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扣非高增79%,量价齐升盈利增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扣非高增79%,量价齐升盈利增强

2022-04-15袁理、赵梦妮东吴证券立***
扣非高增79%,量价齐升盈利增强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实现营收19.9亿元,同增17.14%; 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增10.35%。扣非2.24亿元,同增79.11%,符合我们的预期。 塑料制品收入贡献超80%,产品拓展量价提升。剔除2020年一次性防护面罩眼罩后主营业务收入同增32.66%,收入高增主要系各版块业务均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价格等实现量价齐升。塑料制品收入贡献超80%,其中成品框收入11.21亿元,同增25.90%,线条收入4.62亿元,同增34.71%。2021年公司积极开拓3D格栅板、压花墙板等新产品,加大装修建材、家居装饰渠道铺设,加强海外零售店开发频率,直播、跨境营销,从而增强客户粘性,提高客单值及市场份额。 成本管控&产品结构调整,真实盈利能力增强。考虑还原①2021年运输成本会计记账方式自销售费用变更至营业成本;②剔除2020年一次性防护面罩及眼罩业务贡献,我们计算2021年综合毛利率同升3.94pct至29.96%。其中成品框毛利率同升5.9pct至31.7%;线条毛利率同升2.6pct至32.91%;粒子毛利率同升2.61pct至19.41%。我们认为与公司持续加强成本管控、不断推出新系列产品实现顺价、调整产品销售结构有关。 疫情负面影响,在建项目进度放缓。受新冠疫情负面影响,海外项目设备安装调试进度较慢,募投项目进度亦有所延缓。公司在建拟建项目最新进度:1)马来西亚5万吨/年PET项目:按计划完成模块调试,部分产品开始陆续接单、销售中;2)越南英科PS深加工项目:陆续进行厂房基建、设备调试、人员招聘等工作。3)10万吨/年多品类再生塑料项目:拟花费2亿元购置马来西亚土地储备新增产能,计划新增10万吨/年PET/PP/PE多品类再生塑料项目。4)国内年产100万片高端铁艺制品项目:该项目预计5月开工,10月建设并投运。5)募投-1,150台/年回收设备项目拟将使用日期延长至2023年12月。海外及国内项目投产后将助力公司拓展新产品市场,抢占先发优势,进一步扩大盈利规模。 纵横拓展扩充品类,已取得GRS、FDA等资质。公司计划在PS/PET优势领域的基础上纵向拓展PE、PP、HDPE等多品种塑料循环利用领域,横向拓展到多材质资源再生领域。公司已经取得全球回收标准(GRS)、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等资质认证,品类扩充与资质的逐步落地,有助于公司丰富产品种类,实现来料协同,完善再生塑料领域的布局,扩大经营范围,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再生塑料先行者,项目稳步推进有望持续贡献增长,考虑到新冠疫情反复,宏观环境波动较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我们将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自3.90/5.90亿元下调至3.01/3.79亿元,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62亿元,对应PE为26/21/1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贸易政策变动和加征关税风险。 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0亿元,同比增长17.14%; 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10.35%;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79.11%,符合我们的预期。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对应股息率为0.21%。 1.塑料制品贡献超80%,量利齐升盈利增强 塑料制品收入贡献超80%,产品积极拓展量价提升。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增17.14%至19.90%,考虑2020年一次性防护面罩及眼罩作为非经常性业务贡献1.99亿元收入,剥离一次性防护面罩及眼罩业务后,2021年公司可比口径下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达32.66%,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的高增主要系各版块业务均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价格等实现量价齐升,分业务来看: 1)塑料制品收入贡献超80%,其中成品框收入11.21亿元,同增25.90%,毛利率31.70%,同升5.90pct;线条收入4.62亿元,同增34.71%,毛利率32.91%,同升2.60pct,塑料制品一直以来均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2021年公司积极开拓3D格栅板、压花墙板等新产品,存量产品通过产品系列更新不断提升附加值及产品价格,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2)粒子收入高增53.74%至3.48亿元,毛利率19.41%,同增2.61pct,受益于大宗商品的涨价,公司可依据大宗商品波动周期进行自调节,提升粒子的盈利规模; 3)环保设备收入同增34.95%至0.28亿元,2021年公司环保设备产量108台,同比增长27.06%,销量106台,同比增长34.18%。 成本管控&产品结构调整,真实盈利能力增强。2021年公司扣非增速高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为主营业务塑料制品、再生粒子等产品毛利率较大幅度的提升,考虑还原①会计记账方式变更,2021年起将为履行客户销售合同而发生的运输成本从“销售费用”重分类至“营业成本”,追溯调整后对2020年合并利润表的营业成本增加为8607.54万元;②剔除2020年一次性防护面罩及眼罩业务的收入、毛利贡献;则可得出2020年真实主营业务的毛利率水平约26.02%,2021年提升了3.94pct至29.96%。公司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我们认为与公司持续加强成本管控、不断推出新系列产品实现顺价、调整产品销售结构有关。 费用管控得力,期间费用率同降4.56pct至16.7%。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同比减少8%至3.32亿元,期间费用率下降4.56pct至16.7%。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减少34.28%、增加31.73%、增加26.1%、减少63.86%至1.02亿元、1.2亿元、0.97亿元、0.14亿元;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3.99pct、上升0.67pct、上升0.35p Ct 、下降1.58pct至5.1%、6.03%、4.86%、0.71%。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增28.59%至2.82亿元。