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整理:,叶片及模具:重人工,产能投放速度快,不需大量固定资产,产能弹性较大。 价格为去年签订订单时锁定,不会随行业和原材料价格变化,下半年由于装机业务上升交付繁忙,产能利用饱满。公司2021年扩张模具生产设备,目前下半年订单已经接满,叶片百分百配套模具,同时进行对外销售。 ,塔筒:Q1出货3万吨,Q2出货10万吨以上。 7-8月排产交付已确认,8月交付环比显著上升,预计9-11月最繁忙(可能四季度比三季度好)。全年需要完成45-50GW装机量,四季度可能比三季度更好。 22H1产生大量库存,H2产能利用率提升,摊销固定成本。 80万吨订单基于5900-6000元/吨钢价签订(锁量锁价),现在5400元/吨,近期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影响更体现在下半年交付业绩。十四五收官三年需求端明确增长。 ,海工:今年布局海上产能,总目标行业第一。 德国海工目标产能50万吨,23Q1开始投产,射阳明年下半年满产。 专注江苏,福建,广东,北部湾布局,每个区域海风工厂目标产能至少30万吨。预计2023-2025年出货快速增长。 1.发电及转让:集团规划将零碳板块作为新增长点。 目前自持900MW电站,年底并网500MW,合计1.4GW,规划未来每年开工1GW以上,滚动开发。介绍:半年报没有完全披露,具体数据不仔细讲,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一季度和半年报预告讲过下半年要比上半年好,目前排产:今年(需交付的)订单基本已签完,今年完成交付的订单在根据月份和季度进行排产,目前是交付节奏问题,今年需要完成交付的订单都会交付,月度之间节奏不太确定。 今年交付节奏:现在来看Q1是全年最差,塔筒出货3万吨不到;Q2出货10万吨以上,跟去年差不多,跟去年02同比稍差一点;Q3情况,7-8月交付已经比较确认,7月份比6月份好一点,8月份好很多,Q3交付会比Q2好不少。 9-11月会是今年最繁忙的季节。 我们目前对行业较为乐观,去年大宗商品价格过于波动,及主机大型化对行业有一定影响,今年这些趋势在放缓。 大型化6-7MW平台对陆上主机已经差不多了,海上还有一波新的大型化带来成本进一步下降,公司相信海上大型化会很快,因为陆上大型化通过半年左右就完成了,明年可以期待海上。 从全行业产品角度看:目前风电站收益率很高,业主积极性很好。目前通过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招标来看,行业会有很好发展。 十四五期间最好的三年会是接下来的三年,公司信心坚定。 从今年开始,我们坚定在海上扩产,坚定把零碳板块作为重要业务,公司坚信零碳除了丰厚的利润外,对制造业板块也有很强的提升作用。公司会坚定的把制造板块和零碳板块通过3-4年时间朝既定目标发展。 Q&A:Q:公司对海上乐观,度电成本降2毛钱,公司海上汉堡射阳等各个基地布局情况?预计出货时间,资源情况,出货预期? A:对海上风电未来非常看好,集团自身十四五规划新增长点零碳,新锚点海风,集团在内部资源上给了海风足够高重视。 大家关心海风产能和未来出货,但海风不像陆上可以讲产能目标,海上产能、资源有稀缺性,规划、目标不一定百分百达成,各厂商都在竞争,原有上市公司友商都在海上发力,大型央企国企对海风也有想法。 海上产能布局今年是时间窗口,最迟明年上半年产能落地。今年年底再有把握的讲产能目标及布局,目标是行业第一。目前德国汉堡和江苏射阳在建,比较顺利。 考虑到海风产业特性以及和政府复杂的关系,海风不会去北方,专注江苏,福建,广东,北部湾。今年工作重点广东和北部湾,福建在今年H2和明年H1。 一个区域的海风工厂至少目标产能30万吨。 德国工厂明年Q1投产,射阳明年下半年满产,这两个工厂今年不会有收入贡献。 南方,广东区域今年结果出来早,但是今年不会有太大出货量。 今年出货量集中在陆上,2023-2025年海上出货量进入快速增长过程。 