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点更新:电源投资大周期启动,看好东方电气为代表的电源投资品种 2、观点更新:当下位置更关键的是新能源板块的β变量——硅料降价和电动车产销放量——持续看好电池环节,光伏电动车九月排产环比变化显著,板块向下风险不大,边际反转比较明确 3、个股跟踪 一、观点更新:继续上周的观点,我们看好电源投资强度显著提升,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中的最核心部分,看好五年产业趋势 1、行业分析:过去五年电源投资显著滞后,且结构失衡明显 下图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电源投资显著滞后于电网投资,甚至2018-2019年电源投资只有电网投资的一半,2020年开始在风电光伏的带领下,电源投资开始进入高增长阶段,但结构又出现失衡——和2019年相比, 2020年整体电网投资增速达到60%其中,水电+200亿,风电+1400亿(陆上风电抢装),光伏 +400-500亿,火电略有下降 2021年和2019年相比水电多100多亿,核电多100多亿,风电多1200亿(海上风电抢装),光伏多 700亿,火电基本持平 2022H1相比2019H1,水电基本持平,核电+100亿,风电+300亿,光伏+约600亿,火电+100多亿这说明了这两年电源投资的增速提升,其实主要由新能源驱动,水火核等传统能源边际变化并不明显 往后看,我做出两个大的判断1、电源投资周期启动,未来电源投资总量和增速都将显著超越电网投资,当前中国电网已经处于世界前列,电网支撑也已经足够坚强,虽然后续仍要上量,但增速并不会太快,而电源投资增速则比较显著,后者β是新型电力系统中最强的。2、电源投资结构上来看:风光依然会保持很快增速,但抽水蓄能、火电等传统电源投资也将同步上量 ——在过去两年体现的并不明显,但在未来两年将显著强化。 复盘国电南瑞2021年下半年的股价走势,基本面实际差异不大,但市场对于新型电力系统预期提升,整体公司估值翻一倍,往后看,随着数据逐步验证,市场对于电源投资的β也会持续认知,带动电源投资相关标的估值提升。 再比较来看,东方电气 火电订单:原来60%占比,现在20%占比。21年下半年开始煤电火起来,能源改革先破后立。核电订单:后续预计6-8台/年,不会有大的发展 抽水蓄能:行业层面21年底规划很大,21年底装机3200+kw,20353.3ekw以上;预计23年Q2-Q3为爆发期。 风电订单:海上风电订单增速比较快 整体来看,东方电气是典型的电源投资贝塔,从估值角度来看,这几年公司增速也比较稳定,预计后续保持20%-30%的年化增速,预计2023年估值低于20x。 另外电源建设周期的启动,新旧势力并非互斥而是同步提升,发展抽蓄和火电是新能源告诉增长的前提条件也是必然结果,如果没有传统能源的支撑,新能源发展的空间会非常有限,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相辅相成 东方电气中国电建等电源投资β在当前时间点有强配置价值 中国电建中报能源电力合同增长翻倍 中国能建中报显示电源建设高增长 东方电气中报显示订单增速持平,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部分新增合同尚未最后签字,实际订单增速在30%+ 二、新能源板块近期调整较多,但行业β变量即将到来 从大新能源板块来看,行业β即将到来,目前我们最关注两个关键变量——电动车产销量环比明显提升和光伏硅料放量价格松动 光伏:从半年报来看,显著的出现海外强于国内(德业、派能等业绩超预期),与量相关的,强于与硅料价格直接挂钩的行业(比如组件、地面大电站产业链等),300元/kg的硅料价格实在确实是太高了,已经逼近临界值,后续硅料产能释放,价格下降是关键变量,第一个观察时间窗口9月-10月,第二个窗口是明年2-3月,我判断硅料价格年底预计在27万元左右 推演受益环节: ①电池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通威、钧达均反映7月单位盈利继续提升,电池片是目前最紧俏环节,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②EVA:最靠谱的依然是EVA粒子,目前看收到关键零部件高压管海外产能供应短缺,扩产速度并不会太快,EVA粒子应该是下一个硅料,联泓新科、东方盛虹 ③大电站相关:电站EPC、集中电站逆变器 电动车:近期市场交流下来对于高频数据十分关注,国内对蔚小理等数据的波动、Tesla提车周期的缩短引发市场对销量的担忧,海外对欧洲销量数据和渗透率担忧较多,我们跟踪判断: 国内来说:8月电动车产销数据必超65万,有望展望68万+,环比+10-14%;9月目前排产和需求依然持续增长,我们认为正常来说环比可实现+8%左右,但终端交付需要动态关注疫情的影响,尤其是现在受影响较大的山东、四川、深圳、海南均为电动车的热销省份和城市,对终端销量还是会有一定影响。 欧洲来说:供给不足是欧洲当前销量受影响的核心因素,生产端全球芯片紧张,俄乌冲突、电价高位等因素是影响生产的核心原因,需求端二手车价持续高增证明需求依然旺盛:6月英国二手车均价1.73万英镑,2019年同期仅为1.28万英镑,同比+35%,供给不足导致21年开始二手车价格大涨。 1、8月、9月电动车销量预期: 未公布的重点车企预计:Tesla7.7万,环比+近5万,目前约仍有1万+库存可满足下个月冲量;五菱6万;吉利新能源3.5万;奇瑞新能源2.2万;长安新能源2万;上汽乘用车新能源2万; 已公布的车企数据:BYD17.5万,9月预计19万+;蔚来10677辆,环比+6%,同比+82%,9月预计1.2万+,当前有1000多库存;理想:4571辆,环比-56%,同比-52%;小鹏:9578辆,环 比-17%,同比+33%;哪吒:16017辆,环比+14%,同比+142%;零跑:12525辆,环比+4%, 同比+179%;广汽埃安:27021辆,环比+8%,同比+133%;极氪001:7166辆,环比+43%;岚图:2429辆,环比+35%;华为问界10045辆,环比+39%。 预计【8月上险量47-48万,零售52万+,+出口6-7万,渠道库存约3-5万,商用车3万,新能源车批售#65万-68万+】,环比增长10-14+%;9月电车销量看70万+,BYD、Tesla扩产持续爬坡,新势力L9、G9、ET5、ES7,自主品牌SL03,海豹等新车的交付就能贡献纯增量。 2、TeslaMY标续(铁锂)提车周期缩短至1-4周,降价提上日程是订单不好? 产能端,Tesla中国原产能75万/年(7月之前),当前产能100万+年(8月10日扩产完毕),23年随着三期工厂投产年底产能150万+。 产量端,7月产3.8销2.8万辆,8月产7.9销7.7万辆,9月产8.8销有望展望10万,#且内销比例会大幅提升,将带动在手订单快速消耗,提车周期缩减。 销量分配端:21年特斯拉批售48万辆,其中内销32万;22年预计批售75,内销40-45万(环比仅 +10万辆),增量贡献主要供给出口,内销压力减少&原材料成本承压是公司3次涨价的核心因素;当前产能释放后,23年公司产量有望突破120万辆,增量部分大部分分给内销(预计内销接近翻番),在23年Q1仅MY有小改款的基础上只有终端让利才能保证内销数据的快速爬升,所以数据早已提示涨价和降价的预期。 盈利端,价格不是单纯的主要因素,车企的【规模效应】是盈利能力的核心差异,Tesla20年国产化后至21年中始终处于降价状态,但单车盈利持续上升已经证明。本次扩产属于技改升级,规模效应将更显著,Q3产量将为Q2的近2倍,Q4预计继续环比+25%,Q2疫情影响+德州&柏林工厂极低产能利用率下单车净利润0.89万美元,Q3、Q4随着三地产能提升下盈利预计环比继续提升。 3、价格是需求的先行指标,碳酸锂价格走高,电池综合成本可控 上周碳酸锂成交价格有突破52万,已前瞻反馈出电车需求的旺盛; 尽管产能不断释放,但正极材料已连续两周呈现上涨态势,目前碳酸锂供给紧张下Li资源的获取才 是正极、电池环节的核心竞争力。 中游加工费环节,Q1、Q2确实电池受到较大成本压力对中上游进行多轮议价,最终部分环节主要根据产品型号加工费有波动,部分环节有让利,目前价格已经稳定,Q3是单位盈利验证的底部。