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CGM行业专题-技术工艺趋近成熟,国产CGM有望迎来爆发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CGM行业专题-技术工艺趋近成熟,国产CGM有望迎来爆发

2022-09-15中泰证券偏***
CGM行业专题-技术工艺趋近成熟,国产CGM有望迎来爆发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集】CGM行业专题-技术工艺趋近成熟,国产CGM有望迎来爆 发 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9月14日 今日预览 晨报内容回顾: 欢迎关注中泰研究所订阅号 分析师:戴志锋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4电话: Email: 今日重点>> 【医药】谢木青:CGM行业专题-技术工艺趋近成熟,国产CGM有望迎来爆发 研究分享>> 【电新-亿纬锂能(300014)】曾彪:Q2业绩环比高增,动力储能盈利逐渐恢复 【农林牧渔】姚雪梅:2022年9月USDA供需报告点评——中国大米产需缺口放大,印度大米出口减少 【互联网传媒-心动公司(2400.HK)】康雅雯:触底回升,再次心动 【煤炭】杜冲:煤炭2022年中报总结—凌寒独自开 今日重点 ►【医药】谢木青:CGM行业专题-技术工艺趋近成熟,国产CGM有望迎来爆发 血糖监测需求旺盛,CGM是新一代监测技术,国内市场渗透率不足5%。中国是糖尿病发病数最高的国家,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预计到2030年患病数将达到1.64亿人,年复合增长率约2.4%,血糖监测需求逐年提升。目前国内血糖监测以指尖血糖检测为主,但采样数据有限、操作不便,患者依从性不足1/3。连续血糖监测(CGM)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间接反映血糖水平,具有全天候监控、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等诸多优点,Ⅰ型糖尿病患者和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对CGM需求尤为明显。目前美国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发展CGM渗透率已超过20%,而国内渗透率还不足5%,整个动态血糖监测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我们预计2030年CGM国内市场有望达到200+亿元,国产化率尚不足10%。结合国内CGM行业现状并参考市场公开资料,我们对CGM未来市场规模进行测算,预计2030年国内CGM市场规模有望达208.6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速有望达32.11%。从市场份额来看,海外市场格局相对稳定,雅培、德康、美敦力几乎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CGM份额;国内市场同样被外资垄断,其中雅培的freestylelibre凭借优异的性能占据约78%份额;国产品牌中,鱼跃医疗、微泰医疗、硅基仿生等头部企业也具有一定优势,但整体国产占比还不到10%(2020年)。 技术不断突破下,高性价比国产CGM进入加速进口替代阶段。近1-2年国内有多款新产品上市或即将面向市场,制造工艺、产品佩戴体验、监测性能等直追全球龙头标杆,从成本端来看,国产CGM产能供应、良品率、技术工艺显著提升,产品价格优势显著;从监测性能来看,三诺生物等国产头部企业的准确性等指标已经接近国际一线水平;此外,在舒适感、隐蔽性、操作简易度等各个方面,国产企业都在加速追赶。我们预计随着更多高性能产品的上市,国产品牌有望快速打破外资垄断,CGM市场有望迎来平价发展的高增阶段。 院外市场价格敏感度高,国产性价比优势显著,有望率先破局;院内外科、门诊等空白市场或提供良好机遇。1、就院外市场而言,现阶段国内CGM有超过80%的销售是在院外完成,销售平台丰富,性价比更高(以雅培的瞬感为例,我们预计探头价格院外相比院内或许有60%以上优惠,考虑服务费用后院外价格可能不到院内的20%),消费者可及性好,对性价比要求更高,我们预计院外有望成为国产替代率先破局的市场,2、对于院内市场,目前院内市场大约70-80%份额是在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患者,患者教育相对成熟,CGM使用率约20-30%,但外科手术中预计20-30%患者还未普及CGM,此外门诊等场景也基本未能覆盖,目前都还是空白市场,医生、病人习惯尚未固定,我们认为这些新的应用需求有望为国产CGM品牌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中长期来看,院内血糖管理或将打破科室壁垒,借助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多科室统一管理,国产企业有望借助优异的集成管理、生态工程建设能力实现突围。 