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价格上涨加速产能去化,三季度猪价有望迎来低点。 今年年初以来,猪价低迷导致行业整体亏损。截止到4月8日,生猪价格已下探至12.53元/kg,远低于市场生猪养殖成本。春节过后为猪肉消费淡季,供需错配使得猪价压力仍然较大,猪价下跌会进一步加速行业产能去化,利好未来猪价反弹。受俄乌冲突及南美干旱影响,饲料原材料价格上升、去产能加速,未来有望迎来更大周期反转。 屠宰端扩张,养殖巨头向食品企业转型。 公司在剥离完饲料业务后,大力发展屠宰和深加工能力,从生猪销售向肉制品销售进行转变。公司2021年累计屠宰133.13万头,待公司阜阳屠宰厂全面投产后屠宰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屠宰产能可消化公司全部生猪出栏。公司同时延伸到电商、深加工、生鲜团购、餐饮等渠道,在华东地区把养殖和屠宰食品一体化经营渠道全面打通。 公司22、23年计划出栏生猪500/800万头,能繁充足力保增长。 公司现存能繁母猪约为30万头,后备产能充裕,2021公司低效能繁母猪淘汰近50万头,已基本完成淘汰,公司目前计划22、23年出栏生猪 500/800万头,未来猪价反弹,公司有望凭借优质能繁产能快速上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占率,迎来困境反转。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64/160.77/260.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20/-11.17/14.78亿元,EPS分别为-1.91/-0.61/0.80元/股,对应PE分别为-4.27x/-13.47x/10.18x,每股净资产BPS分别为 2.86/2.25/2.99元/股,对应PB分别为2.86x/3.63x/2.73x。公司作为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凭借规模化优势与下游屠宰端布局,公司有望穿越周期迎来超额收益。综合考虑公司一体化发展的特性,参考国内生猪养殖公司可比公司平均估值与公司历史估值中枢,给予公司2022年4.50XPB,对应目标价为10.13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非洲猪瘟扩散;猪价长期处于低位;饲料原材料大幅涨价;屠宰与食品加工业务不及预期;公司负债上升。 1.投资聚焦 核心逻辑 公司现金流相对较为安全。为平稳穿越猪周期,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增加现金储备。通过出售饲料板块,现金回流近十几亿。在饲料支付方面,公司获得了供应链融资支持,获得了较长资金账期。此外,公司对动保兽药进行集中采购,延长资金支付账期。同期开展了融资租赁业务,将建好并未投入使用的猪场进行置换,补充现金储备;并对部分已建工厂暂缓建设,从而保证了资金的相对充足。 公司在淘汰低效母猪过后,现存高效能繁母猪约30万头,产能充足。公司母猪厂产能超过70万头,同时通过战略投资世界一流育种公司Choice Genetics,获得优质育种体系。目前公司计划22、23年出栏生猪500/800万头,待猪价快速反弹时,结合现存能繁母猪与轻资产高速增长模式,公司出栏量有望达成出栏目标,享受生猪行业反弹红利。 不同于市场的观点/创新之处 市场认为,由于公司前期高速扩产,出栏量虽然迎来高速增长,但某种程度上也加大了资金链负担;因此使得公司通过减少能繁母猪产能并出售饲料、动保板块回笼资金维持运营,有现金流不稳定的风险。我们认为,公司规模虽有缩减,但能繁后备充足,资金回笼充足及时,叠加屠宰产业链发展,在周期反转时,公司有望通过快速增加产能从而享受行业红利。 核心假设 生猪养殖业务假设:公司2021年生猪出栏428万头,根据产能规划以及生猪价格波动,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两年出栏量分别达到500、800万头。由于2022年仍处于产能出清的阶段,因此我们预测2022年生猪价格处于低位,2023年价格迎来反弹;我们假设未来两年生猪销售价格分别为16、19元/kg,公司毛利率分别为-0.50%/13.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64/160.77/260.