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 (2021年)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联合各有关部门,充分凝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巩固普惠金融发展成果,积极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为监测评估2021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人民银行继续组织开展了普惠金融问卷调查和指标填报1,从使用情况、可得性、质量等多维度反映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综合指标数据和相关情况来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同步提升,普惠群体金融服务获得感持续增强,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2021年普惠金融发展总体情况 (一)2021年普惠金融发展主要举措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改进普惠群体金融服务,有效促进助企纾困、乡村振 兴和保障民生。一是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 1现行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包括使用情况、可得性、质量3个维度,共24类57个指标。本次问卷调查时间为2022年4月至6月,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共采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岁以上人群调查样本19余万份。 能,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二是人民银行牵头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的意见》,联合相关部门启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示范工程,联合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的支持力度。三是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增强金融服务普惠小微主体能力。四是优化流动就业群体、小微企业等的银行账户服务,联合相关部门推动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五是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强化以科技赋能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六是不断完善普惠金融相关的法规制度和基础设施,规范征信业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七是持续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强化全流程管控,完善金融消费者投诉管理机制,推进金融 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从严查处侵害消费者金融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深入推进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 (二)2021年普惠金融发展主要特点 2021年,我国普惠金融在延续较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普惠金融发展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方式不断创新,普惠小微 贷款持续实现量增、面扩、价降,首贷、续贷和信用贷款推 进力度持续加大。二是在我国取得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进展,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更加完善,各具特色的创新做法日益涌现,脱贫人口贷款余 额和贷款覆盖面同比增加,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三是银行账户服务体系更加优化,简易开户举措有效提升小微市场主体、流动就业群体的账户可得性, 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开户时间进一步缩短、开户流程更加优化,新开立单位银行账户较快增长。四是疫情应对和技术进步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纵深发展,数字化成为金 融机构重要转型发展方向,数字技术运用促进金融服务范围持续下沉拓展,数字支付规模持续扩大,小微企业互联网流动资金贷款等快速增长,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稳妥拓展,数 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丰富。五是在金融服务渠道保持广泛稳 定覆盖的基础上,传统银行网点更趋智慧、智能,各渠道无 障碍、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远程服务、上门服务等得到更多有益探索实践。六是保险普惠性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农业保险保费较快增长,城乡居民大病保 险保费平稳增长,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七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包容性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增强,农产品期货期权数量稳步增长,公募基金账户覆盖面持续扩大。八是征信、担保等支撑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 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持续取得新的突破,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收录人数最多的征信系统,政府性融资担保效能得到进一步激发,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有效促进动产融 资业务增量扩面。九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持续推进,金融机 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金融消费者投诉渠道保持畅通稳定,线上金融纠纷调解快速发展,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取得积极进展。 (三)普惠金融发展国际比较 中国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更加巩固。人民银行加强同G20框架下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 (GPFI)、普惠金融联盟(AFI)、国际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 (FinCoNet)等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倡议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改进、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中国较多普惠金融核心指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普惠金融调查(GlobalFindex)2数据,中国受访者账户拥有率、数字支付使用率、储蓄参与率3和借贷参与率4等均实现增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 2数据来源于对全球123个经济体12.5万成年人的抽样调查,从需求端反映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3过去一年参与储蓄的成年人比例。 4过去一年参与借贷的成年人比例。 专栏1 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显示中国普惠金融多项指标增长明显 2022年6月,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全球普惠金融调查 (GlobalFindex)数据,中国多项普惠金融指标增长明显,较多普惠金融核心指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 一是全球账户拥有率不断提升,中国账户拥有率达到近九 成水平。