且不断完善生态合作体系,截止目前已获得240余份兼容性认证,完成19个品类70余型号的国产化规格适配。公司于2021年10月以324.23元/股的发行价定向增发约411.23万股,募集资金约13.33亿元,通过本次定增公司补齐了基础层安全产品,目前形成了以“新场景”及“新服务”为方向的安全平台产品和服务体系的综合方案能力,高度契合行业发展的新场景和新方向,未来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62/30.82/40.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0.82/1.52亿元,对应SPS30.08/39.26/51.4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S分别为5.2x/4x/3x,给予公司2023年5倍PS,对应2023年目标价196.3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解禁风险;新兴安全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投资要件 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1.目前市场认为安全服务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低,未来可能会拖累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但是我们认为,一方面2021年公司在安全服务业务上投入人员较多,虽然拉低了当年该业务的毛利率,但是随着后续规模化效应的形成,投入产出比将趋于合理;另一方面,公司推出的MSS(托管运营服务)在今年显著放量,客户数量增速连续数月超110%,MSS业务在人员成本上相对较低,随着其快速发展以及体量的不断扩大,公司安全服务业务毛利率后续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2.目前市场认为公司的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等新兴安全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增长驱动力,但是我们认为市场对公司的安全服务业务存在一定的低估。2021年公司安全服务业务占比32.35%,贡献了最多的收入,且近年来安全服务业务的增速不断提高,在线上化、云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SaaS安全能力订阅的方式能够帮助客户快速便捷地获取到安全服务,客户可以按需获取且成本大大降低。随着公司在安全服务业务上持续的投入,我们认为安全服务业务将成为支撑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强大引擎,安全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1.公司MSS快速落地并放量 2.数据安全重视程度攀升,公司数据安全产品放量3.安全服务业务产出陆续释放 估值和目标价格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62/30.82/40.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0.82/1.52亿元,对应SPS 30.08/39.26/51.4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S分别为5.2x/4x/3x,给予公司2023年5倍PS,对应2023年目标价196.3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 解禁风险;新兴安全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1.发力新兴技术安全,打造平台化产品 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安全问题接踵而至。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全新的应用场景下网络安全的防护对象有所改变,企业的网络边界逐渐消失,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全面泛化,种类和复杂度显著增加,新的使用场景催生了新的安全需求。 图表1:新兴技术发展带来新的安全需求 1.1云安全:发力多云及多云安全管理 云安全市场空间超过百亿,连续四年增速超过45%。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相对于传统的IT架构,云架构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成本,企业上云趋势呈现加速态势。伴随着云服务模式应用的不断深化,下游客户对云安全的需求水涨船高。根据CCW Research数据,2021年我国云安全市场规模达到117.7亿元,同比增长46.4%,近年来增速水平始终保持在40%以上,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数据加密、网络加密、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产品位居部署比例前三。从产品层面来看,根据CybersecurityResearch数据,数据加密、网络加密、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产品的部署比例分别为62%、51%、51%,在众多的云安全产品中位居前三。 图表2:中国云安全市场增速连续四年超过45% 图表3:数据加密产品部署比例最高 发力多云及多云安全管理,连续三年被Gartner评为云安全“标杆供应商”。公司自2013年起将云安全作为重点战略发展方向,在安恒天池云安全管理平台和玄武盾SaaS服务基础上,公司于2020年发布了集多云安全和多云管理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安恒云。安恒云可以连接国内外主流公有云、私有云以及传统数据中心实现多云的统一管理,还可以提供多云场景、混合云场景的一站式安全防护服务。2021年公司多款产品由单租户应用升级改造到SaaS集群多租户应用,并且与10多家主流公有云完成了适配对接,为公有云客户提供云安全服务。私有云领域,目前公司累计服务约700家私有云客户,为公司的SaaS安全服务建立了广泛的客户基础。 安恒云的核心还是安全。安恒云主要通过SaaS化的服务模式输出安全能力,用户无需在本地或云上部署各类安全设备或组件,仅通过开通账号的方式,即可实现按需订阅、服务化交付以及云端的0部署0运维。公司的云SaaS产品包含了堡垒机、Web应用防火墙、玄武盾云检测、数据库审计等众多服务,在多云场景下能够实现安全集中建设、统一管理,并提供涵盖事前监测、事中防护、事后审计的全生命周期安全能力。