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苏州 厦门 福州 常州 哈尔滨 上海 武汉 无锡 昆明 石家庄 海口 深圳 香港 济南 珠海 长春 兰州 广州 重庆 西安 大连 中山 呼和浩特 杭州 长沙 合肥 南昌 唐山 保定 南京 郑州 佛山 太原 南宁 江门 成都 天津 东莞 贵阳 惠州 肇庆 宁波 青岛 沈阳 澳门 乌鲁木齐 机遇之城2022 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机遇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发布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从2014年的55.75%上升至2021年的64.7%。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城市群不断崛起。自2016年《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实施至2020年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已提高超过4个百分点。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降至7%左右,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主要发生在城市里。 大城市及所在都市圈、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引领性作用。2021年,中国有24个城市的GDP超过了1万亿,经济规模最大的前50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53.6%。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涌现出许多世界级城市。北京、香港、上海已进入全球城市行列,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这些大城市是经济增长的源头和开放创新的高地。可以说,大城市在我国稳增长、低碳转型、提升发展包容性等方面将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历史的制约,自然条件的限制,体制改革的滞后,加上国际政经格局调整以及疫情的冲击,许多大城市的发展活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 自2014年起,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每年与普华永道联合推出《机遇之城》系 列报告。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一报告系列成为许多城市领导重要的工作参考。今年的《机遇之城》报告对47座城市进行十个维度的综合观察和分析,城市选择涵盖了北上广深及多个主要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观察维度包括数据指标,也将分享城市发展的最佳实践经验。此外,今年我们对数据指标框架进行创新,增加对“企业R&D经费”、“城市环保”等方面的关注,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旅游的影响,实践经验选题也更突出“低碳、绿色发展”、“智慧城市”等领域,以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城市发展机遇和潜力的观察比较。 值此新一期报告付梓之际,我仅代表基金会感谢普华永道团队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基金会团队携手提供《机遇之城》报告这一有价值的公共产品,分享前瞻性的分析视角和观察结果,为城市发展的决策者以及投资者提供洞见。期待双方能够继续紧密合作,进一步提高报告的质量和影响力,助力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 方晋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颠覆、气候变化、地缘政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重大议题,都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未来发展方向带来深远影响。当前,全球整体经济形势趋好但依旧脆弱,潜在投资增长面临放缓风险,尽管此时此刻,世界需要更多投资打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以缔造持续成就,收获更可持续、更为繁荣的未来。 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既是经济增长的内驱动力,也是长远发展的催化剂,将进一步促进投资以及为民众创造机遇。中国的城市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飞速发展,随着城镇化初步目标的实现,城市开始寻求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中国城市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非常领先,且计划持续加大投入,这给产业升级转型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当然,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凸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压力。除了数字化,中国的“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列为重点战略。政府承诺将持续投入,并不断完善政策和机制,以确保利用所有能撬动变革的杠杆,推动各类气候行动倡议快速、大规模落实。这样的发展策略将对城市、企业、居民产生重大影响,就企业而言,ESG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普华永道致力于践行和推动可持续发展。2020年,我们率先承诺在2030年内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是普华永道以实际行动助力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举措之一。 在《机遇之城》历年报告中,我们持续关注城市发展相关重大议题,并将经济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等设为观察发展的重要维度。在此要特别致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普华永道团队的大力支持,双方团队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和沟通,持续对中国的数十座重要城市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并有幸见证了中国城市的发展成就。未来普华永道将持续关注和研究,助力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希望这份报告对您有所助益。 罗浩智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 目录 概述4 城市选择4 调研方法5 观察结果5 关于访谈6 机遇之城2022维度分析7 一、智力资本9 (访谈)刘世锦:促进都市圈建设和城市的绿色发展11 二、技术与创新13 (访谈)黄刚: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智慧交通15 三、区域重要城市17 四、韧性城市19 (访谈)柴麒敏:城市未来绿色低碳发展21 五、交通和城市规划23 (访谈)郑德高:建设更加美好宜居的城市25 六、可持续发展27 (访谈)夏光: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挑战与应对措施29 七、文化与生活31 八、经济影响力33 九、成本35 十、宜商环境37 变量说明39 鸣谢49 进一步联络信息50 概述 城市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文明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观察和记录城市的发展历程、发现潜力和寻找机遇是《机遇之城》报告一直以来的主旨。普华永道中国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发布的《机遇之城》报告,是观察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和机遇的系列研究,从全球城市观察视角着手结合中国城市的发展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多角度观察。