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年08月23日,公司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5.9%;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77.3%;经调整Non-HKFRS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4.5%。 主业增长稳健,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集采影响逐步消退。1)2022H1收入同比+5.9%,归母净利润-77.3%,我们预计主要系:①2020年投资科兴中维,新冠疫苗销售利润计入应占联营盈利大幅增加,而2022H1新冠疫苗销售放缓;②2022Q2国内疫情反复,终端销售略有波动所致,更能反映公司主业盈利能力的经调整Non-HKFRS归母净利润+5.7%,增长持续稳健。2)此外,收入结构上看,2022H1创新药收入约34.9亿元(+14.2%),占营收比重达22.9%(+1.6pp)。3)受益于新产品放量增长,公司抗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呼吸、心脑血管等领域分别同比增长16.7%、7.1%、11.1%、-8.4%、13.8%。集采负面影响消退,肝病领域同比+11.1%,心脑血管领域+13.8%。 四大治疗领域不断突破,研发管线持续丰厚。1)肿瘤领域:①安罗替尼:2022H1获批第五个分化型甲状腺癌适应性,预计2018-2022年销售CAGR约46%;②派安普利:2个新适应症处上市审评过程,另外3个III期临床有望在未来两年逐步递交上市申请;③ F- 627:目前处上市申请阶段,预计2023H1有望在国内获批;④其余管线:预计未来三年将有4个创新药和14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2)外科/镇痛领域:①得百安:预计2017-2022年复合增长达33%;②其余管线:预计未来三年将有7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3)肝病领域:预计未来三年将有2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4)呼吸系统领域:①天晴速畅:2022H1受集采影响同比略有下滑,预计在今年集采冲击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②其余管线:预计未来三年将有15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 “引进来”+“走出去”协同发展,国际化稳步推进:“引进来”方面,拟收购 F- star获得差异化的四价(2+2)双抗技术平台及5款处临床前至临床阶段的双抗产品,有望拓展公司在双抗领域的技术布局和产品管线。“走出去”方面,除已在美国、欧洲等地区进行临床试验的安罗替尼、TDI01以及RD101也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开展I期至II期临床,派安普利单抗鼻咽癌适应症已经向FDA递交上市申请,并被纳入实时肿瘤审评(RTOR)新政,公司创新药开发和国际化都逐步迎来收获阶段。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收入受疫情影响略有波动,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07.9亿元、346.8亿元、392.7亿元(2022-2023年预测前值约345.7和42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12.6%、13.2%;利润端2022年依然有部分联营盈利,我们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亿元、40.2亿元、48.0亿元(2022-2023年预测前值约40.9和5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21.0%、23.5%。公司仿制药根基深厚,创新基因逐步开始表达,未来有望成功实现仿制到创新的转型,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超过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和上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 主业增长稳健,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集采影响逐步消退 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5.9%,整体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7.3%,我们预计主要系:①2020年投资科兴中维,新冠疫苗销售利润计入应占联营盈利大幅增加,而2022H1新冠疫苗销售放缓;②2022Q2国内疫情反复,终端销售略有波动所致,扣除联营公司损益影响,更能反映公司主业盈利能力的经调整Non-HKFRS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5.7%,增长持续稳健。此外,收入结构上看,2022H1创新药收入约34.9亿元,同比增长14.2%,占营收比重达22.9%(+1.6pp)。 图表1:公司2022H1业绩同比变化(单位:亿元) 受益于新产品放量增长,公司抗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呼吸、心脑血管等领域分别同比增长16.7%、7.1%、11.1%、-8.4%、13.8%。集采负面影响消退,肝病领域同比+11.1%,此外,受集采影响较大的心脑血管领域也实现同比13.8%的增长。整体看,公司仿制药集采的消极影响基本落地,近年来新品种密集获批,集采开始迎来正向贡献阶段。 图表2:公司2022H1各领域收入占比 图表3:五年内新产品合计收入及占比 图表4:近四年获批上市药品 四大治疗领域不断突破,研发管线持续丰厚 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21.9亿元,占收入比重14.4%,同比提升16.5%,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未来三年计划约79款产品上市。 图表5:研发开支及占比(亿元) 图表6:未来三年计划获批上市约79款产品 1)肿瘤领域:①安罗替尼:2022H1获批第五个分化型甲状腺癌适应性。 此外,安罗还有13个新适应症的III期临床正在进行,预计有望在未来两年逐步递交上市申请。销售方面,预计安罗2018-2022年CAGR约46%;②派安普利(抗PD1单抗):一线治疗鳞化非小细胞肺癌和二/三线鼻咽癌处上市审评过程中,另外3个一线治疗非鳞化非小细胞肺癌、一线肝细胞癌以及二线治疗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处III期临床,有望在未来两年逐步递交上市申请;③ F- 627(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目前处上市申请阶段, F- 627无须PEG修饰,相比市场主流的二代产品在安全性上有一定优势,预计2023年上半年有望在国内获批;④其余管线:截止2022H1,公司肿瘤领域共有40个创新候选药物处临床申请以上阶段,其中3个处上市阶段、4个临床III期,6个临床II期,24个临床I期,3个处临床申请阶段。