通过将安全能力进行整合,安恒云SaaS服务还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帮助客户实现云上等保,保障用户满足等级保护合规。 图表4:安恒云SaaS核心产品 1.2大数据安全:AiGuard覆盖数据活动全周期 大数据市场规模五年CAGR为21.4%,大数据安全受重视程度日益攀升。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与核心,大数据资产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使用价值。根据IDC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48.6ZB,占全球的27.8%,此外,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359.5亿美元,市场规模位列单体国家第二,2021-2026年五年CAGR约为21.4%,位列全球第一。大数据安全是用以搭建大数据平台所需的安全产品和服务,以及大数据场景下围绕数据安全展开的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随着大数据市场的快速增长,大数据的安全保障将成为数据创造价值的刚需。 图表5: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2021-2026年的CAGR约为21.4% 公司AiGuard覆盖数据资源活动全生命周期。AiGuard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基于公司CAPE能力模型为核心思想,即风险核查(Check)、数据梳理(Assort)、数据保护(Protect)、监控预警(Examine),围绕建设数据安全风险态势感知为目标,整体协同AiSort(数据安全分级与风险评估系统)、AiMask(数据脱敏系统)、AiGate(数据安全网关系统 )、AiThink(用户与实体行为分析系统)、AiTrust(零信任)、AiLand(安全岛)等多种数据安全能力,对数据资源行为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感知保护,建立数据安全运营的全过程自适应安全支撑能力,以实现整体智治的安全目标。 图表6:AiGuard数据安全管控平台覆盖数据活动全周期 图表7:AiGuard数据安全管控平台涵盖多种数据安全能力 AiLand数据安全岛为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价值构筑安全屏障。AiLand数据安全岛是致力于解决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信任和隐私保护问题的隐私计算平台。目前累计获得信通院、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等权威机构10多项测评认证,在BDTee大数据可信执行环境、MPC多方安全计算和联邦学习3个隐私计算方向都形成了成熟的商用软件,能够提供一整套基于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加密、区块链、 隐私计算、BDTee(大数据可信执行环境)、数字验签和全业务流程追踪审计技术,实现共享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确保原始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取”,保障数据共享交换过程的可靠、可控和可溯。 公司AiLand数据安全岛产品覆盖政务、跨境数据流通、金融、公益、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同类产品中,AiLand数据安全岛也是唯一具备销售许可证的产品。此外,该产品全面支持主流国产信创服务器,在隐私计算可信执行环境方向实现了全自研、国产化和自主可控。 图表8:AiLand数据安全岛获华为鲲鹏全面技术认证 图表9:AiLand数据安全岛专注于保障数据安全流通 1.3态势感知:国内态势感知领导者 态势感知已成为网络安全战略方向。2016年发布的《网络安全法》提出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将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法制化,标志着态势感知成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方向。态势感知的概念最早在军事领域被提出,覆盖感知、理解和预测三个层次,并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升级为网络态势感知,旨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网络态势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以及最近发展趋势的顺延性预测,进而进行决策与行动。根据数世咨询数据,预计2021年我国态势感知市场规模约为54亿元,2019-2021年的CAGR约为30%。态势感知是网络安全技术、产品、方案不断创新、发展、演进的汇集体现,同时代表了当前网络安全攻防对抗的新趋势。网络安全事件频发下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预计未来态势感知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公司态势感知位居中国态势感知领导者地位。AiLPHA大数据态势感知以智能大脑为核心,以安全数据中台和能力中台为技术支撑,基于ATT&CK、UEBA、SOAR等核心技术,实现高级威胁智能分析、纵深防御。平台通过资产、攻击者等不同视角,协同各安全产品进行安全事件统一分析和溯源处臵 , 支持云 、 管、端的协同处臵 ,以实现更快速的响应 。目前AiLPHA威胁线索分析和网络攻击追溯能力处于领先水平,对同源黑客的追踪和匹配上准确率达到95%,累计完成1000+网络实战攻防打磨,涉及数百个模型、上千个数据源。通过利用AI智能分析,该产品能够将复杂的网络攻击简化成易于理解的安全决策,并且具备较高的自动化工具、自动化流程和剧本,80%的重复性工作无需人工介入实现自动处臵。目前该产品服务全球超过3000家客户,支撑了包括“G20峰会”、“亚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几十场国际重大活动的网络安全保障。 公司在IDC发布的《IDC MarketScape:中国态势感知解决方案市场2021,厂商评估》报告中被评为中国态势感知解决方案领导者企业,同时公司也是态势感知国家标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