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医药指数走弱,表现弱于大盘 本周医药生物(申万)下跌2.73%,表现弱于大盘。本周医疗服务子行业下跌11.1%,回调较多;生物制品子行业上涨2.17%;医药商业子行业上涨1.35%,中药子行业下跌0.17%,化学制药子行业下跌0.68%,医疗器械子行业下跌2.76%。 本周总结:CXO企业进入UVL名单/创新药出海不顺,多板块回调 2月8日美国商务部由于海外疫情原因现场审查受阻,无法进行必要核查程序,暂将药明生物2家子公司纳入UVL名单,受此影响医药服务子行业(主要是CXO企业)股价回落。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美国出海暂时受阻,需要继续补充临床数据,H股创新药企调整幅度较大。 下周展望:关注制药、医疗服务、新冠药研发公司/CXO的估值修复2月12日NMPA应急附条件批准了辉瑞的新冠小分子药物Paxlovid。辉瑞已和MPP达成协议,再授权仿制药企供应覆盖全球53%的人群,结合自身220亿美元的高销量预期,Paxlovid覆盖增加。春节期间各国对于新冠管控逐步放开,如美国不再统计感染人数,英国取消了相关公共限制,结合政策、药物供应判断,疫情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结束流行。 受NMPA批准新冠药物的影响,疫情流行结束的信心增加,制药行业的线下推广、临床加快,医疗服务行业转暖,预计制药(医院场景用药、不含慢病用药)和医疗服务行业的关注度会更高;首个新冠药物国内获批也表明新冠药物的需求旺盛,建议继续关注包括新冠小分子乃至中和抗体研发领先的企业;本周CXO类企业超跌,但短期业绩并无影响,可以关注CXO类企业的估值修复。 迈瑞医疗(300760):多品类、多市场、多层级的综合性器械龙头,受益于公卫体系建设,将持续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调整至多年估值底部区间,对应2月11日收盘价,2022-2023估值为34X,27X,维持“买入”评级。 人福医药(600079):集采时代,精麻药品具有高壁垒属性,行业竞争格局好;手术量增长、舒适化诊疗等因素驱动麻醉用药需求;归核化进程持续,负债率改善,财务费用下降。对应2月11日收盘价,2022-2023年估值为19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出海不及预期;新冠疫情超预期;国家集采政策超预期。 1行情回顾和下周投资策略 本周申万医药回调2.73个百分点,表现弱于沪深300。2月8日药明生物部分子公司被列入美国未经核实名单(UVL)后,医药服务(主要是CXO)子行业股价回落,2月11日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美国出海受阻,H股创新药企调整幅度较大。 2月12日辉瑞的新冠小分子药物获得NMPA应急附条件批准。 药明子公司被纳入UVL原因为,美国商务部由于海外疫情原因现场审查受阻,无法进行必要核查程序,而暂将药明生物两家子公司列入UVL。我们认为,考虑到药明生物涉及仪器设备具有欧美等多家供应商,且两家子公司暂无固定设备投放的需求,该事件短期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药明生物的大跌属市场过度反应,建议持续关注具有成本和快速响应优势、质量和技术不断提升的优质国内CDMO企业;长期看,此次事件凸现了上游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各下游生产企业将会更加重视国产化供应链,利好国内生物科技上游设备、仪器供应商发展。 2月12日Paxlovid获得NMPA附条件批准后,国内应对新冠,已有小分子药物、中和抗体、疫苗等多种手段。辉瑞已经和药品专利池组织达成协议,后者可再授权仿制药企业供应覆盖全球95个国家以及约全球53%的人群,且辉瑞对于Paxlovid2022年销量预期达到220亿美元,自身高销量预期叠加仿制药企的供应,Paxlovid覆盖范围增加。药物的高可及性,结合各国对于新冠态度的转变,新冠大流行有望结束。 2021年1-11月相比2019年同期,在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上分别有1.82%、9.4%的下降,诊疗人次增加8.3%。目前应对药物全、病毒毒性转弱后,预计住院相关用药、检测、服务的恢复。对于药企,预计线下学术推广增加带动收入,同时招募患者更容易;对于医疗器械企业,“十四五”规划下,医疗新基建是疫情后主旋律,新建医院、院区改建、基层医疗建设,伴随设备的使用补充,有望带动相关医疗器械采购。 对于创新药出海,大的跨国药企早中期本身也经历曲折,信达生物短期经历曲折,但其仍为国内创新药国际化的领先企业,除信迪利单抗外,信达生物还有贝伐珠单抗的海外授权。今年后续还有5个药物(不含细胞治疗)有出海的可能,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 2行业专题一——创新药出海道阻且长,继续看好出海路径 2.1信达生物的PD-1美国获批暂时受阻,但创新药出海趋势不变 2021年3月,信达生物基于Orient-11研究,提交了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上市申请,2022年2月,FDA召开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对其上市申请进行讨论、评价,目前是要求药品获批上市前继续补充全球多中心的临床数据。 图表1:信达生物PD-1出海进展 信达生物的Orient-11试验纳入人群为中国人群,试验方案为对比化疗比较疗效,首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等其他指标。 图表2:信达生物的Orinet-11III期临床研究设计 此次评审委员会反馈为,在正式获批前,需要补充临床试验,证明该药物符合美国人群和美国医疗实践中的适用性,一是美国标准治疗是免疫治疗,不是化疗,二是认为信达生物需要开展国际多中心来进行药效评价。此外,评审委员会提出未选择OS进行评估,而FDA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1线免疫治疗都是基于总生存的统计学改善。 图表3:对信达生物临床数据的评价 2.2跨国大药企早期发展曲折,继续看好出海战略 跨国创新药企的早中期发展曲折,部分企业早期发展面临临床资金短缺、主要项目失败、上市品种销量低的问题,应该理性看待创新药出海的曲折。现存的大跨国药企多是经历过多次并购,强强联合形成的,比如赛诺菲是原法国前三大药厂合并而成。 跨国制药巨擘早期诸如吉利德、安进、再生元,早期也经历过项目失败或者药品销量不佳的困难;在发展中期,成熟药企也有大额资金收购研发项目、结果后续研发失败的情形。中国创新药出海刚刚起步,出海过程曲折,但继续看好创新药出口的方向。 