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开启法治化阶段,绿电利好政策持续加码。1.多省市相继发布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核电项目,推进能源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上海市着力推进五个转型,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湖北省预计2025年光伏、风电发电总装机达到3200万千瓦,水电装机达到3800万千瓦;江西省力争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600万千瓦以上,新增风电装机200万千瓦以上;浙江省计划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合理有序开发水能。地方政策频出,有利于加速建设多元能源供给体系,进一步打开风电、光伏、水电、核电市场空间,利好可再生能源电力运营商。推荐关注:可再生能源装机计划清晰、质地优良的电力运营商。2.湿地保护领域首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走向法治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湿地保护法》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明确了湿地的定义和统筹协调与分部门管理的管理体制,建立了部门间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湿地保护法》还对湿地保护与利用和湿地修复作出了具体规定,有利于依法科学合理保护湿地、修复湿地、涵养湿地,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采取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治理修复措施。法规政策颁布、行业监管趋严有利于提升湿地土壤修复行业需求空间,利好龙头土壤修复企业。推荐关注:土壤修复业务市占率行业领先的高能环境。 本周碳交易行情:本周(5.16-5.20),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0.01万吨,总成交额1220.29万元。最高成交价58.00元/吨,最低成交价58.00元/吨,本周五(5.20)收盘价为58.00元/吨,与上周五收盘价持平。截至2022年5月2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2亿吨,累计成交额83.56亿元。 估值见底,关注稳定的运营类资产及基本面反转的公司。过去三年环保板块表现低迷,估值、持仓等仍均处于低位,环保REITs的出台提供新的权益性融资工具,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等污染治理运营为重点发力行业,看好技术优势强、壁垒高的企业,1、成长性、确定性较强的垃圾焚烧公司,关注伟明环保(ROE行业领先、订单充足)、瀚蓝环境(增长稳健,估值优势明显);2、在手项目丰富,技术强壁垒高的危废处置公司,关注浙富控股(危废新龙头、全产业链布局)、高能环境(受益融资改善的土壤修复龙头);3、价值有望重估的水务公司,关注洪城水业(江西污水市场潜力大,估值及股息率具备吸引力)。4、检测、磁材并行、营收高增的中钢天源。 行业新闻:1)生态环境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2)《四川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2022年修订)》印发;3)《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规划》印发。 板块行情回顾:本周(5.16-5.20)环保板块表现较差,跑输大盘,跑输创业板;公用事业表现较差,跑输大盘,跑输创业板。上证综指涨幅为3.00%、创业板指涨幅为2.81%,环保工程及服务涨幅为1.70%,跑输上证综指1.30%,跑输创业板1.11%;公用事业涨幅为2.50%,跑输上证综指0.50%,跑输创业板0.31%。监测(5.72%)、大气(6.91%)、水处理(1.51%)、固废(2.40%)、水务运营(0.46%)、节能(3.99%)。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及督查力度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重点标的 股票代码 1本周投资观点 1.1多省市集中发布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近日,上海市、湖北省、江西省、浙江省等多省市集中发布了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上海市:“十四五”期间,上海能源高质量发展目标是着力推进五个转型。一是能源发展从集中为主向集中和分布式发展并重转型,更好适应能源变革趋势,推动清洁能源加快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二是能源供需从单向平衡向双向互动转型,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能源结构优化从政策推动向科技与体制推动转型,逐步实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四是能源资源配置从计划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型,更好激发企业主体自主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五是能源设施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型,更多应用数字技术,促进能源服务从提供单一能源产品向综合服务转变。 湖北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清洁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全省新增用电量的50%由新增可再生能源电量提供,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降低至51%左右,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积极推进“光伏+”发展模式,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有序推进集中式风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分别新增光伏发电、风电装机1500、500万千瓦,2025年光伏、风电发电总装机达到3200万千瓦,年发电量400亿千瓦时。 江西省: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3460万千瓦以上,力争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600万千瓦以上,2025年累计装机达到2400万千瓦以上;力争新增风电装机200万千瓦以上,2025年累计装机达到7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力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8.3%,较全国同期增幅高0.6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8%;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6.9%。力争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达到17.8%。 浙江省:到2025年,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能源供应保障安全有力,为全省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着力优化结构,全力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到2025年,三澳核电一期建成1台机组,全省核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全省光伏装机达到2762万千瓦,全省风电装机达到641万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以上,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300万千瓦以上。