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8月25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00亿元,同比增长45.50%;实现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94.32%;扣非归母净利润8.80亿元,同比增长138.77%;基本EPS1.53元/股。 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海外市场开拓推高利润水平。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2亿元,同比增长27.30%;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79.74%;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5.65%/24.20%,同比大幅提高+11.84/ +7.08pct,前两年的下降趋势得到扭转,盈利能力回到历史最好水平;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2%/ 2.08%/ 3.65%/-1.55%,同比-0.21/ +0.06/-0.31/-1.59pct,费用率处于同期低位。分产品:上半年,食品添加剂和大宗化学品分别贡献22.20亿元和10.5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85.19%和12.97%;两类产品毛利率分别为43.60%和22.39%,同比+14.60和-2.80pct;分地区:内销/外销收入分别为23.90/12.10亿元,同比增长36.79%/ 66.43%;毛利率分别为29.53%/ 45.56%,同比增加3.93/17.95pct。海外销售增速更快且利润率更高,海外市场打开是公司毛利率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及成本情况,适时对产品价格进行了不同幅度的调整,同时公司年产8000吨三氯蔗糖处于满产状态,三氯蔗糖的产能、产量、销量及销售价格均有不同幅度提升。 三氯蔗糖价格再度上行,国内供需两端短期紧缩。据百川盈浮,8月份三氯蔗糖价格稳中上扬,主力企业再度发布涨价通知,主流出货价格提涨至41万元/吨。部分地区的高温+用电短缺同时对供应端和需求端、成本和价格造成影响,三氯蔗糖国内的供应和需求端短期同时面临紧缩,价格、成本双双上涨。 图1:三氯蔗糖主流价格情况 研发投入集中收获,技术工艺行业领先。公司长期重视研发投入,在各项费用开支中占比较大。上半年公司获得授权专利42件,数量远超过去数年全年水平,至6月末,公司共获授权专利201件,其中发明专利135件,实用新型专利66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公司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并于高校合作设立化工工艺与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生产实践,在甲、乙基麦芽酚、安赛蜜以及三氯蔗糖生产技术领域,拥有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生产收率不断提升,均已处于国内最高水平。 产能建设有序开展,定远二期全力推进。上半年,年产5000吨甲乙基麦芽酚项目已达标达产;氯化亚砜二期年产4万吨项目已于6月份建设完毕,并一次性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至此公司已实现年产8万吨氯化亚风的产能规模,为公司核心产品三氯蔗糖以及后续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年产3万吨DMF项目建设和设备调试工作,全力推进定远二期项目的建设规划和相关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的论证工作。 高基数下筹划新一轮激励,彰显发展信心。截至7月31日,公司已完成3,243,111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58%,最高成交价为41.9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35.29元/股,成交金额125,374,078.95元(不含交易费用)。2021年业绩已达到公司上市最高水平,公司选择此时筹划开启员工持股/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对行业红利期到来的肯定和对自身长期发展的信心。低糖、减糖是伴随健康意识兴起的长期趋势,公司有望顺势而为巩固优势地位,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第四代、第五代高倍甜味剂全球龙头,拥有技术、产业、区位、规模综合打造的成本优势,行业地位稳固。公司食品添加剂销量稳步提升,2021年受益代糖行业高景气度,业绩迎来爆发,在健康意识兴起伴随而来的低糖、减糖的长期趋势下,有望持续受益。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EPS为2.88元、3.32元和3.94元,当前价格对应PE倍数为14.9x、13.0x、10.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代糖行业颠覆性发展、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