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环保+能源领域,面向碳中和稳健发展。华光环能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无锡锅炉厂,2003年在沪市主板首次公开上市,2017年完成重大重组。公司聚焦环保+能源领域,主营业务包括环保设备、地方热电运营服务、市政环保工程及服务、节能高效发电设备、电站工程及服务和环保运营服务六项。2021年,公司各项业务全面恢复,收入和业绩实现较大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1.89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为5.08亿元,同比增长20.14%。 环保综合服务业务发展向好,公司综合服务能力优势突出。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对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垃圾分类收运以及垃圾焚烧处理提出目标要求,推动固废处臵产业发展。此外,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90%以上,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建制镇处臵水平应明显提升,新增无害化处臵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湿污泥/日。政策催化下,固废处臵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公司具备较强的固废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处臵能力,可对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污泥、藻泥进行综合协同处臵;同时,公司已建立起垃圾焚烧发电全产业链平台,具备投资、建设、运营生活垃圾发电项目的能力。污泥处臵领域,公司技术实力及处臵规模处于行业前列。整体而言,公司在固废处臵领域综合竞争实力较强,未来环保综合服务业务发展有望保持稳健态势。 能源装备及服务业务受益于“双碳”政策推进,公司发展稳压器。“双碳”政策目标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明显,公司的节能高效发电设备的设计制造、电站工程与服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电站行业系统集成化转型,公司具备设计、建设、运维一体化的能力,市场竞争优势较强。此外,工业领域的节能提效至关重要,余热资源利用成重要抓手,钢铁、冶金、化工、水泥、石化等行业余热资源丰富,但现有设备对余热资源的利用率低,锅炉的节能改造进度将加快。“双碳”政策推进,倒逼工业节能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利好公司节能环保锅炉设备业务。同时,公司积极发展智慧化运营提升热电业务效率,精细化管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收购中设国联股权,积极布局新能源发展。2021年12月,公司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国联实业购买其持有的中设国联58.25%股权,股权收购价格为3.01亿元。中设国联主要从事光伏项目的投资与运维,在光伏投资与运营领域具备较为充足的项目经验和技术积累,在当前“双碳”目标政策推进背景下,光伏装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华光环能有望依托中设国联为载体,大力发展光伏电站EPC及运营业务,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环保+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各业务协同发展,形成了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目前公司积极完成业务的延伸和转型,双碳背景下,环保和能源领域政策利好不断释放,预计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发展前景向好。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5.38、115.25、140.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81%、20.84%、22.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6、9.41、11.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91%、22.83%、18.69%;对应EPS分别为1.05、1.29、1.54,PE分别为9.40、7.65、6.4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1.公司概况:深耕环保+能源领域,业务发展稳健 华光环能前身无锡锅炉厂成立于1958年,于2000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03年,公司在沪市主板上市;2017年,公司完成重大重组; 2020年更名为华光环能。截至2021H1,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2.15%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实控人为无锡市国企,这有利于公司获取市内项目资源。目前,公司已成为无锡市第一大热电联产公司。随着无锡市经济水平稳定发展,公司可立足无锡市寻求更大范围扩张。 华光环能核心业务聚焦于环保与能源两大领域。具体包括:1)市政环保领域(主要为固废处臵)的专业设计、环保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及处臵运营的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2)电站的锅炉设计制造、工程总包、电厂烟气治理、热电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业务。 目前,公司在锅炉制造领域处于国内第二梯队前列。据公司公告,在热电运营领域,公司为无锡地区龙头,占无锡市区热电联产供热市场的70%左右。同时,公司拥有国内供热距离最长的多热源、大规模蒸汽集中供热系统,实现了燃煤燃气联合供应、跨区域供热的格局。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环保设备、地方热电运营服务、市政环保工程及服务、节能高效发电设备、电站工程及服务和环保运营服务六项。根据2021年半年报,公司各项业务中,收入占比最高的环保设备(25%),与2020年相比,地方热电运营服务和市政环保工程与服务业务占比显著提高。 相较于2020年,电站工程及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下降,由19%降至10%。 图表1:公司核心业务介绍 图表2:2018-2021年H1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结构 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2016年以来,公司营收呈增长态势,仅在2019年出现小幅下降,主要系公司发电设备与电站工程业务减少所致。归母净利润方面,自2018年以来,公司归母净利呈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1.89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为5.08亿元,同比增长20.14%。2021年,公司收入和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公司各项业务全面恢复正常,装备制造及工程类收入提升较为明显。 