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中国钼资源储量丰富。全球钼资源分布高度集中,2021年全球钼储量1600万吨,中国储量830万吨,占比超过51%,是全球钼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中,河南省钼矿资源最丰富,钼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0.1%,其次是陕西和吉林,三省钼储量合计占全国56.5%以上。国内钼矿矿床规模大,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辽宁杨家杖子、吉林大黑山钼矿均属于世界级规模的大矿。 竞争格局集中,下游应用广泛。钼应用广泛,主要作为生产高强钢、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铸铁、超级合金、钼基合金等的添加剂。2020年全球钼消费结构占比合金钢39 %、特种不锈钢24%、合金工具钢7%、铸铁/铸钢8%、镍合金3%、钼金属6%、化工13%。中国钼矿石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及下游驱动型行业,具有较高的准入壁垒。中国钼矿石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现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市场规模两级分化较为明显,洛阳钼业、金堆城钼业等头部企业占据市场份额超过50%。 国内产量增长缓慢,海外基本无新增产能。国内市场,头部钼矿企业产量已达上限,并无新钼矿开发项目,仅有紫金矿业未来有小部分伴生钼增量出现。海外矿企中,麦克莫兰自由港公司计划在2022年扩大开采率。墨西哥集团计划小幅增加钼产量并将会持续在秘鲁Apurimac地区进行开发。未来钼产量增量有限,海外市场无明显增量。 特钢占比较低,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我国特殊钢产量占钢材总产量比重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2021年我国特殊钢产量为13789.14万吨,占我国粗钢产量的比例约为13.35%,远低于日本的20.96%和德国的22%。未来随着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的发展,以及诸多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特钢的应用领域将持续扩展,钼需求量也将快速增加。 供需紧平衡,钼价有望开启一轮长周期上行。根据我们的测算,2022-2024年国内钼供需缺口分别为1.66、2.37、3.14万吨。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有望推动钼价持续上涨。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未来3年,全球钼基本无新增产能,供应相对刚性,伴随国内制造业升级+绿色能源飞速发展,钼下游高强钢、高速工具钢、风电叶片、军工高温合金钼需求未来空间较大。2022年上半年钼行业供需缺口接近1万吨,未来3年,缺口仍然存在,钼价有望开启一轮长周期上行,给予钼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主要标的:金钼股份、洛阳钼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复工复产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1钼:全球稀缺战略小金属 1.1存在形式多样,单一和铜、钨钼矿伴生共存 钼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2617℃,沸点4612℃,比重10.22(20℃)。其物理化学性质与钨相似,在高温下的蒸气压很低,蒸发速度小。钼的特殊性能是导电性和导热性强,硬度和强度极限比钨低,加工性能稳定,受压较易加工,在没有氧化剂的条件下,钼对无机酸具有突出的耐腐蚀性能,但在稀硝酸、沸腾的盐酸和热的王水,200—250℃的浓硫酸以及氢氟酸和硝酸的混合物中,能迅速地被溶解,在空气中温度大于600℃时,钼极易氧化。 表1:钼矿分类 钼行业产业链上游是矿山,主要负责钼矿的采选和钼精矿的生产;中游是焙烧厂,负责钼精矿的焙烧和冶炼,产生各种产品;下游是钼的相关应用,包括钢铁行业、石油行业、军工材料等。 图1:钼行业产业链 1.2中国钼资源储量丰富,占比超50% 全球钼资源分布高度集中。根据USGS数据,2021年全球钼储量1600万吨,中国储量830万吨,占比超过51%,是全球钼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和秘鲁分列第二、第三位,拥有270万吨和230万吨钼储量,CR3资源储量占全球储量的83%。 图2:2021年全球钼资源储量分布 图3:国内钼资源储量分布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总储量830万吨,探明储量的矿区222处,分布于28个省。河南省钼矿资源最丰富,钼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0.1%,其次是陕西和吉林,三省钼储量合计占全国56.5%以上。