Q:叶片情况:进入Q3,因上半年装机比较少,叶片会紧缺,天顺是什么情况?A:下半年行业需求上来,上半年装机太少,下半年装机业务肯定繁忙,行业都是这样。今天看到时代新材涨停,不用太过担心。 下半年交付肯定繁忙,各家产能都会产能紧张一些。 Q:不仅叶片,其他环节都会比较繁忙? A:是的,风电整个产业链下半年下游装机需求上来,所有中游环节都会紧张一点。 Q:上半年交货量稍少,下半年交货量能否超过30-35万吨? A:7月比想象中抢装差一点,没到达顶峰。今年要完成45-50GW装机要从9月开始。 排产7-8客户交付需求已经确认,8月比7月好了很多,7月比6月没有好很多。今年还是Q4更好一点,因为7月没有很高的交付。 Q:7月跟6月变化不大,9月份开始Q4会逐步忙碌起来? A:目前8月份交付非常准确了,已经跟客户逐一确认过,9月份交付准确度还不够高。从8月份交付需求来看,下游行业已经进入比较理想的繁忙状态。 Q:9月比8月,8月比7月交货量环比增长多少? A:8月比7月好了很多,7月跟6月差不多。看行业看长远的,每个月数据难免有波动。Q:模具出货量今年的变化? A:没有什么变化,模具由主机厂或叶片厂定,按去年招标主机厂已经有交付目标,不会有太大变化。今年下半年叶片很火,模具也很火,都在往大叶片切换,模具订单很饱满。 Q:叶片单位盈利情况? 之前网上交流说今年叶片会价格降,达到利润底部,这两年会不是特别紧张,现在情况变化如何?A:今年主机交付的东西,去年价格已经确定好,主机厂有动力去年把叶片价格锁好,确保利润率。叶片去年价格定好,不会有变化,不论行业情况和原材料涨价都没有关系,本着契约精神不可能更改。最近大宗原材料降价,会对行业利好,但原材料波动一直有,对行业影响不大。Q:叶片哪怕下半年交付紧张,涨价也要在今年年底再谈?A:叶片是技术门槛不高的行业,轻资产,主要靠人工。 投放产能不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入,行业紧张多招产业工人就可以做了,但场地还是有限制的。 叶片行业在去年抢装结束后本身产能已经过剩,今年能做叶片的厂家多一点,今年下半年抢装叶片不会来不及做。即使按照今年下半年安装40GW,也不是完不成的任务。 Q:模具生产是否会紧张? 是否跟叶片一样偏轻资产,产能投放速度快? A:模具跟叶片不一样,模具去年扩张生产设备,模具产能释放有一定滞后,有半年到一年滞后。全行业做模具的不多。 Q:我们百分百配套模具?A:对,还进行对外销售。Q:模具及塔筒产能是否接满? A:行业模具产能不清楚,天顺目前模具产能较为紧张,订单已接满,没有空余产能再接订单。塔筒订单也接满了。 Q:今年塔筒原来说90万吨交付量是否上修可能? A:不可能,今年90万吨应该达不到,以前丢的产能不可能再做上来,产能没有这么大的弹性,工人都在加班,不可能赶上全部产能。产能上升不太可能做出来,价格基本上也全部定好,唯-一不确定量是当年原材料的价格情况。 Q:最近看到原材料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下降对公司毛利影响怎样?A:以塔筒为例,订单已经定下来,采购价格也已经定了,其他成本不变,唯一可变原材料成本。原材料5-6月开始下跌,如果下半年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对整个行业链都有好处。Q:原材料成本下降100块,会直接增厚100块毛利? A:差不多,跟客户签的是闭口合同,塔筒按项目制签,约定采供塔筒价格,价格是定的,数量也是定的,价格是通过签合同时钢价原材料价格加上成本加成定的,如果未来采购的钢材价格较签订合同时便宜,肯定会有受益。 Q:随着出货提升带动开工率提升,对塔筒单位盈利水平提升影响? A:肯定会好,Q1-Q2生产量远远超过交付量,下游需求不够,但不得不多做库存,如果不做下半年交付按现有产能是完成不了的。生产货物交付不出去产生库存,会对报表有影响,下半年生产交付都上去,产能利用率饱满,对固定成本摊销有好处。Q:下半年交付的订单,单吨成本、产品价格变化? 