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航证券]:“华为模式”再起,成长与替代共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华为模式”再起,成长与替代共振

交运设备2022-08-07刘牧野中航证券比***
“华为模式”再起,成长与替代共振

行业报告:汽车电子深度 2022年8月7日 “华为模式”再起,成长与替代共振 行业评级:增持 分析师:刘牧野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2040001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三链共驱行业上行,智能汽车主导下半场。 •复盘A股电子行业,主要是由苹果链+华为手机链+国产替代链分阶段作用,共同驱动A股科技电子板块价值上行。当前时点,以手机、PC为代表的消费电子疲软,智能电动汽车提档加速,汽车电子开始接力电子行业的后半程成长。华为链的逻辑也由手机转移至汽车,华为汽车链上的上市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智能汽车驶入快速成长期,华为入局助力国产供应链。 •电动汽车是汽车智能化升级的最优载体,汽车价值链后移将为华为等跨界玩家带来机遇。复盘手机发展史,我们判断智能汽车已度过渗透率10%以下的导入期,正驶入成长快车道,渗透率将不断提升,行业格局未定。华为入局智能汽车,业务团队与手机一脉相承,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供应链整合能力及手机业务积累的渠道优势,助力国产供应链竞争力提升。 智能汽车投资机会凸显,华为赋能下,多板块先后受益。 •我们认为“华为模式”下,智能汽车关注赛道的顺序依次为:整车制造>功率半导体>智能座舱>激光雷达。“华为模式”下的整车制造将率先受益,其次国内功率半导体玩家已具备一定积累,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智能座舱是智能手机的延伸,华为经验丰富,能实现快速落地,座舱显示面板、域控制器等市场增量空间大;激光雷达方面,今年多款车型标配上车,但核心芯片仍由海外主导,国内短期关注模组端的实现能力。 •建议关注上述高增长赛道中,与华为产业链有交集的个股,如整车层面的江淮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等;智能座舱层面的华 阳集团、中科创达等;激光雷达上游供应商炬光科技、腾景科技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发展不及预期、国产芯片&产品等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的风险 一、电子行业复盘:三链共驱成长,华为智能汽车发力 二、手机逻辑再度演绎,华为经验助力国产供应链 三、智能汽车机遇:分板块投资价值简析 四、风险提示 苹果链:2008-2015年,智能手机快速成长带动消费电子需求。苹果产业链上A股公司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市值迅速攀升。 华为手机链:2013-2019年,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智能手机开始崛起,带动国产供应链消费电子相关标的。 果链成长期 国产替代链:2019年-至今,半导体行业受美制裁严重,国产替代成为主旋律。 华为手机链成长期 国产替代1.0半导体成长 资料来源:Wind,ifind,中航证券研究所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换挡提速2022Q2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14.7% 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按终端需求划分 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4个季度负增长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连续倍增 资料来源:SIA,IDC,Canalys,工信部,EVVolumes、乘联会,中航证券研究所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关注“三条链”的研究框架不变,但驱动逻辑有所改变,电子行业长期仍将分化上行。 •不变:①消费电子(智能手机&PC)仍将长期作为半导体的第一大下游,行业增量需求放缓,主要关注新品出现带来的阶段性机会,如折叠屏等; ②“苹果链”、“华为链”、“国产替代链”为电子行业三大主线的脉络不变,三条链上相关A股公司仍将长期驱动科技电子板块的成长。 •变:三条链的重点关注逻辑发生改变。①果链:2020年初疫情引发的居家办公需求及5G手机换机潮的热度不再,元宇宙催生了VR/AR新生需求,未来果链重点关注MR的发布。②国产替代链:2020年后,在国产替代大背景下,半导体行业成为电子主动力,但低端芯片替代的1.0时代已接近尾声,仅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仍存业绩释放空间,以算力CPU、高端模拟芯片为主的国产替代2.0时代开启,关注龙芯中科等2.0时代先行者。③华为链从手机转移至汽车,国产智能手机的崛起+国产供应链替代共振的逻辑有望在华为汽车产业链上重新演绎。 图:2020年后半导体成为电子行业主驱动力 资料来源:ifind,中航证券研究所 图:华为链的逻辑由智能手机转向智能汽车 资料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 近期多款“华为车”先后落地,问界M5销量抢眼。 •7月4日,华为正式发布AITO旗下第二款车型——问界M7,价格31.98-37.98万元,定位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直接对标理想ONE。 •自2020年10月HI(HuaweiInside)模式发布以来,华为加速了在智能汽车的布局,陆续发布问界M5、极狐阿尔法SHI版、问界M7、阿维塔11等并部分实现交付。M5上市仅87天累计交付破万,6月销量再创新高,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汽车;M7发布会后预售2小时订单破2万台,预售4小时订单破4万台,华为加持下的智能汽车广受瞩目。 图:华为合作汽车近期落地情况图:AITO问界M5销售情况 2021年12月 2021Q2 2021Q4 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 2021年4月 华为HI新品发布会 2022年3月 2022年7月 2022年底 •首款搭载HarmonyOS智能座舱的问界M5上市 2021年5月 •北汽极狐阿尔法SHI版上市,定位智能豪华纯电 2021年8月 •阿维塔11上市,定 位情感智能电动 •问界M7开始交付 ••问界M5开始交付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航证券研究所 •问界M7上市,定位 豪华大型电动SUV; •阿尔法SHI开始交付 •阿维塔11开始交付 资料来源:AITO公众号,中航证券研究所 国家多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加速万亿级智能汽车市场创新发展。 •根据中国信通院《中国车联网白皮书》,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960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56.5%,2020-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将以36.9%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 •华为受美制裁,消费者业务受损严重,2021年华为消费者业务下滑49.6%,亟须开辟新增长点寻求破局,发力智能汽车市场符合其发展战略。 