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商业化电影巨头,头部影片出品能力持续验证。公司主旋律电影投资发行能力突出,2014年-2022年期间先后成功主投、发行多部“三部曲”系列电影,主投影片在票房前十影片中占3部,《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红海行动》分别实现票房57.75亿元/40.66亿元/36.52亿元。公司已形成可持续验证的高质量影片产出模式: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方法论、系列化影片IP矩阵、名导深度合作绑定相结合,公司热门电影持续产出能力强。 疫情出清中尾部企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受益。当前国内电影行业尚处修复阶段,疫情前2016-2019年我国票房持续增长,2019年国内票房达到642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滑,2021年国内票房回升至疫情前七成水平。 我们认为疫情下行业集中度提升,尾部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影院出清,2022H1影投前十公司票房集中度回升至33.1%;在疫情反复、影片供给不足背景下,电影强档期依赖度与头部影片票房贡献度提升,我们认为短期内行业龙头有望凭借头部电影出品、发行能力整合市场资源,实现长期增长。 影视行业复苏向好,全产业链布局提升业务协同能力。电影行业复苏形式向好,政策端暖风频吹,多地出台影业纾困政策,通过租金减免、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形式推动电影行业复苏。公司在电影行业下游布局提速,2019年取得院线经营牌照后,截止2021年末加盟影院108家,自营影院101家,计划新开10家多厅影城进一步补全影院版图。公司打通影业全产业链,业务覆盖电影投资、发行、院线、影院环节,我们认为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有助于控制风险和降低业务成本,减少业绩波动,促进公司各项业务优势互补,发挥上下游的协同效应。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热门影片出品能力持续验证,储备影片丰富,随着电影行业逐渐复苏,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1/4.22/4.73亿元,当前股价PE分别为44/36/3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新影片上映不及预期;政策趋严风险;税收政策变化风险等。 公司营收构成 图1.2022E-2024E公司营收构成 1.老牌民营电影公司,拓展电影全产业链 1.1.深厚的电影发行与投资经验,继续向产业链下游拓展 博纳影业作为我国老牌民营电影投资、发行公司,具有深厚的电影投资制作与发行经验。公司是国内首家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深耕影视行业多年,不断向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当前公司已覆盖电影产业各个环节,主营业务包括电影的投资、发行、院线及影院业务。 1999年创始人于冬在成立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并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块“电影发行牌照”。2003年公司取得“摄制电影片许可证”,进军上游电影制作领域;2005年公司参与合拍片投资获取发行权,同时布局影院投资业务,涉足下游影院投资管理;2008年公司投资控股海外发行公司,开展海外发行业务,2016年公司在美国好莱坞设立电影投资公司,参与好莱坞电影业务;2019年公司取得院线经营资质,开展院线管理业务,初步实现影视投资、发行、院线管理、影院投资业务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8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 图2.公司发行起家到全产业链布局 1.2.管理层:发行历史悠久,专业经验丰富 创始人影视从业经验丰富,管理层专业素养高。创始人于冬先后任职于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从业超过20年,积累了丰富的影视行业从业经验。 管理层均有丰富的影视传媒行业背景及较高的专业素养,这是引领博纳影业投资、发行、院线及影院管理业务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表1.公司主要管理层姓名职务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明星持股扩大影响力。根据公司公告,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实控人于冬(董事长、总经理)直接和间接持股22.49%,东阳阿里、林芝腾讯分别持股6.18%、3.88%,影视明星持有公司少部分股份有助于扩大公司在影视行业的影响力。 图3.实控人及明星持股 1.3.业务形式:立足投资与发行业务,拓展院线与影院业务 我国电影行业从上游到下游包括投资方、发行公司、院线公司、影院四类主体,公司通过设立不同子公司参与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协同效应,增强了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1)电影投资业务:公司通过主投与参投的方式参与电影投资制作,截止2022年8月,公司投资上映影片共20部,累计实现票房收入221.19亿元,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成绩。其中票房达到10亿元的国产影片共8部,占全国票房超过十亿元的国产影片总量26.67%,票房占比30.27%;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11部,占全国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总量的5.95%,实现票房占比18.14%。 2)电影发行业务:公司是首家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优秀的发行能力是公司的传统核心竞争力。自成立以来,公司已发行影片超过250部,成为了累计票房率先突破400亿元的民营电影发行公司。 3)院线业务:公司于2019年2月取得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的第一张电影院线牌照。截至2021年12月末,博纳院线旗下加盟影院共108家,银幕905块,其中资产联结型的自有影院92家,外部签约加盟影院16家。 4)影院业务: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宁波、重庆等城市投资建成并管理101家五星级标准现代多厅影城,银幕总数841块,在全国重要电影票房市场中完成了初步业务布局。 图4.我国电影行业业务流程及收入分配示意 业绩增长受疫情扰动,投资业务增长明显。公司电影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直接,公司业绩变动趋势与行业趋同,除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2020年,公司营收总体保持上升趋势,2021年实现营收31.24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0.26%。2021年公司电影投资业务增长较为明显,主要受益于公司主投的《长津湖》、《中国医生》等电影,投资业务实现收入14.54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48.37%。 