投资建议:国内CGM市场正处于进口替代的起步阶段,我们认为产品性能优越、市场渠道广、品牌影响力强的头部企业有望占据领先优势,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如鱼跃医疗、三诺生物、微泰医疗-B等。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公开资料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风险。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CGM行业专题-技术工艺趋近成熟,国产CGM有望迎来爆发》发布时间:2022年9月14日报告作者:谢木青中泰医药联席首席S0740518010004 研究分享 ►【电新-亿纬锂能(300014)】曾彪:Q2业绩环比高增,动力储能盈利逐渐恢复 事件: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3亿元,同比增长128%;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9%;扣非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2022Q2营业收入81.9亿元,环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8.4亿元,环比增长61%;扣非净利润7.6亿元,环比增长74%。 收入端: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业务快速增长。22H1动力电池实现营收102.6亿元,同比增长164%;消费电池实现营收46.2亿元,同比增长74%。 利润端:Q2盈利改善明显。Q2公司来自思摩尔的投资收益约2.7亿元,公司本部净利润约5.7亿元,环比提升超60%。22H1本部业务实现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60%。Q2公司毛利率16%,环比提升超2pct。预计Q2公司出货量环比增长10-20%,主要是铁锂增量。Q2客户价格涨幅平均15-20%左右,涨价之后铁锂小幅盈利。 产能端:公司铁锂产能逐渐释放,预计年底产能将达到80GWh以上。大圆柱电池在荆门规划的 20GWh,预计Q4建成试产;三元方形电池12.5GWh产能预计今年年底建成。 供应链:公司积极布局上游产能,成本压力有望缓解。公司通过合资、控股或参股等方式进行布局,其中金海锂业1000吨氯化锂和10000吨碳酸锂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23年上半年有产出。此外,随着公司上游布局的锂资源逐步释放产能,成本压力有望缓解。 盈利预测: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拥有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客户资源,业绩有望维持高增。同时,考虑到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我们调整22-23年归母净利润为33、65亿(前值为39、64亿)。 风险提示:原材料自供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亿纬锂能(300014):Q2业绩环比高增,动力储能盈利逐渐恢复》发布时间:2022年9月13日报告作者:曾彪中泰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S0740522020001 ►【农林牧渔】姚雪梅:2022年9月USDA供需报告点评——中国大米产需缺口放大,印度大米出口减少 事件: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22/23年度9月全球农产品供需预估:中泰农业快评: 小麦&大米:中国大米产需缺口放大,印度大米出口减少。(1)USDA预估22/23年度中国小麦产量 1.38亿吨,与8月预估持平,高于21/22年度的1.369亿吨;维持22/23年度中国小麦消费预估1.44亿吨,低于21/22年度的1.48亿吨,其中饲用小麦消费3000万吨,与8月预估持平,低于21/22年度的3500万吨。中国小麦连续第三年产不足需,但产需缺口收窄至600万吨,低于20/21年度的1575万吨与21/22年度的1105万吨,因小麦上涨导致比价优势减弱,饲料需求减少。预估22/23年度中国小麦进口950万吨,与8月预估持平,低于21/22年度的957万吨。