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20/-11.17/14.78亿元,EPS分别为-1.91/-0.61/0.80元/股,对应PE分别为-4.27x/-13.47x/10.18x,每股净资产BPS分别为2.86/2.25/2.99元/股,对应PB分别为2.86x/3.63x/2.73x。作为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凭借规模化优势与下游屠宰端布局,公司有望穿越周期迎来超额收益。综合考虑公司一体化发展的特性,参考国内生猪养殖公司可比公司平均估值与公司历史估值中枢,给予公司2022年4.50XPB,对应目标价为10.13元,给予“买入”评级。 2.公司概况:聚焦生猪养殖屠宰,轻资产租赁模式快速扩张 2.1.饲料起家,专注于养殖与屠宰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余姚市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由吴天星和张邦辉共同创立,于2001年4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育种养殖和猪肉制品加工,主要产品为种猪精液、商品种猪、仔猪、肉猪、及猪肉生鲜和加工产品。公司收购了国际著名种猪育种公司Choice Genetics,优化生猪育种体系,采取“母猪场+育肥场”两点式规模化养殖,并大力发展屠宰及食品加工领域,打造生猪养殖到食品的一体化产业链。 养殖与屠宰充分发展,公司逐渐向生猪养殖下游产业链发展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初创阶段主要以水产饲料销售为主,在2013年12月成功收购艾格菲实业,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现代化与规模养猪业。2015年12月,公司成立上海拾分味道食品有限公司,开始进行生猪产品销售。2021年,受猪周期低点影响,公司出售了疫苗板块与饲料板块回笼资金,专注于生猪养殖到猪肉产品的一体化产业链。 图表1:公司发展历程 2.2.清晰股权结构助力公司稳定发展 天邦股份拥有较为稳定的股权结构。截止4月12日,公司总股本为18.39亿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张邦辉先生,持有公司21.84%的股权。公司第二大股东为公司创始人吴天星先生。创始人张邦辉为公司实控人。 图表2:天邦股份股权结构 2.3.养殖配合屠宰,大力发展一体化产业链 围绕生猪养殖,打造一体化产业链。在出售完饲料与动保业务后,公司主营业务围绕着生猪养殖进行打造,分为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及猪肉制品加工。公司旗下品牌分为汉世伟与拾分味道。其中汉世伟覆盖种猪业务与生猪养殖业务,拾分味道为公司猪肉制品加工业务。 种猪业务上,公司拥有大数据育种、全基因组选择、抗病及肉质选育、 Ct 测定、基因组编辑,多组学应用等技术,并自主开发了 Ct 扫描活体成分测定的软件。 2021年3月公司正式成立了种猪事业部,强化了专业的育种体系,成立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五大服务中心,构建种猪和精液销售。生猪养殖业务上,公司采取“母猪场+育肥场”两点式规模化养殖,育肥阶段,公司采取“自建+租赁+代养”的租赁模式,其中租赁为未来育肥产能主要扩张模式。猪肉制品加工上,公司建设生产基地和城市服务中心,通过“拾分味道”品牌,完成公司从生猪屠宰到肉制品的完整产业链。 图表3:天邦股份主营业务分布 3.行业趋势:低猪价高成本加快产能出清节奏 3.1.中小场户占比过高,供需错配导致价格波动 我国生猪消费总量趋于稳定,受非瘟影响小有变动。形成猪周期的根本原因为供需错配,现阶段我国猪肉需求端基本稳定,全国居民人均猪肉食品消费量从2013年的19.77kg/人下降到2020年的18.20kg/人,近些年一直在20kg/人上下范围内波动,无较大幅度变化。2010年中国猪肉消费量为51515千吨,2021年中国猪肉消费量为50400千吨,11年间下降2.16%。期间仅有2019年及2020年受非洲猪瘟影响消费量大幅下降,其余年份增幅变动不大,消费总量趋于稳定。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供给端规模化程度较低,供需错配造成周期性价格波动。 