图5.2021年公司营收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图6.2021年公司电影投资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公司现金余额较为充足,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好转。电影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于资金的需求较高,公司现金余额较为充足,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余额10.62亿元。自2018年以来,除疫情影响严重的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2.55亿元。 电影行业影院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公司整体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电影行业影院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影院业务占比高的公司毛利率下滑明显,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毛利率下滑较明显,博纳影业影院业务毛利率随行业整体有所下滑;公司业务以较高毛利率的电影投资和发行业务为主,受益于公司主投电影和发行电影取得的高票房收入,公司整体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图7.公司现金流持续向好 图8.2022H1公司整体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公司 2.影视行业看:疫情出清中尾部公司,等待行业复苏机会 受疫情影响电影市场规模下滑,尚处于修复周期。2016-2019年,我国电影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根据艺恩数据,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达到642亿元,同比增长5.7%。受到疫情冲击,上游影视制作、下游影院营业均受到直接影响,2020年票房收入下滑明显,2021年票房收入有所回升,达到473亿元,但同比2019年仍有较大回升空间。疫情防控政策下影院歇业,电影供给受限,观影人次亦出现大幅下滑,2021年我国观影人次11.68亿人次,相比疫情前有较大回升空间。 图9.我国票房收入受疫情影响明显 图10.我国观影人次变化 我国影院与银幕数量见顶,增速持续下滑。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1年我国影院数量12387家,相比2020年增长330家,同比增速放缓至2.7%;全国银幕数量82248块,增长6667块,同比增速放缓至3.5%。疫情前2019年影院数量增速达到9.7%,银幕增速达到16.2%;2020年疫情反复导致观影人次下滑,影院经营压力增大,新增影院与银幕数量持续下降,相比2019年增速还有较大差距。 图11.影院数量增长下滑明显 图12.银幕数量增长持续下降 政策端暖风频吹,多地出台影院纾困政策。疫情下全国性、地方性影院纾困政策文件频出,主要通过税收减免、租金减免、财政补贴等形式帮助电影行业纾解困难,推动电影行业恢复发展。我们认为政策端对电影行业强监管趋势有所放缓,疫情及行业整顿导致电影行业触底,纾困政策显示国家鼓励、支持电影产业健康发展。 表2.全国性及部分地方性影院纾困政策时间地区范围相关文件2022/2/18全国 2.1.观影需求相对刚性,优质影片供给不足 影院观影具备较强社交属性,观众观影需求仍较强。根据拓普数据显示,后疫情时代消费者近一年线下参加活动中,影院观影占比仅次于近郊旅游,高于其他线下活动。影院观影仍是消费者线下文娱活动的重要选择,观影选择往往为朋友及伴侣,独自观影占比较低,显示观影活动具备较强的社交属性。 图13.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线下观影意愿较强 图14.影院观影选择显示较强社交属性 优质电影提振观影需求,暑期档票房回升。2022年暑期上映《独行月球》、《人生大事》、《侏罗纪世界》等热门电影有效提振暑期档观影需求,暑期观影人次达到2.34亿人次,同比增长15.1%;截止2022年9月14日,《独行月球》实现票房收入28.99亿元,带动暑期票房同比增长26.4%达到93.3亿元。 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观众观影需求仍然较高,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下游影院内容端供给恢复,优质且具有较强票房号召力的影片将推动行业加快复苏,电影行业有望持续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图15.暑期档优质电影上映 图16.2022年暑期档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5% 图17.2022年暑期档票房收入回升 2.2.行业集中度提升,影业仍处复苏周期 场均观影人次下滑导致单银幕产出持续下降,影院经营压力增大。疫情与热门影片不足导致场均观影人次持续下滑,2021年场均观影人次9.51人,同比下滑-2.5%。单银幕产出基本呈下降趋势,2021年单银幕年产出62万元,同比2019年正常年份下滑33.3%,影院经营压力增大。 图18.场均观影人次持续下降 图19.单银幕产出持续下降 渠道端影院整合出清,头部影投集中度回升。2022年上半年疫情导致一线城市70%影院关停时间在一个月以上,36%影院关停时间在3个月以上。影院经营压力增大,行业中尾部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影院逐步出清,头部影投集中度回升,上半年Top10影投票房集中度上升至33.1%。 图20.2022H1多数影院经历关停 图21.2022H1头部影投集中度回升至33.1% 内容端头部影片集中度提高,市场对强档期依赖度增强。2021年上半年票房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影片收入占比达到45%,相比2021年提升10个百分点,主要系春节档重点影片票房收入高,而后续淡季强片缺失叠加疫情反扑,导致票房出现断层所致。根据艺恩数据,2022年上半年档期内票房收入102亿元,其中春节档贡献35.1%,档期内票房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上半年占比达到59.4%,市场对强档期的依赖度增强。 图22.10-20亿票房规模影片出现断层 图23.22H1档期票房占比提升至59.4% 3.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巨头,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业务协同 公司目前已初步实现了电影全产业链布局,业务覆盖电影投资、发行、院线及影院的各个环节,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使得公司能够更有效控制风险,降低业务成本,减少业绩波动,各项业务优势互补,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 1)公司通过主投与参投影片获得影片发行权:公司主投影片均由公司发行,也通过参投影片获得其他影片的发行权,进一步扩大发行业务的市场份额。公司作为国内民营电影发行龙头,从事电影发行业务近20年,在发行业务上有多年的积淀,对观众的喜好和市场趋势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影片投资更符合市场需求。 2)公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