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 投资逻辑 参控股实现版图扩张,内生盈利能力领先。公司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航司,2004年参股山东航空(穿透持股44%)、2006/2009年参股国泰航空(持股30%)、2010年控股深圳航空(持股51%)。2021年公司营收为745亿元,同比增长7%,净亏损为166亿元,亏损加大。疫情前公司毛利率维持15%以上,内生盈利能力强,2019年归母净利为64亿元,为行业第一。 公司航网时刻优质,竞争优势难撼动。1、航网优质,一线时刻占比高。公司一线城市时刻占比为29%,高于东航和南航的23%,且公司一、二类城市互飞航线占比达32%,也高于同行。优质航网带来高票价,2019年公司客公里收益为0.53元,高出东航6%、南航8%。2、新增首都机场时刻,航网进一步优化。大兴机场转场后,公司在首都机场的时刻份额从47%升至约70%,领先优势扩大,首都机场的优质客源保障了公司北京航线的高收益。3、欧美远程航线市占率第一,稀缺国际航权资源丰富。公司在中欧航线、中美航线的市占率分别为45%和28%,排名第一,且多从一线城市出发,航线资源价值高。考虑国际航权资源有限,公司先发优势将继续保持。 4、干线时刻有限,时刻优势更加凸显。“祖父条款”下,公司航网优势难撼动。同时,干线时刻释放偏紧,公司航网价值将更加凸显。 中期业绩弹性高,长期投资价值凸显。1、中期供需增速逆转,公司业绩将大幅反弹。疫情不改航空业长期增长趋势,供给端行业运力引进速度将放缓至个位数,未来市场恢复供需平衡的过程中,供需增速将发生逆转。参照2009-2010年供需增速大幅逆转后航司业绩爆发的经验,预计未来有望再现高景气周期。票价市场化持续推进也有望放大公司的业绩弹性。2、长期票价市场化效应释放,公司盈利中枢有望上行。中国民航业仍将维持平稳增长,考虑干线机场供给不足将持续,干线市场的实际票价会进一步抬升,公司拥有高品质航网,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盈利中枢也将上移。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航网优质,疫情不改核心价值,盈利将提升。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55/63/146亿元。给予公司25倍PE估值,对应2023年目标价10.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超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风险、公商务出行恢复不及预期风险、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油价大幅上涨风险、安全运行风险。 一、参控股实现版图扩张,内生盈利能力领先 1.1伴随民航改革而发展,积极扩张版图 国航是中国唯一的载旗航空公司。中国国航成立于2004年,同年于香港和伦敦两地上市,2006年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1111.SH)。公司隶属于中航集团,是中国唯一的载国旗飞行的民用航空公司,长期为国家领导人、外交使团、文化体育代表团等提供专机和包机服务。 图表1:历史沿革:伴随民航改革而发展,积极扩张版图 1、公司的成立是中国民航发展的缩影 公司前身为民航总局北京管理局,自1950年开始从事航空服务。为配合中国民航业改革,1988年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并承接了民航北京管理局的业务,是中国当时资产最多、运输周转量最大的航空公司。 2002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作为主体联合原中国航空总公司、原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组建了中航集团,其中原浙江航空(中国航空总公司的孙公司)和原中国西南航空所有航空主业并入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2004年9月,中航集团以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拥有的相关资产负债、在23家企业中持有的股权(或权益)以及货币资金人民币5.6亿元作为出资,中航集团全资子公司中航有限以其持有的中航兴业69%的股权作为出资,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 2、公司通过参控股实现业务和版图扩张 2004年,中航集团收购山航集团42%的股权和山航B22.8%的股份,对山航集团持股比例升至48%,同年中航集团将持有的山航集团股权、山航B股份划转至公司。2007年,公司收购了山航集团其他股东所持有的1.4%股权,对山航集团的持股比例升至49.4%。 2004年,国泰航空作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认购H股发行后总股本的10%。2006年6月,公司收购10.16%的国泰航空股份,同年国泰航空增持公司股份至15.94%。2009年,公司增持国泰航空股份至29.99%,国泰航空通过资本市场增持公司股份至18.1%。 2010年3月,公司出资6.82亿元人民币增持深圳航空股份,持股比例由原先的25%增至51%,成为其控股股东。 中航集团为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公司最大股东为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占比40.98%,中航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合计持股51.70%,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控股深圳航空(含昆明航空)、澳门航空、北京航空、大连航空、内蒙航空等,参股国泰航空与山东航空。 图表2:股权结构:中航集团为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2021年) 1.2内生盈利能力强,疫情短暂承压 疫情前公司营收稳步增长,毛利率基本维持15%以上。2019年公司营收为1362亿元,2004-19年复合增长率为10%;归母净利润为64亿元,2004-19年复合增长率为6%。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21年公司营收显著减少,并录得大额亏损。2021年公司营收为745亿元,同比增长7%,净亏损为166亿元,亏损加大。 其中,2010年航空业高景气,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达122亿元,净利率为15%,为有史以来最高水平。 