国内钼矿矿床规模大,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辽宁杨家杖子、吉林大黑山钼矿均属于世界级规模的大矿。 1.3下游应用广泛,市场集中度较高 钼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作为生产低合金钢、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铸铁、超级合金、钼基合金等的添加剂。据IMOA统计,2020年全球钼消费结构为:合金钢39%、特种不锈钢24%、合金工具钢7%、铸铁/铸钢8%、镍合金3%、钼金属6%、化工13%。 表2:钢材中钼的性能及应用 中国钼矿石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现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中国钼矿石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及下游驱动型行业,具有较高的准入壁垒。当前,中国钼矿企业均具有成熟的下游销售渠道,此外,受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影响,同业企业间竞争压力小。根据年产量分为大中小型企业,其中,年产3万吨以上为大型企业,1-3万吨为中型企业,1万吨以下为小型企业。 图4:中国钼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钼矿石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规模以上从事钼矿石开采、洗选等相关业务企业数量约30余家,中国钼矿企业市场规模两级分化较为明显。洛阳钼业、金堆城钼业等头部企业占据市场份额超过50%。 表3:中国年产量前10名钼企 2供不应求确定性高,钼价有望维持高位 2.1国内产量增长有限,海外无新增产能 根据国际钼协会(IMOA)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钼产量为26.12万吨,比2020年的27.32万吨下降了4%。2021年全球钼消费量为27.72万吨,比前一年的24.48万吨增长了13%,供应缺口1.6万吨,缺口比例5.8%。中国是最大的钼生产国,从2020年的88450吨增加到2021年的100833吨,同比增加14%,是2021年唯一产量增长的地区,其中2020年受伊春鹿鸣尾矿库泄漏事件及陕西暴雨影响,产量有所下滑。南美是第二大钼生产地区,产量为82236吨,比上一年的90219吨下降9%;北美地区产量为58332吨,比2020年的69717吨减少16%;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量降幅最大,从2020年的24857吨下降到19822吨。 图5:全球与中国钼产量及同比增长率 国内钼矿上市公司主要有金钼股份、洛阳钼业和吉翔股份。其中,金钼股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领先的产业规模,钼生产经营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公司正在运营自有矿山金堆城钼矿和汝阳东沟,同时公司还参股了沙坪沟钼矿和吉林天池季德钼矿,2021年公司钼产量为2.12万吨。洛阳钼业目前正在运营三道庄钼矿和上房沟钼矿,新疆钼矿为储备资源,目前尚未开发,2021年公司钼产量为1.6万吨。吉翔股份正在运营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沙德盖苏木西沙德盖钼矿,2021年钼产量为3.9万吨。 表4:国内主要钼矿情况 海外钼企业中,麦克莫兰自由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钼矿生产商,其钼产品主要来源于北美7个、南美2个矿山与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大钼矿Henders on、Climax。公司2021年钼产量为3.86万吨。为应对全球钼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2022年计划在Lone Star铜矿、Cerro Verde矿山和两个钼矿分别扩大开采率,预计钼总年产量可达4.09万吨。墨西哥集团2021年钼产量为3.03万吨,据公司年报披露,2022年公司计划小幅增加钼产量,预计2022年产量达3.2万吨。另外,公司将会持续在秘鲁Apurimac地区进行开发。智利Codelco是全球第二大钼生产商,公司2020年钼产量2.8万吨,2021年由于Chuquicamata和Andina矿山减产,钼产量下降至2.1万吨。钼作为公司铜矿副产品,由于未来几年铜矿计划产量无明显变化,因此钼产量预计与2020年持平。力拓集团Kennecott公司2021年钼产量同比下降62.7%至0.76万吨,主要是受到相关机构干预导致,目前暂无扩产计划,预计未来几年钼产量仍将维持在2021年的水平。 表5:海外钼矿企业产量及预测(万吨) 未来钼产量增量有限,海外市场无明显增量,国内市场仅有紫金矿业有小部分增量出现,2022年将会对黑龙江铜山铜矿、福建紫金山罗卜岭铜(钼)矿、塞尔维亚博尔铜业JM铜矿、塞尔维亚丘卡卢-佩吉铜金矿下带矿等4个地下大型斑岩型矿床进行崩落法采矿,钼作为伴生产品将会有少量产量增加。 