在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中,不同规模养殖户占比中,中小场户占比较大,并未像发达国家完成规模化养殖普及。据中国畜牧业年鉴数据,中国2019年生猪养殖厂户数量为2273.77万户,其中年出栏头数1-49头的小场户数量为2144.58万户,占总场户数量的94.32%,年出栏头数小于500头的中小场户占比约为99%。 中小场户易在猪价处于高点时大量购买仔猪进行育肥,最终导致市场上生猪出栏量过多,从而导致生猪价格下跌。价格下跌时,中小场户逐步退出市场从而造成市场供应量减少又造成了价格上升,由此往复造成了供给上的错配进而造成价格上的波动。 图表4:全国居民人均食品消费量:猪肉(kg) 图表5:中国猪肉消费量(千吨) 图表6:生猪养殖数量占总比 生猪供给差异变化较大,高猪价导致生猪出栏大幅增长。近些年,生猪供给变化较大,2014年肉猪出栏头数达74951.5万头,2020年受非洲猪瘟影响,肉猪出栏头数下降,肉猪出栏头数为52704.1万头,供给量下降42.21%。在需求量相对稳定的背景下,供给端的急速下降导致了猪价在2019年开始上升,2020年全年猪价维持高位。受非洲猪瘟影响,2020年三月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0.3%,高猪价吸引散户与规模养殖户投产,2021年生猪出栏开始同比快速增长。 生猪养殖行业还未成熟,中国CR5市占率仍较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总计出栏生猪6.7亿头。中国生猪出栏量前五的公司分别为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双胞胎、新希望,2021年五家公司合计出栏量为9003.5万头,占总出栏量的13.44%,同比增加4.22pct。美国生猪养殖市场CR5市占率约为37%,中国生猪养殖市场与美国等成熟发达市场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表7:中国肉猪出栏头数(万头) 图表8:生猪供给指数 图表9:生猪出栏:同比(%) 图表10:CR10市占率 图表11:2021年生猪出栏量TOP10 3.2.猪价跌破成本线,超低猪价加速产能出清 猪价跌至低点,全行业亏损加速产能出清。现阶段,生猪价格已跌至12.53元/kg,行业内自繁自养与外购仔猪育肥模式全部进入亏损,截止到4月8号,外购仔猪模式每头生猪亏损282.58元,自繁自养模式每头生猪亏损511.57元。通常春节后为猪肉消费淡季,需求量减少,由于生猪存栏量仍处高位,市场供给充足,供需错配使得猪价压力仍然较大,猪价下跌会进一步加速行业产能去化。 图表12: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元/kg) 图表13:自繁自养外购仔猪利润(元/每头) 猪粮比跌落警戒线,国家收储再次启动。猪粮比为生猪价格和饲料玉米价格的比值,据农业农村部指导,猪粮比6:1为盈亏平衡点。截至到2022年04月8日,猪粮比已跌至4.44,意味着行业进入深度亏损。国家再次启动收储计划,收储虽能提振市场信心,但收储总量对市场影响相对较小,由于现阶段生猪存栏仍在高位,未来生猪价格仍会处在低位磨底。 图表14:22个省市猪粮比价 图表15:生猪存栏(万头) 能繁母猪开始去化,产能数量仍在高位。能繁母猪数量的下降传导致仔猪数量,进一步影响生猪存栏数量,最后传导至生猪出栏数量进而影响猪价。能繁母猪数量自2021年6月以来持续环比下降,能繁的下降代表了整体产能的去化,待产能去化完成后,猪价有望触底反弹。截至到2022年2月,能繁母猪数量为4268万头,环比下降0.5%,与7月高点相比,下降6.5%左右,产能持续去化,但离农业农村部指导保有量4100万头仍有差距。 图表16:能繁母猪数量(万头) 图表17:能繁母猪环比变化率 仔猪价格下降,饲料价格进一步上升,产能去化加速。截止到4月1日,仔猪价格下降至24.73元/kg,较年初下降12.83%,散户通常选择外购仔猪进行育肥,持续下跌的仔猪价格代表了市场补栏情绪低迷,产能持续去化。受俄乌冲突及南美干旱影响,饲料原材料价格上升。截止到4月8日,几种主要饲料原材料小麦、玉米、油菜籽现货价价格分别为3084/2840.59/6496.15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8.40/3.80/1.80%,养殖成本进一步提升,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