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工业温控行业龙头,乘储能温控之风而起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工业温控行业龙头,乘储能温控之风而起

2022-06-29孟鹏飞开源证券余***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工业温控行业龙头,乘储能温控之风而起

工业温控行业龙头,乘储能温控东风蓄势待发 公司是国内工业温控行业龙头,覆盖数控装备/电力电子/储能三大下游。在储能市场发展及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背景下,公司依托工业温控深厚的技术积累,积极推进储能温控业务,有望成为国内储能温控行业领军者,充分受益。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2.83/4.39亿元,2022-2024年CAGR=62%,EPS为1.78/3.03/4.69元,当前股价对应PE28.2/16.6/10.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数控温控装备龙头,受益行业向高端化结构渗透 数控装备整体结构向中高端化迈进,具备量价齐升逻辑,我们测算其2021-2025年温控市场空间合计有望达126亿元,“十四五”期内CAGR=32%。公司已成功进入德国埃马克、日本马扎克、德国通快、北京精雕、锐科激光等内外资巨头供应商体系,并进军高端装备大本营德国成立子公司。国内疫情趋缓及稳增长政策支持,叠加日元持续低位,原材料降价等多重利好,外系和国产中高端数控装备有望率先反弹。公司扎根工业温控领域20年,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定位中高端战略不动摇,契合数控装备产业发展趋势,能够在中高端市场构筑长期护城河并持续提升龙头市占率。 电力电子和储能高景气,工业温控龙头充分受益 碳中和政策下,风电、储能市场持续高景气。其中风电温控具备装机量+液冷占比提升逻辑,2025年市场空间有望达68.7亿元,2021-2025年CAGR=27%;储能受益于成本下降、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发展模式日益清晰等利好迎来快速增长,叠加温控对储能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液冷占比提升效应,2025年储能温控市场有望达73亿元,2021-2025年CAGR=95%。公司液冷温控技术行业领先,通过绑定大客户切入市场并持续获得头部客户认可,风电与储能募投项目加速推进。依托20年工业温控技术底蕴,公司有望成为储能温控行业领军者,厚积薄发。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储能订单落地不及预期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1、二十年技术积淀,国内工业温控行业领跑者 1.1、技术底蕴深厚,三大领域多点开花 公司成立于2001年,为国产工业温控设备龙头,公司四大核心产品矩阵(液体恒温设备、电气箱恒温装置、纯水冷却单元及特种换热器)覆盖三大下游应用领域(数控装备领域、电力电子领域以及储能领域),其中在数控装备领域公司市占率国内第一。 图1:国产工业温控设备龙头向新能源储能领域延伸,中长期成长空间打开 业务板块:核心覆盖数控装备、电力电子以及储能3大领域。 (1)数控装备领域(数控机床、激光设备):覆盖液体恒温设备、电气箱恒温装置(市占率为全国第一)。 (2)电力电子温控领域:纯水冷却单元(公司客户已覆盖思源电气、四方股份、新风光以及特变电工等行业内主流厂商)。 (3)储能领域:液体恒温设备(公司处于行业优势地位,下游客户覆盖阳光电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以及天合储能等头部厂商)。 图2:公司覆盖数控装备、电力电子领域,向储能温控设备延伸 1.2、营收持续高增,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业绩表现:(1)2017-2021年:受益工业温控市场需求旺盛及下游应用的不断拓展延伸,公司营收从3.78亿元增长至8.29亿元,CAGR=30%;归母净利润从0.78亿元增长至1.2亿元,CAGR=15%,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2)2022年Q1:公司实现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实现0.21亿元,同比增长-27%,业绩短期小幅回落。 (3)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外疫情形式多变等因素影响,公司2022年Q1业绩小幅回调。未来随着数控装备市场与电力电子行业景气度提升、储能领域发展进程加快,公司业绩有望快速放量。 图3:2021年营收8.29亿元,同比增长35% 图4:2021年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降速3.8% 产品结构:同时覆盖数控装备领域及电力电子温控两大领域,横向延伸储能领域,有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1)数控装备领域(占比:71%):为公司核心业务,2021年实现营收5.85亿元,同比增长41%。技术及产品性能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主要包括液体恒温装备(水冷却机、切削液冷却剂)。 (2)电力电子领域(占比:22%):2021年实现营收1.84亿元,同比增长7%。 主要产品纯水冷却单元可用于输变电行业、新能源发电等领域。 (3)储能领域:目前公司已为储能领域客户匹配相关液冷及风冷等产品,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成为行业先驱者。 图5:公司核心覆盖智能数控装备领域(占比营收71%),图6:2021年公司数控装备营收达5.85亿元,同比增加储能打开成长新空间41%(单位:亿元) 盈利能力远超同行可比公司。2018-2022Q1年毛利率、净利率及ROE三项关键财务指标均处于领先水平。 2022年Q1公司实现毛利率23%,净利率11%,同比均有所下滑。主要系上游原材料涨价、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国内外疫情形势多变对公司盈利能力短期影响较大。伴随数控装备领域景气度高企及公司储能应用领域应用拓展,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图7:2018-2021年公司毛利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图8:2018-2021年公司净利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人效水平处于同行领先位置。公司2021年人均收入81.72万/人,处于工业温控领域领先水平。2021年上市后员工人数大幅扩充45%,未来伴随员工业务熟练程度提升,公司人效水平也将持续提升。 