单吨利润下半年环比及同比是否有显著改善? A:没有太过分析。 企业不太关注,商业模式已经定了,做到这样的规模,最关注的是合理控制现金流,未来海上陆上各100万吨,对企业的挑战不是原材料,是现金流管理,没有良好的现金流管理会崩盘。 单吨利润肯定是持续在改善。 Q:近期铁矿石价格下跌,后续招标订单价格是否价格下跌? A:是的,订单价格就是成本加成的,铁矿石价格下跌必然传导到钢价,钢价数据公开透明,业主都知道原材料价格。签订单塔筒价格主要基于钢材,成本80%为钢材,塔筒价格跟钢价走势是一致的。 Q:现在有投标分散项目,之前说目前在手80万吨订单年初已经签订完,全年来看之前签订的订单和后面离散签订的订单比例? A:塔筒提前3-6月,基本都是上半年订单签完的订单,现在的订单都是明年做的,对销售部目标要保持订单6个月可见度。除个别临时签订的,8-9月签订的都是明年订单,不可能今年交付。 Q:维斯塔斯碳梁专利过期,会对叶片行业有何影响?是否会迅速带动国内碳纤维在叶片上的应用大幅提升? A:碳纤维没有在国内推广是由于专利保护是伪命题,和专利没有关系。碳纤维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但目前是成本问题。 风电产业链自残式成本下降下,至少目前碳纤维陆上没有市场,海上是未来的应用产品。 风电站也是产品,行业好起来要收益率让业主满意,全资本6%以上收益率业主才有积极性去装风场,靠国家政策强行推动没有业主积极性行业发展无法推动,降本是最关键的。 Q:80m-100m叶片是否可以用挤压工艺和玻纤,而不需要碳纤维?A:陆上叶片基本在90m以内,基本上都是挤压工艺和玻纤,都可以的。Q:目前塔筒订单多少是跟运营商签订的,多少跟主机厂签订的?A:都有,没有统计,对公司没有太大差异。Q:风场资源开发及转让指引是否有变化? A:没有变化。Q:海外出口目标和展望,出口指引? A:没有太大变化,年初给过指引,海外产能投放正常。 Q:出口航运费是否有下降? A:出口运费客户自己承担,我们只负责送到海上港,没有太关注。 Q:我们出口加上运费及反倾销税率后对于客户比起在当地采购塔筒是否会有一定价格优势? A:海外采购逻辑不在于价格,最重要供应链本地化和供应链安全问题。之前中国产品有竞争优势,现在由于运费和反倾销税优势不是那么明显。出口还是作为海外客户的补充,第一供应商在当地,出口作为补充。 这是考虑海外建产的原因,是未来3-5年长远发展方向。Q:是否有测算海外建厂销售,吨毛利是否会提升?A:要看做什么产品和整体方案。 比如叶片,高度依赖人工,塔筒稍好,但自动化程度不像汽车行业那么高,而且毛利率也不是特别高。之前塔筒叶片,6年前收到维斯塔斯邀请建厂,我们裹足不前,海外建厂很谨慎。 现在德国工厂,做单一管桩,毛利率比塔筒高很多,对场地利用效率比塔筒高,作为海外运营试点。德国工厂由于历史原因是收购的,初始投资成本低只花了不到1亿欧元,占了很大便宜。 欧洲投建一个30万吨的海工厂至少需要5亿欧元。 德国工厂作为海外起点,有未知风险挑战,但有很大优势,地理位置好,就在汉堡港码头旁边,旁边是西门子的主机厂,有这样的便利有信心把工厂运营好,积累经验,走向国际市场。 Q:钢材价格现货和期货价格差了很多,期货比如10月合期交货,有没有可能期货采购一些钢材?现货期货价格相差多,有1000-2000块。 能不能享受原材料更大降幅? A:都希望利润最大化,但理想显示差距大,我们不具备这样能力,也不会花更很多精力。之前尝试通过调节库存判断钢架走势在原材料挣钱,但最终决定回归本身。 不会太关注原材料,钢材始终有波动,我们希望原材料价格不要动,就不用去博弈原材料涨跌,赚加工费。 目前不是小塔筒企业可以博弈原材料价格,现在决定企业成败生死的是保证现金流,陆上海上各100万吨,得花很多钱组织保证现金流,采购交付。 Q:如要测算公司价格成本,更多看一个月平均现货价格? A:我们主要看中厚板。 中国钢厂模式,比如6月约定交付,可能1月签订,1月钢价4000,则6月钢价基准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