1)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2亿元,同比增加28.59%,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93亿元,同比减少187.11%,主要系报告期内购买设备、建设厂房及理财增加所致;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6.22亿元,同比增加461.87%,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上市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增加所致。 资产负债率同降10.83pct,营运效率略放缓。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6.81%,同比下降10.83pct。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减少9.94%至2.05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2.93天至39.23天;存货同比增长24%至2.57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31天至59.96天;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96%至1.67亿元,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减少4.04天至42.74天,使净营业周期同比增加8.28天至56.44天。 销售净利率微减&周转放缓&杠杆减轻使ROE下降7.79pct至17.71%。2021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7.79pct至17.71%。对ROE采用杜邦分析可得,2021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2.05%,同比下降0.74pct,总资产周转率为1.12(次),同比下降0.22(次),权益乘数从20年的1.52下降至21年的1.26。 2.海外项目有序建设,品类扩充打开成长空间 国内外项目有序建设,5万吨PET及PS深加工项目放量在即。海外布局的马来西亚PET及越南深加工项目有序推进,期待PET市场拓展及后端深加工产能释放。1)马来西亚5万吨/年PET项目:按计划完成破碎、清洗、脱标、自动分选、造粒等模块调试,已有部分产品开始陆续接单、销售中;2)越南英科PS深加工项目:年产227万箱塑料装饰框及线材项目,已陆续进行厂房基建、设备调试、人员招聘等前期工作,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项目投产及产能释放。3)马来西亚土地储备:公司拟花费2亿元购置马来西亚土地储备后续新增产能,截至3月公司已与卖方签署了土地买卖协议,计划将投10万吨/年多品类再生塑料项目。4)国内年产100万片高端铁艺制品项目:公司拟在国内投资建设年产100万片高端铁艺制品项目,该项目预计5月开工,10月建设并投运。海外及国内项目投产后将助力公司拓展新产品市场,抢占先发优势,进一步扩大盈利规模。 纵横拓展扩充品类,已取得GRS、FDA等资质。公司计划在PS/PET优势领域的基础上纵向拓展PE、PP、HDPE等多品种塑料循环利用领域,横向拓展到多材质资源再生领域。公司拟投10万吨/年多品类再生塑料项目,涉及塑料品类包括PET/PP/PE,本次项目落地利于公司实现多品类塑料的布局,充分发挥前端来料获取的协同优势。公司在多材质资源再生领域已经取得了全球回收标准(GRS)、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等资质认证,品类扩充与资质的逐步落地,有助于公司丰富产品种类,完善再生塑料领域的布局,扩大经营范围,提升规模效应和盈利能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3.全产业链&全球布局,技术优势开拓塑料循环利用蓝海 废塑料回收率仅35%,限塑令&碳中和打开废塑料资源化蓝海市场。1)限塑令下循环利用成产业趋势,全球废塑料回收率约35%,提升空间大。2019年全球塑料总产量3.68亿吨,同增2.51%,中国塑料制品产量占全球20%。全球废塑料回收率约35%,多国要求2030年回收率达55%。2019年我国塑料回收量1890万吨,距2020年政策目标2300万吨有22%的缺口。2)禁废令驱动全球供应链改革。2017年前全球废料出口至中国占比45%,禁废令颁布后2018年废塑料进口量下跌99%至5万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成为继中国之后三大废塑料进口国。3)再生塑料较原生塑料减碳30%~80%,双碳目标下发展空间广阔。 再生PET最低含量标准保障刚性需求,高端再生PET高壁垒缺口较大。美国加州规定2022年起PET瓶中再生塑料含量15%,欧盟明确到2025年PET容器中再生塑料比例不少于25%,2030年不少于30%,各大企业自愿做出承诺。中国是全球PET最大的产销国,PET回收再利用空间大。2018年我国PET产量合计454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7%;消费量合计4268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53%。我国再生PET具有低端过剩高端供不应求的特点,主要由于再生PET生产加工商企业规模整体较小,2016年再生PET产能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约占行业总数的5%。同时PET瓶需要较高水平洁净度,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境内大部分企业还没有从“瓶到瓶”平级回收制造利用等技术,高端再生PET行业壁垒较高。 公司全产业链联动&境内外布局,技术优势降本增效,新增产能投产&利用率提升空间可期。1)回收端:销售网点覆盖全球400余家,境内外塑料回收采购均价差约1000-2600元/吨,成本优势约20%~60%。自研回收设备将塑料体积缩至1/50或1/90,有效降低回收成本提升效率,借助回收设备出售协同建立回收渠道。2)再生端:2019年公司再生PS产量5.61万吨,境内份额约30%,产线140条,境内份额14.54%。再生PS粒子纯净度达99%可替代部分新料应用,价格较新料粒子低20-50%,自产制品成本优势明显。2021年产能利用率约64%提升空间大。3)利用端:主要应用建筑材料,框类产品等。下游塑料制品为定制化产品,利润率较再生粒子翻倍至30%以上,产品附加值提升,再生粒子单位产出及自用比持续提升凸显技术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再生塑料先行者,项目稳步推进有望持续贡献增长,考虑到新冠疫情反复,宏观环境波动较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我们将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自3.90/5.90亿元下调至3.01/3.79亿元,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62亿元,对应PE为26/21/1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贸易政策变动和加征关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