图表4:跨国创新药企早期、中期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美国创新药定价高于国内,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中美价差达到7倍以上,在国内仿制药集采、创新药谈判降低天花板的情况下,美国药品市场为药企必争之地,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 我们预计后续几家获批存在的问题小。君实生物的PD-1美国申报依赖于Jupiter-02的III期临床研究,其中纳入了289例患者,并非全部中国病例,涵盖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的病例。且君实生物的PD-1为全球首个获批鼻咽癌适应症治疗的PD-1单抗(2020年4月),不存在对照为免疫治疗的问题,并且在2020年9月获批FDA突破疗法资格认定。百济神州PD-1的RATIONEL 302研究纳入了北美和欧洲的人群。 年度策略中我们指出,今年还有5个品种,包括F-627、索凡替尼、以及另外3家企业的PD-1都已进入到BLA/NDA受理的阶段,有成功上市的可能,此外还有10个FDA批准的III期临床,形成对远期出海的支撑,继续看好创新药的出海。 图表5:后续有望国际化的品种 3本周专题二——辉瑞新冠药物获NMPA应急附条件批准 2月12日,国家药监局(NMPA)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在Paxlovid的II/III期中期数据分析中,对比安慰剂,辉瑞的小分子药物Paxlovid降低了89%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且无死亡案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率也小于安慰剂组,治疗效果有较好的表现。 图表6:辉瑞的新冠小分子治疗药物PaxlovidII/III期临床数据中期分析结果 辉瑞2022年Paxlovid销售预期为220亿美元。2月8日,辉瑞更新了2021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情况,2021年第四季度Paxlovid销售额为7600万美元,2022年该产品销售指引为220亿美元。由于辉瑞自身较高的预期销量,叠加通过药品专利池组织授权其他仿制药企业带来的供应,预计辉瑞新冠药物Paxlovid覆盖范围广,看好新冠在世界范围内结束流行。 图表7:Paxlovid相关商业化进程 在春节期间各国防疫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看好在新冠大流行缓和后经济的复苏。 我们在上周的报告中提到,欧盟理事会发布欧盟内旅行的最新规定,游客只需携带疫苗接种、新冠康复或阴性检测证明即可在欧盟27个国家之间畅行无阻,无需隔离或额外做新冠病毒检测,新规定将于2022年2月1日生效。美国不再统计新冠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英国政府也宣布取消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公共限制。 根据卫健委在2022年1月披露的疫情前后的医疗服务情况对比,以每年的前11个月为统计口径,2021年相比2019年,诊疗人次已经恢复;但在住院端还未恢复,2021年相比2019年,住院率减少9.4个百分点,医院端出院人数减少1.82%,表明2021年疫情后住院相关的服务还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预计与医院增加住院、看护的多次核酸检测,以及患者延后自身的择期手术有关。 图表8:疫情前后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医院病床使用率情况对比 我们预计和住院相关的各种药品、检测、服务会出现恢复性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批准(含各种有条件批准)了包括1个新冠小分子治疗药物,1个新冠中和抗体,以及多个疫苗,提振了应对新冠病毒的信心,叠加Omicron的重症率下降,住院相关药品、检测、服务预计会出现恢复性增长。 对于国产在研的新冠小分子治疗药物和中和抗体,继续看好。对于新冠小分子治疗药物,尚未有国产品种获批,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考虑,仍然需要国产药物;且辉瑞新冠小分子药物美国政府的采购价格约为530美元/疗程,若有价格更适宜的国产药物,将会提升新冠药物的可及性。从中和抗体的角度出发,每个中和抗体识别的病毒结构位置不同,在病毒突变的过程中,或将出现某个中和抗体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的情况。我国仅批准了1个新冠中和抗体,其他中和抗体的需求仍在,建议关注君实生物在中和抗体的进展。 对于药企的经营,我们认为线下推广增加,临床推进加快。对于药企的学术推广,疫情期间,以线上推广围为主,在新冠影响消退后,线下学术推广的方式会更多,预计销售费用率会增加,相应的收入增速也会加快。对于药物的临床推进,疫情影响消退后,预计患者招募相对更容易,利好整个制药行业的研发。 对于医疗器械企业,“十四五”规划下,医疗新基建是疫情后主旋律,新建医院、院区改建、基层医疗建设,伴随设备的使用补充,有望带动相关医疗器械采购。 4产业与政策追踪 4.1国家医保局:扩大集采范围至中成药 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政策吹风会,深化药品和高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对于中成药,地方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包括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国家层面上,开展了6批带量采购,已由化药拓展至生物药(胰岛素),尚未覆盖中成药;后续总的考虑,包括推进集采扩面,药品集采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 化学仿制药有一致性评价来确保仿制药和原研的疗效上的接近。中药品种配方复杂,不同批次、产地的中药材效果又有差别,如何确保疗效符合患者需求,以及以何种口径来进行集采,尚没有明确要求。我们预计中药独家品种的护城河相对更好;非医保范围的中药品种不受影响。 4.2京津冀医药联合采购平台发布骨科耗材相关带量采购方案 2月9日,京津冀医药联合采购平台发布《京津冀“3+N”联盟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和使用工作方案》,涉及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等17个省。采购周期为1年,到期后联盟各地区可根据采购和供应等实际情况延长采购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