电池盈利来说:售价端Q3部分追溯外无大面积提价,成本端4-8月电池厂M-1计价成本持续下行 (主要得益于Ni、Co、电解液、铜、铝价格的下行),电池单位盈利持续上行。 推演受益环节:动力电池,碳酸锂等,更偏行业贝塔三:跟踪反馈: 东方电气:实际订单增速30%+,疫情问题部分订单还未实际转换,但只是时间问题,电源建设起量比较明显,预计明年15-17x 钧达股份:三季度单位盈利继续上行,topcon8GW一期已经投产,客户需求比较大,转换效率达到25%,重掺正在试验过程中,明年出货量预计10GW以上topcon,7-8GWperc,预计15-20亿业绩, 对估值中枢15倍 英杰电气:光伏硅料、硅棒订单稳步增长,未来发展重点方向是在已有产业链条上进行纵向延伸,包括光伏电池片(射频、中频)以及半导体领域,光伏电池片预计比半导体更早能看到业绩贡献,目前部分新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部分下游验证中或待验证;充电桩、储能业务是公司未来的增长点。预计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5、4.13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45、33倍。 华友钴业:公司是锂电产业链全环节近两年业绩增速较快,中长期具备终局能力,且EPS确定性强估值低的标的。业绩上,公司上半年新能源业务超预期,铜钴减值充分,基于此Q3业绩预期可提升至15亿,保守22年55亿,其中镍确认22亿,前驱体5亿,正极3亿,钴铜15亿,其他11亿(回收6亿+,投资收益10亿,减值等合计-6亿),保守23年90亿,其中锂21亿,镍35亿,前驱体9亿,正极6亿,铜钴9亿,其他10亿。逻辑上,公司镍项目兑现超预期,特斯拉大订单背书产品力,一体化带来综合产品竞争力的逻辑已经兑现具备终局竞争能力,同时也是明年少有增速较快的正极产业链公司,独特α逻辑应给估值;估值上,23年估值已至13X,考虑其一体化布局EPS确定性较强,估值无水分,更具吸引力。 恩捷股份:①供需紧张延续,对国内客户没有降价,没被大客户砍单,有客户提出22年9-12月、23年保供问题。②出货:预计Q3约13亿平,Q4约15亿平。③涂覆占比:22H1涂覆占比30%+,9月排产涂覆占比40%+,全年目标40%。④新增产能:22年新增23-25条,23年新增30条+。⑤干法:一期10亿平预计23Q1开始投。⑥盈利预测:22-23年湿法隔膜出货50亿平+/75亿平+,业绩52/78亿元,对应P/E32/21倍。 美联新材:①出货:预计22-23年分别0.7/4亿平;②扩产节奏:后续每年至少4条线;③设备:芝浦,单线产能2亿平(母卷);④单平盈利:预计基膜约0.2-0.3元/平、涂覆膜约0.5元/平。 天赐材料:①Q3展望:电解液出货9万吨+,单吨盈利1.3-1.4万/吨。②扩产节奏:磷酸铁:9月宜昌投一期10万吨,23Q2投二期20万吨;6F:9月投9万吨液态6F;LiFSI:9月投产4000吨,23Q1再投2万吨;VC:4.1万吨23Q4开始投放。③盈利预测:22-23年业绩57/70亿元,对应P/E15/13倍。拆分:23年预计电解液出货50-55万吨,保守预计单吨盈利1.1-1.2万/吨;磷酸铁出货23-25万吨,单吨盈利2.5k-3k/吨;日化、回收等3亿。 璞泰来:①出货量:负极:预计22-23年分别14-15/23-25万吨;涂覆膜:预计22-23年分别40/55-60亿平。②扩产节奏:负极:预计四川一期10万吨于23H1投产,二期10万吨于23年底建成,到24年 35万吨产能;涂覆膜:预计23/24年分别60/80-100亿平;基膜:一期4条线正在调试,23Q2出货;二期8条线预计24H1投;到25年20条线;PVDF:目前6k吨产能,23H1新增1万吨,23H2-24H1新增1万吨。③盈利预测:预计22-23年业绩33/45亿,对应P/E26/19倍。 德业股份:公司逆变器业务高速增长,其利润占比超80%,产品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