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钢铁信息化持续高景气,宝信业绩迎来量质双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钢铁信息化持续高景气,宝信业绩迎来量质双升

2022-07-11王紫敬、王世杰东吴证券野***
钢铁信息化持续高景气,宝信业绩迎来量质双升

工业互联网景气度高升,钢铁行业信息化旺盛需求有望长期延续,宝信引领行业:2021年以来,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并提出了明确发展目标。钢铁行业内外多重因素催化,在众多行业中,信息化需求更为迫切,信息化旺盛需求有望持续3年以上,主要系1)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带来大量信息化改造需求;2)“双碳”政策背景下,作为高能耗行业,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信息化是重要手段;3)智能制造升级促进钢铁行业数字化率进一步提升。我们测算,到2025年钢铁行业信息化潜在市场空间高达千亿元。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多为信息化子公司承担,宝信软件在钢铁行业信息化子公司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有望引领钢铁信息化发展。 背靠宝武积淀行业深度理解,布局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稀缺标的:我们认为产业理解、技术和生态是工业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生态方面,宝信软件第一大股东为全球第一大钢铁企业中国宝武集团,给予业务和行业生态支持。产业理解方面,宝信深耕钢铁行业信息化40余年,伴随宝钢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具备深厚的钢铁行业信息化知识积淀。产品技术方面,公司是A股少有的产品矩阵涉及从最底层智能装备,到工业自动化,到MES软件,到上层ERP管理软件,再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全产业链产品的公司。宝信软件三项竞争力优势显著,长期来看,有望成长为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 业务量质双升,孕育未来工业互联网强者:营收规模上,宝武集团关联交易连年提升,公司预计2022年关联交易收入为91亿元,同比增长39%,宝武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数字化建设、“双碳”改造中起领导示范作用,为宝信带来大量数字化订单。盈利质量上,一方面,宝信不断推出自研产品,如大型PLC、SCADA等工控产品。另一方面,宝信在服务宝钢等大型钢企数字化建设之后,提炼出标准模块,产品复用率逐步提升,两方面推动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逐步提升。业务领域拓展上,钢铁行业信息化需求旺盛,宝信软件优先服务于本行业,产品实力不断提升,后续将会拓展到冶金、医药等其他行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短期来看,“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信息化需求加快推动宝信软件业绩快速增长;长期来看,宝信软件产品布局全面,未来将会拓展到冶金、医药等其他行业,有望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基于此,我们给予宝信软件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4.09/31.18/39.78亿元,采用分部估值,分别给与软件开发业务和服务外包业务行业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估值46、32倍PE,对应总市值97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工业软件支持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行业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1.产业知识雄厚的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龙头 1.1.背靠宝武钢,深耕钢铁信息化行业40余年 深耕钢铁信息化行业40余年,工业互联网产品边界不断扩展。宝信软件源于1978年成立的上海宝钢自动化部,2001年更名为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上海宝信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开始进入数据中心、云计算行业。2020年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xIn³Plat,进一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建设能力,2021年,发布PLC产品,实现了工业互联网关键软硬件的突破,产品矩阵不断扩张,自研产品陆续推出。 图1:宝信软件发展历程 中国宝武控股,赋能宝信快速成长。截至2022年7月11日,宝山钢铁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9.55%的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宝钢48.56%股权。宝武是全球钢铁行业龙头,在2021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宝武排名第72位,继续位居全球钢铁企业首位。宝武大力推行大力推进智慧制造,宝信作为宝武旗下信息化子公司,将会承担大量信息化改造工作,推动营收快速增长。 图2:宝信软件股权结构(截至2022年7月11日) 1.2.产品布局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和IDC业务 宝信软件的业务主要为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工业互联网为主)和服务外包业务(IDC为主)两部分。 工业互联网业务覆盖从硬件到软件,提供从底层智能设备到上层应用软件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宝信的工业互联网产品可以分为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信息化主要为MES、ERP等纯软件产品;自动化为智能装备、PLC等硬件、软硬件一体产品;智能化主要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产品。宝信软件的产品矩阵较全,是国内较少能够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揽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IDC业务主要为独立第三方IDC提供商,向客户提供机柜租赁等服务。 图3:宝信软件产品划分 1.3.行业景气推动营收快速增长,产品优化提升盈利水平 行业景气度提升和新业务拓展推动业绩快速增长。一方面,2016年以来钢铁行业收并购活动增加,叠加节能减排要求钢铁企业提升能效,从而对信息化建设需求提升。另一方面,公司IDC业务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部分。基于此,2016-2021年宝信软件业绩快速增长,营收复合增速为24%,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40%。 2021年宝信软件营收为117.59亿元,同比增加24%,归母净利润为18.19亿元,同比增加40%。 图4:2021年营业收入为117.59亿元 图5: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8.19亿元 费用管控得当,净利率逐步提升。2017-2021年,宝信软件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逐步下降,归母净利率稳步提升,盈利质量不断提高。宝信高度重视研发投入,2017-2021年,宝信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0%左右,2019-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21年高达36%。宝信不断拓展产品矩阵,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PLC等高技术核心新产品。2020年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后,管理销售效率提升,叠加有宝武集团专项补贴以及国家社保减免政策,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明显下降。 