图: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律法规图:2015-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 法律 规章 战略规划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出台 交通部《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工信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发改委、工信部等十一部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深圳人大委员会,中航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中国车联网白皮书》,中航证券研究所 一、电子行业复盘:三链共驱成长,华为智能汽车发力 二、手机逻辑再度演绎,华为经验助力国产供应链 三、智能汽车机遇:分板块投资价值简析 四、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是智能汽车的最优载体,电动化率持续提升。 •OTA&FOTA是智能汽车的必备基础能力,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更适合完成远程升级,故而成为智能汽车的首选。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47.4万辆,2016-2021年CAGR达47.3%,国内渗透率达13.2%,国家发改委计划到2025年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提升至20%以上,电动化先行,加速智能化发展。 图: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图: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 资料来源:EVVolumes、OICA,中航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乘联会、中汽协,中航证券研究所 EE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过渡,汽车价值由工程机械转化为智能服务,软件价值提升。 •现有汽车电子电器架构以分布式为主,每台汽车承载数十个电子控制单元(ECU)执行决策,布线复杂、车体笨重且软硬件耦合度较深,不易软件集成开发或功能定义。 •智能化发展驱动EE结构向集中式转型,通过域控制器(DCU)实现功能集成,降低整车成本和软件开发难度。 •汽车逐渐由硬件+软件共同定义,汽车正由”功能机”转向“智能机”时代。据麦肯锡研究,未来汽车软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350亿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840亿美元,十年CAGR达9%。其中ADAS&AD市场规模最大且增速最快,2030年达430亿美元,期间CAGR为11%。 图:博世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趋势展望 资料来源:Bosch《TrendsofFutureE/E-Architectures》,中航证券研究所 图: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展望(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麦肯锡,中航证券研究所 从渗透率和销量的角度,可以将智能手机发展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2007年,苹果重新定义手机,智能手机实现从0到1的突破,历经3年的导入期,期间销量缓慢爬坡,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维持在10%-15%;2010年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期间智能手机销量迅速攀升,渗透率从15%提升至75%。当前,智能手机行业已处于成熟期,销量维持相对稳定,行业增速放缓,渗透率无明显变化。国内的周期与全球基本一致,当前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超过95%。 •2016年,特斯拉重新定义汽车,开启了汽车行业变革,参照我国新能源汽车13.2%的渗透率及车云网2021年中国智能汽车13%左右的渗透率,我们判断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已从导入期迈入快速成长期,智能汽车将在未来几年加速渗透。 图: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及渗透率 成熟期 2010Q1-2015Q1 成长期 2007Q1-2010Q1 导入期 2015Q1-至今 图: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及渗透率 成熟期 成长期 资料来源:Gartner,中航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工信部,中国信通院,中航证券研究所 •从整个手机(智能机+功能机)市场份额来看,智能手机导入期,手机行业仍由Nokia、Motorola、Samsung等主导,市场变局不大;2010-2014年,率先向智能手机发力的品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Samsung(17.6%->22%)、Apple(2.9%->10.2%),传统手机Nokia甚至从30%的市占率沦落到被出清,行业洗牌剧烈,同时涌现了LG、ZTE、华为、小米等多个品牌,市场份额较为分散。2016年以来,全球智能市场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六家头部玩家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 •汽车行业正处在成长期前半段,此时Tesla、BYD等开始借助电动化优势发力智能化,传统汽车厂开始让出份额,变局过程中行业存在诸多机会。 图:2007-2014年全球手机市场格局变化较大 资料来源:Gartner,中航证券研究所 图:2015-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趋于集中 资料来源:IDC,中航证券研究所 行业格局未定,多类玩家参与抢占市场份额。 •当前汽车智能化转型已成行业共识,除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参与外,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也宣布造车;小米、苹果等智能手机厂商跨界造车,华为虽不直接造车,但通过多种业务模式与车企展开合作,赋能汽车加速智能化,共享万亿规模市场。 传统车企 科技企业 造车新势力 手机厂商 图:当前智能汽车行业参与者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航证券研究所 •产品线方面,华为主打P/Mate系列,并不断迭代高端产品,向上推出PPro/Mate保时捷等构筑产品力。向下延展高性价比产品,推出千元机华为畅享系列,对标红米;后又推出中端“年轻”产品nova系列,对标O/V,并完善了产品矩阵。品牌方面,华为早期就将主打性价比的荣耀、主打定制机的麦芒单独拆分品牌,而华为品牌自身则通过旗舰产品不断升级,从而塑造了高端商务的品牌形象。 •从运营商品牌走向国内龙头,华为当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核心团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