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2022年第4季度(总第52期)报告日期:2022年9月28日 要点 ●2022年前三季度,无论是从区域分布、周期演变趋势还是供需结构上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均在增大,经济增速逐季放缓。 ●美元指数强势突破110关口,多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部分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风险上升。 ●展望未来,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和需求回落,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逐渐接近衰退临界点。全球利率中枢趋势性抬升,美元欧元离岸流动性收紧,国际金融市场仍将维持震荡状态。 ●当前,能源危机下全球绿色转型趋势、新兴市场货币危机是否卷土重来等热点问题值得关注。 2020年以来G20经济体经济周期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OECD,Bloomberg,中国银行研究院 中国银行研究院 全球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 组长:陈卫东副组长:钟红 王家强成员:廖淑萍 边卫红熊启跃王有鑫赵雪情曹鸿宇邹子昂王淳李颖婷吕昊旻王宁远初晓 陆晓明(纽约) 联系人:廖淑萍 电话:010-66594052 邮件:liaoshuping@bankofchina.com 经济衰退预期与金融冲击 ——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2年第4季度) 2022年前三季度,无论是从区域分布、周期演变趋势还是供需结构上看,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均在增大,经济增速逐季放缓。美元指数强势突破110关口,多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部分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风险上升。展望未来,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和需求回落,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逐渐接近衰退临界点,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不过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全球利率中枢趋势性抬升,美元欧元离岸流动性收紧,国际金融市场仍将维持震荡状态。本期报告分别对能源危机下全球绿色转型趋势、新兴市场货币危机是否卷土重来进行专题分析。 一、全球经济回顾与展望 (一)全球经济逐渐接近衰退临界点 目前,由于新冠疫情、地缘冲突、能源短缺、通胀高企、货币政策紧缩、需求回落等多重因素相互叠加,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回落。2022年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分别为50.3%和49.2%,分别较年内高点回落3.4和4.8个百分点,显示增长形势明显恶化。这一趋势可以从空间、时间、结构和价格等维度深入观察。 第一,从空间维度看,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均面临下行风险,欧美地区衰退风险更大。为遏制通胀上行,美联储连续多次大幅加息,对美国居民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带来较大压力,2022年上半年美国已陷入“技术性衰退”,未来可能向全面衰退转化。欧元区面临的衰退压力大于美国,可能于四季度率先陷入衰退。受能源短缺因素影响,欧元区通胀形势更加顽固,尽管欧央行采取了一 次加息75个基点的强力紧缩举措,但通胀指数未现回落迹象。能源短缺对欧元区工业生产带来较大冲击,抬高制造业生产成本,不少企业被迫减产或停产,欧元区经济“火车头”德国的玻璃制造、钢铁、化工以及汽车工业产出减少。预计发达经济体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为1.2%,较三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图1);全年GDP增长2.3%左右,较2021年下降3个百分点。2022年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同样减弱,经济增速明显低于2021年,不过整体表现好于发达经济 体,虽然二季度同比增速明显回落,但三、四季度将略有回升。预计2023年二 季度后,新兴经济体将逐渐恢复增长动力,同比增速将接近2021年下半年,反弹力度强于发达经济体。 图1: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季度GDP同比增速及未来预测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国银行研究院 第二,从时间维度看,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了“衰退—复苏—萧条或二度衰退”的经济周期轮回过程。我们构建G20经济体GDP和CPI增速变化的四象限坐标图,以反映最近两年各经济体周期转变趋势。2021年大部分经济体处于第一象限(图2圆点表示),即疫后复苏阶段,呈现“经济增速加快,通胀也加快”的特点;然而,2022年前三季度G20大部分经济体落于第二象限(图2正方形表示),经济“滞胀”特点显现,即“经济增速放缓,通胀继续走高”;预计今年四季度,在主要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和需求回 落等因素影响下,各经济体经济复苏形势将向第三象限转化(图2三角形表示), 即“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渐回落”。结合前文分析,预计在2023年一季度之前,大部分经济体都将处于第三象限;2023年二季度开始,新兴经济体将率先向第四象限转化,呈现“经济增速加快,通胀持续回落”特点。 图2:2020年以来G20经济体经济周期演变趋势 注:CPI和年度GDP增速为同比增速,季度GDP增速为环比增速。资料来源:OECD,Bloomberg,中国银行研究院 第三,从结构维度看,全球经济面临供给和需求双重制约,但供给冲击有所弱化,需求冲击加大。 供给层面,全球供应链压力有所缓解,不过供应链瓶颈仍然存在。今年5月以来,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持续回落,8月最新数据为1.47,明显低于前期高点,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图3)。能源方面,欧洲能源紧张局势升级,其他地区原油供需情况得到改善。俄罗斯宣布无限期中断通过“北溪1号”对欧洲 的天然气供应,伴随取暖季到来,德国、意大利等依赖俄气进口的欧洲国家能源局势更加紧张。2022年8月,OPEC原油产量较上月增加61.8万桶/日,原油供给逐渐增加,“OPEC+”9月达成的小幅减产决议短期不会对全球原油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计原油需求增速将逐渐回落。物流方面,航运价格有所下降,全球运力提升。三季度,反映国际主要航线即期运费价格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日度均值明显低于二季度。上海港二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显著下跌,但三季度运力已恢复。