合理有序开发水能,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布局建设,建设混合型(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到2025年,全省常规水电开发利用规模达到728万千瓦左右。 地方政策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多省市相继发布能源发展“十四五” 规划,强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核电项目,推进能源系统向清洁 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上海市着力推进五个转型,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湖北省预计2025 年光伏、风电发电总装机达到3200万千瓦,水电装机达到3800万千瓦;江西省力争新增光 伏发电装机1600万千瓦以上,新增风电装机200万千瓦以上;浙江省计划积极安全有序发 展核电,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合理有序开发水能。地方政策频出,有利于 加速建设多元能源供给体系,进一步打开风电、光伏、核电市场空间,利好可再生能源电力运营商。推荐关注:可再生能源装机计划清晰、质地优良的电力运营商。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即将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总则: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修复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法。湿地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湿地保护与利用: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流、湖泊范围内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因地制宜采取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治理修复措施,严格控制河流源头和蓄滞洪区、水土流失严重区等区域的湿地开发利用活动,减轻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湿地的管理和保护,采取城市水系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提升城市湿地生态质量,发挥城市湿地雨洪调蓄、净化水质、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 湿地修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湿地修复工作,恢复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破碎化严重或者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综合整治和修复,优先修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的重要湿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应当充分考虑水资源禀赋条件和承载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保障湿地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维护湿地生态功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科学论证,对具备恢复条件的原有湿地、退化湿地、盐碱化湿地等,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恢复湿地生态功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湿地保护规划,因地制宜采取水体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动物保护等措施,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和碳汇功能。 红树林湿地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生态功能重要区域、海洋灾害风险等级较高地区、濒危物种保护区域或者造林条件较好地区的红树林湿地优先实施修复,对严重退化的红树林湿地进行抢救性修复,修复应当尽量采用本地树种。 泥炭沼泽湿地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组织对退化泥炭沼泽湿地进行修复,并根据泥炭沼泽湿地的类型、发育状况和退化程度等,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湿地保护即将迈入法治化阶段。湿地保护领域首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走向法治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 挥重要作用。《湿地保护法》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 则,明确了湿地的定义和统筹协调与分部门管理的管理体制,建立了部门间湿地保护协作和 信息通报机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湿地保护法》还对湿地保护与利用和湿地修复作出了具 体规定,有利于依法科学合理保护湿地、修复湿地、涵养湿地,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采取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治理修复措施。法规政策颁布、行业监管趋严有利于提升湿地土壤修复行业需求空间,利好龙头土壤修复企业。推荐关注:土 壤修复业务市占率行业领先的高能环境。 1.3融资好转,需求加力,板块反弹望持续 融资好转:根据国盛宏观组观点,(1)货币政策:“稳”字当头预示信用趋紧的节奏和力度会比较温和,稳杠杆也不会过快过猛、会避免引发“处置风险的风险”,会注重“防范增量风险”。据测算,2021年M2增速区间为8.1%-9.2%,信贷增速区间为11.6%-13%、社融增速区间为10.7%-11.6%。结合会议表态,最终结果可能更接近测算的上限。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6万亿(2020年9月1.9万亿,2019年9月1.69万亿),预期1.93万亿,前值1.22万亿;新增社融2.9万亿(2020年9月3.47万亿,2019年9月2.51万亿),预期3.24万亿,前值2.96万亿;M2同比8.3%,预期8.1%,前值8.2%。反映的是经济疲软拖累融资需求,以及严监管、控地产、压表外的约束效应,全面降准后货币政策并未转向,下半年主基调仍是“稳货币+紧信用+严监管”。后续社融增速回落仍是大趋势、但回落速度将趋缓,持续关注降准、地方发债节奏、PPI走势等三大扰动。(2)利率走势:继续往后看,维持我们此前判断,我国利率债配置价值凸显,但趋势性下行的拐点可能尚未到来,应是经济基本面实质性转弱之际。短期看到春节前后,大概率是货币稳+信用紧,流动性也将保持充裕,再基于经济强、通胀起,利率可能以震荡为主。 需求望加力: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目标“十四五”期间要实现生态环境新的进步、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强调加强制度建设、补齐环保领域投资领域短板,将有助于缓解环保行业融资难题。与去年相比,目标更具体、覆盖方面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