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联证券]:FPGA: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国产化替代快速推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FPGA: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国产化替代快速推进

国防军工2022-06-16孙树明国联证券更***
FPGA: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国产化替代快速推进

行业整体情况分析 国内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国际市场: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国内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15.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76.8亿元,3年CAGR为15.21%;海外市场规模3年CAGR为4.98%,国内市场增速明显高于海外。统计FPGA国际龙头企业赛灵思与莱迪思的营收,中国区市场营收从2018年的8.83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3.01亿美元,3年CAGR为13.79%;而海外市场营收3年CAGR仅为4.75%;表明,FPGA领域中国市场依然最有活力。 中国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增长: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FPGA国内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208.8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32.2亿元,3年CAGR为16.74%。市场占比可持续保持30%以上的细分板块包括工业领域及通信,市场规模未来3年CAGR分别为15.63%及17.43%。 国产化替代快速推进:统计国内3家FPGA相关上市公司相关板块的营收,从2018年的7.9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4.34亿元,3年CAGR为77.14%。国内企业的FPGA相关业务营收增速快于板块的整体增速,表明FPGA国产化替代正在快速推进。 中低端市场产品种类丰富,高端市场产品持续研发中:中低端FPGA方面,国产产品的逻辑单元容量从9k到174K不等,产品种类较为丰富,表明国内厂家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客户对于中低端FPGA产品的需求可以被满足; 高端FPGA方面,国产厂商中,仅复旦微电的亿门级FPGA系列等少数芯片逻辑单元可达约700K。但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国内厂商有望掌握 14/16nm 工艺制程的10亿门级产品。 行业前瞻及投资看点 FPGA国产化替代正在快速进行;国内市场,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以出货量统计,2019年国产厂商份额占比不足15%,成长空间广阔;随着高端FPGA芯片的研发,国产化替代或将加速进行。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FPGA领域未来发展,关注的公司包括: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安路科技。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上游厂商供货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从国内军用市场来看,我国国防预算从2010年的0.53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45万亿元,为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提供经济基础。自主可控背景下,装备的国产化率有望提升,国内FPGA厂商也有望受益。 从国内民用市场来看,由于FPGA灵活性高、开发时间短,其应用场景较为广泛。未来随着通信市场的扩张,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的持续发力,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208.8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32.2亿元,3年CAGR为16.74%。 不同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认为,军品方面,FPGA在武器装备方面应用范围较小。我们认为,在弹载方面,FPGA可进行数据的接收和传递;在机载方面,FPGA可完成数据采集、产生各类信号、计算当前飞机相对本地接收天线的方位和距离等功能;此外,FPGA还可以内置加密解密电路,通过对配置数据进行不可逆加密,从而加密、解密数据。 市场认为,民品方面,国产FPGA芯片已可以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大部分需求。 我们认为,中低端FPGA方面,国产产品的逻辑单元容量从9k到174K不等,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客户需求可以被满足;高端国产FPGA中,仅复旦微电的亿门级FPGA系列等少数芯片逻辑单元可达约700K,而国际龙头企业赛灵思、阿尔特拉均有1KK以上容量的逻辑芯片,高端FPGA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核心结论 国内企业的FPGA相关业务营收3年CAGR为77.14%,高于板块的整体增速15.21%,表明国产化替代正在快速进行;国内军用市场,随着装备信息化建设,以及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推进,国内FPGA厂商有望受益;国内民用市场,以出货量统计,2019年国产厂商份额占比不足15%,成长空间广阔;国产FPGA的逻辑单元容量,从9k到174K的产品种类较为丰富,随着研发费用的大量投入,高端FPGA芯片研发持续进行,国产化替代未来或将加速进行。 1FPGA:“万能芯片”,复杂数字硬件电路设计的首选 1.1产品结构复杂,特点鲜明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是一种可通过重新编程来实现用户所需逻辑电路的半导体器件。FPGA在专用ASI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但继承了ASIC的大规模、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等优点,同时克服了一般ASIC设计周期长、投资大、灵活性差等缺点,是复杂数字硬件电路设计的首选。 