图9:2021年公司人均收入81.72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准 1.3、实控人合计持股达72.7%,股权结构高度集中 股权结构集中: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国山,持股比例为33.17%,与第二大股东张浩雷为父子关系;张浩雷与第三、第四大股东李丽、王淑芬为夫妻、母子关系,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72.7%的表决权,股权结构高度集中。 图10:公司实控人张国山合计控制公司72.7%表决权,股权结构高度集中 1.4、募投项目聚焦风电与储能,业绩放量在即 把握碳中和需求,募投项目聚焦风电与储能。(1)公司二期募投项目计划于2022年12月完工投产,主要聚焦风电温控领域,产能10万台。(2)三期募投项目主要聚焦储能温控领域,计划新建储能热管理系统项目生产线8条,达产后年产8万台。 我们认为,募投项目达产后将大幅扩充公司生产能力,有助于公司在风电、储能等新兴温控市场占得先机,把握碳中和需求,持续增厚业绩与竞争壁垒。 表1:募投加码热管理系统项目,延伸储能温控领域 2、数控温控设备:数控机床、激光设备行业向高端化结构渗透 2.1、2021年数控机床处于历史周期底部、触底向上,行业迎来迭代需求 中国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处于10年周期底部,触底向上。 (1)自中国政府2008年出台“四万亿计划”,内需扩张、投资额大幅增加,2009-2011年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大幅上升并达到峰值。此后10年,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呈波动式下降趋势。 (2)我们认为,考虑到金属加工机床10年生命周期,2021年或将成为新一轮置换周期起点、拐点已至。 图11:2021年或将成为新一轮置换周期起点、数控机床拐点已至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数控化率加速提升。当前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仅为37%(欧美发达国家数控化率70%以上),随着机床产业数控化率整体提升,配套温控设备需求量也将相应提升,市场前景广阔。 图12:当前我国数控化率仅为37%,提升潜力大 2.2、数控机床:“十四五”期内市场空间合计达126亿元,CAGR=32% 我们通过测算得出:2025年数控机床温控装备潜在市场空间为39.4亿元,“十四五”期内市场空间合计达126亿元,CAGR=32%。 (1)金属切削机床理论更新需求量:根据中国机床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全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52.72万台,以机床平均使用寿命10年左右计算。以2021年为置换周期始端为例,2011年生产机床将进入置换期,则假设2021年理论更新需求量应为2011年产量。 (2)需求折扣:考虑到部分机床生命周期可能超过10年,因此实际更新需求较理论需求量会有部分折扣。随着待更新需求量越来越大,实际更新需求亦会向理论值趋平甚至超越。 (3)价值量端:为适配数控机床高精度与高效率发展趋势,温控设备也在向高精度与高功率发展,温控设备均价随之提升。当前每台数控机床平均配1个液体恒温设备(均价6500元/套)以及1个电气箱恒温装置(均价1000元/套),假设单价年均增速分别为5%、2%。 (4)数控化率: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纲领指引,至2025年中国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提升至64%,目前机床数控化率仅为37%。 表2:2025年数控机床温控装备潜在市场空间为39.4亿元,“十四五”期内市场空间合计达126亿元,CAGR=32% 2.3、激光器设备温控装备加速高端化渗透,量价齐升 激光设备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空间广阔:相比传统机械加工,激光加工技术兼顾高精密、高效低耗及低成本优点。在机械、汽车、航空、钢铁、造船、电子等大型制造产业中广泛应用,2021年各功率激光器总出货量超22.5万台,激光设备销售收入821亿元,2016-2021年CAGR达20%,激光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图13:2021年中国各功率激光器出货量超22.5万台 图14:2021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821亿元 应用场景不断横向拓宽助推激光设备加速渗透。从激光切割拓展到焊接、打标、雕刻等,终端应用场景延伸覆盖汽车、机械、通信等终端场景。目前我国激光设备渗透率正持续提高,根据中国激光杂志社数据,激光切割设备渗透率达12.3%,六年12倍,激光设备替代进程大势所趋。 图15:2021年中国激光切割设备渗透率约12.3% 图16:激光设备应用场景持续横向拓宽 2.4、激光设备:“十四五”期内市场空间合计达188亿元 我们测算2025年中国激光设备温控市场为54.8亿元,2021-2025年CAGR=23%。 (1)假设十四五期间中国各功率激光器出货总量以18%的年均增速增长(参照国内历史激光器市场增速均值) (2)价值量端:各功率激光器都需要配套温控设备,但随着激光器向高功率发展,激光温控设备的技术与均价也随之提升。当前各功率激光器平均配1个液体恒温设备(均价9000元/套)+1个电气箱恒温装置(均价1500元/套),假设单价年均增速分别为5%、2%。 表3:预计2025年中国激光设备温控市场空间达54.8亿元 2.5、公司为数控装备温控行业龙头,技术底蕴深厚、份额国内第一 公司于2009年开始进入数控装备温控行业,过去20年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市占率为国内第一。(1)数控机床领域:2021年公司市占率约19%。按销售额统计口径计算,2021年中国数控机床温控设备销售额85*30%*0.75=18.23亿元。公司2021年数控装备总营收5.85亿元,其中近年来自数控机床营收占比约为58%。鉴于数控装备是公司基本盘,细分格局较为稳定,假设比例不变,则公司2021年数控机床领域收入3.39亿元左右,我们测算公司2021年市占率大致在18.62%。 表4:2021年公司数控机床温控领域市占率达19% (2)激光设备:公司市占率约10%。按销售额统计口径计算,2021年中国激光温控设备销售额22.5*(0.9+0.15)=23.63亿元。公司2021年数控装备总营收5.85亿元,其中近年来自激光设备营收占比约为42%,假设比例不变,则公司2021年激光设备领域收入2.46亿元左右,我们测算公司2021年市占率大致在10.40%。 表5:2021年公司激光设备温控领域市占率达10% 对标德国威图等外资巨头,公司核心技术不落后且性价比占优。公司核心客户覆盖主流机床与激光设备巨头,外资厂商的供应商进入壁垒高,而公司已成为外资机床及激光设备巨头的长期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