此外,公司在肿瘤领域还拥有23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品种处临床申请以上阶段,包括12个处上市阶段,2个临床III期,1个临床I期,6个处BE阶段,以及2个处临床申请阶段。整体来看,预计未来三年(2022-2024年)肿瘤领域将有4个创新药和14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 图表7:公司肿瘤创新药研发布局 图表8:公司肿瘤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研发布局 2)外科/镇痛领域:①得百安(氟比洛芬):2022H1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17-2022年复合增长达33%;②其余管线:截止2022H1,公司外科/镇痛领域共有1个创新候选药物处临床III期阶段。此外,公司外科/镇痛领域还拥有9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品种处临床申请以上阶段,包括3个处上市阶段,5个临床III期,1个处BE阶段。整体来看,预计未来三年(2022-2024年)外科/镇痛领域将有7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 图表9:公司外科/镇痛领域药物研发布局 3)肝病领域:①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022H1持续快速增长,通过各层级学术会议加强了医生覆盖和专家认可;②其余管线:截止2022H1,公司肝病领域共有8个创新候选药物处临床申请以上阶段,其中3个临床II期,4个临床I期,1个处临床申请阶段。此外,公司还拥有5个肝病领域的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品种处临床申请以上阶段,包括3个处上市阶段,2个临床III期。整体来看,预计未来三年(2022-2024年)肝病领域将有2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 图表10:公司肝病领域药物研发布局 4)呼吸系统领域:①天晴速畅(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022H1受集采影响同比略有下滑,预计在今年集采冲击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②TDI01(ROCK2高选择性抑制剂):目前处临床I期,已完成美国I期试验并在国内开展I期,后续将持续加大开发尘肺病、肺纤维化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适应症;③SFT-1001与SFT-1003:两款收购的软雾吸入产品,处晚期临床阶段;④其余管线:截止2022H1,公司呼吸系统领域共有9个创新候选药物处临床申请以上阶段,其中4个临床II期,5个临床I期。此外,公司还拥有20个呼吸系统领域的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品种处临床申请以上阶段,包括9个处上市阶段,2个临床III期,2个临床II期,1个临床I期以及7个处BE阶段。整体来看,预计未来三年(2022-2024年)呼吸系统领域将有15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 图表11:公司呼吸系统领域创新药研发布局 图表12:公司呼吸系统领域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研发布局 “引进来”+“走出去”协同发展,国际化稳步推进 “引进来”:收购 F- Star在双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6月23日,公司公布拟以1.6亿美元收购 F- star所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F- star拥有差异化的四价(2+2)双抗技术平台,能够同时靶向两种不同的抗原。 F- star和多个跨国药企合作,拥有超22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收入。此外,研发管线方面, F- star有5款产品处临床前至临床阶段,其中核心产品FS118治疗头颈癌、NSCLC和DLBDCL处临床II期,收购F- Star有望拓展公司在双抗领域的技术布局和产品管线。 图表13: F- star自有的以及合作的研发管线 “走出去”:海外方面,除已在美国、欧洲等地区进行临床试验的安罗替尼、TDI01以及RD101也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开展I期至II期临床,派安普利单抗鼻咽癌适应症已经向FDA递交上市申请,并被纳入实时肿瘤审评(RTOR)新政,公司创新药开发和国际化都逐步迎来收获阶段。 图表14:公司现有产品海外临床概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收入受疫情影响略有波动,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07.9亿元、346.8亿元、392.7亿元(2022-2023年预测前值约345.7和42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12.6%、13.2%;利润端2022年依然有部分联营盈利,我们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亿元、40.2亿元、48.0亿元(2022-2023年预测前值约40.9和5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21.0%、23.5%。公司仿制药根基深厚,创新基因逐步开始表达,未来有望成功实现仿制到创新的转型,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降价超过预期的风险 仿制药层面国家集中采购持续推进,创新药实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均有可能影响公司产品价格,虽然公司大多数仿制药品种为首仿或者二仿,竞争格局较好,且我们在模型中已经考虑相关量价因素,但仍然存在仿制药和创新药品种降价超过预期的风险。 产品研发和上市不及预期的风险 医药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存在不确定性,即使我们在模型中考虑了产品的研发成功率,仍存在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审评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甚至研发失败的风险。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模型中的销售峰值测算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存在因疾病谱发生变化、用药习惯改变等导致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 国内医药行业处于快速变革期,临床审评、医保支付体系等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图表15:财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