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阿里巴巴]:数字化与碳中和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数字化与碳中和

信息技术2022-09-18阿里巴巴陈***
数字化与碳中和

数字化与碳中和 园区篇 目录 CONTENTS序言 41 大势所趋——园区绿色发展的形势与机遇 61.1 新形势: 园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71.2 新趋势: 园区绿色发展呈现四大重点方向 71.3 新机遇: 园区成为落实双碳的主力军 91.4 新引擎: 数字化持续为园区绿色发展赋能 102 任重道远——园区双碳现状与挑战 112.1 百花齐放: 园区的发展历程 122.2 如履薄冰: 园区的控排现状 132.3 摩拳擦掌: 园区低碳转型的挑战 163 管服并重——数字化碳中和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193.1 三端协同: 数字化碳中和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 203.2 运筹帷幄: 园区双碳监管与服务 223.3 标本兼治: 园区企业能源综合服务 243.4 乘风而起: 园区企业双碳数字化服务 283.5 数字使能: 园区双碳数字底座 314 场景聚焦——数字化碳中和服务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344.1 钢铁冶金园区: 数字化生产节能 354.2 化工园区: 综合能源管理 364.3 食品饮料园区: 精益生产与能效提升 384.4 楼宇建筑类园区: 绿色电力与绿色交通 404.5 产城融合型综合园区: 双碳综合服务 425 聚力行远——数字化碳中和服务平台配套机制建议 435.1 数字化推动协同机制升级 445.2 外部资源对接 465.3 探索数字化的运营机制 47 序言园 区 、数 字 化 、碳 中 和,将 三者 耦 合 成 一 个 有 机 联 系 的 整 体,需 要 管 理者的智慧。开展园区数字化碳中和研究,对产业链延伸、延链强链、优化布局,实现企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集约,提高园区产业竞争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乃至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园区,是数字化、碳中和的落地空间和载体,是地方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的对象;数字化,是园区管理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是园区各项经济活动(包括碳中和)及其管理以数字形式来记录、计算和运用的过程;碳中和,则是园区发展方向和远景目标,也是需要主管部门积极推动的工作。园区,是产业集聚场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免税区、环保产业园、循环经济园区、生态产业园、绿色低碳园区、自由贸易区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地,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尽管园区占地不等、龙头行业企业不一、产业链供应链不同,但均成为各地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研究发现,我国有各类园区超万家,其中国家级与省级园区达2543家,贡献了超过50%的全国工业经济产值,约3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立足新时代,在碳中和导向下,园区由“捡到篮子就是菜”升级为产业链招商;产业开始由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发展向低能耗高效率环境友好型转型升级;管理也由“拍脑袋”向智能化迈进,开创园区协同共生共赢的发展新局面已成必然之趋势。数字化,是将信息转变为可度量的数字或数据集,建立模型进行统一处理和应用的过程。通过数据采集、集成、云计算等技术等进行数据分析、挖掘,监测企业经营管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产业基础现代化的软件包,离不开数字化;推动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供需平衡,离不开数字化。简言之,无论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还是园区智能化管理、城市“大脑”等,都需要数字基础的支撑;提高园区碳生产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亟待提升数字化水平。碳达峰碳中和,是远景目标和政策导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以来,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 会系统性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要坚持动态平衡、整体协调、节约优先、创新驱动等原则,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相关部门和地方,也相应推出各类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规划或行动方案,即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经绘就。园区,无论数字化还是碳达峰,均需从实际出发,摸清家底,加强顶层设计,依据中央安排,从碳源或碳汇、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制定符合各自园区实际的施工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减排降碳为导向,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园区能源生产、储运、销售、消费全产业链管理流程再造,以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 重 构,实 现 节 能 、节 地 、节 水 、减 材 、减 污 、降 碳 协 同 。顶层设计,要能顶天立地;顶天,要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符合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立地,要能使工作有抓手,项 目 能 落 地,绩 效 能 显 现 、有 特 色 、有 亮 点 。做 好 园 区 碳 达 峰 碳 中 和 规 划,需要从能源流、碳排放流核查做起,包括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废物流的盘查和核算,为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奠定基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安排资金链;发现并利用好人才,坚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产业升级是减污降碳协同的重要途径,体现在价值链曲线上,要提升底部、延伸两端、替代先行。提升底部,要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创造品牌;向左延伸,要拥有更多专利、知识产权和企业标准,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向右端延伸要紧盯市场、占有市场,围绕产品提供市场服务,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升级可从进口(境外输入均是)替代做起,通过生产智能化、分工网络化、产品定制化、过程绿色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步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碳中和之路。由施耐德电气、阿里云、信通院、工信部国际合作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数字化与碳中和(园区篇)》,分析了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数字化碳中和是园区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抓手,设计了碳中和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及其配套机制。采取宏观评价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既有对发展趋势的定性描述也有实践案例的典型剖析,既有图表展示也有实施方案的铺陈,数据翔实,论证充分,方法正确,逻辑清晰,值得园区管理者和相关研究人员一读。