从2014年到2021年,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一共贡献了八期观察报告。迈入2022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已然开启了高质量深化发展的新篇章,以中心城市带动现代化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建设、深化区域协调发展、关注绿色发展,都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城市发展重点,也是报告的主要观察方向。 城市选择 在过往的八期报告中,随着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我们的观察城市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2014年报告观察的15座城市增加到2021年报告的47座城市,2022年报告将持续对这47座城市进行观察和分析。 47座城市从整体观察区域上来说,覆盖了中国多个主要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如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其中大湾区的“9+2”城市已完全覆盖。虽然一些城市从体量上与排名靠前的超大城市不具有可比性,然而观察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各个维度的特点、发掘城市的特色和潜在机遇,才是《机遇之城》报告的初衷,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对更多的中国城市有新的了解。 《机遇之城2022》的47座城市分别是(大致按由北到南、由西到东排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呼和浩特、太原、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济南、青岛、郑州、南京、武汉、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长沙、南昌、广州、深圳、肇庆、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珠海、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海口,以及香港和澳门。 调研方法 《机遇之城》的调研方法采用普华永道城市评估工具对选定的城市进行观察。这个评估工具包括十个观察维度,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口、城市治理及城市影响力等多个层面。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观察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更希望跟随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能够与时俱进的反映城市的发展成就和潜在机遇,因此在十个观察维度下再通过丰富的变量进行细化观察,并在保持基础原则和体系不变的前提下,适度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整。当然,现实社会和城市形态都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积淀、人文风貌、着眼未来发展的战略和智慧等等都是无法用数据模型简单衡量的,也受到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的限制,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一工具为观察城市提供更为丰富的视野和多元化的观察角度。城市的观察结果排序不具备与往年比较的基础,本期报告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观察。 本期报告共设十个观察维度,每个观察维度下设5个变量,共计50个变量。部分变量下设子指标,主要是考虑到每个维度下各类型变量的数量均衡,同时单个变量下的数据指标能够贴切反映该变量的发展水平。变量及子指标同时衡量人均数据及总量数据,综合考量城市的发展基础和潜在机遇,在同口径比较所有城市的同时,亦考量规模体量带给城市的发展优势。所有的变量设计角度和数据来源均在本报告的“变量说明”中有详细阐述。 普华永道评估工具的数据取值采用位序计分的方法,变量、维度均不设权重,每一座城市在变量中的位序构成积分,每一个位序积一分,对应位序的分值按降序排列,即在47座城市中排第一 位的积最高分47分,排末位的积最低分1分,并列排名的积分相同。但个别维度,例如成本,则按对应位序的升序排列,即积分等同于位序。按位序计分,使得城市之间复杂的绝对值差别简化为等距为1的分值。每一个维度中各城市不同变量的积分之和,构成在维度中的排名;所有维度下所有变量的积分总和构成所观察城市的总排名。 数据来源以客观、公正、严谨、适用为原则,主要源自公开渠道,包括国家统计局数据、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及信息公开、各城市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权威智库、大学、研究机构的调研数据或大数据调研结果,采用2020年及2021年数据,数据采集时点截止至2022年6月。个别城市数据披露不足的,结合省级数据或同口径数据辅助计算。 观察结果 《机遇之城2022》观察结果排在前四位的依然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四个城市。其后十位依次是:杭州、南京、成都、宁波、苏州、武汉、香港、重庆、长沙、郑州。随后是:天津、青岛、厦门、无锡、济南、西安、合肥、佛山、东莞、沈阳。再次是:福州、昆明、珠海、大连、南昌、太原、贵阳、澳门、常州、石家庄。最后为:长春、中山、唐山、南宁、惠州、乌鲁木齐、哈尔滨、海口、兰州、呼和浩特、保定、江门、肇庆。 在此次的观察结果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依然是发展程度和综合实力最强的四个城市,并在各个观察维度中都展现了领先优势。紧随其后的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表现相对稳定,位居前十。宁波是首次进入前十的城市,发展势头强劲。在单个观察维度上,武汉、南京在“智力资本” 中进入前五,杭州在“技术与创新”、“文化与生活”、“经济影响力”和“宜商环境”均位列第五,重庆在“区域重要城市”位居第三,苏州在“交通和城市规划”和“宜商环境”均位列第三,“可持续发展”位列第五。厦门、南京、成都、宁波、东莞等城市在“交通和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分别进入前五,展现出在发展潜力方面的比较优势。 2020年各个城市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观察变量的选择上也考虑到疫情对数据的特殊影响去掉了如“国际游客”等指标,部分城市的旅游业和服务业受到的实际影响也在相关数据上有所体现。同时,“七普”常住人口数据的更新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对城市的人均资源有更具有时效性的观察。从观察结果来看,城市的总体表现依然依托于其综合发展基础和多维度潜力表现,如武汉在疫情后积极复工复产,最终全年仍有较好的表现,在报告观察的多个维度中排名靠前。在各个维度和变量的观察结果中,城市排名的表现也是多样化的,综合看待更具参考意义。 综合观察结果来看,区域中心城市逐步呈现不同发展特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呈现多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发展相对均衡的多中心特点,其它地区则是省会城市呈现明显的“虹吸”模式,在人才吸引政策下部分省会城市吸引人才回流的同时也吸引了省内人才快速向省会城市集中。区域中心城市的体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以中心城市带动引领区域发展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是主要的驱动力。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是需要前瞻性规划和考量的,本期报告也将在专家访谈及维度分析中对此加以关注。 篇幅有限,我们无法对47座城市逐一点评,可参见维度排名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