图表3:疫情前公司营收稳步增长 图表4:除2008年外,疫情前公司均盈利 图表5:2010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为史上最高 公司疫情前净利润行业第一,疫情期间业绩承压明显。疫情前,公司净利润为所有上市航司中最高,2019年净利润为64亿元,是行业第二名的2倍,而疫情后亏损相对较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际客班仍基本执行“五个一”政策,由于公司运营的国际航线占比高、机队中宽体机占比高,成本压力相对高于同行。 图表6:疫情前公司利润最高,而疫情发生后业绩承压相对明显 图表7:2019年公司国际运力占比为38%,高于行业 图表8:截止2021年底,公司宽体机占比最高 图表9:疫情发生后公司单位座公里成本相对较高 二、公司航网时刻优质,竞争优势难撼动 2.1历史发展形成优质航网,票价水平领先 通过重组、增资控股等方式形成优质航网。公司持续打造北京世界级枢纽,建设成都国际枢纽,重点发展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打造出四角菱形航网,覆盖了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经过2002年重组和2010年增资深航后,公司在北京、深圳和成都市场具备领先优势,2019年在北京首都、深圳宝安、成都双流机场的市占率分别为47%、37%和31%。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航网保持优质。经过多年发展,航司航网下沉,公司的航网质量仍位居行业前列。2019年一线城市时刻占公司时刻的29%,高于东航和南航的23%,且公司的一、二类城市互飞航线占比达32%,也高于东航与南航。 图表10:公司形成四角菱形航网 图表11:公司在首都、深圳、双流机场的市占率领先 图表12:公司一线城市时刻占比较高 图表13:公司一、二类城市互飞航线占比较高 公司具备高质量的客户基础。配合自身枢纽网络战略,公司定位于中高端公商务主流旅客市场,拥有中国最具价值的旅客群体。2015-2019年,公司常旅客数量高于东航与南航。常旅客对公司的收入贡献稳步提高,2021年常旅客收入占客运收入的56.8%。常旅客多为公商务出行,需求较为刚性,且价格敏感度低,有利于票价水平提升。 图表14:公司的常旅客数量显著高于可比公司 图表15:公司常旅客收入占比稳步提高 票价领先而成本趋同,公司盈利能力领先。由于航网和客源相对优质,公司的票价水平较高。2019年公司客公里收益为0.53元,分别高出东航6%、高出南航8%,座公里收益为0.43元,也均高于其他传统航司。传统航司的成本较为同质化,2019年公司座公里成本为0.39元,与东航、南航趋同。在收益高于行业而成本趋同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领先,疫情前十年,国航扣汇净利率均领跑东航、南航。 图表16:公司客公里和座公里收益均领跑(2019年) 图表17:传统航司座公里成本差异不大(2019年) 图表18:公司扣汇净利率领先其他传统航司 2.2疫情期间新增首都机场时刻,航网进一步优化 大兴机场投产,公司在首都机场的时刻份额提升。2019年起,随着南航、东航转场大兴机场,公司在首都机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从2019年的47%增至2021-22年的约70%。首都机场距离北京市中心更近,方便公商务旅客出行。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之间航班的平均票价差距一般在200元左右,首都机场市占率提升将保障公司北京航线的高收益。 图表19:首都机场距离北京市中心更近 图表20:大兴与首都机场转场安排及相关政策 图表21:公司在首都机场时刻占比从47%提升至71% 图表22:公司在首都机场时刻占比显著领先 图表23: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之间航班的平均票价差距一般在200元左右 2.3欧美远程航线市占率第一,稀缺国际航权资源丰富 公司的国际航线网络完善。2019年公司经营客运航线达770条,其中国际航线137条,地区航线27条;通航国家及地区43个,通航城市187个,其中国际65个,地区3个。此外,公司通过与星空联盟成员的合作,将服务进一步拓展到195个国家(地区)的1,317个目的地。 图表24:公司的国际航线网络较为完善(2019夏秋) 公司在欧洲和北美等洲际航线的市占率领先。2019年公司在北美航线市占率达28%,超过东航4pct,超过南航6pct;公司欧洲航线(不含俄罗斯)市占率达到45%,优势更为明显,超过东航27pct,超过南航30pct。其中,北京至纽约、巴黎、伦敦、旧金山和温哥华5条航线均是公司在北京市场的核心远程国际航线,贡献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图表25:公司在中美航线中市占率领先(2019夏秋) 图表26:公司在中欧航线中市占率领先(2019夏秋) 国际航权资源有限,公司先发优势将继续体现。根据《我国国际航权利用情况及未来政策建议》,中国航司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航权利用率较高,均超过80%。如果仅从中国航司客运航权的利用率情况来看,疫情前至美国一区(客运180班/周)、德国(客运55班/周)、法国(客运50班/周)、英国(客运100班/周)等国的客运航权目前已经全部用完。考虑航权资源有限,公司在部分航线上的领先优势将继续保持。 公司的欧美洲际航线多从一线城市出发,航线资源价值高。在往返欧洲、美国的洲际航线里,公司有95%的航线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始发或抵达,高于东航的87%和南航的71%,领先优势明显。一线洲际航线的收益好于二线洲际航线,航线资源价值高,在干线时刻紧张及部分国际航权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公司已取得先发优势。 图表27:公司的欧美洲际航线多从一线城市出发(2019夏秋) 我国国际航权采用分类管理,二类远程国际航线难获取。根据《国际航权资源配臵和使用管理办法》,至东盟十国等航权开放的周边国家的航线为一类国际航线;至其他国家的航线为二类国际航线,并进一步将二类国际航线细分为二类远程国际航线(美洲、欧洲但不包括俄罗斯、大洋洲、非洲)和二类非远程国际航线。其中,二类远程国际航线的获取难度相对较大。 图表28:我国国际航权采用分类管理 图表29:一类国际航线目录 2.4干线时刻释放有限,公司时刻优势更加凸显 1、“祖父条款”下,公司的航网优势难撼动。 我国的航班时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2005年,我国第一个关于航班时刻资源配臵的规则《民航航班时刻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在华东和华北试点实施。2010年,我国开始实施《民航航班时刻管理办法》,对时刻池、协调机场等做了完整的定义。2018年,民航局修订颁布《民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