(2)USDA预估22/23年度中国大米产量1.47亿吨,低于8月预估的1.49亿吨,因中国南方干旱,低于21/22年度的1.4899亿吨;下调22/23年度中国大米消费至1.561吨,8月预估为1.566亿吨,低于21/22年度的1.5634亿吨。中国大米连续第三年产不足需,且产需缺口放大至910万吨,高于20/21年度的199万吨与21/22年度的735万吨。预估22/23年度中国大米进口550万吨,低于8月的600万吨,低于21/22年度的595万吨。预估22/23年度中国大米期末库存1.072亿吨,低于8月的1.09亿吨,低于1.13亿吨,创近5年新低。USDA连续第三个月下调22/2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至5.08亿吨,因印度、中国下调产量预估,全球连续第二年产不足需且缺口放大。全球最大出口国印度大米出口下调200万吨至2000万吨,本月初印度调高部分大米出口关税至20%。 玉米:全球库消比降至7年低位,中国产量小幅提高。USDA预估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11.72 亿吨,低于8月预估的11.79亿吨,连续两月下调。产量下调主要源自美国玉米产量下调1000万 吨,因收割面积、单产下调,此外超级干旱背景下,欧盟玉米产量连续第三个月下调。截至9月11日,美国玉米收割率为5%,上年同期为4%。USDA同步下调了全球玉米饲用及消费总量,新季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25.8%,低于8月的25.9%,21/22年度预估为26%。USDA上调22/23年度中国玉米产量至2.74亿吨,因东北雨量充沛,超市场预期,高于8月的2.71万吨,若实现将创历 史新高,21/22年度的2.7255亿吨,维持中国新季1800万吨的进口预估,低于21/22年度的2300万吨,维持创纪录的中国新季玉米饲用及消费总量,USDA预估22/23年度中国玉米产需缺口2100万吨,高于21/22年度的1845万吨缺口幅度。全球玉米紧张格局因美国、欧盟干旱加剧,中国虽 有小幅增产但难以改变连续六年产不足需局面,22/23年中国玉米产需缺口为仅次于20/21以来历史第二高位。 大豆:天气影响美豆产量,难改全球库消比显著回升。USDA预估22/2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3.898亿吨,低于8月预估的3.928亿吨,高于21/22年度的3.532亿吨,维持巴西、阿根廷新季产量预估,调减美国产量预估,因收获面积、单产皆下调。USDA预估22/23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0.989亿吨,低于8月预估的1.014亿吨。新季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26.19%,低于8月的26.8%,21/22年度库消比预估为24.7%,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显著回升。USDA预估22/23年度中国大豆进口9700万吨,低于8月预估的9800万吨,高于21/22年度的9000万吨。中国养殖利润恢复、养殖规模增加预计提振豆粕需求。受到低价提振,USDA小幅上调22/23年度全球植物油消费至2.134亿吨,8月预估为2.1337亿吨。预估22/23年度全球植物油库存消费比14.25%,高于8月的14.1%,高于21/22年度的13.93%,自8年低位回升。全球油料市场确定性转向宽松,短期美国大豆产量低于预期支撑价格,但伴随价格反弹南美供应仍有上调空间,长期下行格局未变,天气对短期价格的支撑会拉长熊市的运行时间。低价油脂对消费有所刺激但难抵供应渐进式递增,中期看菜籽油的新增供应增幅最大,其次为棕榈油。 USDA预估兑现中国大米减产,22/23年度三大主粮产需缺口3610万吨,较8月预估小幅收窄。国内外旱情加剧全球粮食紧张格局,小麦、稻谷的价格仍存在上涨动能。考虑持续时间以及幅度预期,水稻潜力最大。粮价上涨对业绩有正向带动,关注自主种植小麦、水稻的苏垦农发,以及水田出租占比高的北大荒;粮价上涨带动种子需求提高,建议关注兼具转基因技术以及稻种占比高的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等;全球植物油确定性转向宽松,短期反弹拉长熊市空间,建议关注道道全、金龙鱼。风险提示:全球天气变化、第三方机构预测数据与实际存在偏差风险 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2022年9月USDA供需报告点评——中国大米产需缺口放大,印度大米出口减少》 发布时间:2022年9月13日 报告作者:姚雪梅中泰农林牧渔行业负责人S0740522080005 ►【互联网传媒-心动公司(2400.HK)】康雅雯:触底回升,再次心动 2022年进入自研产品释放期,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