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宏观“预期差”系列:疫后“三思”,经济的“天花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预期差”系列:疫后“三思”,经济的“天花板”?

2022-06-16赵伟、杨飞国金证券清***
宏观“预期差”系列:疫后“三思”,经济的“天花板”?

疫后经济修复已然开始,本轮与以往有何异同?稳增长加码,如何助力疫后修复?本文系统梳理,供参考。 一问:疫后修复,有哪些经验规律?生产先行、需求滞后,基建和出口先行 疫后修复经验规律,生产先行、需求滞后,基建投资和出口先修复、消费相对缓慢。2020年经验显示,疫后生产修复快于需求,工业增加值同比4月转正、达3.9%;需求中,投资与出口修复较快,前者指向稳增长基建发力,后者缘于生产修复推动挤压订单释放;制造业投资和消费修复偏慢、增速滞后约4个月转正,结构分化,中上游投资修复快于下游消费制造,必选消费修复快于可选消费。 近期数据显示,本轮疫后修复,也大体呈现类似特征,但修复节奏和弹性可能不完全相同。5月数据显示,经济已然进入修复通道,工业增加值同比转正,基建链和出口链相关产需相对较好,消费明显滞后、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延续负增长;高频指标显示,生产活动加快修复,炼油厂开工率5月以来持续抬升、但仍低于2020年同期,而需求端的建筑钢材成交量、挖掘机开工等改善尚不明显。 二问:本轮疫后修复,有哪些不同?物流人流恢复滞后,微观修复难度加大 相较2020年,当前物流、人流恢复相对较慢,或拖累供应链和消费等修复进度。疫情集中爆发时点、地点、防控难度等不同,带来的物流、人流等影响不同,例如,尽管物流已开始修复、但5月整车货运流量指数较2020年同期下降近8%;城市商圈客流量总体恢复不明显、5月平均只有2019年的40%左右,而2020年3月客流量已开始逐步修复、4月已恢复到2019年的50%左右。 经历两年多疫情反复,微观主体报表更加脆弱、信心明显弱化,修复难度加大、结构分化。工业企业亏损额累计同比4月接近40%、与2020年大体相当,但经过一轮“爬坑”之后、企业资产负债增长动能或趋下降;以休闲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营收持续收缩。企业经营低迷,推升居民收入和就业压力,进而影响消费、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历史新低,高频数据显示,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品增长均乏力。 三问:稳增长加码,如何助力疫后修复?加快人流物流修复,保主体扩需求 当务之急,减少防疫“一刀切”,科学防疫的同时,加快人流、物流恢复。变异毒株特性等,导致局部地区疫情仍有反复,进而影响跨地区人员流动,民航客运量持续回落、4月创历史新低;人员流动受阻,进一步影响了物流畅通,快递、重卡等水平均未回到疫情前。坚持“动态清零”下,眼下地方或需因地制宜、优化防疫措施,保障人流、物流畅通基础,或才能加快相关消费、供应链等修复。 稳增长加码,保市场主体和主动释放需求“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保市场主体是当下发力重点,今年减税退税规模创历史新高,节奏加快、截至6月9日减税退税进度超75%,退税范围扩大,新增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七行业。需求加快释放,专项债新开工项目增多、3-5月新开工项目占比54%,投向基建比例抬升至60%;央地促消费力度均加大,对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刺激力度提升。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疫后经济修复已然开始,本轮与以往有何异同?稳增长如何助力疫后修复? 1.1、一问:疫后修复,有哪些经验规律? 疫后修复经验规律,生产先行、需求滞后,基建投资和出口先修复、消费相对缓慢。2020年经验显示,疫后生产修复快于需求,工业增加值同比4月转正、达3.9%;需求中,投资与出口修复较快,前者指向稳增长基建发力,后者缘于生产修复推动挤压订单释放;制造业投资和消费修复偏慢、增速滞后约4个月转正,而且结构分化,上游加工冶炼、中游设备制造投资修复较快,下游消费制造修复缓慢。 图表1:2020年疫后生产修复较快、投资和出口次之 图表2:2020年,基建率先修复,制造业较为滞后 消费修复分化,商品消费修复较快、服务消费相对滞后,必选消费修复快于可选消费。2020年消费修复明显分化,服务类消费修复滞后商品消费一季度左右、幅度也偏低,或缘于消费场景等影响;商品消费内部亦有分化,粮油食品、日用品等必选消费受影响较小、恢复相对较快,而金银珠宝等可选消费品,及服装鞋帽等出行相关消费,明显受到疫情冲击、修复相对缓慢。 图表3:2020年,商品零售修复节奏快于餐饮收入 图表4:2020年,必选消费修复节奏快于可选消费 近期数据显示,本轮疫后修复,也大体呈现类似特征,但修复节奏和弹性可能不完全相同。