欧洲供应链是全球运力恢复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最新的基尔贸易指数(KielTradeIndicator)显示,德国北海港口拥堵严重,已致超过2%的全球运力停滞,欧亚之间最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红海的货物运输量也比正常预期减少16%。劳动力市场方面,7月美国职位空缺率反弹至6.9%,职位空缺数量再创新高,8月失业率小幅回升,职位空缺与失业率同时上升反映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德国情况与美国类似。美国以及主要欧洲国家当前处于“工资—通胀”螺旋上升局面,部分国家罢工活动持续,劳动力供给面临动荡。 图3: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纽约联储,中国银行研究院 工业生产方面,全球整体逐渐从二季度低点反弹,但部分经济体工业生产下行压力增大。根据荷兰经济分析局测算,2022年6月,全球工业生产指数为134.1,较今年4月低点增加2.7,但仍低于俄乌冲突爆发前(图4)。在前十大 制造业大国中,意大利、法国、英国、韩国等经济体7月工业生产指数较二季 度下降;美国、德国7月工业生产指数较二季度微弱改善,但德国工业生产指数明显低于一季度高点;日本工业生产指数较二季度有较大增长,但是该增长主要是由于二季度基数较低所致,2022年7月日本工业生产指数仅为96.9,较2021年同期下降1.2。从工业生产景气度来看,欧洲地区和亚洲的日韩等经济体企业对未来更加悲观,制造业PMI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8月欧元区和韩国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下行至49.6%和47.6%,均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日本制造业PMI指数从今年4月开始持续下行,目前已较年内高点下跌2.6个百分点。 图4:全球工业生产指数变动趋势(2010=100) 资料来源:荷兰经济分析局,中国银行研究院 需求层面,内需和外需面临的负面冲击均在加大。内需方面,当前各经济体普遍面临疫情、通胀和货币紧缩冲击,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大。欧美等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利率抬升导致借贷和融资成本上升,再加上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居民和企业持有的股票、债券、黄金等金融资产价格回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导致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回落,企业固定资产、设备、研发等投资减少。2022年8月,OECD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6.5,较年初大幅回落。7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环比增速 0.03%,增长动力明显不足;欧盟自二季度以来,零售销售指数月度环比增速大幅回落,4-7月月度平均增速为-0.4%,而一季度月度平均增速为0.5%。日本虽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但最近4个月中有3个月商业销售额月度环比增速为负。此外,7月美国和日本的新屋开工数均较年内高点下行,欧元区营建产出指数自2022年2月以来已经连续4个月下降。考虑全球通胀的顽固性,四季度欧美等主要经济体以及全球利率中枢将进一步抬升,流动性环境将持续恶化,内需将持续承压。 外需方面,预计国际贸易增速将触顶回落,全球投资将持续低迷。2022年上半年,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带动全球贸易额显著增加。根据荷兰经济分析局测算,2022年6月,全球贸易金额指数达到124.6,较去年底增加8.0,远高于同期全球贸易量指数0.7的增幅(图5)。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下半年全球贸易增长可能很快触顶。主要拖累因素包括: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退出、大宗商品价格和消费需求回落、企业投资意愿下滑、全球供应链挑战延续等,这些因素将对中间品和消费品贸易带来压力。目前,作为全球经济“金丝雀”的韩国月度出口金额波动下行,同比增速明显回落。近三个月,韩国半导体、乘用车、钢铁制品、计算机外围设备、家用电器、精密仪器、汽车零部件等主要产品出口规模均明显低于之前三个月,上述产品很多为工业生产重要的中间投入品以及家庭消费耐用品,其出口规模下滑预示全球需求即将回落。中国贸促会近期针对企业的调研也显示全球需求放缓,超过60%的企业反映订单不稳定,短单小单多、长单大单少。国际投资和企业并购表现乏力,受地缘政治冲突和融资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企业并购总交易价值和交易数量明显下降。2022年二季度,全球企业并购价值仅为8691亿美元,低于2021年同期的10538亿美元。未来随着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临近和流动性环境进一步收紧,国际投资和企业并购额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图5:全球贸易数量和金额指数变化趋势(2010年=100) 资料来源:荷兰经济分析局,中国银行研究院 第四,从价格维度看,预计进入四季度后,全球通胀压力将有所缓解,但不同经济体存在差异。前三季度,主要经济体通胀压力持续增大,不过随着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流动性环境加速收紧,部分经济体通胀接近触顶。与二季度末比,当前美国、俄罗斯、巴西、加拿大、韩国CPI月度同比增速下降,其他G20经济体通胀继续上升(图6)。四季度欧元区、日本通胀上行压力仍然较大。英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通胀居高不下,能源价格上涨是主因。8月欧洲能源价格涨幅高达38.3%,带动欧元区8月通胀率创下9.1%的历史新高。随着冬天取暖季到来,欧洲能源短缺加剧,荷兰TTF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将提高工业生产成本,通胀压力逐渐向下游更多行业蔓延,预计供给冲击将继续拉动欧元区价格上涨。不过,考虑到欧洲各国已采取大幅加息、能源限价等措施遏制通胀,预计四季度欧洲通胀率涨幅可能会逐渐收窄。由于日本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年内通胀率逐渐由0.5%低位上行至2.6%,在日元大幅贬值影响下,未来日本通胀将继续小幅攀升。美国CPI同比增速已连续2个月下行,但8月回落幅度不及预期,核心CPI增速不降反升,表明通胀仍然顽固,紧缩货币政策效果有限。美联储将继续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四季度整体通胀将继续回落,不过考虑到8月核心通胀上行主要由房屋租金拉动,而房价刚性强,短期内无法对CPI增速下行做出显著贡献。 图6:2022年G20经济体CPI增速变动趋势 注:澳大利亚CPI增速为季度数据,最新为二季度数据,其他经济体为月度数据;除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为7月数据外,其他经济体均为8月数据。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综上,当前无论是从区域分布、周期演变趋势还是供需结构上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均在增大,随着需求回落和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全球通胀压力将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