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

信息技术2022-10-07中国电信自***
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

1取势——背景趋势篇 1.1中国智慧城市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通过充分融合物理设施、社会人文生态及数字空间,结合数据传输、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实时感知、分析、协调城市运行动态,智能响应城市治理、生活、生产,实现城市的高效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推进的重点国家,经过十几年不懈的试点探索和统筹推进,逐渐掌握了建设高质、高效智慧城市的命脉。 1、概念导入研究期(2008-2012):理论研究、提高认识 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提出,拉开了智慧城市发展的序幕,全球各国开始逐步摸索智慧城市的建设,由于各国对于城市发展关注层面的不同,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各有侧重,如新加坡的智慧城市建设侧重于以人文生态为核心,而美国更加关注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由于地域广、城市发展水平不均的特点,在智慧城市的摸索阶段,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各城市逐步开始使用各类技术解决城市单点问题,但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还没有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认识。 2、试点探索实践期(2012-2016):试点推进、瓶颈凸显 2012年11月,住建部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标志着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入试点探索实践期,鼓励在全国范围内积极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据统计,我国智慧城市的试点数量有将近800个,基本涵盖了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在该阶段,各试点城市主要集中在各领域应用的智慧城市建设上,如增设智能感知设备,采集处理分析交通数据,指导城市交通等。 我国智慧城市的试点探索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为智慧城市的建设积累了各类经验,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充分暴露出了问题,2014年8月,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问题主要包括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且在某些地区思路不清,盲目建设。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制定科学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围绕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网络安全五个目标。 3、集成融合发展期(2016-2020):资源融合、系统集成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应清醒地看到城市规划的问题,要坚持规划先行和建管并重相结合,坚持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智慧城市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且在国家层面上强调要以统筹的思想看待整体的布局建设,以往“打补丁”建设的方式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城市问题,应着力推动信息共享、系统整合,打破数据孤岛。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的高质量建设,2018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监管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GB/T36333-2018,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强调了以城市需求为导向,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统筹协调城市各要素,开展智慧城市需求分析,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整体性规划和设计。 该阶段的实践经验表明,应从总体层面上布局智慧城市的建设,变以往松散、单点的应用系统建设为统一、整体的城市智慧系统建设。我国智慧城市经过摸索,已经逐渐掌握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标准、体系也越发完善,整体建设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4、全面推进上升期(2020+):创新应用、全面赋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智慧城市作为实现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历经概念导入研究期、试点探索实践期、集成融合发展期之后,迎来了全面推进上升的阶段。 在技术层面上,2020年国家提出并部署了“新基建”项目,智慧城市的建设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新基建的最终目的主要是服务其他产业,为其他产业增光添彩,而智慧城市便是新基建最好的施展舞台,2020年以来,伴随着新基建的不断深入,智慧城市的建设速度也在逐渐加快,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相关技术与交通、城管、环保、金融等各领域的连接,有效实现了城市数字化、网格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城市运营和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大型城市的智慧化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得到了有序地推进,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提升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要提升城市建设与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逐渐开始渗透到各个城市以及城市的各个方面,全面赋能城市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 我国智慧城市在历经十几年的探索、实践后,逐步向科学、规范的建设方式转变,可以看到的是,未来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政策推动、咨询引领、技术驱动下,一定能够爆发出无限的生机。 1.2中国智慧城市的核心驱动力 1.2.1智慧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在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社会矛盾激化、安全事故频发、资源大量消耗、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政府办事困难等等。 习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无疑是应对城市化挑战的重要突破口,智慧城市通过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运用通信连接、数据、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实时动态的感知、分析、协调,并能对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做出智能响应,从而让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实现城市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智慧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设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各类应用,解决城市在交通、安全、医疗、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优化城市的运行效率。通过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管,使城市全面融合感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通过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应急一体化联动,为城市应对重大风险和灾害提供更 有效的解决方式。通过全面网络覆盖,实现智能化感知、识别、跟踪和监管,提升城市治理效率。通过建立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医疗服务。 2、智慧城市建设是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有力保障 智慧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及时做出响应,为人民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通过聚焦城市管理难点堵点,夯实城市数字底座,有效支撑城市运行管理效率效能的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2.2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国,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智慧城市作为各类技术的集中效能发挥领域,是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驱动力量。 1、整合城市数据,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 首先,智慧城市能够提升城市数据采集和流转效率,通过数据共建、共享、共用赋予城市全面感知的能力,实现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而数据也同样是实现数字中国战略的必不可少的财富;其次,通过充分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城市搭建数据汇聚、分析、展示等服务于一体的空间信息云平台,面向各类对象提供空间信息服务,为数字中国建设夯实基础。 2、优化城市结构,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深度创新应用,不断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转型,激发数字经济的活力,促进数字经济向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渗透,拓展新兴业务市场,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同时能够助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有效支撑数字中国的建设发展。 1.2.3新技术、新应用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在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引领下,科技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智慧的基础。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可争议地表明中国科技事业的巨大进步。先进技术与城市治理业务结合,产生了大量的技术及业务创新,辅助实现数据高效流转、应用充分融合、智能感知决策等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1、5G 5G技术作为新型技术,逐渐渗透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5G技术结合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各行业应用,5G﹢传感设备、5G+AI人脸识别门禁、5G+无人机、5G+巡逻机器人、5G+照明灯杆等在智慧城市中都在逐渐得到应用实战。如在智慧交通领域,5G和云计算等技术联合,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传输彼此的位置、速度、行驶路径,避免交通拥堵,还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者提供预测模型。 2、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智能摄像头对人脸、车辆、异常行为(人群密集、消防通道占用、电动车上楼等)等进行识别告警,智能感知设备监测气象、环境、燃气泄露、危化品泄露、森林火灾等异常现象,都是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的智能应用。构建全域覆盖、三维立体的智能化感知体系是目前智慧城市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如对燃气管网、供水管网、排水管网、热力管网、桥梁、综合管廊等进行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监测;对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人群密集场所安全等进行公共安全风险监测;对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进行生产安全风险监测;对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监测。 3、大数据 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城市各部门积累了海量数据,数据已成为一个 城市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城市大数据中心作为智慧城市的“数据底座”,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对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汇聚、存储、融合与分析。统一汇聚存储城市各行业多源异构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城市信息拉通互通;整合融合原始数据,建立城市六大基础库(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库、电子证照库、公共信用库、宏观经济库)以及行业主题库、业务专题库、知识库,释放数据价值,支撑行业应用建设;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监测预警、态势分析等算法模型,为城市治理提供决策建议,提升城市运营指挥能力。 4、云计算 云计算依托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易扩展性等技术特点,可有效整合城市各类软硬资源,实现“云网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云计算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提供基础的IaaS服务,还可以提供PaaS服务、SaaS服务,如在政务领域,通过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软硬资源,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互连互通、业务协同;在交通行业,借助云计算强大算力能力,对道路交通路况进行实时预测及评估,分析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为道路交通疏导提供辅助决策;在医疗行业,构建城市居民的电子病历,分析城市居民的多发病症,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宣传,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5、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是在网络边缘来处理数据,实现数据实时的分析和响应。在公共安全领域,边缘计算赋能前端感知设备,降低网络带宽需求,减少数据传输时间,实现快速识别公共安全风险隐患以及预测事件态势发展。在农业领域,边缘计算能很好地解决部分偏远地区网络带宽资源不足问题,结合气象、土壤、光照等环境信息实时分析影响农作物生长因素以及预测农作物年产量,提升农业效益,助力农业生产数智化。 6、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通过结合数据库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础视觉能力,能够促进传统智慧应用转型升级,推动智慧城市从网络化、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