全球76%的受访者拥有账户,较2017年提高8个百分 点。中国89%的受访者拥有账户,较2017年提高9个百分点,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84%)。二是疫情推动全球数字支付迅猛发展,中国保持高位增长。全球64%的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 疫情导致线下接触难等因素起到了助推作用。中国86%的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80%)。三是全球储蓄参与率略增,中国储蓄参与率明显上升。全球储蓄参与率为 49%,较2017年增加1个百分点。中国储蓄参与率为61%,较2017 年增加11个百分点,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54%)。中国受 访者在正规金融机构储蓄的比例从2017年的34%增加到2021年的45%,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36%)。四是全球借贷参与率增加,中国增长迅速。全球借贷参与率为53%,较2017年增加5 个百分点。中国借贷参与率为56%,较2017年增加11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55%)。中国受访者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参与率从2017年的22%增加到2021年的39%,首次超过向亲戚朋友借贷的比例,这反映出中国近年来在提升正规信贷可 得性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是全球超半数受访者存在财务担忧, 中国担忧养老的受访者比例低于高收入经济体。全球受访者中担忧不能支付严重疾病或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没有足够钱养老、 不能负担每月开支、不能支付教育费用、疫情带来经济困难的比例分别为74%、69%、64%、49%、82%,中国受访者担忧比例均低于全球,分别为68%、52%、48%、35%、70%。其中,中国受访者 对养老开支的担忧比例低于高收入经济体(59%)。六是全球大 部分受访者能在30天内筹集到应急资金,中国受访者能在30天内筹集到应急资金的比例超九成。在应急资金方面,全球88%的受访者能在30天内筹集到应急资金,仅有32%的不存在筹集困 难。中国92%的受访者能在30天内筹集到应急资金,与高收入经济体(93%)接近;60%不存在筹集困难,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 均值(46%)。 二、普惠金融重点指标分析 (一)使用情况维度 1.账户和银行卡使用情况 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人均拥有量持续稳步增长。截至 2021年末,全国人均拥有9.61个银行账户,同比增长8.88%;人均持有6.55张银行卡,同比增长3.25%;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7张,同比增长2.97%。农村地区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8.7亿户,同比增长2.74%,占全国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总量的35.86%。农村地区银行卡数量 39.2亿张,同比增长3.16%,其中借记卡、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分别为36.4亿张、2.8亿张。人民银行持续推进优 化银行账户服务和加强风险防控,一方面,推动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个人客户提供便利的异地银行账户服务,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遵循“风险为本”原则的基础上,视情况为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客户提供简易开户服务,并通过优化机具功能、提供向导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优化对老年人等群体的银行账户服务;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一人多卡(户)”等治理,排查存量账户风险。总体看,人均持有的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数量在保持增长的同时,增速有所下降。 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新开立单位银行账户较快 增长。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开立单位银行账户8336.97万户,同比增长11.44%。2021年,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 体新开立单位银行账户1394.93万户,同比增长20.48%。人民银行按照开户便利度不减、风险防控力度不减,优化账户服务要加强、账户管理要加强的“两个不减、两个加强”原则,持续推动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银行账户服务体系。推行小微企业简易开户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开有关开户事项,提高小微企业账户可得性和开户服务透明度,并通过健全小微企业银行账户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等多种措施,持续加强银行账户风险防控。总体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付服务明显改善,小微企业开户流程持续优化,开户时间缩减为1至3 天。人民银行还出台了12条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措施,涵盖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刷卡、支付账户服务等五方面,进一步向小微市场主体让利。 银行卡人均交易笔数较快增长。2021年,人均银行卡交 易笔数303.71笔,同比增长24.13%,增速比上年高17.74个百分点。随着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旅游、餐饮等持续复苏,消费者支付需求进一步释放。 九成受访者拥有活跃使用账户5。调查显示,九成左右 受访者拥有活跃使用账户,与上年基本持平。不同年龄段受访者拥有活跃使用账户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中年受访者拥有率相对较高,老年6受访者拥有率相对较低,比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不同收入受访者拥有活跃使用账户的情况也 存在一定差异,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的各收入段受访者拥 有率较为接近,月收入3000元以下受访者拥有率比平均水 平低8个百分点;城乡受访者拥有率仍存在差距,农村受访 者拥有率比城镇受访者低7个百分点。2.电子支付使用情况 数字支付使用广泛7。调查显示,超过85%的受访者使用 5活跃使用账户指最近6个月内有交易记录的账户,包含银行结算账户和在非银行支付机构开立的支付账户。 6老年指60岁及以上的受访者。 7数字支付包括使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云闪付、以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数字渠道进行支付的业务。 数字支付。分不同年龄的受访者看,20-39岁的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的比例相对较高,老年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的比例相对较低,低于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分不同收入的受访 者看,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的比例 相对较高,且5000元及以上不同收入段的受访者使用比例 差距不大,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城乡受访者看,农村受访者使用率比城镇受访者低15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各地通过推广普及移动电话、使用银行账户和借记卡发放紧急救济金、降低交易费用、出台相关政策等多样化举措鼓励使用数字化支付工具,加速推动了数字支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