是为序。周宏春 研究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 1 大势所趋——园区绿色发展的形势与机遇 2 数字化与碳中和 园区篇1.1 新形势:园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加速完善2020 年 9 月,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部署推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其中《方案》明确提出建设绿色低碳园区,并选择 100 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此后,碳达峰、碳中和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园区,一场绿色变革拉开帷幕。在园区发展方面,2022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以产业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宣传推广、项目示范为抓手,在“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的基础上,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实施路径的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部委号召,上海、广州、浙江、河南等省(市)制定和发布了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方案,绿色园区、低碳园区、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园区等名称不断出现在政策和方案文件中,绿色低碳智慧园区建设和发展驶入快车道。新形势下,各地纷纷制定和出台全区配套机制,同时制定园区建设标准和运营规范,引导和激励有条件的园区绿色低碳转型,为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1.2 新趋势:园区绿色发展呈现四大重点方向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方向发展产业通常围绕区域内的优势要素资源集聚,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园区。随着我国园区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以及园区内企业主体数量的增加和资源的消耗,要素依赖无法满足政府对园区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驱动成为园区发展新的动力引擎。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园区不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产业园区,其中以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为代表的高新区,在我国众多园区中独树一帜。他们长期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完善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引入绿色产业、低碳技术、绿色金融等新兴业务,赋能园区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转型升级,引领我国产业园区朝着创新驱动方向发展。 3 大势所趋——园区绿色发展的形势与机遇由粗放高碳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长期以来,产值规模是衡量园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园区对产业准入和主导产业的碳排放没有指向性要求,部分园区仍处在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能耗双控行动,兼顾双碳和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成为园区发展的新主题。2022 年,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被列入 13 个省(市)工作重点,内蒙古、青海提出要打造零碳园区,浙江、福建、海南等将低碳园区列入发展重点。浙江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到 2025 年,通过实施六大任务,实现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开展绿色低碳循环改造,并建成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 50 个,基本形成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管理运营方向发展传统园区侧重于建设和管理,科技投入、系统建设与应用不足,园区运营、用能、碳排等数据在线化和利用率不足,导致园区运营成本高、效率低,促使传统园区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呈下滑趋势。2019 年我国智慧园区的数字化投资超 1600 亿元,2021 年“十四五”规划又明确提出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凸显国家对园区智慧化发展的支持和重视。数字技术与低碳技术在智慧园区融合应用,加速园区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领域的落地实践。目前,智慧园区已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沿江城市群等建立与运营,并由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快速拓展。 4 数字化与碳中和 园区篇由低效竞争向生态共赢方向发展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政府、运营方、园区企业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的协同合作。但是部分园区各参与主体各自为政,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合作缺失等弊端长期存在。双碳目标下,共建绿色数字生态已经成为共识。企业作为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主体,共建生态将促进更多资源和服务以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方式流向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政府可依托生态数据及时对园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低碳转型等问题进行精准诊断和精准施策,综合能源服务商、碳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则可快速识别企业发展需求,评估业务前景和风险,为深入挖掘园区价值提供高效支撑。1.3 新机遇:园区成为落实双碳的主力军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最广泛的空间载体。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园区的耗能约占全社会总耗能的 69%,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约 31%,园区已成为落实“双碳”战略的主力军。双碳园区助力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双碳园区的建设,是对园区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领域的改造和升级,是绿色发展理念、低碳科技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实践,将有效推动地方产业园区向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速培育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对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探索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一批标杆性的产业园区。其中,张江高科技园为满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未来城市发展要求,聚焦低碳生产、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