5月数据显示,经济已然进入修复通道,工业增加值同比转正,基建链和出口链相关产需相对较好,消费明显滞后、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延续负增长;高频指标显示,生产活动加快修复,炼油厂开工率5月以来持续抬升、但仍低于2020年同期,港口活动也快速恢复、上海港集装箱数量明显回升;而需求端的建筑钢材成交量、挖掘机开工等改善尚不明显。 图表5:本轮疫后,炼油厂开工率恢复较快 图表6:本轮疫情后,上海港集装箱数量明显回升 图表7:本轮疫后,建筑钢材成交量未出现明显回暖 图表8:5月,挖掘机开工小时数未有明显提升 1.2、二问:本轮疫后修复,有哪些不同? 相较2020年,当前物流、人流恢复相对较慢,或拖累供应链和消费等修复进度。疫情集中爆发时点、地点、防控难度等不同,带来的物流、人流等影响不同,例如,尽管物流已开始修复、但5月整车货运流量指数较2020年同期下降近8%;城市商圈客流量总体恢复不明显、5月平均只有2019年的40%左右,而2020年3月客流量已开始逐步修复、4月恢复到2019年的50%左右。 图表9:本轮疫后物流修复节奏相对滞后 图表10:2022年5月,商圈客流未有明显好转 经历两年多疫情反复,微观主体报表更加脆弱、信心明显弱化,修复难度加大、结构分化。工业企业亏损额累计同比4月接近40%、与2020年大体相当,但经过一轮“爬坑”之后、企业资产负债增长动能或趋下降;同时,不少服务类企业持续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营收持续收缩,休闲服务业即为典型。 企业经营低迷影响就业,服务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降。 图表11:疫情冲击下,微观报表恶化明显 图表12:服务业从业情况从去年下半年已开始恶化 类似的,居民信心和消费能力的约束更加凸显,进而影响消费修复结构和节奏。2022年4月,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指数明显下滑至86.7、87.1,低于2020年同期、为近年最低水平。居民信心和消费能力约束的增强,或导致本轮消费修复节奏与结构,与2020年消费修复规律不同。国金未来数字Lab数据显示,本轮疫后,必选消费与可选消费均未表现出明显修复态势。 图表13:2022年,消费者信心指数创新低 图表14:本轮疫后,可选和必选消费均未有明显优势 1.3、三问:稳增长加码,如何助力疫后修复? 当务之急,减少防疫“一刀切”,科学防疫的同时,加快人流、物流恢复。 变异毒株特性等,导致局部地区疫情仍有反复,进而影响跨地区人员流动,民航客运量持续回落、4月创历史新低;人员流动受阻,进一步影响了物流畅通,快递、重卡等物流水平均未回到疫情前。坚持“动态清零”下,眼下地方或需因地制宜、优化防疫措施,保障人流、物流畅通基础,或才能加快相关消费、供应链等修复。 图表15:2022年,民航客运量明显低于过去同期 图表16:当前卡车物流修复节奏慢于20年同期 图表17:一线城市快递物流恢复较慢 图表18:近期政策强调,疫情防控不能“一刀切” 稳增长加码,保市场主体和主动释放需求“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保市场主体是当下稳增长的发力重点,今年减税退税规模创历史新高、达2.64万亿,节奏加快、截至6月9日减税退税进度超75%,退税范围扩大,新增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七行业。需求端也加快释放,专项债新开工项目增多、3-5月新开工项目占比54%,较1-2月提升15个百分点,投向基建比例抬升至60%;央地促消费力度均加大,对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刺激力度提升(详情参见《本轮促消费,有何不同?》)。 图表19:2022年,减税退税力度创新高 图表20:2022年,留抵退税专项转移支付进度较快 图表21:1-4月专项债投向基建比例抬升 图表22:2022年,促耐用品消费城市数量占比提升 稳增长侧重点不同的同时,政策托底力度总体或接近2020年;但考虑本轮疫后修复难度更大,政策托底后续或仍需加力。以减税退税、赤字等规模刻画财政资金力度,截至5月底,今年计划规模合计约10万亿元,低于2020年的约11.6万亿元;而国家融资担保、新增政策性开发性信贷额度等预算外资金合计近2.5万亿元,高于2020年的1.3万亿元。若后续财政支出强度维持、而收入继续低迷,预算补充资金或坚持到三季度末前后;后续政策托底加力或提前下达和使用专项债额度、发行特别国债等补充资金。(详见《“稳增长”力度有多大,财政视角“大盘点”》) 图表23:2022年,财政减免力度达3万亿元 图表24:预算内赤字规模暂低于2020年 图表25:2022年,预算外资金安排明显增多 图表26:三季度末,广义财政收支差或超十万亿元 风险提示: 1、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债务压制、项目质量等拖累稳增长需求释放,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疫情潜在反复风险,对项目开工、生产经营活动等的抑制。 2、疫情反复。变异毒株加大防控难度,不排除疫情局部反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