表6:全球主要钼企钼产量预测(万吨) 2.2中高端钢材替代加快,下游需求旺盛 中国是钼消费量最大的国家,钼消费量从2020年的10.64万吨上升到2021年的11.14万吨,增长了5%,增幅最小;欧洲的钼消费量居第二位,为58921吨,比2020年的53025吨增长11%;美国作为第四大钼消费国,钼用量从2020年的20956吨增加到2021年的27170吨,增长30%,增幅最大;日本的钼消费量为23859吨,比2020年的20457吨增加了16%。 图6:中国是钼消费第一大国(万吨)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中高端合金钢行业的发展,明确了具有高技术含量且用于高端制造业的特钢产品的重要地位。钼作为“战略稀有小金属”,其在传统钢铁领域和新能源领域需求都较为旺盛。一方面,我国正在大力推动传统基建、地产、水利的复苏,因此国内对钢铁的需求明确,因此钼的需求也将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在新能源领域,钼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光伏领域,钼是薄膜板背电极的金属材料之一;再比如风力发电,将发电叶片采用较薄的钼合金钢外壳和支撑框架可减重20-40%。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钼的需求增长。 表7:合金钢相关政策梳理 特殊钢是在冶炼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合金元素及采取了特殊的生产、加工工艺,特钢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以及机械性能均优于一般钢铁,在汽车、机械、化工、船舶、铁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对钢材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未来随着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的发展,以及诸多新兴产业的大发展,特钢的应用领域将持续扩展,需求量也将快速增加。 特殊钢又被称为特钢或特种钢,特殊钢产品种类丰富,可分为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三大类。按用途划分,特钢可分为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工具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以及特殊用钢(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不锈钢、高强度钢和高温合金)。 图7:特钢产品分类 图8:特钢产品结构 按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分,特钢产品可大致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层次。其中,低端产品是以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钢)为代表;中端产品是以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模具钢、高速钢除外)为代表;高端产品是以不锈钢、工具钢、模具钢和高速钢为代表的产品。 特钢应用广阔,主要包括国防、电力、石化、核电、环保、汽车、航空、船舶、铁路等行业的高端、特种装备制造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逐步深化,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以军工产业、核电工业、高速铁路及汽车工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可持续发展,有望进一步拉动中高端特钢的需求。 表8:特钢下游行业需求 特殊钢行业主要有两种工艺流程,一是长流程,是指以铁矿石、焦炭为主要原材料,利用高炉冶炼得到液态铁水,铁水经过氧气转炉吹炼配以精炼炉得到合格钢材,高炉容积较大,熔炼后产品加工通常采用连铸、连扎成型工艺,适合大批量生产;二是短流程,是指以废钢和合金为主要原材料,废钢经破碎、分选后装入电炉来熔炼废钢,并配以精炼炉完成脱气、调成份、调温度、去夹杂等功能,得到合格钢材,电炉容积较小,熔炼后产品加工通常采用模铸、锻造成型工艺,适合小批量生产。 表9:特钢两种熔炼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特殊钢产量占钢材总产量比重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2021年我国特殊钢产量为13789.14万吨,占我国粗钢产量的比例约为13.35%。根据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特殊钢产量为1743. 7万吨,占日本粗钢产量的比重为20.96%。此外,根据《我国特殊钢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特殊钢占比最高的瑞典,比重为55%,德国占比22%,法国、意大利占比17%。 从细分产品来看,我国特殊钢中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的占比较大。2021年我国非合金钢产量为5939万吨,占比38.90%;低合金钢的产量为498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