图6:2017-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 图7:2017-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率稳步提升 图8:宝信软件2017-2021年毛利率 图9:宝信软件2017-2021年研发费用及增速 工业互联网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IDC业务稳步发展。2021年,工业互联网业务营收占比为72%,IDC业务营收占比为27%,2019-2020年,随着钢铁信息化建设需求增加,公司工业互联网业务增速加快,IDC业务作为宝信利用钢铁企业转型开展的新业务,增速保持稳定增长。毛利率方面,由于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包括硬件和集成业务,2021年毛利率为28%,后续随着工业互联网产品自研比例和复用率提升,该业务毛利率将逐步提升。 图10:2017-2021年宝信营收拆分 图11:2017-2021年宝信两大业务营收增速 图12:2017-2021年宝信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和服务外包业务毛利率 2.工业互联网迎来发展契机,钢铁行业数字化有望加速 2.1.“十四五”工业互联网建设是重要方向 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一种结果。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人、机、物、系统联系起来。其中包括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等要素,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信息,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工业互联网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 工业互联网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装置、智能装备。智能装备为执行层,执行具体的生产制造操作,如工业机器人的搬运、机床的加工。工业自动化装置为控制层,自动化装置控制智能装备执行具体操作,如DCS控制调度石化产线的生产;工业软件为分析层,工业自动化装置和智能装备将相关数据反馈到工业软件,工业软件进行分析并发出指令指挥执行层进行操作,如APS的高级排程,MES的生产计划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交互层,工业软件、自动化控制、智能装备接入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工厂内外的信息交互,相互协同。 图13: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体系结构 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突破1.2万亿元。根据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9814.9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中提出,对工业互联网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如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45%。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细分领域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自动化和智能装备营收占比为87%。 图14: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 图15: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软件在工业 表1:工业软件相关政策指标变化 宝信软件深耕工业互联网行业,产品矩阵覆盖从底层的智能装备到最上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布局生产制造环节。我们对其比较有代表性的MES和PLC产品的市场进行进一步分析。 中国MES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e-works数据,2020年,中国MES市场规模为43亿元,同比增长8%,2021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疫情影响逐步消除背景下,中国MES市场规模增速有望重回两位数。竞争格局方面,由于各个制造业细分赛道生产执行流程差距较大,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产品,中国MES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IDC数据,2020年中国制造业MES市场中,第一名西门子市占率仅有11%,宝信软件排名第二,市占率为7.6%。 图16:2020年中国MES市场规模为43亿元 图17:2020年中国制造业MES市场份额 图18:2020年MES细分行业应用情况 中国PLC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份额被海外巨头垄断。PLC是工业控制领域的核心部件,不论是在流程工业还是离散工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华经情报网数据,2020年中国PLC市场规模为125亿元,同比增长10%,2011-2020年年复合增速为4%,增速较为平稳。竞争格局方面,中国PLC市场几乎被国外公司垄断,根据普华有策数据,2020年中国PLC市场国外公司营收占比在80%以上,其中,第一名西门子占比高达44%。 图19:2020年中国PLC市场规模为125亿元 图20:2020年中国PLC市场营收竞争格局 2.2.钢铁行业数字化迎来长期景气,空间有望超千亿元 “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行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时期,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国钢铁行业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2019年钢铁行业中国CR5集中度为26%,但距离全球领先水平,如美国CR4高达65%,还有很大差距。进入“十四五”时期,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产业安全缺乏保障、生态环境制约、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我国钢铁工业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12月31日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前CR5集中度达到40%,CR10集中度达到60%。 图21:2014-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 图22: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 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大量数字化建设需求。1)钢铁行业通过兼并购提高集中度,数字化改造是不同钢铁企业兼并后高效、快速融合为一体的重要手段,如使用统一的ERP、MES系统软件。2)钢铁行业要提高产能水平,智能制造降本增效是必经之路,2020年12月31日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25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50个以上智能工厂。3)在“双碳”目标下,数字化是钢铁行业控能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 市场空间测算:2025年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我们选用两种方法对钢铁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规模测算,第一种方法自上而下,根据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和2020年规模以上钢铁行业营收占工业行业营收占比得出,2023年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规模为8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