图表1:集成电路产品结构树 FPGA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逻辑部分(逻辑块,Logic Block,简称LB)、输入输出部分(I/O块,Input/Output Block,简称IOB)、布线部分(包含:布线通道、开关块(Switch Block,简称SB)、连接块(Connection Block,CB)等)。虽然这三部分就可以实现任意逻辑电路,但实际中往往还需要一些其他电路,如时钟树、配置/扫描链(configuration/scan chain)、测试电路等。此外,很多商用FPGA还包含处理器、块存储器、乘法器等固定功能的硬核电路。 图表2:赛灵思Virtex UltraScale+ FPGA 图表3:典型FPGA组成示意图 FPGA中的逻辑部分,负责实现逻辑电路,实现方式有多种(乘积表、查找表和数据选择器等),一般由可以实现任意逻辑电路的可编程部分触发器(Flip-Flop,FF)等数据存储电路和数据选择器组成;输入输出部分,通过连接I/O引脚和内部布线,对外部进行信号输入输出,一般包含上拉、下拉、输入/输出的方向和极性、转换速率(slew rate)、开漏(open drain)等控制电路,以及触发器等数据存储电路,通常支持十余种规格输入/输出;布线部分,主要负责逻辑块相互之间以及逻辑块与I/O之间的连接,除了岛型构造外,还有多层构造、H-tree构造等多种类型;其他部分,例如对逻辑块、I/O块、开关块和连接块进行控制的配置存储单元以及配置链,以及时钟网络、扫描路径等。 图表4:FPGA各组成部分 FPGA设计流程是将开发者输入的需求、目标性能、约束条件、代码、框图、电路图等描述加上各种参数设定,使开发对象具象化的过程。一般的,基于HDL进行RTL描述的设计,大致流程包括:对RTL描述进行逻辑综合、技术映射、布局布线、生成配置,最后写入FPGA进行系统验证。 图表5:FPGA研发流程 1.2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历程长 第一代(20世纪70年代,出现FPLA、PAL): 1975年西格妮蒂克公司发布了一种基于熔断丝的可编程FPLA(Field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现场可编辑逻辑阵列)。1978年MMI公司(即现在的莱迪思公司)将其简化并采用双极性晶体管制程,开发了高速PAL,并最终得到了普及。 第二代(20世纪80年代,出现GAL、EPLD、FPGA) 20世纪80年代前期,各公司开始销售基于CMOS EPROM/EEPROM的PLD,产品往往功耗低且可重新编程,同时出现了最早将FPGA产品化的赛灵思(Xilinx,1984年成立)公司。80年代后期,随着半导体集成度和速度的提升,出现了无法擦写的反熔丝FPGA。 第三代(20世纪90年代,FPGA大规模发展) 20世纪90年代,赛灵思和阿尔特拉分别改进扩展了XC400和FLEX架构,使得FPGA的逻辑电路规模(门数)快速增长。90年代前期,门数达到了数千至数万门,后期则发展到了数万至数十万门,并且在集成度上与CPLD拉开差距,性能上与ASIC等产品差距逐渐缩小,成功进入半定制产品市场;系统化与大规模化,也导致搭载MPU和DSP等硬核模块成为必然趋势。1997年,逻辑规模达25万门,主频达到50~100MHz,1999年,赛灵思的APEX20K将集成度提高至100万门级。 第四代(21世纪00年代,百万门级和系统LSI化) 2000年之后,FPGA呈现系统LSI化。阿尔特拉推出了第一款带有硬核处理器的FPGA产品Excalibur,其上集成了ARM处理器和FPGA电路。同时,产品的外部接口也开始提升,FPGA开始应用SERDES(Serialixer-Deserializer,串行器-解压器)电路和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实现高速串行通信接口。产品快速迭代,赛灵思公司的高端FPGA产品VirtexⅡpro(2002年, 130nm )及后续Stratix-4(2004年, 90nm )、Stratix-5(2006年, 65nm )和Stratix-6(2009年, 40nm )大约每两年升级一次。 第五代(21世纪10年代,制程发展、行业洗牌) 2010年开始,赛灵思和阿尔特拉都发布了 28nm 的FPGA并从2011年开始供货,并且产品除了高低端外,还增加了中端产品。例如,赛灵思全系列(高端为Virtex-7,中端为Kintex-7,低端Artix-7)全采用 28nm 制造工艺,提高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功耗。同时,行业垄断化加剧,赛灵思和阿尔特拉占据市场八成的份额,仅剩的两成中的大部分又被莱迪思和Actel瓜分。 图表6:FPGA发展历程 1.3“万能芯片”应用场景多 民用方面,FPGA在通讯、工业控制、人工智能等方面应用广泛。通信领域,在通讯协议经常变化和升级的情况下,市场很难快速推出成熟的5G的ASIC芯片,得益于可编程的灵活性以及低延时性,FPGA具有独特优势。工业控制领域,FPGA大量应用在视频处理、图像处理、数控机床等领域实现信号控制和运算加速功能。人工智能领域,FPGA会与CPU搭配,把CPU的部分数据运算卸载至FPGA,将部分需要实时处理/加速定制化的计算交由FPGA执行,起到CPU加速卡的作用。 图表7:使用FPGA芯片的显示器示意图 图表8:FPGA+DSP三模卫星导航接收机样机实物 由于FPGA具有集成度高、设计周期短、投资小、灵活性好的特点,因此在军工领域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在弹载方面,FPGA可进行数据的接收和传递;在机载方面,FPGA可完成数据采集、产生各类信号、计算当前飞机相对本地接收天线的方位和距离、与DSP实时交换数据、上传报表等功能;在军用门禁控制类方面,可用于人员的指纹识别等工作;此外,FPGA还可以内置加密解密电路,通过对配置数据进行不可逆加密,从而加密、解密数据。 图表9:弹载FPGA硬件系统示意图 图表10:使用FPGA进行加密保护示意图 资产运营模式,使公司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及市场规则,独立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将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最大化体现;但采用这种模式,其产能容易受到晶圆厂和封装测试厂商产能限制,盈利也容易受到晶圆市场价格和加工费用上涨而产生波动。 图表11:半导体产业链 现在国内FPGA公司主要合作的晶圆代工厂包括中芯国际、上海华虹、台积电等,封装测试厂包括华天科技、长电科技等;此外,部分公司为加快研发速度、缩短设计周期,会向IP核供应商购买IP核授权,向EDA工具供应商采购EDA设计工具。 图表12:2020年Q1全球晶圆代工厂市场占有率 图表13:2020年全球前十大封测厂市场占有率 产业技术壁垒高 研发费用方面,2021年,行业龙头赛灵思以9.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占有绝对优势;从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来看,国内企业占比均较高,其中安路科技占比最高,为35.90%,其次为复旦微电,占比为26.84%,最低的是紫光国微,占比为11.83%。国内外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均较高,表明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 图表14: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