图表3:2016-2021Q3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4:2016-2021Q3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热电运营稳健发展,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公司拥有国内供热距离最长的多热源、大规模蒸汽集中供热系统,实现了燃煤燃气联合供应、跨区域供热的格局,管线贯穿无锡市南北辖区,无锡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随着经济社会稳健增长,能源需求量不断提升,将推动无锡地区热电联产行业规模扩张。此外,公司地方热电运营主要以供热为主,以热定电,经营较为稳健,为公司提供优质现金流。据公司公告,2021年上半年,公司下属3家热电运营企业完成总售热320.99万吨,热力应收款回收率100%;通过精细化管理,管损控制在6.28%。 图表5:公司热电运营业务规模 公司装备制造板块从疫情影响中全面恢复,增速较快。2021H1,公司装备制造实现营业收入为12.93亿元,同比增加31.49%。在公司装备制造业务板块中,约70%为以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炉、燃机余热锅炉、污泥炉为主的环保设备,其中垃圾炉收入增长较为明显。 环保运营处臵业务稳步发展。公司集中内外部资源优势发展市政环保业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固废处臵的一站式解决方案。2021年上半年,公司含生活垃圾、餐厨、污泥、藻泥等在内的固废处臵环保运营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6.24%。当前,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处臵业务已初具规模,已投运及受托管理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处理能力达4100吨/日;污泥处臵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公司已投运的污泥处臵项目规模为2490吨/日,处理规模位居行业前列。此外,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固废业务新领域,截至2021年6月,公司已投运的餐厨垃圾处臵规模为440吨/日,已投运的蓝藻藻泥处臵规模为1000吨/日,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藻泥处臵项目。 图表6:公司市政业务处理规模 公司市政环保工程与服务业务收入显著增长。2021年上半年,公司电站工程总包业务实现收入3.64亿元,业务发展较为平稳。市政环保工程与服务业务实现收入8.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6.26%,提升明显。 同时,2021年上半年,公司市政环保工程与服务新增订单达7.12亿元,较去年同期订单量显著增长。 2.“双碳”政策推进,驱动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2.1.公司致力推动节能减碳,并已取得积极进展 积极推动装备制造智能化、低碳化发展。2021H1,公司装备制造智慧工厂建设推进,并对生产的锅炉装备性能不断优化,主要包括循环硫化床锅炉和炉排炉局部技术性能优化改造、自动化升级及汽轮机余热利用、辅机设备变频改造、高能耗电机替代等。公司推动旗下友联热电提标改造,以及惠联热电、友联热电厂内局部工艺、设备升级改造,提高热效率,从而降低单位碳排放。此外,公司装备制造产品结构转型力度不断加大。公司产品从燃煤锅炉、流化床锅炉不断向垃圾焚烧锅炉、余热锅炉等设备品类拓展,截至2021年上半年,垃圾焚烧锅炉订单占装备制造订单半数以上。 能源运营清洁化、智慧化,热网系统持续优化改造。公司积极推进无锡本地供热系统的结构性整合改造,通过正在实施的南部区域的混合供热技术和已规划的新惠线、友能线、惠能线、蓝天新区复线、望亭3#线、西区联络线等大型供热优化项目等,从扩大热源供热范围和跨区域协同拓展两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供热结构,在降低管损和碳排放量的同时扩大售热增量空间,做大、做优无锡全市一张网,提高无锡地区二次能源利用率。 垃圾焚烧提标扩容,提高碳减排量。据公司公告,按照垃圾的热值和标煤的对比,1吨垃圾焚烧发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263吨。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所发电量除满足自身发电设施使用外,全部供给电网,未来通过替代电网电量所产生的减排量,通过CCER碳交易,预期可带来一定收益。综合测算,每度电CCER收入可达到0.039元,预期可促进项目收入提升3-5%。公司垃圾焚烧项目处理规模持续增长,在推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为公司带来增量收入。 图表7:公司典型垃圾焚烧项目 持续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发展。公司依托国联江森平台,开发拓展围绕工业、楼宇、综合体等建筑节能降耗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截至2021年6月,已签约合同能源管理分享型项目和托管型项目42个。客户单位通过节能改造及持续的合同能源管理,可实现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达到节能降碳的效果。 2.2.利好政策持续出台,环保综合服务业务发展向好 固废处臵政策接连出台,驱动固废处臵产业稳步发展。2019年以来,由垃圾分类衍生的前端收运、中端资源化及后端处臵(焚烧+餐厨)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对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垃圾分类收运以及垃圾焚烧处理提出目标要求,推动固废处臵产业发展。 “十四五”期间,污泥处理领域有望发展。随着污水处理日渐成熟,近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任务已基本完成,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在“十四五”规划中的污水处理新增产能也出现明显下降。在污水处理渐趋饱和的情况下,污泥处理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90%以上,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建制镇处臵水平应明显提升,新增无害化处臵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湿污泥/日。因而,预计“十四五”期间污泥处理将会有较大增量。 公司具备较强的固废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处臵能力。公司可对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污泥、藻泥进行综合协同处臵,在无锡惠山区打造了具备自身业务特色的“城市综合固废处臵中心”,以热电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为核心,配臵了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蓝藻藻泥处臵、飞灰填埋等综合处臵设施。在提供能源供给的同时,实现固废多项目协同处理和资源化高效利用,为市政环保项目跨区域复制提供经验。此外,公司已建立起垃圾焚烧发电全产业链平台,具备投资、建设、运营生活垃圾发电项目的能力,公司在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同时,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处臵业务发展。整体而言,公司具备较强的固废产业链协同处臵能力,这将使得在固废处臵领域市场竞争力突出。 污泥处臵领域,公司技术实力及处臵规模处于行业前列。公司具备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的核心技术,同时公司投资建设了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蓝藻处理处臵项目,处理规模达1000吨/日,实现了固废业务新领域拓展。预期在国家政策推动污泥处臵背景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