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 酒店业:规模筑壁垒,机遇期跃升,疫后看集中,复苏有弹性国际酒店TOP10变迁:关键机遇期发展奠基后格局较稳定,除中国龙头崛起外,仅并购整合带来排位变化,规模筑壁垒。国内一看竞争格局:疫后行业出清,马太效应凸显。2020年酒店数减17%,连锁化率增5pct,CR3增2.7pct,龙头加速集中;二看复苏逻辑:龙头复苏时弹性较显著,21Q2龙头境内表现验证;三看中线成长:下沉连锁扩张,中高端持续加密有望助力规模扩张。 锦江酒店:国企谋变,并购做大,紧抓机遇,整合做强 国内有限服务酒店Top1,上海国资背景,2021Q3酒店10195家。 国企改革下公司主观动能激发,2015-16年行业低谷先以并购卢浮、铂涛、维也纳迅速做大,进军全球第五;2017-19年紧抓中端升级机遇期,以市场化激励实现高速轻资产规模扩张;2020年以来迎市场变革,以“建成全球一流酒店集团”为目标,代表国家、上海参与全球合作竞争,深度整合谋求效率提升,兼顾质量与速度,积极做强。 未来成长:长线力争全球规模第一,运营与平台赋能提效 长线力争全球规模第一,公司持续做大做强。一看规模扩张,未来围绕五大战略城市群及下沉市场布局,我们基于不同疫情假设多元演绎未来3-5年展店空间,2023年或有望达1.20-1.50万;二看积极做强,运营与平台赋能,公司积极对标华住等,谋求高效益发展。借助一中心三平台赋能,通过中央预订提升降低费用提升前端贡献,数字化推进降本增效,有限服务酒店分部2023年净利率或有望较疫前提升3-3.5pct,中线前端强化和后台提效下盈利能力持续跃升可期。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国企改革&整合不及预期,商誉减值等 国企谋变,做大并做强,规模剑指全球第一,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1-23年EPS0.06/1.17/1.93元,立足当下看未来12月,预计合理价格65.1-69.6元,较最近收盘价有18.5%-26.7%溢价空间。公司紧抓疫情大考关键期谋成长,未来一看复苏弹性;二看加速下沉和中高端加密等规模扩张;三看平台赋能支撑前端强化和后台提效。龙头积极做大并做强,剑指全球规模第一酒店集团,维持“买入”。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投资摘要 估值与投资建议 回顾国际TOP10酒店发展,关键机遇期发展奠基后格局较难颠覆(除中国酒店崛起及并购整合外),彰显酒店行业规模护城河。聚焦国内酒店,除2008-2012年的经济型酒店扩张期、2017-2019年的中端扩张期等关键期外,近两年疫情大考也带来新挑战与新机遇。未来一看竞争格局:疫后行业出清,马太效应凸显。2020年酒店数减17%,连锁化率增5pct,CR3增2.7pct,龙头加速集中。二看复苏逻辑:疫情一旦企稳行业复苏显著,龙头在疫情企稳时表现优于全国整体,21Q2龙头境内表现验证。三看中线成长:下沉连锁扩张,中高端持续加密。 聚焦锦江,国企改革下公司主观动能激发,前期把握两次行业机遇,以外延内生并举进军全球第二。以“建成全球一流酒店集团”为目标,继续做大并做强,紧抓疫情大考关键期谋成长。未来一看复苏弹性;二看加速下沉和中高端加密下持续规模扩张;三看平台全面赋能支撑前端强化和后台提效,盈利中枢提升。 假设疫情逐步企稳好转,预计21-23年EPS为0.06/1.17/1.93元,立足当下看未来12月,我们预计合理价格在65.1-69.6元间,较最近收盘价有18.5%-26.7%的溢价空间。龙头积极做大并做强,剑指全球第一,维持“买入”。 核心假设与逻辑 第一,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国内疫情将在未来1-2年内得到控制; 第二,疫情催化下,单体酒店现有模式承压,连锁酒店集团具备品牌与平台运营优势,行业连锁率提升为大势所趋,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第三,公司在目标引导与激励促进下,主观动能持续强化,依托既有规模壁垒落实重点城市布局、持续推进运营提升。 股价变化的催化因素 第一,疫情相对企稳后RevPAR恢复好于预期,签约开店达到目标; 第二,直销渠道建设到位,过度期后前端付费比例提升显著; 第三,后端整合取得成效,总部费用率下降; 第四,数字化酒店加速推进,直营店改造升级后成效显著。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第一,国企改革和主观动能改善低于预期; 第二、区域疫情持续反复等宏观系统性风险; 第三,人才储备不足、开发利益冲突、品牌势能下降等,签约开店数量与质量不及预期;效能提升不及预期,加盟店升级受阻等; 第四,商誉减值风险。 写在前面 疫情之下,酒店本系严重受损行业,但国际酒店龙头万豪、洲际、希尔顿等股价却持续创新高,国内酒店龙头锦江、首旅等亦逆势表现较突出,除了市场层面因素外,核心在于酒店管理龙头疫情下竞争地位趋于提升,中线逻辑强化。 回顾国内外酒店龙头发展,酒店本身商业模式平平,但酒店管理龙头却通过轻资产加盟扩张,实现商业模式的有效升级,且规模卡位会员日益强化后竞争地位相对稳定。近二十年,虽然国际酒店龙头大规模并购整合带来排名内部更迭,但基本也维持在前几强范围,欧美酒店龙头持续称雄,本质是其背后经济实体支持;而2010s后中国锦江、华住入围全球酒店前十,背后是中国经济的崛起。 本质而言,酒店龙头发展,背靠本国经济发展,紧抓关键时期机遇,品牌与运营系核心,关键时期扩张与提效十分重要,一旦格局形成,地位颠覆难度也相对较大。 聚焦中国,酒店龙头核心几次关键发展期,一是2008-2013年的经济型酒店高速成长期,二是2017-2019年的中端扩张期,三是近两年疫情反复下的龙头发展,在大考同时可能也是新一轮的机遇期。 聚焦锦江,虽然其有限服务酒店国内布局基本最早,但2008-2013年的经济型酒店高速期则因激励不足相对落后,但在2017-2019年的中端扩张期且借并购及重规模扩张崛起,此后基于规模再谋效率。在本轮疫情反复中,其不断内外谋变整合优化,也对其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加多元的成长想象空间。如何全方位审视后疫情时代行业新格局与锦江新变化新思考,也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估值与投资建议 绝对估值:65.1-69.6元 假设前提:随特效药利好及国内疫苗接种普及,加之动态清零精准防控经验积累,出行限制未来或有望逐步解除,我们初步预计2022年境内酒店受扰动情况相对好于2021年,2023年疫情影响基本淡化。同时,考虑到2月以来欧洲多国逐步取消疫情限制,假设欧洲出行后续也有望渐进恢复。 基于上述疫情逐步企稳假设,我们进一步对公司经营情况做出如下假设: 境内酒店方面,结合公司过往开店签约数据及公司目标,我们假设2021-2023年各增1250、1500、1500家店;综合酒店下沉扩张带来的RevPAR结构影响(下沉可能带来结构性下移)以及近两年酒店行业供给变化影响(供给减少行业复苏时有助于RevPAR恢复),假设同店RevPAR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7%、85%、96%。此外随中央预订渠道强化,前端贡献或有望提升。 境外酒店方面,假设2021-2023年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46%、81%、90%。 在此基础上,我们估算锦江酒店2021-2023年酒店分部收入分别为106、144、16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10%、35%、16%,占公司总收入比重均约98%。同时,假设餐饮分部收入2021-2023年同比分别-14%、+7%、+7%。 综合酒店与餐饮分部,估算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5%、16%。 成本费用方面:自2020年起,营业成本中新增酒店客房服务相关的营运成本,考虑到租金、折摊、人工等相对刚性,成本率随收入端改善而有望下降,而随数字化等推进,预计单店人工成本有望降低,据此测算2021-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32%、42%、44%;此外,预计总部费用随整合逐步优化,具体如下: 表1:公司盈利预测假设条件(%) 表2:资本成本假设 根据以上主要假设条件,采用FCFF与FCFE估值方法,得到公司的合理价值区间为65.1-69.6元。 绝对估值的敏感性分析 该绝对估值相对于WACC和永续增长率较为敏感,表3、表4分别是公司FCFF与FCFE绝对估值相对此两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表3:FCFF绝对估值相对折现率和永续增长率的敏感性分析(元) 表4:FCFE绝对估值相对折现率和永续增长率的敏感性分析(元) 相对法估值:65.5-69.3元 复盘酒店龙头锦江、华住及首旅股价走势与估值水平,并探讨其估值水平变化及背后影响因素: 酒店估值总览:周期与成长交织。A股酒店龙头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动态估值往往与经济共振,即估值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例如2017-2019年伴随经济上行,酒店估值与业绩迎戴维斯双击,后续经济下行估值业绩转为双杀。美股华住估值则α逻辑更重,估值表现分化。2020年以来疫情反复,但行业马太效应强化、复苏逻辑和弹性预期仍有支撑,内生改善与外延扩张带来估值差异。 图1:锦江、首旅、华住PE对比 图2:锦江、首旅、华住EV/EBITDA对比 具体来看,2017-2018H1伴随经济好转与中端升级,RevPAR持续上行,锦江PE估值区间【31x,44x】,平均37x;同期首旅两次定增摊薄估值不可比,华住则在依托优秀管理的突出经营下录得估值【30x,66x】,平均51x。 2018H2-2019年RevPAR增速逐步放缓至转负 ,锦江PE估值区间【19x,26x】,平均22x;同期首旅PE估值区间【16x,27x】,平均21x。2017年以来首旅酒店估值波动相对大于锦江酒店,但平均估值水平略低于锦江酒店,预计主要系锦江伴随收购整合推进和开店能力兼有一定阿尔法特点。 图3:锦江酒店2011年以来股价走势及估值水平 整体来看,酒店行业估值随经济波动及行业供给变化呈现周期属性,而公司自身扩张速度、经营效率、整合潜力亦影响估值分化。锦江酒店PE估值区间大约为20-40x,行业上行RevPAR增长年份估值可超35x。站在当前这个时点,考虑到短期疫情仍扰动酒店业绩,我们尝试以2023年疫情趋稳为假设前提探讨估值水平。一方面,疫情期间龙头加速集中,有望直接受益于供给出清红利。 参考2021Q2各龙头RevPAR基本达到2019年水平,随出行逐步恢复,龙头RevPAR复苏弹性较大,有望支撑估值水平;另一方面,在进军全球第一的目标指导下,锦江继续做大(门店扩张)与做强(强化平台赋能+减费增效)的中线成长方向有支撑,龙头地位巩固+高成长有望带来估值溢价,我们认为给予公司34-36倍PE是合理的,2023年的合理价格区间分别为65.5-69.3元。 图4:华住2011年以来股价走势及估值水平 图5:首旅酒店2011年以来股价走势及估值水平 综上所述,暂给予锦江酒店2023年34-36x市盈率估值水平,对应股价为65.5-69.3元,后续需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走势,并跟踪公司RevPAR复苏、下沉市场及中高端品牌展店节奏、前端收费及后端效能提升等方面进展。 表5:锦江酒店与可比公司相对估值比较 投资建议:合理区间在65.1-69.6元,维持“买入”评级 综合上述绝对与相对估值结果,我们认为公司股票价值在65.1-69.6元之间,区间较最近收盘价(54.9元)有18.5%-26.7%溢价空间,未来一看复苏弹性; 二看加速下沉和中高端加密下规模扩张持续加速;三看平台全面赋能支撑前端强化和后台提效,盈利中枢提升。龙头积极做大并做强,剑指全球第一,维持“买入”。 酒店业:疫情下马太效应强化,后续复苏弹性可期 酒店总览:规模效应筑壁垒,国际变迁有验证,关键机遇期助成长 单体酒店商业模式平平:酒店系传统行业,完全竞争,对个体而言小有投资壁垒,高运营杠杆,顺周期,项目盈利受选址、品牌&运营分化较大,但选址得当的成熟项目一般现金流回报较稳定,且易标准化。 酒店管理集团则商业模式升级:酒店管理龙头借助酒店易标准化连锁的特点,通过轻资产加盟扩张,商业模式相对优良。但这背后,需要品牌溢价、会员导流、专业运营